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註解:“君行嚴配之禮,則德教刑于四海。海內諸侯,各修其職來助祭也。”“君行嚴配之禮”,“君”就是指天子,周天子。周公攝政的時候行祭禮,“嚴”就是嚴父,尊嚴其父,“配”就是配天,尊嚴其父莫過於把父親配天,用這種祭禮,不僅在周家自己後代當中落實孝道,而且給四海的百姓做了一個好樣子。“德教刑于四海”,“刑”就是好的榜樣,模型,好樣子。教德行,最重要是做給大家看,尤其是教孝,在家裡父母如何教兒女行孝,父母要做給兒女看。在兒女面前,兒女雖然小,不懂事,但是他能看,就能接受這個信息。他看到父母對自己的長輩能夠盡孝,能夠恭敬,兒女就潛移默化跟着學習了,他也就能夠孝順父母,所以做榜樣重要。
德教能夠在四海、天下推廣,關鍵在於推廣的人,有沒有做出好樣子。在我們恩師的家鄉,廬江湯池鎮建立的中華文化教育中心,爲什麼中心的教化效果這麼好,能夠在不長的一段時間內把社會風氣轉變得如此的和諧?關鍵在於老師們能夠以身作則。他們能夠存有孝心,落實孝道,帶動當地的百姓,做模型,做榜樣,這樣推行德教纔有真實的效果。所以我們有這個志願,希望恢復我們的中華倫理道德,傳統文化,這樁事情不是求別人做,而是要求自己做,自己做個好榜樣,就能夠德教加於百姓。周公是孔子最佩服的人,他爲什麼能夠令孔老夫子如此佩服?因爲周公他自己做到了。可以說周家開國的這些天子,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大孝子,有這種德行,能夠施教於四海,諸侯都能夠紛紛效法。“海內諸侯,各修其職來助祭也”,不僅他效法周公,在他自己的諸侯國裡面推行孝道,以孝治國,而且當天子祭祀祖先的時候,他們也來隨喜參加,來助祭。
七、夫子重申孝德爲大
經文:【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孔老夫子講到周公尊嚴其父,配天祭祀,這是把聖人之德彰顯出來了。聖人之德是什麼?就是孝。反問顯得很有力量,聖人的德行哪有還超過孝德的?換句話說,孝做到圓滿了,這就是聖人了。
唐玄宗講,“言無大於孝者”,是說沒有超過孝道的。孝道最關鍵的是自己要先做到,做到以後才能夠教化百姓、教化他人,才能產生如此大的效果。而孔子在聖治章裡面特別指出:“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尊重父親,當然也尊重母親。古代社會以父親爲主,男主外,女主內,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爲什麼?父比喻爲天,母比喻爲地,天地是平等的。沒有天,地也不能夠生養萬物;沒有地,天也不可能生養萬物。天地是平等的,但是這裡以父做代表。又提到祭祀,這種重要的和諧社會的方法。
八、親敬父母天然性德
經文:【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
唐玄宗註解:“親,猶愛也;膝下,謂孩幼之時也。言親愛之心,生於孩幼。比及年長,漸識義方,則日加尊嚴,能致敬於父母也。”
“親生之膝下”的意思,“親”就是愛的意思,親愛。孩子出生以後,還沒有長大,還是小幼童,這叫“膝下”,就是膝蓋以下的高度,很小的小不點兒,小孩。“膝下,謂孩幼之時也”,就是小孩。小孩子跟父母就有一種天性的親愛關係,所以襁褓中的小嬰兒,我們看他對父母那種依戀、不捨,這是什麼?親愛。愛心從哪裡培養?就從小的時候培養起來。愛從哪裡生?就從孩提時代跟父母的親愛裡產生。五倫當中,“父子有親”,父母跟子女的那種親愛,是愛的原點。愛心從哪裡培養?在孩提時代,自然養成。
唐玄宗講道:“言親愛之心生於孩幼。”這是講到父子有親就是愛的原點,親愛之心在幼孩時代就養成了。親愛是沒有人來強迫的,不是造作出來的,自然而然。所以愛心是天性,我們稱爲性德,如果能夠保持,那麼當孩子慢慢長大以後,就能夠把愛心擴展,對一切人都能仁愛。
