第1章 謀而後動

新上任的工部右侍郎姜曰廣正急急忙忙的往乾清宮趕,此時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姜曰廣還未走到一半已經滿頭大汗。今年五月邛、眉諸州縣突發大水,將城郭糧田都沖毀了,受災人數達十來萬。此時田中糧食尚未收割,被大水一衝後,百姓本年的口糧所剩無幾。朝廷得報後,皇上即刻下旨賑災並讓當地府縣組織播種土豆、地瓜。方纔姜曰廣就是在工部跟虞衡、都水兩司的郎中主事制定救災運糧方案。這不剛商議完,他便遞牌子向皇上稟報。

姜曰廣在乾清門等着,過了一會有個小太監出來宣他進去。乾清宮是皇上的寢宮,以往的歷代皇帝都很少在這裡召見臣子,當今聖上繼位後便喜歡在這裡跟內閣大臣、九卿商議政事。姜曰廣還是第一次來此,心中有些誠惶誠恐,他躬着身子低着頭隨太監往裡走。

順着高臺甬路進了殿門,映入眼簾的就是金燦燦的鋪地金磚。小太監將他引到下首後,姜曰廣還未行禮,只聽得有人道:

“陛下,微臣以爲紅毛番人若肯作價百萬,將臺灣南面租予番人也不無不可。臺灣孤懸海外難以管理,太祖立國至今也未派人立府,臣以爲租予紅毛人既可得百萬銀兩,也可使臺灣不被外人佔去。”

姜曰廣聽聲音,知道說話的是內閣次輔錢龍錫大人,隱約殿中還有其他幾個大臣在。原來皇上正在跟大臣們商議南疆海戰的處理事宜,紅毛派人跟大明和談他是知道的。皇上原本要求紅毛人賠償兩百萬銀兩,但紅毛人回信說沒有這麼多銀子,只能賠償五十萬。另外他們還附加了一個條件,說是紅毛商會願意出五十萬銀兩租下臺灣。想必皇上此時召見大臣是爲了徵集意見。

待錢龍錫說完的片刻停頓中,他趕忙跪道:“臣工部右侍郎姜曰廣叩見皇上!”

“哦,愛卿平身。”皇上又接着道:“你們其他人對錢愛卿的看法有什麼意見?”

皇上沒有問話,姜曰廣只好起身在下首站着。他微擡頭,只見殿內依次站着成基命,錢龍錫,李標,畢自嚴四個大臣。再往前是寬敞的月臺,上頭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邊又設四座鎏金香爐,正中出丹陛,只見有個黃色身影正在御桌後來回走動。直視皇上可是君前無禮的大罪,姜曰廣不敢再看,低着頭靜聽大臣們回話。

“臣等都以爲錢大人所言不差,一舉兩得,臣等附議!”說話的其他三人論調一致,看來他們之前就討論過這件事。

“是嗎?不過朕並不打算將臺灣租給荷蘭人。朕已經給了洪乘疇旨意,讓他在臺灣組織移民。荷蘭人既然肯出五十萬,那朕就收五十萬好了。”

所有人都愕然,當今聖上最嗜‘斂財’,而且斂財的手段比起乃祖神宗來完全是青出於藍勝於藍。現在居然有五十萬不要,其中必有玄虛。

“臣等愚昧!”

只聽得皇上輕笑一聲道:“各位愛卿認爲荷蘭人不遠萬里來到中華是爲了什麼,自然是爲了銀子!他今日被朕的水師大敗,臺灣也再無可能染指,他等本可遠遁南洋,但荷蘭人仍舊願意交納五十萬銀子,你等可知爲何?”

姜曰廣一想也是,五十萬可不是小數目,等於江南富裕省份的一年賦稅。紅毛在南疆不過幾千人,卻願意花五十萬出來買臺灣這個不毛之地。這究竟是爲了什麼呢?

“臣等不知,請皇上明示!”

“紅毛人在南洋跟我大明往來貿易,一年獲利不知多少。朕又聽聞,紅毛人花費心思方在倭國長崎重新取得貿易權。紅毛人從菲律賓到倭國貿易必然通過我大明海域,若我大明水師攔截商船,紅毛損失可就大了。”

“再者,臺灣現在本是荒蕪之地,荷蘭人若要跟我大明貿易,朕可以設在臺灣作爲中轉。大明商船無需再遠赴菲律賓,減輕了百姓出海的負擔,又可使臺灣得到治理。臺灣乃我大明國土,斷無給人的道理。只要持續海外貿易,帶動我大明境內物產出售,商貿稅收百萬也不在話下。朕又何須貪戀那紅毛人的五十萬!”

