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下任首輔

對於大臣們怎麼想,我現在自然略知一二,但這些意識形態類的東西不是說變就變的。如果我以上位者的權勢強壓在他們頭上,自然經過混亂的短期後可以取得很大的效果。但這種方法的弊端是,只要我不在了,保守思想便會立刻反撲。中國曆來改革都是如此,改革之人也往往被這來勢兇猛的反撲所吞沒。張惟賢的謀逆案給我快刀斬亂麻的處理掉了,雖然是法外開恩,但至少也有一百幾十個人要人頭落地。相對而言,波及到官場的動靜小了很多。在我的嚴旨下,沒有人用這件事來攻擊官員,甚至案犯被處決後沒有人再提起。

不過我還有一個人要面對,而且是彼此都很難面對。這日我回到坤寧宮,看見懿安皇后紅着眼睛在跟婉琴說話。我原打算到秀兒那躲一下的,結果給守門的太監一聲吆喝,避無可避,只好硬着頭皮進去。自己處死了她孃家上百人口,而她對自己又極有恩德,心中倒很是過意不去。

“臣妾叩見皇上。”婉琴看到我,急着走過來道:“皇上你可來了,好好勸一下皇嫂!”

我拱手施了一禮道:“見過皇嫂

懿安皇后起身福了福:“皇上不必多禮。”

我回頭向婉琴問道:“皇后方纔在說什麼?”

“皇上,皇嫂要出家,臣妾怎麼勸都沒用!”婉琴一臉的焦急。

我詫異道:“皇嫂,這是爲何?”

懿安皇后平靜的說道:“本宮孃家犯有不赦之罪,承蒙皇上開恩,但本宮實在無顏住在皇宮,所以本宮想進入佛門,吃齋唸佛,佑我大明。”

“此事朕已經查明,張惟賢謀逆跟皇嫂無關,皇嫂深名大義天下皆知,皇嫂不必如此自責!”

婉琴也在旁邊幫着勸道:“皇嫂,大家一起多好,你又喜歡煒兒鋒兒幾個孩子,大家熱熱鬧鬧的。吃齋唸佛在皇宮也可以,不用去寺廟。”

“本宮始終是出自張家,又是未亡之人,本宮父親未被罪及已是皇上開恩。本宮願長伴青燈古佛,贖去張家的重孽。”說到這,懿安皇后眼圈一紅流下淚來

“朕不許!”我提高了聲音道。

“你不僅張家人,更是我大明的懿安皇后。你入寺廟出家,外邊朝臣如何來看待朕!難道朕連先皇兄的正宮皇后都容不下嘛!爲了大明皇家的體面,皇嫂不得出家。朕乃當今天子,令出隨行,此事不得再提起。”

旁邊的婉琴跟懿安皇后都愣住了,皇上在宮內向來都和顏悅色,怎麼突然變得霸氣十足!不過,他是皇上,惟我獨尊方顯天子氣勢,皇帝不就應該是這樣的嘛!懿安皇后想起自己丈夫天啓皇帝,心中不由微微一嘆。

“好了,朕今夜宿在秀兒那,婉琴就多陪皇嫂聊聊。”

趁着她們一愣的功夫,我沒有給懿安皇后再辯的機會,轉身便出了坤寧宮。秀兒沒有想到我今天會來景仁宮,問起緣由,我只好將坤寧宮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皇上,皇嫂真可憐!”

“嗯!”我想想也是,年紀輕輕就守寡,沒有自己的孩子。礙於這個時代的風俗禮教,我也不能幫她張羅着再嫁。以後還有幾十年時間都這樣孤寂的活着,想想也是讓人覺得愁雲慘淡。

“前些天,臣妾帶着爍兒去看皇祖母她們,她們看到皇兒不知多高興。還好皇上沒有答應皇嫂出家,不然日子更是難過了。臣妾是女人,體會得到皇嫂的苦處。”

“要不是朕,還真難打消她的想法。婉琴怎麼勸都沒用!”

“懿安皇后覺得自己有愧於心才如此,不然誰想出家!還是皇上的辦法管用,爲了皇上的‘顏面’,皇嫂肯定不會出家了!”秀兒說到後邊笑意盎然。

我的幾個后妃中,還是秀兒最瞭解我的心思。我故意板着臉道:“難道朕有說錯嘛!”

秀兒笑道:“皇上纔不理會那些世俗的觀念,皇上是爲了皇嫂好纔是真!”

