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

“張兄,”楊繼業聽了張靖海所說,也明白文人的弱點,縱然有人知兵,但文人勇武之氣少,宋朝也就辛棄疾文武全才,勇力過人,“文人制軍的起因,不外乎唐一朝到後期,地方番鎮傭兵自重,使得朝堂無可轄制。宋以來到本朝,纔有文人制軍之舉。

不過,征戰是勇武之事,拼殺鬥狠,在刀光劍影之中掙命。而文人即便心存大義之輩,自身仁德無失,可勇力不足,也難以帶出虎狼之師。在兩軍爭鋒時,又如何敢捨命一搏?”

“楊兄見地更深遠,佩服佩服。”張靖海眼神精光綻放,突然間被楊繼業說破多年來一直思索而不得的答案,頓時覺得走進新的天地。

“餘多年來在思索,我朝武力疲弱之根由而未得,聽楊兄幾句話,點破迷障。多謝了。”張靖海說着對楊繼業施一禮,態度誠懇。

自古以來,沒有將弱而兵強的情況,只有強將手下無弱兵。

“張兄客氣,俗話說得好,狹路相逢勇者勝。一軍之首,領軍之將,那是整支軍兵之靈魂,能不能讓軍兵誠服,能不能讓軍兵如臂使指等,都是制勝之關鍵。不知張兄以爲如何?”楊繼業說,“古人云: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就是這個道理。”

張靖海靜聽楊繼業所說,到此時,深深明白了之前那人所說,楊詠石不僅僅是詩才高妙,更是深知軍將之道。這樣的人才,在文朝確實萬中無一。

再次拜禮,深深一揖。張靖海到這時候,心中已經被楊繼業所折服,不覺間走到楊繼業身邊,大有知己之意。

兩人在年齡上相差十歲,形貌上很明顯看出這樣的差別。

“楊兄,何爲強兵?”張靖海說。

“令行禁止,戰無不勝是強兵;狹路相逢,拼死殺敵是強兵;身處絕地,奮勇赴死是強兵;爲國爲民,捨身忘死是強兵……”楊繼業說,“張兄以爲如何?”

“楊兄心懷天下,靖海拜服。”張靖海說。

“張兄,你我不過是在紙上談兵,當不得真。”楊繼業笑了笑,“我想聽張兄聊聊蘇杭倭寇,不知張兄可有教我?”

“不敢。”張靖海說,“楊兄,倭寇禍亂蘇杭,其實自四五年前就有了得,不過,當初倭寇人少,雖有搶掠,地方官府、民壯都能夠與倭寇一爭。雖說不時有血案發生,但都沒有向外傳揚。

兩三年前,地方上一些懷禍心之輩,與倭寇聯絡,他們也是養着人手,借倭寇之名禍亂地方。地方民壯可抗擊小股倭寇,倭寇一旦聚集三五拜人,就不是民壯能夠抵禦。

官衙、巡兵人手不多,戰力也弱,沒有拼死向前之心。遇上倭寇來襲,各自逃散,僥倖保住一命。如此,蘇杭與倭寇相爭者寡,對抗倭寇幾乎沒有活命之機,至後來聞倭寇而逃,便是衆人首選。可嘆蘇杭幾十萬衆,竟任由倭寇搶掠燒殺……”

面對生死時代抉擇,選擇逃跑並不難理解。誰都不想成爲第一個被斬殺的人,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被殺。這個道理,懂得的人肯定不少,但要做到卻難。

唯有在萬衆一心的前提下,衆志成城,纔可能對抗強大而兇殘的敵人。蘇杭這邊,不少村寨能夠堅守,抗拒倭寇沒被攻破,最主要還是有險可守,也是因爲這些民壯沒有退路,纔有拼死之心。

楊繼業點頭,神態黯然,蘇杭在倭寇之禍下,傷亡可不少。至少有六七成的人無家可歸,而這一年多,直接或間接死於倭寇匪禍得,估計是三四成了。蘇杭的根基已經收到動搖,剿滅倭寇之後,估計要從外引進人口,纔可能在短時間恢復蘇杭的經濟活力。

“蘇杭之亂演變到如今,究其根由,還是在利益。海貿就是最大的利益所在,這次倭寇亂蘇杭,朝堂估計會封禁海貿,以絕倭寇之患。”張靖海說,“海貿風險巨大,獲利豐厚。出海前往倭國,是最爲往返頻繁的航線。這條海路,得早老航海人引導而行,不然,海上狂風巨浪會將再堅韌的船都掀翻,吞沒。”

“張兄,海貿是不可能杜絕的,我朝這時候若是不發展海貿,用不了多久,在萬里之外的異族,會帶着利炮堅船,縱橫海域。到時候,封禁海域可吧是由得我們文朝說了算數。這些異族,會爲了錢財,強行轟開國門,華夏一族反而更被動、弱勢……”

“楊兄只萬里之外的異族?”張靖海驚訝地說。

“書本有記錄,萬里之外有國名葡萄牙、有國名匈牙利、有國名大英帝國、有國名西班牙等等,如今他們還處於海盜之狀,卻有比竹筒槍更強大的火槍、有火炮等,安放在船上,四處行獵,見船攔截搶掠……”

“楊兄,如此說來,異域有比倭寇更強的外敵啊。文朝這裡積弱已久,唉……”

“張兄,其實那些人也纔開始發展,如果我們用心於海貿,基礎和條件,實際實力都比他們強大。不過,這個時間不會等人,唯有要人去苦心去做,才能爭先於強敵……”

“楊兄……”張靖海一時間不知要如何說,他對蘇杭局面尚不能找到解決辦法,更不要提萬里之外的潛在敵人。

“張兄是不是覺得,蘇杭的倭寇尚在,又如何去發展海貿?”楊繼業微笑地說,

張靖海點點頭,說,“楊兄,餘心中確實如是想。以平倭軍的戰力,我是不看好今年戰事可結束的。平倭失利,蘇杭局面會更惡劣,沿海各省都會被波及。朝堂會有什麼樣的決策,誰也難料……”

“張兄,要不要我們賭一把?”楊繼業說,“平倭軍戰力如何,我想張兄沒有小弟熟悉了。不敢說春夏大挫倭寇,但在年前收復蘇杭,應該沒問題的。若是小弟言中,張兄肯不肯投身於發展海上事務?”

“楊兄,這是何意?”

“張兄,你反正也得三年後纔可參加秋試,這兩年,召集人手做大海船,研發海炮,未來才能保住我朝只安寧……”

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16章 你賴皮第400章 天不負第80章 單 挑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57章 攻 殺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123章 讀與考第269章 欺負人第90章 知與行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619章 殺上去第485章 勝利了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92章 族羣分別第204章 賺大了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167章 誰出戰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533章 多高士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53章 混亂起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672章 心與善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481章,倭寇噩夢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387章 強行軍第694章 夜 戰第202章 開 倉第87章 戰後相見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478章 又受挫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644章 聚仙樓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672章 心與善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148章 第一戰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18章 縣學內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661章 見面歡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72章 平叔現身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380章 陷 阱第27章 笨死了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71章 刺殺技之威第24章 俘獲三個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518章 美人恩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197章 破關卡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200章 強 攻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308章 知書堂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454章 韓新勇新崗位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32章 蘿蔔乾第257章 輕鬆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