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等人復又行出十餘里,張遼下馬,望南俯身而拜,大哭而去.待得趕上先行大隊人馬,已經人困馬乏,緩緩趕回秣陵.一到秣陵,張遼便上書請罪.
且說天下各路諸侯討賊不成,反倒弄了個不大不小的笑話.俗語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漢君被害,無人號令天下,這天下再非劉氏之天下,各地諸侯紛紛自立.先有漢中張魯,在其弟張衛的慫恿下,自建王旗,稱爲漢寧王.於是各路諸侯紛紛效法,袁紹雖然早有稱王之心,可是卻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得知張魯稱王后,袁紹大喜過望,不顧臣下反對,自稱趙王.
李傕、郭汜二人自稱端王、恭王,兩人也是好笑,跟端啊,恭啊根本搭不上邊,卻一個自稱端王,一個自稱恭王.
劉璋、劉表二人礙於漢室宗親的身份不敢隨便稱王,雖然勸說他們稱王的人也大有人在.
公孫瓚在幽州也有稱王之意,劉備三兄弟卻強烈反對,公孫瓚只得暫時作罷.公孫瓚和劉備因此生隙,劉備也覺留在幽州再沒多大作爲,於是三兄弟和簡雍、田豫二人南下投奔劉表.因當初在長安和劉表有一番交情,二人兄弟相稱,所以劉備纔會去投劉表.於路上關羽收得義子關平,又收得周倉、廖化二將.
劉備離去之後,公孫瓚終於自稱燕王.
馬騰雖然對漢室頗有忠心,可架不住韓遂幾次三番勸說,也自稱涼王,韓遂自稱雍王.
於是天下稱王者無數,只僅僅幾處沒有稱王.
呂布自聽了趙信那日一番話後,當時迫於形勢不得不降,對趙信對他的評價暗自惱怒不已,可跟隨趙信這些日子以來,呂布深深瞭解到自己的不足,不說跟趙信比起來天差地遠,就是呂布接觸到的趙雲、張郃等人也比他強了許多,當然,論起單打獨鬥來,天下恐怕無人是呂布對手,可眼下這點成了呂布唯一值得自得的地方了.
跟趙信越久,呂布對他就越佩服,無論是操練士卒,行軍打仗,兵法謀略,還是處理政務的才能,與趙信接觸越多,呂布越覺其人深不可測,對再也不用與趙信爲敵暗自慶幸不已.漸漸的正視趙信對他的評價,知道自己正如趙信所說,匹馬縱橫天下可以,妄圖爭霸天下就只是自尋死路,自此呂布雄心不再.
況且趙信對呂布也不可謂不厚,雖然從一方之主到爲人屬下之間的權勢天差地別,可除了權勢方面,金銀財帛趙信可是毫不吝嗇,相贈極厚.而且趙信的胸襟也不是別人可以企及的,當初趙信分化呂布舊屬時就開誠佈公的和呂布詳談了一番,明確道出這是防着呂布,趙信可是把呂布當作真小人處理,可事情到了趙信手裡,呂布就沒有一絲不滿,甚至處處感到趙信對他的尊重,感到趙信對他的信任.
俗話說高出不勝寒,呂布武勇冠絕天下,常常也有這種感覺,況且呂布爲人孤傲,不善與人交往,所以對呂布來說最缺乏的就是友情.可趙信卻憑着手腕爲呂布贏來了友情,先是排解他和典韋之間的糾紛,典韋對趙信可謂言聽計從,雖然當初趙信有刻意安排典韋和呂布接近的意思,可經過趙信的排解之後,典韋和呂布相處了幾次,覺得呂布這人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壞,至少比起那些僞君子可愛多了,典韋最是直腸子,呂布其人也沒有多少花花腸子,兩人相交了一段日子之後,倒真成爲了朋友.雖然交情還談不上莫逆之交,可對呂布來說,這已經足夠了.跟典韋交上朋友之後,呂布自然跟典韋所在的圈子有了接觸,有典韋這爽直的漢子在其中穿針引線,呂布還真交上了不少朋友.
自此之後,呂布收起了那份孤傲的神情,變得和善起來.