“原來如此!”姜曰廣心中不由佩服皇上高瞻遠矚。

“皇上聖諭,臣等茅塞頓開!”成基命領頭出來道:“啓稟皇上,海戰所俘獲紅毛五百人,若全部解來京師,臣恐耗費過巨,途中也易出現騷亂,臣請將爲首數十人押解到京師獻俘。”

“好吧,傳旨給熊文燦,讓他將人先拘押到福州。然後再將所俘紅毛人詳細登記在冊,特別是要寫明他們擅長什麼。等收到熊文燦的回報,朕再考慮如何處置他們。至於紅毛人贖回俘虜的條例就駁回去,除了允許他們到臺灣經商,賠償五十萬白銀,其餘兩條照舊。朕要他們押紅毛人進京,可不是爲了什麼獻俘的儀式。他們這些人中或許會給我大明帶了驚喜,他們要自由,那就替朕好好辦差!”

姜曰廣聽皇上說到後邊,心中不由泛起奸商的形象出來。那感覺就好像當年他落魄進京趕考,將他囊中的銀子一點一滴榨去的客棧老闆。想到這,姜曰廣趕忙壓下這個大不敬的念頭。他瞄了眼其他四位大臣,他們也是神色古怪。皇上說話做事猶如錙銖必較的商賈,大臣還真不知道怎麼接話說下去!過了一會,只聽得皇上頓了頓又接着道:

“朕今年得了紅毛人的賠償銀子,邢部的贖罪銀也有不少,所以朕打算免去一些稅收雜項。不知各位愛卿有何意見?”

減稅!?

大臣們一下子給皇上扯出的話題嚇住了!大明已經有上百年沒議過這個事情,從來就是加哪有減的!最後還是畢自嚴先反應過來,躬身道:“微臣以爲我大明自嘉靖年間田賦屢屢加稅,至今已加有九釐,民不堪重負。皇上聖德減稅,微臣以爲先應從減田稅開始。”

李標也道:“皇上減稅,天下百姓必感皇上聖德,也可使民力得到休養。”

成基命卻提出了不同意見:“臣啓皇上,微臣以爲現在我大明財政不過稍有緩減。遼東女真又尚未解決,一旦烽煙戰起,國庫尚無餘餉。臣恐減稅之後再加,愚民不體會聖心反而怨聲載道。”

姜曰廣心中覺得成基命的話雖然難聽,但說的確是事實。李標還欲再說,皇上卻打斷道:

“各位愛卿,朕要減稅並非在田賦。朕查過天啓年間加稅的種種雜項,其中市稅,關稅加的最多。朕考慮減輕稅收,降低經商門檻。只要行商之人轉多,朕的稅額也不一定會降低,這就叫薄利多銷。好,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對了,朕將姜愛卿撂在這許久,咱們現在說說賑災的事。”

姜曰廣聽皇上說到他,慌忙出來道:“臣已經跟虞衡、都水兩司商議好賑災糧食運送以及水壩重建事宜。糧食由戶部調撥,從成都府運往邛、眉諸州縣十萬石,所需車馬暫由地方募集,不足之處將由湖廣後續補充。工部將派人員協戶部一同主持,具體事宜臣已寫好奏章呈上。”

他略有些緊張的從袖裡拿出了本奏摺。方正華拿了上來後,我依次看過覺得還算中規中矩也就蓋上了玉璽。

“那就好!既然如此就速速下發旨意吧。”

方正華忙將摺子遞迴給姜曰廣,姜曰廣收好摺子後,不知皇上還要說什麼,也不好退下去,只好站着待皇上發話。

我笑呵呵的看着這個新提拔上來的右侍郎,他是由吏部推薦上來的,考功司的考評都爲上選。我對此人也隱約有印象,便藉着張惟賢案調了上來。既然才堪大用,那我現在就給他敲敲警鐘也好!