“你又知道?!”

“皇上若真的在意那麼多,就不會打破那麼多祖制,也不會讓臣妾來打理皇宮事務。前幾朝哪有皇后妃子管理的,都是總管太監們去操這個心。”

我笑道:“怎麼不樂意了?那好啊,看來朕應該遵照祖制多選些妃子進來跟你們爭寵!”

“皇上~”

“好了,不說了,你去弄幾個拿手的好菜,朕要小酌一番!”

“臣妾這就去!”秀兒知道皇上有了什麼想法纔會這樣‘慶祝’,便樂滋滋的去了。

當張惟賢被除去後,現存的內閣跟六部自然要進行增補。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這件事情。到了早朝,我便跟大臣們商議。當然說是商議,實際上就是按照我的想法去辦爲了後續的改革,我必須有個穩定的內閣跟六部大臣。

“各位愛卿,自去年末來各部大臣多有空缺,爲穩定朝政,朕想着提拔賢能補上。”

溫體仁跨一步出列道:“皇上所言極是。臣以爲此番選拔不應再重蹈覆轍,讓奸人魚目混珠。所選大臣應由皇上好好甄別纔是。”

溫體仁說完,衆大臣對他都怒目相向,溫體仁卻毫不在乎走回朝列。對於這些小動作,我也就當作沒有看見。

“好了,朕一切心中有數!各位大臣這幾年究竟如何,朕比任何人都清楚。朕之用人向來不拘一格,惟纔是舉。今日有許多事情要商議,廷臣推舉就免了,朕先將朕的意思說下,各位愛卿有不同的意見再攤開來講。”

我說完後見沒有人出來反對,便接着道:

“首輔空缺,朕原想着韓鑛復任,但近來韓卿家多有病症,朕便想着讓他休息一陣,首輔由成基命接任,仍舊負責吏部事。孫承宗愛卿業已康復,回內閣處理朝政。”

“擢禮部尚書李標,工部尚書曹珖爲東閣大學士,參與機務;禮部尚書一職由溫體仁升任;左侍郎由劉宗周改任;工部尚書由原戶部尚書程國祥接任;所缺的吏部右侍郎由姜宏圖補任。工部左侍郎則由姜曰廣選任。”

“原先朕病之時,大臣所定的失職罪,明顯有張惟賢一黨誣陷。錢士升之罪免去,官復原職。”

我一口氣說完,最後道:“各位愛卿以爲朕的任命如何?”

下邊的臣子自然小聲議論開了,從他們的反應來看也沒有什麼,畢竟這裡邊的人他們都大多認可。成基命任首輔原先就有呼聲,李標跟曹珖的資歷足,名聲也好,辦事穩妥,入內閣是在情理之中。當然任命中也有個別。

督察院右都御史倪元璐出列道:“臣以爲溫體仁任禮部尚書不可!”

“哦,有何不可?”

“皇上,溫體仁結黨營私,迎合聖上。禮部乃掌天下禮儀、祭祀、宴饗、貢舉之政令、風氣之教化。溫體仁行爲舉止不端,朝中大臣多有彈劾。故臣以爲其人不可,皇上應該另舉賢能!”

朝列中的溫體仁好容易等來升官的機會,不想御前給人彈劾,頓時漲紅了臉,但他是當事人不好出來說話。禮部左侍郎王應雄見不對勁,幫忙辯駁道

“啓奏皇上,倪御史彈劾溫大人結黨營私,不知倪大人有何憑證?”

“年初,你等三人一起相約推薦張惟賢便是明證!”

“皇上,”溫體仁急忙出來道:“微臣受假相矇蔽,方推舉張惟賢任首輔,但微臣沒有絲毫私心。推舉首輔,自然憑藉公心。當初,成大人、錢大人、鄭大人都有大臣推舉,是否推舉之人就是結黨營私呢?!臣惶恐!就此論下去,豈非又陷黨爭。若然如此,臣甘願不當禮部尚書。”

“巧言令色!”倪元璐毫不留情!

“好了,在朕面前連體統都不要了嘛!朕說過,張惟賢案已經過去不得再提。溫體仁任禮部尚書之事朕意已決。”

“皇上!”

“不得再議!”

倪元璐怏怏而退後,我停了一會又道:“朕登基這幾年多虧各位大臣齊心協力,特別是戶吏兩部,朕賜六位堂官玉如意一柄,屬官紋銀百兩以示獎勵。望其他各部愛卿能以此爲榜樣。”

李長庚跟畢自嚴兩人帶着兩部人馬出列跪下道:“臣等叩謝皇上恩典!”

