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聯姻

縈郡戰場又被五國聯軍混戰了七日,廉頗防的死死地,沒有一點疏漏之處,這讓陳慶之、龐涓、秦瓊、曹劌、暴鳶等一衆將領十分的被動。

但日子得一天天的過下去,仗也要一點一滴的打。

趙王雍現在十分慶幸自己沒有省下修築縈郡的錢,反而每年投入大量金錢鞏固縈郡的防禦,不然如今的五國聯軍怕是已經打到邯鄲來了。

......

楚國,郢都。

“諸位愛卿,想想辦法吧。”楚王槐端坐在王位上,靜靜地望着眼前的衆臣,“燕國也派國書來了,呵呵...寡人的妹子何時變得如此搶手了?”

楚國衆臣也是挺鬱悶的,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楚國的政策搞得好好的,你們打你們的,老子靜觀其變,順便把自己的事兒給解決了。

等你們自己打成弱智後,我大楚再出手,橫掃秋風。

誰知但自己那個妹妹...唉。

長得就那麼國色天香?媽的,幾乎是整個參戰國都派使臣來了。

秦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

媽的智障。

“臣以爲,依照目前的局勢,我楚國需要表態了。”姚崇開口道,“如今的格局看似是、趙秦落入下方,實則...”

“實則秦、趙還有逆風翻盤的把握?!”楚王熊槐大喜,“那好,寡人就把...”

“等等,大王,臣想說的是實則秦、趙就是下風啊...”姚崇連忙開口,警醒楚王熊槐。

熊槐:“......”

不是寡人說,既然沒有什麼波折你幹嘛用實則啊,真的累。

“那相國告訴寡人,寡人應當與燕、魏、韓結盟?”熊槐深吸一口氣,微笑着開口道。

“非也,若趙亡,那麼天下之中僅剩下晉與我大楚爲強,那麼其他諸國多半會針對我國,因此我大楚應該保住秦、趙!”姚崇開口道。

至於唐...呵呵,唐兇殘着呢,蜀國滅巴國之後,加入了戰鬥,蜀、隋二打一才勉強跟唐平分秋色,這還需要保護?

“好!那寡人是聯秦還是盟趙?”熊槐一拍桌子,點了點頭,問道。

“微臣建議大王盟秦。”姚崇接着開口道。

“爲什麼?”熊槐疑惑,不由開口問道。

姚崇笑了笑,開口道:“此戰就算有我大楚加入,趙國的命運也不知道會成什麼樣,與其聯一個生死不明的趙國,倒不如跟一個拒收函谷關的秦國聯合,這樣一來無論趙國勝負,我大楚都有自保的能力。”

“那相國,寡人應用什麼藉口呢?”楚王熊槐覺得好像是這個道理,可是使臣太多了,不編個合適的理由沒法服衆啊。

“秦王喪後,如今沒有皇后這是其一。”姚崇開口道,“這樣一來,燕、魏、韓、趙都沒有藉口了。”

“接着,秦楚有三世姻好,如今大王繼位,更應該維持祖宗之行。與秦國修好了。”姚崇接着說道。

“好,寡人就把妹妹嫁給秦王!”楚王熊槐點了點頭,雄心壯志地說道。

“叮......姚崇使用技能勸導,熊槐謀略值、內政值增加3點,持續五年。”

“姚崇?熊槐?”姬衍一愣,接着開口道:“查詢此二人屬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姚崇——武力值50,統御值70,謀略值95,內政值97,魅力值80,忠誠度等級爲-2。”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則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憚有大臣與之名,故命以字行。後又避唐玄宗開元年號,遂改名崇。陝州硤石人,祖籍吳興,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萬歲通天元年十月,契丹大舉侵擾河北一帶,連續攻陷了數州。當時軍務繁多,各州司檄書雪片般飛來,而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條理”。武則天十分賞識他的軍事才幹,因由郎中擢爲夏官侍郎。不久,又擢爲鳳閣鸞臺平章事。姚崇文武雙全,歷仕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兩次拜爲宰相,併兼任兵部尚書。神龍元年,他參與神龍政變,張柬之等成功地殺死了張易之及其黨羽,迫使武則天退位。姚崇因功被封爲樑縣侯,實封二百戶。因同情武則天當日即出爲亳州刺史,後又歷任宋州、常州、越州、許州刺史。後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與宋璟一起被貶,任申州刺史。唐玄宗親政後,姚崇被任命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進拜中書令,封樑國公。他提出十事要說,實行新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會改革,興利除弊。從整傷制度入手,罷去冗職,選用官吏,各當其才;並抑制皇親國戚和功臣的權勢,注意發展生產,爲“開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被稱爲救時宰相。

姚崇執政三年,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並稱唐朝四大賢相。開元九年,姚崇去世,終年七十一歲。唐玄宗追贈他爲揚州大都督,賜諡文獻(碑文作“文貞”)。”

“叮......姚崇有特殊技能,是否查看?”

“查看。”姬衍點了點頭,牛逼了姚崇,竟然還有特殊技能。

“叮......姚崇特殊技能勸導,當成功勸導君主改變心意,則未來五年內君主的謀略值、內政值隨機提高1-5點。”

可以,很強。

“叮......查詢完畢,熊槐——武力值59,統御值55,謀略值77+3,內政值86+3,魅力值60+5,忠誠度等級爲-3。”

“熊槐,楚懷王,羋姓,熊氏,名槐,出生地,湖北廣陵今湖北荊州,是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戰國時期楚國國君,前328年―前299年在位。

繼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進行改革,大敗魏國,消滅越國,擴充疆土。縱橫家蘇秦曾言“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執政後期,與秦昭襄王會盟於武關,秦昭襄王將其扣押,脅迫其割地。兩國相交不斬來使,何況是會盟協談的一國君主,在此之前,春秋時期,楚成王趁會盟之際扣留宋襄公,開了破壞邦交禮儀的先例。楚懷王被扣三年裡,其子不思救父而自立爲王,諸侯自以爲無害於自己而不討伐。楚懷王爲國家利益,拒不割地,使秦國一不能得地,二不能以所簽訂盟約爲藉口攻打楚國。楚國暫得保。三年後楚懷王客死於秦,梓棺返楚,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可憐的倒黴蛋子,扣在秦國這麼多年。

心態有點崩,都快40萬字了,一共上了兩次推薦,還都是蚊子推,app不存在的。我儘量三更吧。

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佔歷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草原雙狼(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葛入燕第四百四十七章 猶豫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九十五章 恆山之戰(四)第三百一十章 進擊的項燕(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一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戰(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頓第四百零二章 覓封王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五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抵抗第一百一十章 朝鮮半島盡歸燕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第四百零四章 項燕之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臨咸陽(三)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交鋒(二)第六十九章 漢初三傑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五十四章 伏擊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次科舉結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五章 首鸚第三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聯盟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流萬戶侯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三百章 楚上將軍項燕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頓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百零四章 項燕之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樑侯請纓第三十六章 鬼谷傳人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二百九十五章 燭影斧聲第九十一章 韓信掛帥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圍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戰三敗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之戰(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之將亡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長驅直入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三百零六章 白袍鬼將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六章 漁陽君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九十七章 棄守函谷關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抵抗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侯爵第四百零三章 壽春保衛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原虓虎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四十五章 鮮卑南侵(三)第二百章 大秦的策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二百章 大秦的策略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破高城第四百零三章 壽春保衛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師伐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