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半年之期

象史書上所說的辛亥革命的缺陷之一,是沒能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是對袁世凱這個“竊國大盜”的妥協退讓。

陳文強可能不知道這樣的評價,但即便知道了,身處其時,也會不以爲然。

在國家貧弱之時,所謂徹底的“革命”只能陷國家於大規模內戰;徹底的“反帝反封建”只能招致列強的干涉,使國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

而他所說的各方面的溝通,主要方面便是與美、德、英等國的試探、商討,使這些列強國家能在革命過程中採取中立,即便觀望,也不要向清廷投注押寶。

不說別的,原計劃是在長江武漢三鎮與北軍進行一番決戰,如果列強的軍艦橫亙干涉,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德國是基本沒問題的。”陳文強掃視了一圈,緩緩說道:“只要革命軍紀律嚴明,美國也缺乏介入中國內部政權更迭的依據和必要性;英國、法國,正把精力集中在歐洲,抗衡崛起迅速的德國,更希望的亞洲或遠東的維持現狀,干涉的可能性也不大。我擔心的是俄國和日本,特別是日本,會不會有異動,會不會藉此想攫取更大的利益,還是很可憂慮的。”

對於陳文強的分析判斷,特別是國際事務方面,包括宋復華、吳祿貞等人都是比較信服和依賴的。畢竟陳文強一直幹得不錯,與德國關係最好,美國也被他拉攏。英、法也如他所說,對德國的挑戰警惕萬分。俄國呢,國內也在革命。政權不穩固的情況下干涉中國內政的可能性不大。日本——確實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離中國最近,在東北也有所謂的“特殊利益”,是唯一能夠迅速作出實質性反應的威脅。

“文強,那你需要多長時間完成溝通,並有準確的判斷。”吳祿貞思索了一會兒,開口問道:“日本想要獨自干涉怕是有困難吧。能不能利用其他列強約束並遏制?”

“我也是這樣的思路。”陳文強沉吟了一下,說道:“日俄戰爭之後,隨着日本野心的進一步擴大。成爲美國對華門戶開放政策的最大挑戰者,美國政府對日本通過培植清政府內的親日派或通過中國內部的動亂達到控制中國的目的抱有高度警惕。但光有美國恐怕還不夠,英國的態度很關鍵,也只有英國佬。才能拉緊日本這條狗的鏈子。”

“只是我現在手裡的牌不多。”陳文強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粵漢鐵路貫能後,英國人更加急於修築廣九鐵路,打能與內地的聯繫,這或許能作些文章。另外——嗯,辦法總比困難多,給我些時間,相信能夠處理好。”

陳文強欲言又止,並沒有把袁世凱說出來。袁世凱與英國公使朱爾典的關係很好。也是陳文強爭取以最小動亂取得政權更迭的重要人物。他相信袁世凱的野心,不會爲清廷盡心盡力;他相信只有袁世凱能約束住北洋軍。使戰爭不致蔓延且持續;他相信能夠說服袁世凱,在這場革命大戲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多長時間?”吳祿貞追問着,也只有他敢如此跟陳文強說話,“我們很相信你的能力,但總體的部署也要有個時間規劃。”

“最多半年。”陳文強已經考慮了很久,相當自信地說道:“革命大發動最遲就在半年之後,還請諸位同志再忍耐一下。”

“宋先生不久前剛剛斷言革命將在三年內成功,文強這一下子又提前了兩年多。”吳祿貞如釋重負地笑了起來,“一九零九,很好。”

“我可沒說是成功,只說是大發動啊!”陳文強抿嘴笑道:“而且,對於革命成功的理解,各人都有不同的判斷。在我看來,推翻清廷,國家能儘快步入平穩的建設,其他方面略有暇疵,倒也不必介懷。想想英國的民主憲政進程,一二百年是有了吧?再看中國的現狀,誰又敢說能一蹴而就呢?”

這是陳文強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僅對宋復華和吳祿貞,對他的下屬也是如此。按照他的想法,這是預防針,別操切冒險,反倒不可收拾。

當然,這也是陳文強基於目前國內各方的力量,基於國內外的形勢作出的判斷。如果真是實力強橫,不僅能迅速消滅國內敵人,還能抵擋住國外敵人,那又何必要妥協談判呢?

沒錯,這就是現實,冰冷而殘酷,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說什麼“竊國大盜”,說什麼妥協退讓,還不是實力不夠?別說什麼高風亮節,別說什麼退位讓賢,都是假的,都是塗脂抹粉。

“半年的話,應該困難不大。”王孝縝看了看旁邊的幾位軍官,謹慎地說道:“我是說西南軍政府能夠支撐更長的時間,或許不用咱們動手,就能把清軍耗得筋疲力盡,就能獨自殲滅南下清軍呢!”

“快到雨季了,大勝固然是好,失敗的可能性卻不大。”何燧比較贊同,點頭道:“要是耗的話,半年絕無問題。”

“北洋軍哪,倒真是期望與他們交交手,看看他們是否配得上中國精銳這個稱呼?”吳祿貞微笑着說道:“只是強龍難壓地頭蛇,北軍來到西南,別成了軟腳貓纔好啊!” Wшw•Tтkд n•c o

“還真別把他們看得太強,也不過是扛槍吃糧的半封建軍隊。”陳文強有些不以爲然,“無糧無餉的話,照樣鬧兵亂。”

“你想幹什麼?”吳祿貞疑惑地看着陳文強,猜測道:“不是又想出什麼歪招了吧?”

“只是有感而發罷了。”陳文強翻了翻眼睛,輕輕嘆了口氣,“雖然不喜歡日本人,但在日俄戰爭中,日本兵所表現出的那種狂熱和悍不畏死,還是很令人欽佩的。就北洋軍那種部隊,在國內耍橫還將就,要是對外作戰,我覺得他們不行。”

衆人沉默下來。日俄爭奪旅順的慘烈,他們都從各種渠道有所瞭解,平心而論,他們對自己的部隊是否有這種精神並無把握,甚至是直接就否定了。但要如何鍛造出同樣不懼犧牲的國家軍隊,這可是一個難題。

……(。)

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91章 無題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9章 外謙內毒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56章 急切,原則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57章 瓊州戰略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39章 大勝第41章 親熱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58章 安排託付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280章 無題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60章 南洋攻略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80章 無題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51章 無題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58章 安排託付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53章 一箭三雕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190章 硬碰硬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73章 佈局,人販第61章 任務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17章 吃講茶第82章 各有感慨第199章 武昌第52章 內應外合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