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葛入燕

“廉頗將軍,昨夜陳慶之又來襲擊左城,被伍天錫將軍殺了下去。”

廉頗剛一睜眼,便聽到了這等聲音,不由嘆了口氣。

“代郡怎麼樣了,可有情報傳了回來?”就算是戰況如此緊急,廉頗也不忘探查其他戰場的消息。

“五日前,伍雲召將軍與趙括將軍兵敗被殺,文丑將軍佯裝逃離,如今正在高郡與太守郝瑗、郡尉張郃一同抵抗燕軍前將軍韓信的攻伐。”傳令兵接着開口道。

“唉。”廉頗搖了搖頭,“北方戰場竟然敗的如此之快...城外的聯軍還有什麼動靜沒?”

“稟將軍,昨日...昨日燕軍新增四萬人加入了東面城牆的戰場...”傳令兵猶豫一二,緩緩開口道,“除此之外,齊國、魯國第二波敵軍也往我縈郡趕來了。”

“李牧將軍呢?”廉頗皺了皺眉頭,趙國的援軍李牧到哪兒了?

“李牧將軍剛剛擊潰韓國公子涵的部隊,正在朝着縈郡趕來。”士卒回答道。

“嗯,這五國聯軍...越發越難對付了。”廉頗穿着戰甲,準備上城牆繼續與五國對質。

“報....將軍,不好了!”另一名傳令兵慌慌張張地闖了進來,對着廉頗拱手道。

“怎麼了?”廉頗皺了皺眉,開口問道。

“晉國...晉國動了,晉國遣兵十萬,以李克用爲將,進攻晉陽郡了!”傳令兵緩了口氣,開口道。

“冉閔將軍攔不住他們嗎?”廉頗皺了皺眉頭,接着說道。

“稟將軍,那李克用手下有三名義子,與他親生兒子合成四大天王..各個都是勇猛至極啊!”傳令兵接着開口道,“分別是李嗣源、李嗣昭、李存勖、李存信!”

“冉閔將軍武力無雙,別說四大天王,就算是十三太保也能輕易擊破,毋必擔心。”廉頗信誓旦旦地說着。

呵,要真是十三太保,冉閔怕是要戰死沙場了。

......

姬衍正坐在王位上,溫和地望着眼前的這三個人,和顏悅色道:“諸葛先生、徐先生,久仰大名了!”

“我等卑微,哪裡值得王上掛念?”諸葛亮輕笑一聲,緩緩開口道。

“諸葛先生有經天緯地之大才,怎能卑微?”姬衍呵呵一笑,接着開口道。

“查詢此二人屬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諸葛亮——武力值62,統御值97,謀略值98,內政值98,魅力值90,忠誠度等級+1。”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蜀漢建立後,諸葛亮被封爲丞相、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爲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最後於蜀漢建興十二年,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劉禪追諡其爲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爲武興王。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有特殊技能,是否查看?”

“查看。”

“叮......諸葛亮特殊技能鞠躬盡瘁,當諸葛亮忠誠度達到+3時,五維屬性增加1點,壽命降低五年。”

諸葛亮的屬性...好像比之前查詢的時候,有所進步啊。

“叮......查詢完畢,徐庶——武力值76,統御值81,謀略值94,內政值91,魅力值79,忠誠度等級爲+2。”

“徐庶,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爲寒門子弟。早年爲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爲“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爲流傳。而徐庶也成爲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徐庶的屬性也不錯啊...

“兩位先生此番入燕,可能教寡人?”姬衍朝着二人一拜,緩緩開口道。

“如今天下,無非是趙晉魏秦之爭,而大燕若想滅趙,最重要的是楚!”諸葛亮開口道。

“楚國地大物博,楚王的性子又猶豫不定,若趙王、秦王求救於楚,楚多半有可能參戰。”徐庶不甘落後,接着開口道。

“而趙、秦兩國多半有所藉口...比如...聯姻!”諸葛亮瞥了一眼徐庶,接着開口道。

“先生的意思是...”姬衍靈機一動,但猶豫了一下。

“沒錯,求親於楚!”諸葛亮接着開口道,“王上只需要派一能言善辯之人,搶在趙、秦前面入楚求姻,則趙國必亡!”

“多謝兩位先生之言,馬上傳奕郡郡守主父偃回來見寡人!”姬衍先是朝着諸葛亮、徐庶二人一拜,隨後吩咐道。

“諸葛先生,寡人準備任命你爲朝鮮總督,總領朝鮮四郡一切軍政。”姬衍朝着諸葛亮一拜,開口道。

“多謝王上賞識,亮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諸葛亮一愣,行禮道。

忠誠度不知不覺到了+2。

“徐庶先生可願去代郡...任郡守?”姬衍微微一笑,緩緩開口道。

“王上...庶想要去錦衣衛...”

徐庶弱弱的開口,卻被龐統一把攔下,拱手道:“謝王上恩典!”

徐庶也不甘的拱手:“謝王上恩典!”

姬衍點了點頭,諸葛亮先在朝鮮磨練一下,然後鎮守攻佔趙國的幾個郡就用他了。

軍政奇才,寡人之幸也,也不知道那位劉皇叔怎麼樣了?

正在朝着成都趕回去的劉備突然打了個哈欠,隨後摸了摸鼻子,自嘲道:“沒想到我劉玄德註定要一事無成。”

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三百五十章 前方便是龍城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五十章 田地倒臺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鋒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登死士第一百三十章 圍剿梁山(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鋒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八十二章 一夫當關(求首訂√)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十三章 技能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八十六章 婚宴(二)第四十九章 鬥將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三十章 代燕漁陽之戰(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零九章 長驅直入第四十五章 鮮卑南侵(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金第二百九十七章 諸侯動向第九十三章 恆山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遼東之戰(一)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四十九章 鬥將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書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驚變(三)第三百一十章 進擊的項燕(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算盤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二百三十章 完顏希尹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戰(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國大劍士第三百一十八章 下相項籍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臨淄之議第三百零二章 主動出擊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後主使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攻邯鄲(一)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雙狼(二)第五章 首鸚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八十六章 婚宴(二)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四百一十八章 項羽戰存孝(下)第三百一十章 進擊的項燕(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絕命回馬槍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九十一章 韓信掛帥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四十五章 鮮卑南侵(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衡第一百六十一章 廉頗老矣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線決戰(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牽扯甚廣第四十一章 武聖關雲長第二百七十一章 滅清第一百九十四章 朝議論政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閃電伏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