趙信見了也是大爲歡喜,知道呂布爲人不善作假,決不可能是裝出來的,否則呂布就不是呂布了.
對趙信手下的衆文武來說,趙信爲人最能讓人對他死心塌地的一面就是對屬下那一份真誠細緻的關懷.趙信與這時代的君主絕大的不同就是對人性深有了解,知道不管什麼人都需要他人的關心,他在這方面也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極致.雖然事務繁忙,可趙信還是會抽出時間來關心屬下,對呂布也是如此,往往一句噓寒問暖的話就能贏得他人爲他死命效力.這是趙信的魅力所在,也是他能成就如此大業的一個關鍵.
跟其他一方之主相比,趙信還有一點長處就是私下跟屬下們相處時幾乎沒什麼架子,趙信以前就期望找一個輕鬆愜意的工作,所以在對待屬下時,他也盡力做到讓他們感到輕鬆平和.多了將近兩千年的文化洗禮,多了一份超時代的幽默,往往三言兩語,就能讓屬下們打消緊張的感覺.
不知不覺中,呂布不再是那個氣量狹小,反覆無常的呂布,在趙信等人的潛移默化之下,呂布喜歡上了在汝南的生活,習慣瞭如今的身份.如果說當初他對趙信還有所不滿的話,如今對趙信卻只剩下感激之情,對趙信死心塌地.
看到呂布身上的變化,趙信爲自己心機沒有白費而高興,更爲自己贏得了這絕代猛將的忠心而高興.
可世事無常,另一件事卻讓趙信的心情起了極大的變化,那就是張遼兵敗的事.
趙信在收到張遼請罪書表的同時,天下各地稱王的消息也紛紛傳來.
對於張遼,趙信卻無半絲責怪之意,況且張遼雖敗尤榮,從某些方面來看還可以說是勝了.趙信親自寫信安慰張遼,依舊令他總督東南之事,並遣高順領兵兩萬前往秣陵相助.
接着趙信又調田豐去替回郭嘉,令荀攸、魯肅二人返回汝南商議大事.自從各地稱王的消息傳到汝南後,來勸趙信稱王甚至稱帝的人也慢慢多了起來,趙信卻深知眼前還不是時候,不是有句話說"廣積糧,緩稱王"麼,況且此時民心也多有向着漢室的,趙信便一一拒絕.
等衆謀士都趕回汝南,自然就此事進行商議.
趙信首先開聲道:"諸位,漢君歸天,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稱王,當此紛亂之際,汝南該如何自處,還望各位有以教我."趙信雖然暫時沒有稱王稱帝之意,可不代表他就沒這個想法,一方面他是想聽聽衆謀士對前景的看法,一方面想看看各人的反應,心裡也好有個準備.
郭嘉自然是第一個發言的,出列道:"主公,高皇帝有言,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當此之時,主公正宜舉天下大義,掃滅天下不當爲王者,則霸業可成."
郭嘉這個主意,衆人都表贊同,尤其是心存漢室的人.
荀彧道:"如今天下大義不張,亂賊林立,此乃天賜良機,主公正可匡六合,並九州,一舉平定天下."說完激動不已,雖然荀彧對漢室抱着一份忠心,可如今漢室不存,荀彧也只有把希望寄託在趙信身上了,趙信得天下總比其他人好多了,至少荀彧是這麼想的.
有這兩大巨頭髮言,衆人自然紛紛附和.
趙信突地站起,掃視衆人一眼,徐徐道:"各位所言誠然有理,眼下天下正值多事之秋,黎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趙信不敢妄自菲薄,欲以一己之力匡扶天下,望諸公努力助我!"
衆人盡皆拜服,高聲道:"我等誓死追隨主公!"
等衆人起身後,荀攸道:"主公,依軍師所言,滅天下不當爲王者,與我境接壤而稱王的如今只有袁紹一家,袁紹近日在冀州大肆徵兵,廣募軍馬,久後必成大患,不如引兵擊之."
魯肅並不同意荀攸的意見,出列道:"主公,近日張文遠兵敗,主公正可趁機南下,一來一血兵敗之恥,二來襲取吳郡、會稽等地,到時主公再引兵向西,攻取荊襄,等時機來到,可西取巴蜀,北進河北,則霸業可成."魯肅作爲一個江南人,自然希望趙信先平定江南.
