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

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

劉盛心中奇怪,也不敢耽擱。

正好爲了迎聖旨,穿的就是官服,趕忙叫人備車,準備入宮。

劉盛走的匆忙,把劉鈺晾在了那,府裡頓時炸開了鍋。

三公子今天做了件大事,京城震動,陛下還有賞賜。

三公子以次子的身份,被封爲一般只有襲爵嫡長子才封的勳衛。

國公接了聖旨,就入宮了。

這三件事連在一起,國公府裡立刻炸開了,一時間謠言四起,各種猜測。

難不成,這是要讓三公子襲爵?

劉盛一走,單餘下個劉鈺,就像是被人放在石頭上曝曬的鹹魚,不知所措。

府裡的人好聽說書、看話本,想的難免浪漫。

劉鈺腦子卻是清醒,自己就在宮裡說了幾句話,還不至於就因爲這幾句話,就能亂了封建禮法,讓自己襲爵。

這純屬做夢。除非自己是皇帝的私生子……

聖旨說的不明不白,說去邊疆軍前效力,這是什麼意思?

估計父親現在入宮,也是爲了這件事。

想着這件事在父親回來之前,肯定會鬧得雞犬不寧,難說大哥大嫂會怎麼想。

自己怕是招架不住,思來想去,索性去了後院,躲進了母親的屋子裡。

“阿彌陀佛,我的兒,這回倒是長了心了。知道當孃的擔心,事才了了,竟是知道趕緊來我這裡看看了。”

一如平日裡的親切,劉鈺的母親招呼他坐過去。

聽母親這麼一說,劉鈺有點不好意思。

自己是個沒心沒肺的,要不是爲了躲一躲哥哥嫂子們的打聽,躲一躲府裡面亂七八糟的謠言,只會覺得母親在後堂啥事都知道,根本不用專門再去看看……

坐到了母親身邊,母親笑着誇道:“前面的事,我都聽說了。小小年紀,陛下就有賞賜,還選爲了勳衛。咱們這仲秋家宴,倒是要好好熱鬧一番。倒是你,日後可要長點心。你胡鬧一番,哪裡知道我們當父母的,嚇得半死?”

劉鈺也不作僞,搖頭笑道:“兒子錯了,只此一事,下不爲例。兒子此番來,既是爲了看看母親,免得母親擔憂;也是爲了躲一躲那些閒言碎語。父親說了,過幾日就將西邊幾間屋子收拾出來,砌一面牆,再給開個小門。可如今父親匆匆入宮,只怕府裡鬧騰起來。”

男主外、女主內。

這家裡的事,劉鈺的母親自是門清,哼哼一笑道:“如今你父親還在,家裡的事還是我管着,哪裡鬧騰的起來?你既是想多清淨,躲在這裡自然清淨。這都是些小事,鈺兒,倒是有一件事,我需得和你仔細說說。”

“母親請講。”

“今天在宮裡,你到底說了什麼?怎麼就選爲勳衛了?”

將宮裡發生的事一一說了一遍,母親皺着眉聽完,思索着剛纔聖旨的內容,眉頭更緊。

劉鈺見母親皺眉苦思,問道:“母親可是覺得有什麼不對?”

“嗯……”

母親擡起頭,細細打量了一番劉鈺,悠然道:“倒也沒什麼不對。你舅舅襲爵之前,也是先去軍中歷練了數年。那年和準噶爾大戰,當年的舊貴世兵家裡,死了不少人。我那時候還小,就記得內城裡數百家掛孝的,我父母也是日日擔憂。”

“但終於沒事,爲勳貴者,若不知兵,要之何用?如今你舅舅出鎮西南,陛下亦是因爲你舅舅昔年曆練過的緣故。”

“正所謂,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興替之事,既是社稷,亦是家族。陛下選你爲勳衛,又讓你去邊疆軍中效力,這事我倒響起個典故。所以皺眉,非是覺得有什麼不對,而是想到那個典故,不免擔憂。”

之前劉鈺覺得母親和村裡老大媽差不多,屋子裡儒、道、耶、釋四家的畫卷和諧地掛在一起,說起話來也是個標準的中年母親的精氣神。

哪曾想母親竟然還有這樣的覺悟,更不明白母親所謂的典故是什麼。

“鈺兒,你說你在齊國公那,寫了一本《西洋諸國略考》是吧?”

“是。”

“你說起這個,我就想起來前明的一件事。前明萬曆年間,臨淮侯李言恭和他兒子李宗城也寫過一本書,叫《日本國考》。”

萬曆、日本,這兩件事連在一起,劉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萬曆援朝之戰,心下一動,不由問道:“這是在日本國關白作亂之前?之後?”

“之前。”

劉鈺若有所悟,又問道:“這臨淮侯……是哪一家的?前明開國所封?”

“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封曹國公。他兒子李景隆,靖難之戰裡你應知他的故事。之後削爵,到嘉靖年間,李家又封了個臨淮侯。恰逢日本國關白作亂,侵朝鮮。”

“萬曆欲封日本國關白爲日本國王以安撫,知此事不比冊封別處,需選勳臣武將前去,以免日本恐嚇。恰好,李宗城、李言恭寫過《日本國考》,世人皆言:朝中最知日本者,非臨淮侯也。”

說到這,劉鈺已經學會了搶答,愕然道:“於是,李言恭之子李宗城,爲勳衛,使日本?”

