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純明非可持

張御藉着玄渾蟬之助,氣意持續往天道變化的下游深處沉落下去。

做這等事情需要耐心,稍有激進,這縷氣意可能就脫離出去,那麼就要重頭再來一遍。

這一次找尋那些曾被消殺的大能,他也不確定自己能否準確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

因爲寰陽道脈那三人及其主身也同樣是被消殺了,道理上他們也是落在此中,並與他們接觸的天道遠遠分隔開來了。

要是這回遇上,他自是不會帶動此輩迴轉的。就算元夏的殺削諸變之道,都比這等消奪吞化諸有之道來的好。

只是有一點,他並不清楚過去被消殺的那些上境大能到底秉持的是什麼樣的道法。

固然元一天宮對於抵抗自己的人可謂毫不容情,一心要削滅變數,可是通常來說,爲了避免元空動盪,大可以採取籠絡其至元一天宮之中的做法,或者乾脆蔽絕入渾黯之中。

而不惜激引出更多天道變化的代價也要將之消殺,甚至連金庭都沒有加以阻止,那麼這裡就很值得深思了。

肯定是有其要這麼做的道理的。

所以他會進行仔細分辨,若是所接觸到人的確有害於世間,那麼他會慎重考慮這件事。不過也不排除有些人因爲特殊情況才被消殺的,那麼或可以試着給其一個被拽回的機會,這些都需要接觸之後才知道了。

只是持續運使玄渾蟬,已然激引起了不少天道變化,故是他從中退了出來,問對大混沌,以削減天道之變數。

幸好五位執攝也只是在固定的時候問對元空,所以其他時候元空便有些許波盪,只要不是太過劇烈,他們都是不會留意到的。

而他也只會在白朢、青朔乃至莊執攝等人問對的時候纔會採取行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暴露。

其實上境大能越多,每一個人輪轉問對的相對間隔就越短暫,不過因爲之前消殺了寰陽道脈主身映身六人,大體上也算是有漲有消,所以這裡的差別如今還並不是能特別明顯的感覺出來。

因爲他有意爲之,這一次在一番問對之後,天道變化明顯下降了一些,而他也是在算準了間隔之後,繼續沉入天道下游探詢。

這回他仍然不曾尋到什麼,他並不氣沮,退出之後經過一番問對,再繼續深入,在重複了大約十餘次之後,他終是感覺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東西,那是一個迫切無比且又堪稱凌亂破碎的念頭。

其意乃是:“帶我回轉,帶我回轉,帶我回轉……”且是在那裡不停重複。

張御心神一動,知是尋到了一個目標,便試着與之接觸,但所傳回無不是混亂之念,來來回回都是那幾個意思。

此時他卻是明白了,所接觸的並非本人,這應當是對方往天道下游一路沉落下去時留下的氣意,其本身應當還是處在更爲深更遠的地方。

只是有些可惜,玄渾蟬運使這許久後,再一次提高了天道變化,他若繼續往裡深入,那卻有暴露的風險,故而他沒再繼續,而是從裡退出,問對大混沌,隨後尋機再入。

好在有了上一回的接觸,利用玄渾蟬很是輕易找到那些氣意,並且順着其源頭尋去。

可隨着接近,他發現對方那氣意變得愈來愈是狂躁,甚至打算順着玄渾蟬的力量回到渾黯之中,並進一步駐入元空之中,張御果斷將這點牽連斷開,儘管還沒有與正主交流,但他可以肯定,這一位並不是自己所要找尋之人。

於是他果斷斷了牽連,另外再去找尋新的目標。

下來時日內,他除了問對,便是重複做得做得此事,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無所獲,直到兩月之後,卻是接觸到了一縷相對平和溫善的氣意,其人沒有立刻攀附上來,而是問道:“不知是哪一位先聖氣意到此?”

