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讓孫猴子回到取經團隊咯,那麼孫猴子不能自己回到取經團隊嗎?肯定能!兩個猿猴是來過一次的,除了來看取經團隊的其他人,證明證明,最大的用處估計就是讓整個取經團隊出出氣了。既然氣都出了,你說還有不讓孫猴子回到取經團隊的可能性麼。但是孫猴子之所以叫猴精,就是因爲他善於見杆兒往上爬,所以每次都是八取經團隊弄到天怒人怨的時候纔會危及自身。這次既然來到了取經團隊的大本營,這根杆子可不要太矮,那孫猴子還不爬,不是傻了麼。後果?考慮得很清楚了,又有誰會比如來佛祖對他還要好呢?死刑判了有期,監禁還給着補,犯錯不深究,出獄還給出路,這活脫脫的就是個愛子如山重的父親啊。唐僧?難道不像是個溺愛孩子的母親麼?
於是他佛如來下了承諾,至少都是菩薩位,老闆都給你留位置了,你還有什麼話說麼,難道還想開家獨立公司不成。觀世音親手把孫猴子送回了取經團隊,這個事情的影響很大,意思是那孫猴子已經考進了公務員的編制,拿的是正式員工的工資,你這個取經團隊這種下級部門就沒有開出人的權利了,這下子唐和尚這個一把手不就徹底變成了吉祥物了麼。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歷過了夏月炎天,卻又值三秋霜景。猶記得通天河陳清家說過,到東土大唐有五萬四千裡之遙,才走多久,不知道他們爭路途爲何爭得如此起勁兒。卻不知,那碧波潭一角落,蛟魔王正密切關注着火焰山、翠雲山、摩雲山及三處沿途。
還是先打聽消息,地方太熱,八百里火焰山,那沒人情味的猴子也知道拿個變化的銅錢騙了人家糕點纔來打聽消息了。於是鐵扇仙出場,一扇息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於是孫猴子去找吧,看看扇子在哪裡呀。結果是誰呢,正是對頭,遇到的樵子笑道:“這芭蕉洞雖有,卻無個鐵扇仙,只有個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行者道:“人言他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敢是他麼?”樵子道:“正是正是,這聖賢有這件寶貝,善能熄火,保護那方人家,故此稱爲鐵扇仙。我這裡人家用不着他,只知他叫做羅剎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人家叫羅剎女。那麼鐵扇何來?因爲扇子?扇子是鐵扇麼?更遑論鐵扇公主,這是個什麼稱號?公主的封號通常有三種:以國名:如寧國公主,霍國公主、岐國公主、陳國公主等。以郡縣名:稱某某郡(縣)公主,如新城公主、館陶公主、長樂公主、平原公主、平陽公主等。但此處的郡公主、縣公主仍是公主,而非“郡主”“縣主”。以美名:以各種褒義詞命名,如太平公主、文成公主、藥茶公主、安樂公主、寧定公主等。剩下的就是從女名如魯元公主,從母姓的,從夫姓的公主等。鐵扇公主是個什麼公主,玉面公主,萬聖公主好歹也是美名,難道鐵扇很美麼?難道鐵扇是國名?是郡縣名?都不是,也就是說這個公主的名號是非封賜的,是不正規的。那麼是誰給的名號呢?老百姓。受保護那方的人家,稱她爲鐵扇仙,又叫鐵扇公主。這個叫什麼來着,這個叫口碑啊,羅剎女是個貶義的名字,幾百年的經營使得遠方的人來尊敬她,口碑傳了一茬茬。說了那麼多,只是想告訴你,這個羅剎女的名字和太上老君沒有任何一丁點兒關係,以太上老君的手段,兩個看爐子的童子都能瞬間擁有莫大法力,拿一方土地去養一個人,實在是有點兒太小看他了。那麼這孫猴子是要找牛魔王一家的麻煩麼?肯定要,想那紅孩兒差點把他給弄死,兩次去珞珈山還受了點兒小氣,以孫猴子根本容不得人的心胸,不對,是根本沒有心胸,不找你點兒麻煩,還是孫猴子麼,何況找麻煩又還是那孫猴子的強項。那麼這孫猴子是打定主意要滅殺牛魔王一家賺點功果麼?沒有,這個真沒有,那孫猴子就沒有這個能力,張這麼大的嘴巴做什麼,他是智商不夠,但不是傻子,這個區別還是相當大的。