沒想到出現兩種意見,本來依郭嘉的說法就只有北上一途了,可魯肅說的也未嘗沒有道理.趙信一時不知如何適從,魯肅、荀攸二人可不要因此生隙纔好.這個時候,自然需要有人出來打圓場,人選似乎只有郭嘉最合適了,郭嘉當仁不讓的站出來道:"北地民風彪悍,兵馬戰力也比南方強一些,觀劉表、劉璋等人都非進取之主,無法與袁紹相比,倘若給袁紹充分的時日經營並、冀、青三州之地,日後必然成爲主公大敵,反觀江南卻無此患,愚意以爲還是先圖袁紹,再圖江南."
魯肅也不是這麼好說服的,細思郭嘉之言,雖然所言有一定道理,可魯肅還是堅持己見道:"軍師所言未嘗沒有道理,可近日曹操奔益州劉璋,劉備投荊州劉表,孫策附會稽王朗,此三人雖然都是主公手下敗將,可比起袁紹來,這三人都可稱得上雄才偉略,若讓這三人久居三地,必然養成大患."
趙信本就因爲忌憚曹操,才舉兵襲兗州,最後做了充足的準備,要擊殺曹操,可沒曾想佈下了天羅地網還是讓曹操給跑了,不能不說曹操運氣極好.可從另一方面想,現在的曹操可跟歷史上的曹操完全不同了,現在被趙信趕得走投無路,隻身依附益州劉璋,就算曹操有通天本事,近期內也不可能有多大作爲了,換言之,令趙信忌憚的那個曹操如今應該說已經不存在了.劉備也一樣,本來他在遇到諸葛亮之前就是一事無成,四處飄零,如今鬼使神差的又讓他跑到了荊州,看來得防範一下,不能讓劉備請得諸葛亮,雖然趙信如今實力之強,就算諸葛亮出山也未必能耐他何,可諸葛亮的兵法謀略,還有陣法機關可是神之又神,不得不令人忌憚.趙信開始在這漢末打拼時,可說大半是靠着一本三國演義的指引,再加上他二十年來學的各種知識,以及跨時代的兵法、謀略.而在三國中,諸葛亮卻是個驚天動地的人物,趙信熟讀三國,對此可是深有印象.還有孫策、周瑜二人,雖然依附小小的會稽,可也不可小覷.
想到這些,趙信便打算儘快派人去襄陽一帶趙信諸葛亮的下落,準備捷足先登,先把諸葛亮請來,看劉備到時還能有什麼作爲.
想了這許多,趙信好像豁然貫通了一樣,哈哈一笑道:"無論北進還是南下都不會影響大業的,只是如今中原大亂,北邊胡虜有趁勢進犯中原之意,大漢自立國一來,邊患滋蔓,胡虜屢侵邊地,不知害了多少百姓,不知令多少人流離失所,令多少人家破人亡,此等情形絕非我等所願見到.所以,依我之見,還是先北上河北,待掃除袁紹之後,再平定邊患,令胡虜再不敢正視我中原."趙信從民族大義出發,娓娓道來,誰也不能不同意.魯肅也爲趙信所動,只覺自己未免鼠目寸光,見事不明.
張遼在秣陵收到趙信的書信後,對趙信可謂是感激涕零,捧着書信是看了又看,心底的那一絲不安也飛到九霄雲外去了.重振精神,全力處理軍政事務.
收到書信沒多久,高順就領着從各地調來的兩萬兵馬趕到秣陵,兩人可謂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從兵法戰陣到天文地理,簡直無所不談,所謂酒肉朋友到處是,知己一個也難求,二人相互引爲平生知己,親如兄弟.
有高順幫着處理事務,張遼便輕鬆多了,兩人一有空便聚在一起,或論及天下大事,或談論家常瑣事.