母親點點頭,又搖搖頭。

“此事另有說法。當時日本國關白作亂,李宗城大喜,以爲他終有用武之地,曾言:藉此事,復先世曹國公故封。李宗城以勳衛身份出使日本,倒也是李言恭在背後操作,弄得滿朝皆知李宗城通曉日本事。和你倒是不同,你父親可沒有說到處宣揚你劉鈺通曉西洋事。”

說罷,伸出手指輕點了一下劉鈺的鼻子,寵溺道:“反倒是你,自作主張,四處宣揚。更是鬧得我這當孃的,生生擔心了大半天。”

寵溺之後,神色漸漸嚴肅。

“以史爲鑑,當知陛下心意了。既已聽到了這裡,後面的事不妨也聽聽。李宗城欲藉此事復祖先曹國公的封爵,胸懷遠大、志得意滿,臨出行之時也是抱着張博望、班定遠之心。”

“人人都想當張博望、班定遠,卻未必人人都如張博望、班定遠那樣大膽。李宗城到了釜山,見日本兵將殘暴,便逃了,乃至於留下了‘貽笑遠人’之語。”

“凡名留青史之輩,必有膽大過人之處。尋常人看書,多有文天祥之志。事到臨頭,才知道自己不過錢謙益之流。”

“若我沒猜錯,此番陛下擢你爲勳衛,又使你軍前效力。雖未明說,必與羅剎國有關。我雖在家裡,卻也知道齊國公要接待羅剎使團事,你又寫了《西洋諸國略考》,此照前明李宗城舊事。”

說到這裡,劉鈺也是恍然大悟,這應該對得上了。

自己對於前朝舊事所知不多,略知其概,但一些細節事上,就差得太遠。

只是母親的話,實在讓劉鈺出乎意料。

穿越而來月餘,與母親相見多次,可平日裡母親就是個挺慈祥的四十多歲的女子。

無非是給過自己錢、嫌棄可可不好喝、屋子裡掛着瑪利亞送子圖加老子過函關、開口阿彌陀佛的中年婦人。

哪曾想居然也是個讀過史書、能夠以史爲鑑的。

母親的神色漸漸嚴肅,終於又道:“我的兒,你既是選了這麼一條路,就當有個準備。我且問你,你做好準備了嗎?”

“邊疆苦寒,你可願意承受?”

“羅剎人兇狠,多傳聞食人,與他們打交道,你可能站得直、坐得穩、不墮國朝之氣?”

“凡臨陣,必有兇險。當年西北一戰,內城勳貴世兵家家掛孝戴白,你可真能見的血光而不逃?”

“我雖是個婦人,然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的道理,我還是明白的。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

“若是準備好了,那你這條路就走到底,分出去,藉着這東風,另搏出個爵位。可學班定遠,勿效李宗城!”

“若你害怕了,不想去了,我也去宮裡面見娘娘,再讓你父親上書陛下,免了你的差事。日後安安穩穩,做個散騎舍人。”

擲地有聲的問題,伴隨着母親站起來的身姿,氣氛十足的嚴肅。

劉鈺思索片刻,慨然道:“兒子欲效張博望、班定遠。”

“嗯。”

劉鈺說的豪氣風發,做母親的卻只是淡淡地回了句嗯。

看着劉鈺堅毅的神情,心裡卻有些酸楚。

她長在公侯之家,自小和哥哥親暱,當年哥哥去西北歷練的事,不知道聽了多少遍,更經歷過西北大敗京城世兵勳貴之家掛孝戴白家家哭泣的場景。

邊疆苦寒、軍前兇險,這樣的故事在別人那裡或許只有個模糊的印象,在她這裡卻是自小聽了不知多少遍的身邊事。

如今自己的兒子選了這麼一條路,哪能不心疼?

長嘆一聲,回望着牆壁上掛着的各色軸圖掛畫,心下暗暗祈禱。

“道德天尊、如來佛祖、聖母瑪利亞娘娘、王母娘娘……只求你們照看我家鈺兒,莫要有半點血光,平平安安的。若真是不順當,可也求求你們,叫他不要走絕路,該跑就跑、該逃就逃。”

…………

約莫晚飯時間,正如劉鈺的母親所料,那封奇怪的聖旨,果然和羅剎國有關。

翼國公從宮裡回來,一起來的,還有齊國公。想到齊國公的差事,那亦可算是明白無誤了。

丫鬟匆匆跑過來報信,卻是花容失色,除了齊國公來訪外,還有個不太好的消息。

“太太,國公在書房裡和齊國公發火了。也不知是爲的什麼事,我們不能靠前,有要事相商。可離得老遠,就聽到書房裡乒乒乓乓的砸花屏的動靜。我們也不敢過去,只好來回報太太。”

吵起來了?

劉鈺的母親微微一怔,旋即釋然。

“慌個什麼?便是打起來,也不怕。這是在咱們家,老爺吃不了虧。倒是幾個瓶瓶罐罐,值什麼?你們莫要靠前,告訴他們,不必驚詫。”

“是。”

丫鬟應了一聲,匆匆返回去。

母親苦笑一聲道:“看起來,我猜對了一半。這差事,沒那麼簡單,若不然你父親何必發火?”

(本章完)

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548章 配合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098章 工業革命(十一)第965章 扣帽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862章 好事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794章 憧憬(下)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938章 笑話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176章 十三張第323章 假公正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1393章 泡沫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184章 備戰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252章 特許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40章 野心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939章 自覺(一)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054章 站臺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541章 人性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1009章 親不親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862章 好事第849章 威望(下)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215章 海軍部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1028章 割裂(六)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940章 自覺(二)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541章 人性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