我微笑着讓他們平身,然後接着道:“議完朝內的大事,朕還有一件事情跟愛卿們商議。江南歷來都是朝廷賦稅的重地,朕一向也很是看重。朕在登基之初,就曾設下十九道御史巡查,但並未設置十九行省。京都乃我大明最初京城,也設有六部。朕以爲以南京六部再管理地方民事極爲不妥,所以朕打算將南京如京師般設置。南京有應天府,中都有鳳陽府便可,其餘地方分爲兩個行省,委以巡撫治理。”

衆大臣對這個提案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畢竟這個事情皇上以前講過幾次,意外的是皇上現在突然講了出來。溫體仁又出列道:

“啓稟皇上,臣以爲南京爲大明陪都,所轄地方應該小於京師纔是。南京六部再管地方也不合體制,所以微臣以爲劃出行省極爲妥當。”

“嗯,朕也是這個意思。劃出行省的事朕早就這麼想過了,只是去辦理這件事的人難找,朕方拖延至今。此人須得資歷深,熟悉江南事務,又要懂得本朝典例、律法。更重要的是得穩重,能宣揚朝廷明義。此事關係重大,朕可不容有失。各位愛卿以爲何人可擔此重任?”

我將條件說完,幾乎所有人都想到了鄭三俊。鄭三俊自然也是聰明人,呆了一會便出列毛遂自薦道:

“老臣鄭三俊願往!”

“好,鄭愛卿其心可嘉啊!朕遍觀朝臣也只有愛卿能擔此重任,愛卿就以內閣大學士兼欽差大臣主理此事。此去江南好好保養身子骨,兩省步入正軌後愛卿可要再入京,朕可是有大把的政務等着你替朕分擔。朕再派個人手幫你,原順天府知府楊延麟跟你去辦這差使吧!”

“臣謝皇上隆恩!”

這既是給他一個目標也是給他一個希望,我記得歷史上的鄭三俊活到明亡,現在還是將他派出去做點事情也好。我接着瞧了瞧刑部尚書張至發道:

“張愛卿!”

“臣在!”

“朕記得你是萬曆二十九年的進士,嗯,確實也是年事已高。朕看過你年初遞上來的致休摺子,既然是老病交加,朕就準你致休。你要住在京師,回老家都可以。你跟你的前任喬尚書一般,都是爲大明盡心職守的官員。朕恩賞你三年俸祿作爲致休後的生活用度,以後致休官員也以次爲例。”

張至發現在心中那個悔啊!年初,皇上病重,又出刺殺案,張至發不想捲入其中,特地上了個致休摺子。因爲那時候沒有人能批,所以他也不擔心。何況向來大明慣例,大臣們致休往往都要幾次才能成行。不想皇上今日拿出自己的奏摺竟是準了。如今即使再不想致休,也不敢出來說。其他人見是主動提出致休,更加不會攙合了。

事以致此,張至發滿心委屈的出列道:“臣謝皇上恩典!”

“恩,你也好好保養身子,有空也多來看看朕。刑部所留空缺就依次補上吧!空缺的右侍郎就由吳珄升任吧!各位愛卿還有事情啓奏嘛”

大臣們面面相覷,我等了一會都是一片沉默,便道:“既然無事那就退朝!”

說着便擺駕回宮了,留下一干還沒有想明白的大臣們。

皇上在眨眼之間,對大明的權力中心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調整。今日升得最快的當屬錢士升,不僅官復原職,還升了一級做了刑部尚書;溫體仁得到了自己夢寐已久的尚書一職也是興高采烈;成基命不想自己一下子就升做了首輔,既是高興又是惶恐。自己以後來者的身份位列輔臣,又越過次輔錢龍錫,這讓他心中多少有些不安。出得文華殿,衆臣少不得向他祝賀一番。其中也有錢龍錫等輔臣在,這讓成基命放心不少。

正熱鬧間,文華殿迴廊有一人出來道:“成首輔!”

成基命回頭一看卻是方正華,便回身道:“原來是方公公,不知有何見教?”

方正華笑道:“雜家哪有什麼見教,是皇上有口諭給成大人。”

成基命一聽趕忙跪下,其他的大臣見沒有自己的事也都全迴避了。方正華正容道:“宣成基命乾清宮覲見!”

