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回 忘戰必危

節日快樂,讀書愉快

-----

劉虞到任之後,仰慕宗室劉明的風采,屈節下交。

這宗正乃是掌序錄王國嫡庶之次,及諸宗室親屬遠近之職。所有的郡國宗室人員,都要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當髡以上的,都要先上諸宗正,宗正以聞,乃報決。因此劉明他們那有不識擡舉的,至此劉明與劉虞,交往甚厚。

中平三年,五月。

郭嘉放棄了對董卓等人的格殺計劃,改爲嚴密監控。同時加派了人手,從朝廷之中所有孫姓官員入手,調查孫權的下落。

而此時,身爲濟南相的曹操,因其政績顯赫,在其祖父曹滕的打點下,調回了京都洛陽,在大將軍何進帳下聽用,謀圖發展。

雖然曹操心智過人,志比天高,又善於揣摩,迎合大將軍何進的心態。奈何曹操的出身,畢竟與十常侍一脈相承,甚得大將軍何進的忌諱。因此曹操雖得入大將軍何進的帳內,成爲心腹。而終究只能排在,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紹、袁本初的名後。

中平三年,六月。

郭嘉訪得長沙太守烏程候——孫堅之次子,剛剛入蒙不久,起名爲權。郭嘉雖然對此,秘而不宣,可卻對劉明得未卜先知,感到震驚,同時又懷疑,如此的一個娃娃,又能幹得了什麼?是不是自己弄錯了。有什麼重名重姓的。倒是這孫權的父親孫堅,號稱江東猛虎,爲人甚是驍勇善戰,不可小瞧。可其人武勇有餘,謀略不足,也難成大器,不足爲慮。

爲此,郭嘉特意把這些調查來的情報,向劉明作了一個彙報。劉明回想了一下,好像孫權的身份、地位是從他的父兄那裡得來的,所以應該就是這個孫堅和孫權錯不了了。當下,劉明讓郭嘉把孫堅家族的動向,也嚴密監控起來。

中平三年,七月。

幽州又是一個大豐收。谷粟堆積如山,錦緞布匹,不計其數。而且去年冬天,由於烏桓各族,無冬草飼牛馬過冬,競相把牛馬在天馬城銷售。造成牛馬等牲畜價格暴跌,只有往年的一半,而中原之地,因黃巾作亂,以及各地的匪患,流寇等等,牛馬價格暴漲,到了往年的三四倍,而那江東等地的牛馬價格,更是長了十倍不止。

結果這一回,在蘇雙的主持下,可又讓劉明賺得盆滿瓢溢。而蘇雙也因功,升爲幽州牧劉明太尉府內的平準公曹一職,專職幽州與其他各州郡的買賣事宜。隨後,蘇雙引薦其同鄉好友張世平,投奔劉明,這張世平也是幽州之大商,買賣能力高超,劉明委任張世平爲平準曹屬,爲蘇雙之副官,協理蘇雙行事。

郭嘉見劉明治立下的幽州各個府庫皆有盈餘,而幽州又無捐稅以奉獻朝廷,乃思之擴充軍備,以圖增強劉明之實力。

於是,郭嘉密奏劉明道:“主公,如今我幽州府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周圍府郡之流民,爭相投奔。然,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穰苴也曾言道: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今,我幽州之軍,駐守邊戊,雖烏桓,鮮卑等各族臣服,幽州各地官員皆遵守主公之將令。可那烏桓等族,乃是化外之民,雖現今臣服,可乃是久戰力疲,又畏於我天朝實力,如今,他們已經經過了一年之養息,實力又開始逐漸恢復,那些各地的烏桓大人,也開始了吞併融合,如此長期以往,烏桓等各族融合成一個大的部落,並得到我天馬城的糧食,器皿等資助,定能再次興旺起來,到那時,他們必然會再次危害我幽州之地。而且,遼西公孫瓚視我們於水火,只因主公勢大,又正得朝廷寵信,才行那韜光養晦之計,對主公暫時臣服。雖然,那公孫瓚現在兵不滿萬,騎不滿千,可他進駐遼西屬國,就食於當地,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且,他時刻對那些兵馬加以操練,使之成爲精銳之師。足見此賊子,亡我之心不滅,時刻伺機而起。實乃是主公心腹之患。還有那遼東公孫度自到任之後,排除異己,與玄菟太守公孫琙互爲呼應,致使主公人手控制不能達至該處。這公孫度原本是朝中的尚書郎,因受人謠然而免職,後因盧公被主公和皇甫將軍等人闢謠,官復原職,他也因此脫罪,外放至遼東郡任職。此人本應該感念主公的恩德,爲主公效犬馬之力。可不成想,這公孫度本是玄菟小吏出身,素來被遼東豪族所輕視,在此之前,屬國公孫昭守襄平令,招公孫度之子公孫康爲伍長。公孫度到任後,收昭,笞殺於襄平市。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無恩,皆以法誅,所夷滅百餘家,郡中震慄。所在遼東郡,無人敢抗衡,而那遼東郡又和咱們之間隔了一個遼西郡。這公孫度也知道遼西公孫瓚一直和主公陽奉陰違。所以這公孫度也自立了門戶。至此,公孫度自成一系,視遼東郡如己家,可見這公孫度也是狼子野心,不可不防。而那玄菟太守公孫琙本就與公孫度相識,更對公孫度有舉薦之恩,任職玄菟十餘載,根深蒂固。據傳公孫琙早年有子公孫豹,十八夭亡,而那公孫度少年之時,也曾名豹,公孫琙視之如子。故此,此二郡,實爲一郡,雖名在主公治下,可另成天地。再有那樂郎,帶方二郡,雖說是我大漢的屬地,可鞭長莫及,實質早就爲馬韓,高句驪所佔。我大漢不過佔個名號而已,那馬韓也曾是我大漢的屬國,現今卻又貪我土地,佔我族民。故此,我幽州雖然號稱十一郡國,可主公實際上控制的不過是六郡而已。如上,主公不得不思之。”

