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偏愛

阿一在用熱水給楊明輕輕擦拭身子。

昨夜楊明又夢魘,渾身大汗。

楊明伸手揉着顳顬。

在雒陽之時,他很少做噩夢,不曾想到離開雒陽才兩個月,就已經第二次,而且做的還是類似的夢。

等幫楊明擦拭完身子,阿一又趕緊給他換上棉袍,然後端來了薑湯。

最近天氣轉冷的極快,尤其是昨夜,已經到了能把人凍醒的地步。

一碗薑湯下肚,楊明頓時感覺整個人暖和了起來。

他起身到了廬外,一股涼意襲來。

擡眼望去,眼前一片蕭瑟。

沒有下雪,但卻如同置身冰窖一般。

轉頭看了眼,廬檐有倒掛的冰錐。

他下意識伸手摺了一根下來,揮舞了幾下,然後因爲太冷又扔到一旁。

就在這時,他聽到廬後有敲擊聲。

他走到後面,看到是張遼拿着拿着環首錐在那裡鑿冰。

不其山並非孤山,而是與邙山相連,山上有不少溪流。

楊明當初結廬就選在一條溪前,但此時溪面均被冰凍住。

雖沒有冰凍三尺的地步,但半臂厚的一層,取不出水來。

“隼兒,去取一些鹽來。”楊明開口道。

張遼應聲去了廬內,不一會兒便取了一些粗鹽。

等撒到冰面上,過了一段時間,他再用錐子去鑿,成功破開了冰面。

望着眼前潺潺的溪水,張遼那小眼神滿是好奇。

楊明此時卻是想起了什麼,轉身去了書院。

從書院旁的小徑穿過,他到了後院的田裡。

鄭玄已經在那,面有愁容。

他們的眼前,麥苗已經凍壞了一大片。

冬小麥,最怕的便是這種極端天氣。

而且這時代能做的補救措施十分有限,這種狀況,便意味着明年夏天大概率又沒了收成。

楊明面露無奈。

剛剛經歷了蝗災、瘟疫,又來這樣的極端低溫,老天爺還真是“偏愛”青州。

回到廬中後,張遼正在燒水,楊明坐在一旁暖手。

“你待會兒去山下讓人多買些麥子屯着。”過了一會兒,楊明開口道,這個冬天不好過。

“對了,送一些去王胡處,也給他們送些鹽過去。”等張遼起身,他又叮囑道。

……

一晃,又是一月後。

因爲天冷,山上存糧也足,他們這月並未下山。

不過除夕將至,幾日後他們就要下山過年。

只是他們還未動身,就先有人尋上山來。

“不其縣縣尉伏直,見過少君。”來人自報家門,是伏氏之人。

而且,他還帶了一隊配刀吏卒。

“伏縣尉有何事?”楊明很是疑惑。

“從兄讓我上山尋少君,說有要事相商。”伏直開口道。

“何事?”楊明看着那隊吏卒道。

伏直說的從兄,應當就是那伏雅。

自從上回知道山下形勢,他對山下的鬥爭就持觀望之態,對伏雅也心存戒心。

“從兄未說,不過少君放心,這些吏卒是護我等安全,此時山下已鬧了饑荒。”伏直看到楊明反應後解釋道。

楊明聞言一愣,饑荒?

即便低溫凍壞了冬小麥,引發了饑荒,那也應該到明年開春纔對?

不過他還是迅速招呼張遼和阿一,與伏直等人一起下了山。

如果真鬧了饑荒,他那一百多人也必須去管。

他們跟隨伏直一路下山,快到快到山麓之時,便看到有人拿着刀在那裡刮樹皮。

等到山腳之時,他們更是被眼前景象驚呆。

幾乎所有樹的樹皮都已被剝掉,就連地裡也不見野草,整片大地透着一股從未有過的荒蕪感。

而就在這片荒野之上,竟然還有人搜尋着什麼。

這一路過去,他們在田間見到了不少餓死的饑民,這一幕看得楊明面色凝重。

不其縣扛過了蝗災,瘟疫,終究還是沒躲過這饑荒。

不多久,他們到了不其縣,遠遠便望見不其縣城門緊閉,如臨大敵。

待走到近前,城門外有衆多饑民席地而坐,眼神都不約而同巴巴地望向不其城。

吏卒此時都拔出刀來,個個神情緊張。

不少饑民見狀站起身來,但望見那明晃晃的刀刃,又下意識地坐了回去。

待到城門下,伏直喊了一聲,城門大開。

等到他們進去,城門馬上又關了起來。

楊明讓張遼和阿一先回家,接着便隨伏直上了牛車,去往伏氏府中。

一路過去,他左右環顧,街上已鮮有人影。

唯一見到有人聚集處,是有人在售賣野菜和樹皮。

待到了伏府,伏雅見到楊明立即迎了出來。

“少君可算回來,此時城外人心惶惶,季尚很是擔心。”伏雅開口道。

“才一月時間,情況怎會如此嚴重?”楊明好奇道。

說話間二人進了正堂,相繼坐了下來。

“哎,一言難盡。”伏雅長嘆一聲,示意僕人給楊明端上一些酒菜。

楊明望向伏雅,已是洗耳恭聽。

“看似天災,實則人禍,那趙延一月前買空了麥子,又去鄉里搜刮一空,如今麥子價格瘋漲,已五萬錢一石,尋常人家哪裡買得起。”伏雅氣憤道。

楊明聞言臉色也一下繃緊。

趙延這是在災年行辜榷之事,比王甫更蠢,也更肆無忌憚。

只是,趙延如此行事,伏雅他們竟沒什麼反應?