“臣遵旨!”

成基命隨着方正華往宮裡走,卻沒有去乾清正宮,而是去了乾清宮側邊的涼亭。遠遠望去,卻是皇上躺在竹椅裡閉目納涼。

“皇上,成大人到了!”方正華小聲的提醒我。

“臣成基命叩見皇上!”

我睜開眼坐起身道:“起來吧,朕方小憩一會,不想差點熟睡。來,愛卿坐!”

“臣不敢!”

方正華去搬了一個紫檀木蹾過來,成基命知道皇上脾氣,告了聲罪,微微坐了一小半。

“你是朕的第三個首輔,朕對你寄以很大的期望。”

成基命道:“皇上,微臣驟然爲首輔,臣心中惶恐。臣以爲次輔錢龍錫比微臣更合適”

我揮手打斷道:“朕已經說過,朕的首輔不是你們評資排輩來讓的。朕的首輔便是以往的宰相,非能臣不能擔任。你也不要有什麼想法,想想劉鴻訓,他任首輔時的資歷不是比你們少更多!”

“臣受教了!”

“選你做首輔,除了朕平日對你多有考察,劉鴻訓去職時推薦了你。朕問過韓鑛,他也首肯你擔任首輔。所以你好好幹,不要讓衆人失望。”

成基命沒有想到前兩人首輔都推薦自己,心中感激道:“臣蒙皇上及兩位老大人錯愛,臣一定不負皇上厚望。微臣還有一件事向皇上稟報。”

“哦?!”

“微臣在年初的時候,幾位大臣廷推首輔,臣故意告病在家未到,韓大人不計前嫌,讓微臣有愧於心。”

“你當時怎麼想的?”

“當時鄭大人謀爲首輔,韓大人忙中出錯,臣知郎中刺殺案後,除心憂皇上,也擔心韓大人。此事韓大人確實存有無心之失,若大臣們彈劾,韓大人勢必難辯。臣素來敬仰韓大人,於公於私都應出來辯駁。但臣當夜思來想去,總覺其中極有不妥。後來各位大人彈劾刺殺案聲勢浩大,臣若出聲也將遭牽連。臣稱病在家,卻讓張惟賢有機可乘,皇上雖未降罪,但微臣於心不安。”

“嗯,這在當時對於你而言,也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此事韓鑛已經跟朕說過,並不怪你。若是朕真的駕崩,能夠維繫朕之新政的人只怕還得靠你。”

“皇上~”成基命沒有想到皇上能體諒他的苦心,一時激動差點掉下淚來。

“事情已經過去了,咱們就不再提了!朕登基七年,大明看似好過以往,但內中卻有諸多問題。朕今日找你來,就是想知道你怎麼看?你儘管說,朕要聽的是真話!”

成基命思慮了一會後道:“皇上問起,臣不敢不言!臣以爲大明近年財政比起天啓年間大有好轉,受災地方賑災得力。又與蒙古諸部落結盟,遏制住了女真人的攻勢。若將此等情況放在先帝時,只怕地方紛亂衆起,成亂象之勢。”

“你不用歌功頌德,說說不足之處!”

“是,臣以爲我大明積弊百年,皇上雖聖明施治,但繼位時短,尚有數事未平。首當一件爲遼東。女真人自萬曆年間作亂,數十年間佔有遼東,大明不僅損兵折將,每年耗費遼餉四百萬。解決遼東乃我大明中興的第一難事。行軍作戰微臣不知,但女真人已成氣候,微臣以爲宜緩不宜急。”

“其二乃是大明賦稅,皇上登基之處便改革賦稅,但未能全面推廣。江南地區所徵稅收佔我大明賦稅一半,臣以爲只有將官紳一體納稅在江南全面實施,避免漏稅田畝,方能進一步緩解財政壓力。”

成基命能提出這點,倒讓我有些吃驚。畢竟他自己就是官紳階級,出讓自身的權利很是難得。我示意他繼續接着講下去。

“其三,皇上施行新政,由上至下,天下有愚民未解聖意,又或有心之人趁機鬧事,將致使新政事倍功半。近數年來大明屢有災報,不軌之徒皆指爲新政所致。禮部掌管天下風氣教化,臣以爲應借用《明刊》,教諭天下百姓。”

“其四,賦稅無論民運,漕運損耗極大,各行省皆自行往來運送,常致使邊關斷糧,又易爲胥吏剋扣,微臣以爲應當重建運糧路線,朝廷統一籌劃。”

“其五,微臣前頭幾件都爲說事,然治國最終仍舊是治人。微臣以爲,皇上雖然提高百官俸祿,又恩賞金銀予致休官員養老之用。但官宦風氣非一時能改,皇上設墨吏堂,至今也仍無一人進入。臣以爲要平先前四事,當從官員治起。吏治不平難以平天下。”

我呵呵笑道:“原來說到最後,你是說朕的吏治雷聲大,雨點小啊!”