在益州,也不是沒有人勸劉璋進王位,劉璋也曾爲之心動,可曹操卻千萬個不想劉璋稱王,否則昔日跟程昱的圖謀豈不是要落空了,於是便上書以大義相勸,劉璋本就沒什麼主見,便依了曹操之言.雖然曹操無功而返,可劉璋卻依舊對曹操極爲看重,不僅梓潼一地事務盡付曹操,連州中大事也多和曹操商議,自此曹操權柄大漲,結交各地豪傑、名士.
劉璋帳下也不是沒有人看出曹操居心叵測,可曹操一來掩飾的很好,二來蜀中衆人多半爲其所籠絡,論及曹操的手段,不可不謂之高明已極,三來劉璋也聽不進耳,所以不能撼動曹操分毫.對於說這些話的人,曹操反而極爲恭敬,不是親自前往拜訪,就是贈金送銀的,如此一來,曹操在益州名聲大震,頗有仁義之名.
楊奉兵敗之後,走冀州投袁紹,至此猛將徐晃歸於袁紹.袁紹據冀州、幷州以及青州大部,稱王自立後,懼趙信之威,大肆徵兵,兵力達四十餘萬.手下武有顏良、文丑、徐晃、鞠義、淳于瓊、楊奉、蔣義渠、韓猛、蔣奇、呂曠、呂翔、呂威璜、趙睿等人,文有沮授、荀諶、逢紀、郭圖、陳琳等人,也可稱得上是兵多將廣.
趙信在汝南傳檄天下,聲討天下自立爲王者,於是起兵二十萬進發河北,隨軍文武有郭嘉、徐庶、荀攸、魯肅、呂布、趙雲、典韋、許褚、華雄、周泰、于禁等人,令張郃總督兗州、汝南兩地兵馬,和荀彧、張昭等人督運大軍糧草,遣審配往洛陽助太史慈,以拒馬騰,陳宮往合肥助徐盛,其餘各將謹守各處.
袁紹聞趙信兵至,遣鞠義領兵八萬北拒公孫瓚,楊奉、呂曠、呂翔爲副,荀諶爲軍中參謀,令長子袁譚坐鎮青州,外甥高幹鎮幷州,會同袁術,大起馬步三十餘萬,前來迎敵.
兩軍會於黎陽,袁紹在馬上指鞭高聲道:"趙信小兒,安敢無故犯我州郡."
趙信大怒道:"袁氏累世受漢君厚恩,袁紹逆賊,不思圖報,卻擅自稱王,我今起兵滅天下不當爲王之人."說罷遣呂布出戰.
呂布一提馬繮,倒拖方天畫戟,縱馬出陣,大喝道:"呂布在此,誰敢一戰?"聲若驚雷,擲地有聲.
雖然外間傳言趙信收服呂布,可是親眼見到的感覺絕不一樣,袁紹深知呂布之勇,冠絕三軍,非一人能敵,便欲遣顏良、文丑雙戰呂布.文丑雖然聽過呂布的名頭,但是沒親眼見過,就是不信這個邪,何況他還沒跟趙信手下衆將交過手,不像顏良,在兗州之時曾跟許褚交過手,知道趙信麾下衆將的厲害,倒有點自知之明,呂布一出,文丑便按捺不住,向袁紹請戰.昔日在虎牢關前袁紹曾大言顏良、文丑得一可斬華雄,但比起呂布來,袁紹也知道二人不是敵手,只是文丑勇氣可嘉,袁紹也不能挫了他的銳氣,吩咐文丑小心應戰,這對袁紹來說可是絕無僅有的.
文丑挺槍出馬,高聲道:"文丑來也!"那馬飛奔到呂布跟前,兩人就在陣前鬥了起來.呂布見文丑縱馬衝來,左手一提繮繩,右手高舉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風馳電掣般衝了過去.槍、戟相交,鐺的一聲,震耳發匱.文丑只覺手臂痠麻,手心出汗,方知呂布非是徒有虛名,光氣力就遠在自己之上.那邊呂布卻已撥轉馬頭衝了過來,文丑顧不得右手痠麻,急忙回身,猛拍坐騎迎上.兩人戰了將近二十會合,顏良在陣上見文丑有不支之勢,急忙請命出戰.揮舞大刀,直奔呂布而來.
趙信陣上衆將見了,也紛紛請命出戰,趙信笑着阻止,呂布應付起顏良、文丑兩人決沒問題,令諸將耐心觀戰,他自己卻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悠哉遊哉.
