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

唐玄宗《御注》當中有段典故,講道:“故出以就傅,趨而過庭,以教敬也。”

這是講到《論語》當中有一個叫陳亢的人,??來問孔子的兒子伯魚,也叫孔鯉,他問孔鯉:“子亦有異聞乎?”你是夫子的兒子,有沒有得到特別教導?孔鯉說,沒有,如果說有,就是一次孔鯉過庭院,“趨而過庭”,孔子就問,“你有沒有學詩?”意爲《詩經》你有沒有學?伯魚就說沒有。孔子告訴他:“不學詩,無以言。”如果不學《詩經》你就不會講話,所以孔鯉就回去學詩。又一天,他又過庭院,夫子看到了,問他:“你有沒有學禮?”孔鯉說沒有,夫子告訴他:“不學禮,無以立。”爲人處世不懂得“禮”,你就不懂得如何做人,就不能立足於社會。所以孔鯉就回去學“禮”了,孔鯉就給陳亢說了這兩樁事情。

結果陳亢聽了之後很高興,他說“問一得三”,我聽到孔鯉這麼一說,有三個感受:第一“聞詩”,知道原來要學“詩”才懂得言語;第二“聞禮”,學禮才能夠立足於社會;第三“聞君子之遠其子也”,這句話說孔老夫子真的是君子聖人,能夠“遠其子也”。是說夫子跟自己的兒女保持一定的距離,顯示出做父親的威嚴、尊嚴,能夠讓做兒女的對父母產生敬意,這是教敬,同時在教學上對弟子都一視同仁,沒有獨厚其子。

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87章 士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115章 三才(1)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123章 領導博愛 員工愛親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36章 生全歸全 不毀有終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84章 再三述及 謹慎言行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218章 賣身葬父 孝感天地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65章 領導修德 人民有福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133章 聖治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191章 敬君臣悅 一體相連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246章 點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228章 喪親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212章 感應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37章 助祭尊父 儀禮完備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224章 進而事君 當思忠節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128章 孝治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