“朕知道你原在太僕寺少卿,一匹軍馬可價值百兩。先前有不少馬政大臣私賣軍馬,又在馬數上弄虛作假中飽私囊。朕對此是深惡痛絕,查一個殺一個。你沒有在這上頭犯案,朕很欣慰!現在跟你說這些,朕也沒有別的意思,是給你個警醒。”

姜曰廣慌忙跪下叩頭道:“微臣不敢!”

成基命領着吏部,對各部官員履歷極爲熟悉,便出來道:“皇上,姜大人清廉天下皆知,與之共事同僚無不稱道。臣記得天啓六年姜大人曾奉使朝鮮,不攜中國一物往,不取朝鮮一錢歸,朝鮮人還立懷潔之碑用於紀念。”

“哦,姜愛卿去過朝鮮?!”聽到這,我不由來了興趣,姜曰廣這人名我記得,但他之前做過什麼我還真不清楚。

“回皇上,微臣出使過朝鮮!所舉所爲不過盡一個職臣本分,蒙朝鮮人厚愛立碑記文。臣曾致信朝鮮王抹去,但未有迴音。”

“立就立了,這也不是什麼壞事,給後人立個榜樣吧!不過你去過朝鮮,跟朝鮮王頗有淵源,朕欲讓你出使朝鮮,你可願意?”

出使朝鮮?!

在場的官員不由愣住了,皇上怎麼突然讓工部侍郎出使朝鮮呢?!要去也是禮部的人去啊!不過此時由不得姜曰廣猶豫,皇上雖是問話,但臣子哪敢說不願意。

“皇上但有差使,臣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這姜曰廣居然一口子應了下來,我不由讚賞的點了點頭!這幾天我想了很久的事情終於有了個答案。見到衆大臣迷惑,我哈哈一笑道:

“這幾日懸而未決的人選總算給朕找到了。你們可知遼東曾有密報傳來,說女真人的大貝勒代善死了。”

這事已經傳聞許久,遼東袁崇煥也曾上奏摺稟報此事,內閣大臣都看過。李標道:“恕臣愚鈍,不知韃子的貝勒死了爲何我大明要出使朝鮮!”

今天這裡邊的大臣都不是搞兵事的,我也不好多解釋。便含糊道:“此事說來話長,代善死後,皇太極便能統御住女真八旗,明金間烽火又起。皇太極要有所行動,必然先攻朝鮮,其後再收蒙古。朕便是想派人前去跟朝鮮王商議共同抵抗女真。朝鮮若被女真人收服,則無補給之憂。要敵住女真人需朝鮮發動全國之力,此事關係重大,非與朝鮮王極有淵源之人不能說動。”

姜曰廣不是癡人,自然知道皇上說的是什麼意思。那就差不多就是要朝鮮國不惜一切代價去拖住女真人,而做的這一切是爲了讓明軍對女真人能取得優勢。

“臣願往朝鮮一試!”

“朕遍觀朝臣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你跟朝鮮王有舊,朕屬意愛卿去朝鮮。此事並非可有可無,而是隻許成功不許失敗。愛卿下去後這幾日準備一下,對朝鮮跟女真人開戰所會遇到的情況有個瞭解,到時朕再跟你詳說!”

好容易找到一個較爲合適的人選我自然不會放棄,姜曰廣去過朝鮮而且廣有名聲,這是他最大的優勢。不過我就是怕他不知隨機應變,將事情辦砸了。原本宋獻策是個上好人選,可他負責蒙古的事情,就不好再讓他去朝鮮,誰知道朝鮮跟女真人會打多久!這個姜曰廣就先預定下來,過幾日再考察考察,合適的話就用他了。

“臣遵旨,臣告退!”

姜曰廣躬身退出了宮門,他心中也是喜憂參半,不想第一次進宮回話就遇到這樣的事情。去朝鮮風險與功勞並存,不過此時已經輪不到由他選擇。姜曰廣想到這,趕忙將手中的事交待出去,一心去忙朝鮮的事情去了。

新上任的工部右侍郎姜曰廣正急急忙忙的往乾清宮趕,此時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姜曰廣還未走到一半已經滿頭大汗。今年五月邛、眉諸州縣突發大水,將城郭糧田都沖毀了,受災人數達十來萬。此時田中糧食尚未收割,被大水一衝後,百姓本年的口糧所剩無幾。朝廷得報後,皇上即刻下旨賑災並讓當地府縣組織播種土豆、地瓜。方纔姜曰廣就是在工部跟虞衡、都水兩司的郎中主事制定救災運糧方案。這不剛商議完,他便遞牌子向皇上稟報。