聖人教化百姓,他懂得循着人的天性來教化,天性是什麼?父子有親是天性,把父母跟兒女這種親愛能夠保持一生,而且能夠發揚光大,對一切人都是這種親愛,這個人就是聖人。聖人教人要愛、要敬,愛敬存心,愛心從哪裡生長?從幼兒時代就開始生長。敬心是從什麼時候教起?唐玄宗講:“比及年長,漸識義方,則日加尊嚴,能致敬於父母也。”孩子很小,當然他不懂事,他不懂禮,對於父母,純粹是天性的那種親情、那種愛心,沒有分別,沒有經過後天的訓練,自然而然表現出來,這就是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還要繼續教導他,如果不教導,這個親愛的心會變質。怎麼教導他?慢慢教導他要懂得敬,所以孝要敬才行,所謂孝敬孝敬,孝要有敬,不敬父母不能稱爲孝。什麼時間教敬?要等孩子慢慢長大了,“漸識義方”,四五歲、五六歲,他慢慢懂得道理了,可以理喻了,知道漸漸的認識義方,什麼是該做的事,什麼是不該做的事。這就要“日加尊嚴”了,慢慢的要將父母的尊嚴突顯出來,父母有尊嚴才能夠使兒女敬父母,“能致敬於父母”,教敬應當循着這個方法。
九、因循性德聖教之源
經文:【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
聖人,古代像文王、武王、周公,他們是聖人。他們懂得這個道理,他懂得什麼?“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嚴”就是尊嚴,“因”就是憑藉、根據的意思,根據父母的尊嚴來教兒女敬父。“因親以教愛”,根據父母與兒女的親情來培養他的愛心,這是循着人的天性來教化,容易教,逆着人的天性教就難教。古人很懂得教導兒女的次第,從小跟父母依偎在一起,愛心自然就生長了,慢慢長大了就教導他敬父,這時候父母要拿出尊嚴來了。
尊嚴,往往父母會委託老師來教導。所以當孩子五六歲能懂點事了,父母就會把兒女送到老師那裡去教,爲什麼?兒女跟老師在愛這方面比較少一點,因爲不是從小到大在一起,親愛程度不像和父母一樣,正因爲如此,老師在學生那裡容易有尊嚴,所以學生在老師那裡學敬、學事師之道,他回到家裡就懂得恭敬父母了,也能夠以敬事親了。
《孝經》後面講的,“居則致其敬”,居住在家裡,跟父母住在一起,要致其敬,畢恭畢敬,要講禮。不能因爲從小到大跟父母在一起,就可以不講禮數了,父子之間有父子的禮數,用現在的話說,不可以無大無小。現在的父母懂得這個道理的不多,可以說現在的父母都很愛兒女,有的變成一種溺愛,兒女想要什麼,父母就竭力滿足,結果父母就變成兒女的奴僕。不是“父母呼,應勿緩”,而是變成“兒女呼,應勿緩”,兒女要什麼馬上就做。不僅父母如此,爺爺奶奶、公公姥姥,上一輩的人也如此。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就像個小皇帝一樣,一舉手、一投足,多少人伺候他。結果他對父母、對長輩敬意都沒有,爲什麼?父母跟長輩沒有尊嚴了,這就很難幫助兒女培養其真正的孝養之心,這不是聖人做法。聖人是什麼?要“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父母要有尊嚴,老師也要有尊嚴,這是孝道和師道。
玄宗註解:“聖人因其親嚴之心,敦以愛敬之教。”這句話講得好,聖人因每一個人的天性,他的天性有兩面,一個是親,一個是嚴,親是親愛,嚴是尊重。父母在兒女的心目中是兩種角色:一種是父母愛兒女,這是親的角色;另外,父母有他的尊嚴,兒女要敬父母,“敦以愛敬之教”。教化裡面既教愛也教敬,都是因循着本性。所以當一個人長大成人之後,他有愛敬之心,只有愛沒有敬,那個愛不是真的,愛敬是一體的兩個方面,比如說你愛一個人你就應該敬重他,如果不敬,你也不是真愛他。
對國家、對人民,也是如此,如果是愛一個國家、愛人民,卻不尊重這個國家的文化傳統,也不敬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你說他的愛心是不是真的?所以真正從小培養起愛敬之心,這是真正的孝心,孝的兩面就是愛和敬。這樣他出來爲國家、爲人民服務,就有忠心了,所謂“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在家裡能夠愛敬父母的,他到了自己工作崗位上就能夠愛領導、敬領導,愛人、敬人,就能做到熱愛自己的事業,敬業。忠孝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他對父母就是盡孝,對國家人民就是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