孫猴子一戰羅剎女,這兩個是真打,因爲羅剎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數下,這行者全不認真。羅剎害怕,回頭要走,行者道:“嫂嫂,那裡去?快借我使使!”那羅剎道:“我的寶貝原不輕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孫猴子被明着耍了,怎麼敢不盡力,而且不論親情,卻只講仇隙。但是結果呢,這孫猴子既然不怕劍砍,羅剎女手裡的傢伙事兒不是什麼寶貝,站在只需要攻擊,完全不需要防守的超有利地位上,那羅剎女與行者居然還能相持到晚,然後見行者棒重,卻又解數週密,料斗他不過,才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陰風,把行者扇得無影無形,莫想收留得住。這羅剎得勝迴歸。這個難道不是孫猴子水分太重麼?每一次每一次每一次不留手,都不能在正面戰場上得到足夠的利益,還真是個戰鬥力沒有保障的傢伙啊。
小須彌山,靈吉菩薩的定風丹終於有了用處,難道不是專門兒用來剋制這把芭蕉扇的麼。這裡最大的爭論就是芭蕉扇本是崑崙山後,自混沌開闢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陰之精葉,故能滅火氣。所以就成了太上老君的東西了,只因爲大家都覺得混沌開闢的時候,只有太上老君在那崑崙山。我想說的是,這個屁放得好,簡直是神仙放屁,不同凡響。我們換換地方,換換人物,換換物品,看我生活在地球上,你也生活在地球上,只因爲我生活在地球上的時候沒有你,只有我在地球上,所以地球上的東西都是我的,對,石頭你TM的都別揀一塊兒,小心老子揍你。是這個意思吧,這個話還對麼?有的人就是平分的西瓜他也說不公平,你分得要多點兒,當你和他換的時候他又不幹,就是要你再分點兒給他,這個不是吃飽飯沒事兒幹麼(像不像老美的霸權主義)。說回來,這個話就不是這麼理解的,在靈吉菩薩沒說謊的情況下(銀角大王說過類似的話,但是不一樣),什麼叫自混沌開闢以來,時間是從某個時候,到某個時候,從混沌開闢的時候到這把太陰之精葉被人摘取的時候,這是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裡難道那太上老君都沒有其他事情做,眼巴巴的等着這把扇子成熟,揀了一把又一把?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意思是無主的,不知道什麼時候生成,不知道什麼地點生成。乃是什麼什麼,就是說拿到手了,才知道原來這個是什麼什麼。時間不清楚,地點不清楚,人物也不清楚,連事件都很不清楚,怎麼覺得這應該是道派人士說話的味道。
那麼銀角大王怎麼說的呢?混沌初分,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補到乾宮夬地,見一座崑崙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結着這個紫金紅葫蘆,卻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混沌初分,這個是時間節點,就在那一刻那一分那一秒;崑崙山腳下,地點範圍比較起來算是小的了,比崑崙山後清楚;人物,太上老君,事件,一縷仙藤上結着這個而不是一個紫金紅葫蘆,留下到如今。
道派人說話只保留關鍵地方,佛派人講話喜歡的是雲裡霧裡;道派人說的都是真實情況,佛派人講話就喜歡誇張誇大。所以連孫猴子都是按照佛派的手法制作出來的。