“臣不敢!”

“縱觀朕這幾年所爲,確實如此。並非朕不知大明官場風氣如何,而是朕尚缺賢良之才。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批。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換下來的空缺總要人補上,如果沒有賢良,補上去的仍舊是我大明蠹蟲。朕依你爲首輔,管吏部事,便是想着讓你從朝堂開始,爲朕提拔賢能。鄭三俊要去江南,那邊新建的兩省將會實行新的賦制。賀逢聖將接管邢部,錢士升又是邢部尚書,朕相信你們會攜手爲朕打造出一片清明風氣來。”

“臣不敢負皇上重託!”成基命才發現原來皇上今日早朝的任命,竟然是爲了吏治而來。吏邢兩部聯手,確實可以讓天下貪官墨吏們膽寒。

“正如你說,這治國如治病,宜緩不宜急,提拔賢能最爲重要。”

“臣遵旨!”

我起身看了一下天時,今日召見成基命達到了我的預期效果,便道:“好了,咱們君臣二人說了半天,朕已經肚腸漉漉,成愛卿就陪朕用午膳吧!”

待成基命走後,王承恩跟高起潛兩人進來回事。

“皇上,”王承恩道:“據遼東探子回報,韃子的大貝勒代善病危!”

“哦?”聽到這個消息,我頓時在思量這會造成什麼後果。“皇太極可有什麼舉動?”

“不曾探到!大貝勒府閉門謝客,不給任何人進!”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回道。

“會是皇太極”我心中不由暗想,“代善要是死了,多爾袞他們必然勢孤,皇太極便可一手遮天了。難道大明跟女真人間烽煙又起?!”

“你再讓人打探,若代善身死,立刻回報,派人注意女真八旗的動向。”

“是!”

我轉向高起潛道:“你有何稟報?”

“回皇上,奴才已經探明,張惟賢謀逆所用火炮來自浙江水師!”

“浙江水師?”

“是,張家在南邊開設江南商行爲掩護,曾收買浙江提督買得貨船一艘,裡邊便有這兩門火炮。其後便被刺殺之人放入棺材運至京師。”

“朕知道了!”

高起潛又道:“皇上,奴才還有一事稟報。奴才探得張惟賢在去通州前,曾派人將他兒媳-鄭其心的小女送往江南,其女已身懷六甲,落戶在蘇州。”

這些太監們果然是深得東廠的真傳,些許小事都打探得很清楚。他們兩個總算還是明白人,知道我只是要他們打探,將消息如實稟報就行了,所以他們不敢在我面前說任何建議的話!

張惟賢最終還是爲自己的家族留了一手,可惜他沒有想到大明探子的厲害。歷史上的崇禎走馬觀花的更換朝臣,我又何嘗不是。歷史的走勢越來越難以預測,自己又能否應付得來呢?今日換上來的朝臣能否一起同舟共濟?袁崇煥又能否敵得住皇太極的女真八旗呢?

“算了,由她去吧!”我揮手讓他二人退下,將自己留在殿中靜思。

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318章 雙管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章 謀而後動第162章 運糧第118章 騎兵之戰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章 是夢非夢第275章 爭奪(上)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47章 通州之行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226章 調動第240章 選擇第291章 見識第50章 會兵城下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75章 知己難求(上)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8章 閹黨盡除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61章 援兵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61章 援兵第42章 獨斷專行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284章 較勁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52章 親征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98章 愈演愈烈第38章 堅守待援第271章 指婚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68章 鬥法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53章 血戰遵化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163章 困擾第39章 東巡第9章 新任御史第70章 京察(下)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168章 鬥法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289章 官商第261章 駐兵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317章 坐等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168章 鬥法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57章 心事第266章 時機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250章 反覆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262章 軍數第10章 官商不法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55章 壓力第39章 東巡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291章 見識第26章 算計第15章 兩方責難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171章 聽案(上)第293章 發明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