姜曰廣在乾清門等着,過了一會有個小太監出來宣他進去。乾清宮是皇上的寢宮,以往的歷代皇帝都很少在這裡召見臣子,當今聖上繼位後便喜歡在這裡跟內閣大臣、九卿商議政事。姜曰廣還是第一次來此,心中有些誠惶誠恐,他躬着身子低着頭隨太監往裡走。

順着高臺甬路進了殿門,映入眼簾的就是金燦燦的鋪地金磚。小太監將他引到下首後,姜曰廣還未行禮,只聽得有人道:

“陛下,微臣以爲紅毛番人若肯作價百萬,將臺灣南面租予番人也八路中文不無不可。臺灣孤懸海外難以管理,太祖立國至今也未派人立府,臣以爲租予紅毛人既可得百萬銀兩,也可使臺灣不被外人佔去。”

姜曰廣聽聲音,知道說話的是內閣次輔錢龍錫大人,隱約殿中還有其他幾個大臣在。原來皇上正在跟大臣們商議南疆海戰的處理事宜,紅毛派人跟大明和談他是知道的。皇上原本要求紅毛人賠償兩百萬銀兩,但紅毛人回信說沒有這麼多銀子,只能賠償五十萬。另外他們還附加了一個條件,說是紅毛商會願意出五十萬銀兩租下臺灣。想必皇上此時召見大臣是爲了徵集意見。

待錢龍錫說完的片刻停頓中,他趕忙跪道:“臣工部右侍郎姜曰廣叩見皇上!”

“哦,愛卿平身。”皇上又接着道:“你們其他人對錢愛卿的看法有什麼意見?”

皇上沒有問話,姜曰廣只好起身在下首站着。他微擡頭,只見殿內依次站着成基命,錢龍錫,李標,畢自嚴四個大臣。再往前是寬敞的月臺,上頭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邊又設四座鎏金香爐,正中出丹陛,只見有個黃色身影正在御桌後來回走動。直視皇上可是君前無禮的大罪,姜曰廣不敢再看,低着頭靜聽大臣們回話。

“臣等都以爲錢大人所言不差,一舉兩得,臣等附議!”說話的其他三人論調一致,看來他們之前就討論過這件事。

“是嗎?不過朕並不打算將臺灣租給荷蘭人。朕已經給了洪乘疇旨意,讓他在臺灣組織移民。荷蘭人既然肯出五十萬,那朕就收五十萬好了。”

所有人都愕然,當今聖上最嗜‘斂財’,而且斂財的手段比起乃祖神宗來完全是青出於藍勝於藍。現在居然有五十萬不要,其中必有玄虛。

“臣等愚昧!”

只聽得皇上輕笑一聲道:“各位愛卿認爲荷蘭人不遠萬里來到中華是爲了什麼,自然是爲了銀子!他今日被朕的水師大敗,臺灣也再無可能染指,他等本可遠遁南洋,但荷蘭人仍舊願意交納五十萬銀子,你等可知爲何?”

姜曰廣一想也是,五十萬可不是小數目,等於江南富裕省份的一年賦稅。紅毛在南疆不過幾千人,卻願意花五十萬出來買臺灣這個不毛之地。這究竟是爲了什麼呢?

“臣等不知,請皇上明示!”

“紅毛人在南洋跟我大明往來貿易,一年獲利不知多少。朕又聽聞,紅毛人花費心思方在倭國長崎重新取得貿易權。紅毛人從菲律賓到倭國貿易必然通過我大明海域,若我大明水師攔截商船,紅毛損失可就大了。”

“再者,臺灣現在本是荒蕪之地,荷蘭人若要跟我大明貿易,朕可以設在臺灣作爲中轉。大明商船無需再遠赴菲律賓,減輕了百姓出海的負擔,又可使臺灣得到治理。臺灣乃我大明國土,斷無給人的道理。只要持續海外貿易,帶動我大明境內物產出售,商貿稅收百萬也不在話下。朕又何須貪戀那紅毛人的五十萬!”