呂布見了,不懼反喜,精神大振,方天畫戟左劈右刺,上架下擋,與二人戰在一起.顏良、文丑二人深有默契,一攻一守,你左我右,打起精神應付呂布.呂布力戰二人,攻多守少,胯下赤兔馬與他猶如一體,轉動靈敏.
文丑決沒想到呂布竟然勇武如斯,合顏良二人之力還戰不下他,甚至還落在下風.心中不服,狂吼一聲,使出十二分氣力,槍上絕藝百出,定要戰敗呂布,否則哪有臉面回見袁紹.顏良見了,也拼盡全力,那刀橫砍側劈,刀刀指向呂布要害.
呂布卻沒半絲驚慌,顏良、文丑二人如此沉不住氣,倒甚合呂布之意,正可就中取事,方天畫戟揮舞的滴水不漏,擋下二人攻勢.瞅着空當,那戟便如靈蛇出洞,見縫扎針,攻向二人.
轉眼二十餘合過去了,不僅顏良、文丑二人沒有戰下呂布之勢,反而耗費了許多力氣.袁紹在陣上遠遠見了,便遣徐晃出戰,三人圍住呂布,如轉燈般廝殺.
趙信在陣上見徐晃武藝了得,卻不識其人,問及左右,也無人能識,不由有點詫異.
二十合又過,三人卻還沒戰下呂布,雖然呂布在三人的攻勢之下,守多攻少,但還仗着絕藝神威,將將敵住三人.
袁紹見了不僅憂心忡忡,這邊猛將盡出,趙信那邊卻只出了個呂布,還有趙雲、典韋等人沒出,昔日在虎牢關前袁紹是見識過二人的神勇的,若是趙信遣此二人出戰,這邊就沒人是其敵手.
果然不出袁紹所料,趙信見呂布漸漸處於下風,便遣趙雲、典韋二人飛馬出陣.
袁紹這邊遣紀靈、淳于瓊、蔣義渠、蔣奇四人敵住.紀靈、蔣奇二人雙戰趙雲,淳于瓊、蔣義渠二人合戰典韋.那邊呂布漸漸力怯,遮攔不住,便縱馬避開三人,靠近趙雲這邊,三人不捨追來,二對五,就混戰起來.
那邊典韋戰淳于瓊、蔣義渠二人卻佔得上風.
趙信陣上許褚又拍馬衝出,韓猛、呂威璜出馬敵住.
一時間兩軍陣前塵土飛揚,馬嘶不絕,金鐵相擊之聲此起彼伏.
袁紹見趙信只出四將便敵住自己九將,自己已經這邊無將可用,那邊卻還有數將立於趙信身旁,其中還有一個令昔日諸侯忌憚不已的華雄,知道今日討不了好,便想趁機收兵.哪知趙信卻不肯就此放過他,袁紹這邊還沒有動靜呢,趙信已遣周泰、于禁二將各領一軍分左右衝殺過去,自己和華雄領中軍衝上.
這時袁紹可不敢下令退兵了,只得揮軍迎上.數十萬大軍混戰起來,一時間殺聲震天,塵土遮雲蓋日.
周泰、于禁各領一軍衝向袁軍左右兩側,左衝右突,往來衝殺,衝動袁軍陣腳.
袁紹見勢,急令退兵,大軍如潮退去,趙軍在後追趕一陣,各自收兵回營.
袁紹敗了一陣後,便不敢輕率出戰,閉門不戰,任趙軍如何挑撥,恁是不出.
原來袁紹回營之後,令人計點軍馬,得知此戰折損了將近兩萬兵馬.除了發發脾氣之外,袁紹也拿不出什麼破敵方案來.衆將又畏懼趙信麾下衆將勇武,兵馬戰力又不及趙兵,沮授於是勸袁紹謹守不出,言道待趙軍糧儘自然退兵.袁紹無法可想,只得依從.
趙信大軍兵力比不上袁軍,強攻敵寨的話,損失必然慘重,趙信便和郭嘉等人商議分兵去襲幷州、青州兩處,另派人領兵斷袁軍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