劉明聽郭嘉詳細地給他一分析,也是大吃一驚。

只因最近幽州喜事不斷,劉明又有諸女纏身,而最主要的就是最近一段時間,主要就是發展生產,使領內的居民,安居樂業,而這些發展的具體流程,劉明手下的六部,早有一套成熟的方案,全都按部就班的進行,用不着劉明操心,而且那管寧,邴原,華歆,蔡邕等人也都不是吃素的,各治一郡,管理的也是有條不紊,什麼事都不用劉明操心。致使劉明最近一段時間就剩下腐敗了。劉明差點就惦着這樣一輩子的過下去了。

如今劉明猛然驚醒,這才發現自己身邊,還是有不少的事要做的。當下劉明細思之,並在心中想到:公孫瓚早晚得把他滅了,可既然現在想不到藉口,那就先留着他,反正他也跑不了,而且他的實力也就只能到那了。公孫度和公孫域現在也是名爲我的手下,實際上卻和公孫瓚一樣,都是不聽我的調度,最有氣的,他們還都姓公孫,他們是不是有什麼聯繫?不過自己現在沒借口收拾他們,要是師出無名的話,不僅要受朝廷的猜忌,而且也會寒了不明真相的那些手下們的忠心,還是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吧。這剩下的烏桓自己現在到知道地,可那馬韓,高句驪又是什麼?

於是劉明隨口問郭嘉說道:“公孫瓚我們知之甚詳,這公孫度和公孫域也是我們朝廷的官吏,無有藉口之下,我們處理不當,孔生事端,不如待時機,尋機圖之。可這馬韓,高句驪又是何物?”