“原來如此!”姜曰廣心中不由佩服皇上高瞻遠矚。

“皇上聖諭,臣等茅塞頓開!”成基命領頭出來道:“啓稟皇上,海戰所俘獲紅毛五百人,若全部解來京師,臣恐耗費過巨,途中也易出現騷亂,臣請將爲首數十人押解到京師獻俘。”

“好吧,傳旨給熊文燦,讓他將人先拘押到福州。然後再將所俘紅毛人詳細登記在冊,特別是要寫明他們擅長什麼。等收到熊文燦的回報,朕再考慮如何處置他們。至於紅毛人贖回俘虜的條例就駁回去,除了允許他們到臺灣經商,賠償五十萬白銀,其餘兩條照舊。朕要他們押紅毛人進京,可不是爲了什麼獻俘的儀式。他們這些人中或許會給我大明帶了驚喜,他們要自由,那就替朕好好辦差!”

姜曰廣聽皇上說到後邊,心中不由泛起奸商的形象出來。那感覺就好像當年他落魄進京趕考,將他囊中的銀子一點一滴榨去的客棧老闆。想到這,姜曰廣趕忙壓下這個大不敬的念頭。他瞄了眼其他四位大臣,他們也是神色古怪。皇上說話做事猶如錙銖必較的商賈,大臣還真不知道怎麼接話說下去!過了一會,只聽得皇上頓了頓又接着道:

“朕今年得了紅毛人的賠償銀子,邢部的贖罪銀也有不少,所以朕打算免去一些稅收雜項。不知各位愛卿有何意見?”

減稅!?

大臣們一下子給皇上扯出的話題嚇住了!大明已經有上百年沒議過這個事情,從來就是加哪有減的!最後還是畢自嚴先反應過來,躬身道:“微臣以爲我大明自嘉靖年間田賦屢屢加稅,至今已加有九釐,民不堪重負。皇上聖德減稅,微臣以爲先應從減田稅開始。”

李標也道:“皇上減稅,天下百姓必感皇上聖德,也可使民力得到休養。”

成基命卻提出了不同意見:“臣啓皇上,微臣以爲現在我大明財政不過稍有緩減。遼東女真又尚未解決,一旦烽煙戰起,國庫尚無餘餉。臣恐減稅之後再加,愚民不體會聖心反而怨聲載道。”

姜曰廣心中覺得成基命的話雖然難聽,但說的確是事實。李標還欲再說,皇上卻打斷道:

“各位愛卿,朕要減稅並非在田賦。朕查過天啓年間加稅的種種雜項,其中市稅,關稅加的最多。朕考慮減輕稅收,降低經商門檻。只要行商之人轉多,朕的稅額也不一定會降低,這就叫薄利多銷。好,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對了,朕將姜愛卿撂在這許久,咱們現在說說賑災的事。”

姜曰廣聽皇上說到他,慌忙出來道:“臣已經跟虞衡、都水兩司商議好賑災糧食運送以及水壩重建事宜。糧食由戶部調撥,從成都府運往邛、眉諸州縣十萬石,所需車馬暫由地方募集,不足之處將由湖廣後續補充。工部將派人員協戶部一同主持,具體事宜臣已寫好奏章呈上。”

他略有些緊張的從袖裡拿出了本奏摺。方正華拿了上來後,我依次看過覺得還算中規中矩也就蓋上了玉璽。

“那就好!既然如此就速速下發旨意吧。”

方正華忙將摺子遞迴給姜曰廣,姜曰廣收好摺子後,不知皇上還要說什麼,也不好退下去,只好站着待皇上發話。

我笑呵呵的看着這個新提拔上來的右侍郎,他是由吏部推薦上來的,考功司的考評都爲上選。我對此人也隱約有印象,便藉着張惟賢案調了上來。既然才堪大用,那我現在就給他敲敲警鐘也好!

“朕知道你原在太僕寺少卿,一匹軍馬可價值百兩。先前有不少馬政大臣私賣軍馬,又在馬數上弄虛作假中飽私囊。朕對此是深惡痛絕,查一個殺一個。你沒有在這上頭犯案,朕很欣慰!現在跟你說這些,朕也沒有別的意思,是給你個警醒。”

姜曰廣慌忙跪下叩頭道:“微臣不敢!”