這不就是他們留下童恢,一直要等待的時機?

“童督郵未有行動嗎?”楊明問道。

“那趙延募得了百餘死士守護糧倉,無可奈何。”伏雅回道。

楊明聞言霎時反應過來。

東漢立國後,劉秀罷天下之兵,只有雒陽、邊郡及三輔等少數地區纔有軍隊。

其他內郡不僅無兵,甚至都不設校尉。

這便導致一個十分尷尬的現象,地方朝廷官員無兵可用。

平時懲治百姓,有小吏即可,但若遇上地方豪強,尤其是那種給奴婢武裝,修建鄔堡的,毫無辦法。

這點從曹操治頓丘之經歷也能看出。

若不是募了百餘鄉勇,又用了兵法計謀,曹操哪能治理得了那地方。

“少君可有良策?”伏雅接着問道。

這應該還就是他邀楊明下山之原因。

楊明搖了搖頭。

伏雅邀他,大概率是想找他合作,可他依然不想與趙延起正面衝突。

而且即便他真意,此時也沒什麼好的辦法。

身處地方,即無家族勢力可用,也無別部兵馬,單靠那十幾個護衛能做什麼?

伏雅見狀也是無奈,不過還是起身道:“少君不必爲糧擔憂,我伏氏此時雖已無力再救災,但尚有過冬餘糧,若少君有需要,我自當送往府中。”

“多謝。”楊明也起身告辭。

回到家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檢查餘糧,然後再去買一些野菜和樹皮回來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城內局勢波雲詭譎,城外流民也那麼多,他們想走也走不了。

緊接着他就安排護衛守在前後門,人在飢餓之下便如同野獸。

等安排完一切,他就繼續在房中研習鄭學。

雖時局動亂,但學業還是不能落下。

“鄭公那邊會有事嗎?”張遼此時也在屋中看《接要》,看了一會兒就忍不住問道。

楊明搖頭。

鄭玄名揚天下,在青州宛如聖人一般,這也是爲何山下早鬧了饑荒,他們在山上卻一月都未見到饑民。

而且伏氏既能接他們下山,自然也會護鄭玄安危。

“你看到哪了?”楊明搖頭後望着張遼,面露責備,看書最忌分心。

“孫子兵法虛實篇,摘‘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竹簡上未有註解。”張遼回道。

曹操這篇《接要》並非全文註解,有些只是他個人覺得重要便摘錄了。

“你如何解?”楊明問道。

張遼想了想回道:“先知己知彼,知虛知實,然而調動彼之實,進而擊之虛。”

楊明聽完滿意地點頭。

他決定要走爭霸之路,自然兵書也沒少研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戰場要掌握主動。

那如何掌握主動的方法就很多,諸如示敵以弱、誘敵深入、聲東擊西、圍點打援等等,都是這句話的體現。

調動對手,讓對手跟着你走,你才能掌握主動權,而不能被動地把希望寄託於對手。

張遼不曾讀兵書,卻能結合虛實,有這種理解,已屬不易。

“繼續看書,莫再分心。”楊明叮囑了一句,接着也拿起經書再看起來。

不一會兒,他自己卻忍不住放下經書。

鄭玄是不會有事,可王胡呢?

雖然之前他讓張遼送了些鹽糧過去,但那並不多。

再說王胡家沒多少自保能力,要是被人發現有餘糧,也難免被哄搶。

第五十三章 管鮑之交上架感言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二十章 三策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四十七章 婚禮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六十六章 袁紹心裡苦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二十三章 人間第六章 拆招第四十章 局第六十六章 袁紹心裡苦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二十五章 論經第一章 死罪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六十六章 袁紹心裡苦第五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四章 辭賦第四十九章 郊遊第十六章 孤寡第十七章 驚喜第六章 拆招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三十四章 殺第六十二章 不敗之地第四十三章 死第四十章 局第二十四章 對峙第六十章 本初第五十章 太學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十五章 封侯第十六章 孤寡第五十章 太學第五十章 太學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三十二章 淚目第十四章 馬邑第八章 成型第六十六章 袁紹心裡苦第四十一章 樂極第三十章 偏愛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六十四章 論經(下)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三十章 偏愛第五十三章 管鮑之交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五十五章 困局第二十四章 對峙第五十章 太學第六十章 本初第六十四章 論經(下)第二十四章 對峙上架感言第二十五章 論經第一章 死罪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五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四十章 局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三十四章 殺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五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四十七章 婚禮第五十三章 管鮑之交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七章 嫁妝第二章 揚名第十二章 火勢第十一章 初陣第六十二章 不敗之地第四十一章 樂極第十七章 驚喜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四十四章 謀定第十三章 神明第二十六章 王胡上架感言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三十章 偏愛第三章 謀略第十九章 家第四十八章 王異第二章 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