對方不清楚張御的真正身份,當初其是被元夏那五位元聖所消殺,所在站在其之角度,現在找到他的,絕不可能是五位元聖。

wωw▪тт kΛn▪c ○

而除卻這五位,還掌握有溝通天道上下游的力量,那麼只可能是掌握此等寶器的其他先聖了,只是他也不清楚哪一位有這般的能爲,因爲他被消殺之時,並不清楚天夏的存在,所以也猜不到金庭身上。

張御此刻正在憑藉着玄渾蟬觀察對面那大能,他發現對方並不完整,形似破散的先天之氣,只是殘存下來最後一團氣意。

等到這氣意徹底被磨散,那麼纔有可能再度歸來,不過那時候其與原先除了根本道法一致,其餘就完全不同了。且與打滅其人的元一天宮也永遠無法再是見得。倒是他此刻若是利用玄渾蟬之力牽引,還是能夠帶了回來的。

他這時傳意道:“你之道爲何,你又尊奉何等道念?”

他首先要了解的是對方的道,其次還有對方之道念,他不怕對方隱瞞,他接觸的是其人之氣意,又是以玄渾蟬發問,對方的道法是什麼他沒法直接知悉,但是對方所言若並非是自身之道,那麼他是能夠立刻判斷出來的。

實際上隱瞞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若是這樣,他會果斷將之放棄,轉而去另一個人。

那人感得張御打聽自身的道法,卻是傳遞一股振奮情緒,毫不遮掩道:“我之道,乃爲‘純明之道’。此道乃是至誠至善之道,此道蔽絕諸穢,純澈己我,若得修持,則可於世之污穢中浮托而出,直至與天道相合……”

在說完這些之後,他不待催問,又繼續交代自身所尊奉的道念,其言:“世上諸道變化,神心擾動,方纔有了紛爭對抗,纔有了憂慮疑思,纔有了生殺奪滅。而若是匯諸靈融於一身,使衆生共執一念,萬神同於一念,則可見道矣。”

說到這裡,他語氣略顯遺憾,“只是當初我行此道,卻是遭遇到了元一天宮傾軋,也是大道之擾所致,若是諸道歸一,那麼便無此紛爭了。”

張御此刻已是聽明白了,這個人道法乃是洗脫一切污穢,如此可還於先天,以純澈融天道,此中需要持道人之心誠秉善。而其之道念,則是要將所有道法都是並容進來,化諸道爲一道,不容許任何歧異出現。

他道:“若是有人不願?”

那人奇怪道:“怎麼會有人不願呢?世上之靈,生來都是心神純澈,不染外污的,此爲至善,若是其不奉此道,那定是心中有了後天污穢,才致如此,而只要我與同道幫助他將污穢祛除,那便沒有妨礙了,他定然是會見得神中之善的。”

張御聽了這番對言之後,感受着其理所當然之語,也是明瞭爲何此人在此了。

寰陽道脈的道念乃在於吞滅一切,而此人之道念,則是則要求所有道法盡歸於一,與自己一同化爲至善至純之道。雖然表面上看去一個是爲了存物,一個是爲了消奪萬物,可實際上兩者都是存在着“非同必異”之念,同樣都是走得極端路數。

這位是這麼想,想必也是這麼做的,也難怪絕不見容於元一天宮,甚至任何有了根本道法的上境大能都是難以容忍此道。

儘管大混沌也是併吞諸道,可大混沌至少還給人以選擇,你若不是去主動借取其力。那麼大混沌就不會先來主動侵染你的。

他思索了一下,道:“我之道與你不同,也不認同你之道念,只是今日尋你,是要用你牽制幾位先聖,所以打算將你拖至天道上游,但我可明確告知於你,不管我等誰贏,最後會再度蔽絕你,如此你可能接受麼?”