郭嘉聽劉明所言,也是大爲認同,本來自己這回來就是爲了讓主公擴充軍備,增加自身的實力,好尋機滅了這些隱患,並沒有讓劉明立即動手的意思,現在聽劉明尋問馬韓,郭嘉隨手取紙筆,爲劉明畫了一個示意圖,標出了遼西、遼東、玄菟、樂郎、帶方以及馬韓等所在的位置。並對劉明說道:“主公這馬韓乃是三韓之一枝,脫胎於東夷,乃在州朝(朝鮮半島)南部。這三韓分爲馬韓、辰韓、弁韓三種。馬韓在西,有五十幾個部落;辰韓在東,弁韓在南,各有十二個部落。馬韓最大,有些大部落多至萬餘家,大小部落總戶數約有十餘萬。部落間和部落內部,大小酋長各自作主,不很相統屬。辰韓、弁韓較小,大部落四五千家,小部落六七百家,總數約四五萬戶。馬韓月支部落酋長號稱辰王,算是三韓的大君長。辰韓弁韓大小酋長都是馬韓人,不得自推酋長。這馬韓人能種田、養蠶、織綿布,不知金銀、錦繡乃是貴物。住的是草屋土室,穿的是布袍草履,貧富之間,區別不大。光武帝時馬韓酋長曾到我樂浪郡通聘,以後便屬樂浪郡管理。酋長四時到郡會見,普通人借酋長的衣冠、印緩也不時來郡,多至千餘人。可謂:我之屬國。那辰韓又稱秦韓,乃是先秦遺民,爲逃避苦役,流亡到馬韓。馬韓人使之居住東部地區,與土著弁韓人融合成爲辰韓。辰韓言語乃是秦、弁、韓混合語。辰韓與馬韓不同,有城柵屋室。部落酋長按大小有各級稱號。能種五穀養蠶作縑布。乘駕牛馬,嫁娶有禮,路上行人相遇,停步讓路。人死用大鳥羽送葬,意使要死者能得飛揚。辰韓人善冶鐵製鐵器,濊、倭(日本)、馬韓、州朝(朝鮮濟州島)都依靠辰韓獲得鐵器,其鐵可在各族交易中,以作貨幣。弁韓人,身大發長,乃是被馬韓征服的一個土族。一部分弁韓與辰韓雜居,城郭衣服相同,言語風俗有異。而三韓中,以辰韓文化最高,喜挼他族之人爲奴。王莽時,曾擄獲樂浪採木民夫戶來等一千五百人作奴隸,三年死去五百人。弁韓刑法最爲嚴厲,可也有在部落內部畜養奴隸的習慣。後來,此三韓都臣服我大漢,歸在樂浪郡統治之下,纔不再以武力向外部掠奪大量奴隸,我朝的文化也從樂浪、遼東等地陸續傳出。王莽時,辰韓大酋長廉斯螭聞我浪郡土地肥美,人民富足。遂投我大漢。而那高句驪則在遼東、玄菟兩郡的東面,夫餘挹婁的南面。本屬玄菟郡管理。高句驪人素居大山深谷之中,共有三萬餘戶。相傳貴族是夫餘的別種,約一萬人,性兇暴喜掠奪,好造大宮室,男女飲酒歌舞,坐食不勞動。下戶(種族奴隸)供給貴族米糧魚鹽等一切生活品,縱然竭力耕作,還是不得溫飽。光武帝時,高句驪王遣使來聘,我朝給以樂人、樂器及衣冠服飾等。這三韓以及高句驪都是我大漢的屬國,我朝強盛之時,歸附投靠,吸取好處。而現今見我朝內憂外患,又欲脫離我大漢,自立其地。實在是其心可誅。”

劉明聽完郭嘉說的,又看了郭嘉畫的,這才恍然。不過劉明心中奇怪:這郭嘉畫的和說的分明就是朝鮮、韓國嗎?怎麼着?現在這個時候原來都是我們的領土呀。看起來,他們到後世還真獨立出去了。自己現在是不是先盡點力,把這個後世的分裂主義萌芽給滅掉了呢?

劉明又仔細看了一下郭嘉畫的示意圖,看見自己所在的地方和馬韓他們還隔着一個遼西、一個遼東、一個玄菟。這倒好,這幾個地方雖然名義上都歸自己管,可自己哪一個都指揮部不動呀。這可怎麼收拾馬韓和高句驪呢?

突然間,劉明靈機一動,指着郭嘉所畫的示意圖說道:“奉孝,你來看。這馬韓侵佔我們樂郎,帶方,雖然他們不與我們接壤,可這樂郎、帶方還是我漢朝的屬地,也是我幽州的領土,我們可以讓他們繳稅,如若不交,我們就令公孫度和公孫域滅之,這公孫度和公孫域如若聽令,則可與馬韓等族互耗實力,如若公孫度和公孫域戰勝,這馬韓也是向我們幽州臣服納稅,則我們不費一兵,即可獲此漁利,如若公孫度和公孫域戰敗,我們也可辦公孫度和公孫域戰事不利之罪,消此心腹之患。”

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143回 誤會第525回 火炮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469回 玄妙第434回 可殺不可辱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70回 禮節(下)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102回 蹭藥第304回 竊笑第260回 兇器第147回 談笑間第400回 敏感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285回 議第119回 呂布的報應第19回 聚英樓衆豪傑歸心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137回 激戰第339回 習俗第559回 陰錯陽差第416回 火種第95回 和親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96回 出走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50回 重整旗鼓第60回 成立虎豹騎的因由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261回 兩不虧第521回 化工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102回 蹭藥第536回 漢寧驚變第14回 法墨傳人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6回 土包子第454回 拼命第69回 高人第145回 豐收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573回 大志第262回 遷都第168回 吃主第257回 盤道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99回 納妾第330回 屠龍手第314回 官本位第304回 竊笑第96回 出走第243回 袁紹覆滅第337回 闖聯營(下)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406回 大事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51回 風雲變色第90回 鞭刑第270回 突破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371回 黃雀在後第275回 陣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209回 自大狂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24回 對外貿易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第288回 傭兵(上)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455回 聖戰第50回 重整旗鼓第574回 巧惑司馬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279回 交警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460回 妙想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166回 天神力第198回 一年後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