飄蕩了一夜的孫猴子借得那靈吉菩薩來自於如來佛祖的定風丹一枚,再次來到了翠雲山芭蕉洞,這翠雲山和翠雲宮沒有關係吧?羅剎不就是食人肉之惡鬼麼,亦爲地獄之獄卒,職司呵責罪人(又稱阿傍、阿傍羅剎、阿防、旁。其形狀有多種,或牛頭人手,或具有牛蹄,力氣甚大,或爲鹿頭、羊頭、兔頭等),還誓願守護佛法及正法行人,往往成爲佛教的守護神,而常常參與法會,隨佛聞法歡喜奉行。如此說來這羅剎女就是個鬼仙咯,怪不得誕下的紅孩兒三百多歲才三斤多。
孫猴子再戰羅剎女,兩個往往來來,戰經五七回合,羅剎女手軟難輪,孫行者身強善敵。怎麼回事兒呢?原來孫猴子來時女童即忙來報:“奶奶,借扇子的又來了!”羅剎聞言,心中悚懼道:“這潑猴真有本事!我的寶貝扇着人,要去八萬四千裡方能停止,他怎麼才吹去就回來也?這番等我一連扇他兩三扇,教他找不着歸路!”羅剎女害怕了,這個心理是非常影響戰鬥力的(一定要記得這句話),再有一連扇他兩三扇,教孫猴子找不着歸路的心思,就是不想打架,懶得力鬥嘛。於是就有了一個很出名的段子,孫猴子鑽肚皮。
本來是孫猴子輸了法寶,芭蕉扇不起作用以後反變成了羅剎女輸了裝備。誰都不服誰,怎麼辦呢。暴力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是暴力可以消滅問題。
Www_tt kan_¢O
孫猴子仗着自己難以消化,在羅剎女的肚子裡造亂,羅剎女無法可想,只好給了孫猴子一把芭蕉扇。這把芭蕉扇是真的麼?是真的啊,只是效果不同而已。藏漏是一種手段,也許靈吉菩薩就真的不知道牛魔王家有兩把芭蕉扇。爲了便於辨認,照例取個相稱的名字吧!既然有太陰之精葉的芭蕉扇,就叫它太陰扇把;孫猴子拿到手的這把就叫它太陽扇唄。是不是到達了非要寫芭蕉扇的時候咯?劇情走完不就不言自明咯。
孫猴子用非常不光彩的手段(記得佛母孔雀明王不),得到了一把非常光彩的太陽扇,滿心歡喜的孫猴子,這個時候只是欺負欺負了下孤兒寡母,一心想過火焰山,順道兒找找麻煩。那孫猴子舉扇,徑至火邊,盡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騰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漸漸燒着身體。這把太陽扇爲什麼還沒有在那紅孩兒手裡呢?難道牛魔王一家和牛魔王一樣憨直?這個事情充分說明了紅孩兒的實力是可以立馬翻上幾番的,但是卻偏偏沒有這麼幹。加上這把太陽扇,我們就可以知道爲什麼那羅剎女不能被叫做風扇、水扇、陰扇公主了。但是我們還不知道爲什麼不叫她芭蕉扇公主、芭蕉公主、扇子公主。現在我們能確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和太上老君一樣,牛魔王一家也對扇子非常上心,堅決不取一個配得上號的名字,而是就叫它芭蕉扇。
這個時候豬八戒出了個很好的主意,繞道兒,可惜的是取經團隊沒有一個人同意的。爲什麼?唐和尚怕的是時間來不及,孫猴子是又被人洗刷了,要報復下,沙和尚呢?沙和尚從以前聯合豬八戒的位置上下來了,變成了中間派,既不支持孫猴子和唐和尚,也不支持豬八戒。爲什麼呢?因爲那觀世音親自送回了孫猴子。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沙和尚是必然要取到真經,到西方世界去的,道派也是支持取經的。沙和尚除了在黑松林壞了豬八戒的好事以外,其他事情都是在和豬八戒同步,但是沙和尚不說話,就讓人老以爲豬八戒纔是刺兒頭。現在這個沙和尚態度改變了那麼一點,不可能是因爲去過花果山吧?不可能是因爲去過珞珈山吧?除了觀世音親自送來孫猴子,從孫猴子拔毛變錢買糕和他們師徒的談話來看,唯一改變的就是孫猴子的態度沒那麼惡劣了,那麼這個是沙和尚改變態度的原因麼。人和人之間是相互的,你理解我,我才理解你;你看不起我,我也會看你不起。孫猴子一路行來,暫時改變了那麼一點兒,這是個不小的進步,畢竟萬事開頭難,邁出第一步纔會有進步,估計沙和尚的態度就是往後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