那人毫不猶豫回道:“我自是願意。我知道友此刻不理解我之道法,可那只是道友未曾蔽絕心中之惡,道友哪怕只給我一線出去的機會,我亦是感激道友。”說着,他又十分誠懇道:“道友心中千萬不要有所負累,我若得出去,定會助道友化解這分惡穢的。”

張御聽得他的話語中還包含着對自己的無比同情,而且聽得出來是真心實意這麼說,並非是爲了這一線機會所言討好之語,不覺搖了搖頭。

這位是真正信奉自身之道的,但這等道法是萬難爲他人所接受的,尊奉了此法,就是放棄了自我之識,只剩下那最終的所謂的至善至純存在了。

這位應該是某個先天之靈的映身,不過現在還弄不清楚是誰人之映照。

他想了想,在所知的那些先聖上神中,倒是沒有想到哪個是與之近似的。

一般來說,先天之靈的映身都與主身相差不遠,可也有例外,當初元夏化演萬世,許多上境大能都有映照入內,雖然只有少數世域能承載映身並得以成就上境大能,那其中出現一些獨特的變化也不奇怪。

他與那人溝通結束後,沒有許諾什麼,就這麼退走了。

若要牽制住金庭那五位,只是這麼一個人還是不夠,因爲其人脫離了天道許久,早已跟不上天道的變化,單獨一人,對於那五位來說根本談不上威脅,或許翻掌之間就能鎮壓,所以至少還需再尋得一二人才能將此事推動下去。

……

……

第四十九章 明華闢虛寂第九十八章 烈光融神身第兩百三十八章 執劍法自證第五十八章 象牢第兩百五十章 展機以待敵第四十五章 失座復舉功第一百九十八章 劍誅第一百零四章 崩塌第一百八十九章 留符指天陸第兩百九十五章 陷氣落正爭第兩百零九章 身消杳空無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約第兩百九十九章 逞威轉虛實第兩百三十八章 神心染惡邪第一百五十二章 神像第兩百七十五章 證法知弊漏第八十九章 洗淨雲霾天自渡,心守常明道不移第四百五十三章 侵氣皆除落第一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百零四章 傳法定根築第一百二十八章 遠陸傾兵至第八十八章 劫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毒第兩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兩百二十三章 心惘身落空第四百四十九章 心合祭奉命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氣渡法全第一百二十二章 斷空始轉機第八十七章 尋玄訪鎮臺第六十二章 血陽血羽第五百二十七章 定合用正策第一百零八章 微芒暗海沉第六十二章 乘虹攀上流第一百五十三章 問秘知機變第兩百三十三章 天心換人意第四百一十一章 尋法於己求第一百二十三章 唯歸方正行第三章 檢正司第三十八章 困遁第四十七章 濟河之外第一百六十三章 古物第一百六十八章 循法護寄託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火第四百零四章 承法反主勢第三百零九章 遊渡說歸附第兩百七十二章 上爭量天機第三百章 引歸渡遠光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爭取道傳第一百八十四章 異謀第兩百九十八章 映影化靈相第一百零四章 天穹之下第二十六章 澄空第三百五十五章 動靜制陰陽第八十章 離黯得復歸第九十七章 激流第二十三章 意動劍氣生第三百八十九章 潮聲動雲庭第八十三章 雲浮隱雀鳴第一百七十五章 觀圖判機玄第十章 延請第三百七十四章 浮寰入印真第一百五十章 落陣禁光成第三百三十二章 振威駐堅陣第兩百三十八章 推勢拂衆意第三十三章 有域皆爲疆第一百九十章 上下道相濟第五十一章 截殺第四百七十五章 起機再破壁第十二章 用策暗分說第一百七十章 論功定半分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聲起玉階第六十九章 觀圖第一百九十章 持勝尋追變第兩百二十一章 先和爲後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明昭立宗名第兩百六十五章 逐痕消往印第兩百八十三章 算機鑑純靈第一百四十七章 士諫第十章 延請第一百七十一章 貫氣裂宏壁第一百四十章 柔堅克彌隙第一百三十一章 移策使爭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機起微勢第兩百二十八章 勢迫氣聚凝第一百零七章 微瀾第三百零六章 往域沉故跡第九十六章 再築世外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化鴻待機時第十八章 未雨風先動第兩百七十五章 證法知弊漏第六十五章 追神溯往蹤第二十六章 入意見神形第一百五十八章 破靈第一百零二章 遏勢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約第七十一章 遷民可渡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借勢化奇正第兩百五十六章 惑傳試叩問第兩百五十三章 意誠方見真第七十八章 論法議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