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請纓出戰

餘額不足

袁肅雖然不知道嶽兆麟的話是否屬實,但是隻要稍微有點理智的思考,就知道這番話當中有太多不可靠的地方。不過,不管事情真相到底如何,最起碼嶽兆麟現在與他站在同一立場上,自己當然要支持對方的決定。

他同時也很清楚,嶽兆麟是故意當着一衆手下面前這麼說,不管是革命還是反革命,首先要做的自然是爲自己正名。

當即,袁肅附和的說道:“他們根本不是革命者,是瘋子。大人,如果再不制止他們瘋狂的行徑,咱們七十九標的弟兄被他們害死了!”

嶽兆麟就是希望聽到袁肅說這樣的話,他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沒錯,不能讓咱們七十九標的兄弟無辜受害。梓鏡,你先隨我去標部坐鎮指揮,我在回來之前已經吩咐第三營做好策應的準備,如果白雅雨他們還是抗命不從的話,那我只能逮捕他們了。”

袁肅知道嶽兆麟這只是一番客套話,他知道對方心裡早已下狠心,說不定在返回標部之前就已經給第三營下達鎮壓起義軍的命令。他並沒有再多說什麼,直接跟着嶽兆麟一起返回標部營樓,在通訊室設下了指揮部。

袁肅以爲嶽兆麟會先發一封電報到唐山,二十鎮總鎮以及七十八標都在唐山,要想鎮壓第一營和第二營的叛亂,單憑第三營的兵力顯然是不夠的。不過他發現嶽兆麟並沒有這麼做,只是吩咐文案官起草了一份發往直隸總督府的公文。

儘管他感到有些奇怪,但也沒有多問,以嶽兆麟的城府怎麼可能不做好萬全準備?

就這樣一直乾等到凌晨一點多,忽然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跑進了通訊處,顧不上滿頭大汗,喘着粗氣向嶽兆麟彙報道:“大人,急報,七十八標一營已經趕到古冶縣,八十標的騎兵也到了豐潤縣。一營和二營的叛軍現在合成一路,大約還有四百人,他們在古冶縣受阻,現在正沿着官道向小馬莊轉移。”

嶽兆麟微微點了點頭,臉上閃過一絲得意的笑容,隨後對一旁的副官吩咐道:“在地圖上把現在的戰況都標出來。”

袁肅這時才恍然醒悟,七十九標起義是在十一點左右,現在才過了兩個小時,七十八標和八十標的部隊居然已經趕到古冶縣阻截起義軍,可想而知總鎮那邊早先收到消息,因此纔有充足的時間命令七十八標和八十標趕來圍剿叛黨。

當然,他認爲告密的人不應該是嶽兆麟,嶽兆麟如果要出賣革命黨,早在這些革命黨謀劃時就派人逮捕他們了,犯不着還要等到現在。以嶽兆麟的野心,對方自然對革命還是抱有幾分奢望,妄想在革命成功之後被推舉爲一方領袖。

很顯然,嶽兆麟在帶隊趕往古冶縣的路上突然發現情況不對,最有可能就是收到總鎮已經派兵前來鎮壓的風聲,故而趕緊改變態度站在鎮壓革命這邊。而這也正好說明爲什麼嶽兆麟不急着發電報到唐山求援。

至於究竟是誰告密,這一點並不重要。很多人在策劃起義時顯得大義凌然,但到起義到來時就會突然變得失去勇氣。又或者總鎮很早就知道七十九標這邊的陰謀,只不過爲了爭取更大的功勞所以才按兵不動。

袁肅並不爲革命黨人感到可憐,他現在反而巴不得這些人不得好死,被人平白無故的暗殺,這種仇恨是絕不會輕易消去的。

嶽兆麟走到鋪着地圖的桌案前看了一會兒,隨即又問道:“張建功的營現在在哪裡?”

先前的士兵答道:“我回來的時候,張大人正要去跟七十八標的人會合,現在可能已經在官道緊追叛黨殘部了。”

一旁的幾名副官在地圖上重新標記,嶽兆麟淡然的說道:“白雅雨等人若是束手就擒,我倒是可以爲他們請罪求情。如若不然,那就是他們咎由自取。”

這時袁肅也走到地圖面前看了看,忽然發覺情況有些不太對,他趕緊說道:“嶽大人,叛軍往小馬莊發現轉移,這態勢似乎是要挺進到灤南縣。”

嶽兆麟得意的哼了一聲,說道:“不管他們逃到哪裡,若不投降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袁肅見嶽兆麟沒明白自己的意思,接着又補充的說道:“大人,若是叛黨到了灤南縣之後再轉道北上,一路上暢通無阻,那豈不是很快又返回灤州了?剛纔聽說叛黨還有四百餘人,我們標部現在還有多少兵力?”