成基命領着吏部,對各部官員履歷極爲熟悉,便出來道:“皇上,姜大人清廉天下皆知,與之共事同僚無不稱道。臣記得天啓六年姜大人曾奉使朝鮮,不攜中國一物往,不取朝鮮一錢歸,朝鮮人還立懷潔之碑用於紀念。”

“哦,姜愛卿去過朝鮮?!”聽到這,我不由來了興趣,姜曰廣這人名我記得,但他之前做過什麼我還真不清楚。

“回皇上,微臣出使過朝鮮!所舉所爲不過盡一個職臣本分,蒙朝鮮人厚愛立碑記文。臣曾致信朝鮮王抹去,但未有迴音。”

“立就立了,這也不是什麼壞事,給後人立個榜樣吧!不過你去過朝鮮,跟朝鮮王頗有淵源,朕欲讓你出使朝鮮,你可願意?”

出使朝鮮?!

在場的官員不由愣住了,皇上怎麼突然讓工部侍郎出使朝鮮呢?!要去也是禮部的人去啊!不過此時由不得姜曰廣猶豫,皇上雖是問話,但臣子哪敢說不願意。

“皇上但有差使,臣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這姜曰廣居然一口子應了下來,我不由讚賞的點了點頭!這幾天我想了很久的事情終於有了個答案。見到衆大臣迷惑,我哈哈一笑道:

“這幾日懸而未決的人選總算給朕找到了。你們可知遼東曾有密報傳來,說女真人的大貝勒代善死了。”

這事已經傳聞許久,遼東袁崇煥也曾上奏摺稟報此事,內閣大臣都看過。李標道:“恕臣愚鈍,不知韃子的貝勒死了爲何我大明要出使朝鮮!”

今天這裡邊的大臣都不是搞兵事的,我也不好多解釋。便含糊道:“此事說來話長,代善死後,皇太極便能統御住女真八旗,明金間烽火又起。皇太極要有所行動,必然先攻朝鮮,其後再收蒙古。朕便是想派人前去跟朝鮮王商議共同抵抗女真。朝鮮若被女真人收服,則無補給之憂。要敵住女真人需朝鮮發動全國之力,此事關係重大,非與朝鮮王極有淵源之人不能說動。”

姜曰廣不是癡人,自然知道皇上說的是什麼意思。那就差不多就是要朝鮮國不惜一切代價去拖住女真人,而做的這一切是爲了讓明軍對女真人能取得優勢。

“臣願往朝鮮一試!”

“朕遍觀朝臣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你跟朝鮮王有舊,朕屬意愛卿去朝鮮。此事並非可有可無,而是隻許成功不許失敗。愛卿下去後這幾日準備一下,對朝鮮跟女真人開戰所會遇到的情況有個瞭解,到時朕再跟你詳說!”

好容易找到一個較爲合適的人選我自然不會放棄,姜曰廣去過朝鮮而且廣有名聲,這是他最大的優勢。不過我就是怕他不知隨機應變,將事情辦砸了。原本宋獻策是個上好人選,可他負責蒙古的事情,就不好再讓他去朝鮮,誰知道朝鮮跟女真人會打多久!這個姜曰廣就先預定下來,過幾日再考察考察,合適的話就用他了。

“臣遵旨,臣告退!”

姜曰廣躬身退出了宮門,他心中也是喜憂參半,不想第一次進宮回話就遇到這樣的事情。去朝鮮風險與功勞並存,不過此時已經輪不到由他選擇。姜曰廣想到這,趕忙將手中的事交待出去,一心去忙朝鮮的事情去了

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240章 選擇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62章 運糧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67章 圍城第266章 時機第3章 宮外世界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99章 難以兼顧第273章 反應第25章 驛館閒談第51章 各施其道第63章 殺伐第296章 下一步第76章 風雨欲來第207章 接應第240章 選擇第292章 心裡話第172章 聽案(中)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75章 知己難求(上)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5章 親自挑選第4章 巡視三營(下)第166章 苦等第68章 太原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6章 再回宮中第35章 攻城初戰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249章 消息第251章 會師第21章 勇者爲勝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87章 朝鮮使者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173章 聽案(下)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15章 兩方責難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7章 新皇登基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55章 回程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50章 會兵城下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63章 各自息兵第58章 爲難第322章 展望第194章 破城(中)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72章 南轅北轍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65章 預謀南巡第43章 西回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68章 太原第54章 險勝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92章 結盟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290章 難處第67章 不進則退第42章 南退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11章 -兵部瀆職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226章 調動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62章 醞釀第171章 聽案(上)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167章 圍城第273章 反應第276章 爭奪(下)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320章 説客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68章 京察(上)第30章 憂天杞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