這番話一出,不僅嶽兆麟震住了,在場的所有標部軍官也都慌了神。

衆人仔細圍着地圖看去,小馬莊距離灤南縣只有十里不到的距離,而灤南縣是灤州的城郊附屬縣,只要到了灤南縣就等於到了灤州。

“你說的對,這些亂黨賊子看樣子是要打回灤州了。如今第三營和七十八標的部隊還在後面追,灤州這邊只有標部警衛隊一支兵力,可警衛隊上上下下加起來纔不到一百人。”嶽兆麟臉色瞬間變的難堪起來,額頭漸漸涔出了汗珠。

“大人,要不,我們趕緊向北邊撤一撤吧?”陳副官緊張的說道。

“敵衆我寡,確實要先避一避。”嶽兆麟點着頭說道。

“嶽大人,不能撤啊!這次亂黨起義我們七十九標本來就負有失職之罪,若是讓亂黨奪了灤州,到時候我們該如何向上面交代?再者,亂黨未必會撤到灤南縣,他們起義失利,士氣已亂,豈敢再回灤州,說不定是經小馬莊繼續南下,逃入山區隱遁。”說話的是七十九標標部參謀處參謀官陳文年。

嶽兆麟一下子陷入了猶豫,現在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實在難以抉擇。

袁肅默然尋思了片刻,上前一步對嶽兆麟說道:“嶽大人,在下有辦法。在下知道灤州南郊有一段古城牆,是進城的必經之路,然而地理狹窄,易守難攻,嶽大人可調警衛隊火速趕往那裡佈防,只要死死守住城牆,必然能阻止叛黨進城。等到張大人和七十八標援軍趕到,裡應外合之下必能全殲亂黨。”

嶽兆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倒是一個辦法,不過……”

袁肅知道嶽兆麟沒了警衛隊保護會很沒安全感,於是他又說道:“爲保險起見,倘若警衛隊堅守不住古城牆,可提前派人返回標部通知,到時候標部再撤退也不遲。”

陳文年頷首說道:“嶽大人,此法可以一試,就算最終守不住,但上面也會知道我們竭盡全力,必然不會多加怪責。”

嶽兆麟終於下定決心,說道:“那好,就這麼辦。”

袁肅再次大聲的請示道:“在下願親自帶隊堅守古城,誓要痛殺這些亂黨!”他故意讓自己的臉色顯出義憤填膺。

嶽兆麟暗暗竊喜,袁肅帶隊去鎮守南城,守住了功勞是自己的,守不住黑鍋就是他的。他毫不猶豫的說道:“難得梓鏡有這樣的決心,那好,就由你來帶領我的警衛隊。另外,陳副官比較熟悉警衛隊的情況,他也陪你一起去。”

袁肅心中暗忖:這小子還是不放心老子。不過他沒有多猶豫,鄭重的應道:“大人放心,我必然死守南城,絕不放一個叛黨進城!”

嶽兆麟虛作感慨的大聲說道:“好,很好,今日過後我親自爲你表功。”

第15章 ,挑明來幹第38章 ,會袁克定第93章 ,飛來橫禍第108章 ,信陽之亂第66章 ,化工產業第29章 ,五月六月第7章 ,起義前夕第19章 ,時勢所趨第47章 ,軍政會議第41章 ,瀛臺大會第4章 ,借力打力第48章 ,北方動盪第33章 ,擒賊擒王第23章 ,見張鎮芳第48章 ,河南新策第67章 ,國會危機第47章 ,軍政會議第81章 ,王磷同憂第74章 ,亂中生財第86章 ,中間收購第95章 ,疑點重重第59章 ,意外事件第38章 ,逐步善後第54章 ,重慶變勢第48章 ,北方動盪第74章 ,鋪路搭橋第79章 ,決心一博第54章第56章 ,道聽途說第71章 ,江湖小魚第18章 ,大學拜訪第92章 ,強猛攻勢第5章 ,商業計劃第47章 ,會衆豪紳第97章 ,正月過後第34章 ,着手發展第22章 ,魚龍混雜第72章 ,刻意打壓第68章 ,行將開戰第49章 ,疑雷諾森第20章 ,總鎮問話第77章 ,洋商企第26章 ,拼上一把第46章 ,灤州諮議第79章 ,外內異乎第67章 ,撮合婚事第68章 ,局勢突變第48章 ,北方動盪第15章 ,戰後狂熱第9章 ,玄機暗喻第75章 ,先有計劃第11章 ,入豫心思第21章 ,另有對策第85章 ,初露野心第38章 ,會袁克定第26章 ,統制試探第35章 ,制訂政策第64章 ,臨時告誡第99章 ,到突破口第10章 ,談判決心第34章 ,民軍奇部第10章 ,談判決心第12章 ,籌碼在手第37章 ,曉以大義第60章 ,訓練方案第17章 ,調派入豫第99章 ,加強鋪墊第50章 ,遇段祺瑞第51章 ,妖媚妖嬈第72章 ,開營訓練第17章 ,獲其消息第41章 ,瀛臺大會第7章 ,起義前夕第93章 ,藉機而入第98章 ,三方度勢第92章 ,提前預手第63章 ,制式產業第21章 ,中央命令第84章 ,以理服人第87章 ,林氏合作第75章 ,北洋態勢第84章 ,趁勢發展第3章 ,輿論手段第76章 ,宮中對談第41章 ,稅收分配第72章 ,新婚春宵第6章 ,不留俘虜第44章 ,事在北京第65章 ,聯誼會上第63章 ,北京夜談第87章 ,着手解決第78章 ,突然而見第60章 ,酒樓遭遇第34章 ,民軍奇部第80章 ,三方保舉第16章 ,遼東善後第6章 ,暗藏勢力第80章 ,共和成立第16章 ,兩頭行動第77章 ,彼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