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

朱溫這位皇帝登基之後很是認真努力了一把,對內開始立規矩,對外則繼續搞擴張。

立規矩的重點在於打壓武將。

但凡一個軍閥的崛起,肯定是依靠能征善戰的武將,這時候打勝仗是第一位的,你不打勝仗怎麼擴充地盤呢。

等到擴張搞得差不多了,政治版圖基本確定了,這時候工作重心就要轉移了,主要是從軍事鬥爭轉移到內部治理。

特別是朱溫已經登基稱帝了,轄區都是你的子民,你不好好施行善政,百姓們能依你?

既然要修明政治,那就要重用文臣。

按照這個模式發展下去,那就是以文抑武,後來的大宋王朝就是這麼做的。

但朱溫顯然沒有這麼高的政治水平,他只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來打壓武將而已,歸根到底還是要維護自己的皇帝寶座。

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很好的反映大梁這一時期的軍政特點。

話說大梁左金吾衛大將軍寇彥卿上朝的時候路過天津橋,當時橋上人比較多,百姓來不及讓道。

寇彥卿不幹了,有道是朝官出行,百姓應該在道邊行禮的,你們不行禮也就罷了,還敢擋道,還講不講王法了!

既然你們不講王法,我就來硬的。

寇彥卿命令惡奴把擋道的百姓舉起來扔到橋下摔死了。

人死了在什麼時候都是大事,但寇彥卿認爲是小事,戰場上他殺的人海了去了,和那種場面一比這不是小事是什麼。

雖然是小事,也要讓皇帝知道,畢竟這件小事發生在鬧市裡,老百姓的眼睛都看着呢。

朱溫聽說以後也感覺事情不大,況且寇彥卿是個功臣,總不能因爲一個小老百姓拿他怎麼樣吧。

朱溫讓寇彥卿花錢買罪,給死者家屬一大筆錢,這件事就算了了。

這時候御史崔沂不幹了,人家崔御史乾的就是彈劾百官的工作,沒事都可以風聞奏事(憑藉道聽途說的話來彈劾百官)呢,現在寇將軍殺人是真真切切的實事,怎麼能放過不問呢。

如果不問,那就是御史的失職,御史失職可是大事。

崔沂向朱溫上奏:“寇彥卿當街殺人,請聖上依**處!”

朱溫沒辦法了,御史的話他不能不聽,因爲御史有一個別稱:言官。

言官奏事你要聽,不聽就是昏君,史書上要留罵名的。

朱溫剛當上皇帝,不想這麼早被罵,所以他不想聽也要聽。

既然這樣,那就把寇彥卿召過來調查一下情況吧。

寇彥卿打死也不承認故意殺人,理由還很奇葩:

“我是看他擋道了,所以讓手下把他舉起來先在欄杆外懸空一段時間,等我過去了再把他放回來。沒想到手下失手,一個沒抓緊把他給摔死了。”

前面說了一大通,之後得出結論:“我不是故意殺人,而是過失殺人。”

學過法律的人都知道,唐律是我國古代立法的巔峰之作,標誌着中華法系的成熟。

當時的立法技術已經十分完備,《鬥訟律》中僅殺人罪一項就分爲六種,分別是謀殺、故殺、鬥殺、誤殺、過失殺、戲殺。

其中謀殺是有預謀地殺人;故殺是指雖然事先沒有預謀,但殺人的時候已經有了殺人故意;鬥殺是在鬥毆中激憤殺人;誤殺就是搞錯了對象,殺錯了人,想殺張三,最後把李四當張三給殺死了;

過失殺是“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至”而殺人,也就是說殺人非我意,但對方的死我有過失;戲殺就是在競技遊戲中殺人,這種遊戲可以理解爲武術表演或者拳擊比賽。

對於這六種殺人,唐律規定了不同的量刑標準。

其中故意殺人刑罰最重,一般處以斬刑。民間經常所說的殺人償命就是從這裡來的。

而過失殺人判刑最輕,一般可以通過贖買的方式來解決,交點罰款,然後給苦主一些金錢就可以了。

現在雖然是五代時期,但用的依舊是唐律。

寇彥卿顯然是懂法的,即便他不懂法,身邊的謀士肯定也會支招,所以這傢伙一口咬定是過失殺人。

如果被判定爲過失殺,之前朱溫對這件事情的判決就有法律依據了,而且寇大將軍已經給了死者家屬大量的賠償。

結果就是案子不但判了,而且已經執行完畢,你崔御史再大能耐也翻不了案。

可惜的是御史是文官,崔沂還是進士出身,看他的姓氏還有可能是士族中“五姓七望”裡面老崔家的人才,他會不懂法律嗎,你跟這樣的人物探討法律問題不是找抽嗎!

崔御史開始拉着朱溫和寇彥卿上課了,本節課的主題就是“淺析故意殺人與過失殺人之區別”。

崔御史說:“按照法律,有勢力的人指使手下故意殺人,不能歸罪於手下,而應該歸罪於本人(先把寇彥卿給套住);

雙方沒有事先相互打鬥的情節,而直接故意毆傷人命的,罪加一等,而且(劃重點)不能認定爲過失犯。”

看到沒,你寇彥卿指使手下殺人,不處罰你的手下,而要處罰你;人家死者根本就沒有動手,你手下人上去就把人家扔到橋下邊摔死了,要罪加一等,而且這絕對跟過失殺人不沾邊,赤裸裸的故意殺人嘛!

遇到一個懂法的,偏偏這個懂法的人嘴皮子還很溜,更重要的是人家是御史,連皇帝都不怕,天底下還指望他怕誰。

朱溫沒辦法了,寇彥卿更沒辦法了。

既然都沒辦法,那就依法辦事吧。

按照律法,寇大將軍殺了人要砍頭,但寇將軍不是一般人,要走一遍“八議”的程序。

八議是什麼呢,就是封建社會對八種人減免刑罰的制度。

這八議主要是: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這裡面具體是什麼意思我就不細說了,大家可以去自己瞭解。

反正寇大將軍經過這個程序以後,不用砍頭了,也不用坐牢,甚至不用罷官,直接貶官一下下就可以了。

結果寇彥卿被貶爲遊擊將軍、左衛中郎將。

即便是這樣的一個結果,在那個時代也是法律的勝利、正義的勝利、人民的勝利。

寇彥卿表示不能讓你們勝利,我要報仇。

找苦主報仇太不解恨了,要找就找頭大的報。

朱溫頭最大,但寇彥卿不敢找;崔沂的頭不大不小剛剛好,就拿他開刀。

但直接去殺崔沂太明顯了,估計要吃不了兜着走,那就發動三教九流的人去殺,我出錢就行了。

寇彥卿揚言:“誰能把崔沂的頭給我帶過來,賞錢萬緡!”

看到沒,有錢就是任性。

崔沂一不會武功,二沒有兵權,秀才遇到兵,他沒地兒講理去啊,一下子就慌了。

崔沂一慌,就把這件事告訴朱溫了。

朱溫大怒,好你個寇彥卿,真是無法無天了,當朝的御史你都敢買兇殺害,這是要造反不成!

朱溫派人給寇彥卿傳了一句話過去,這句話很有水平:

“崔沂如果傷到一根毫毛,朕滅了你的族!”

霸氣側露,莫過於此。

寇彥卿冷汗直流,感覺小心肝都要被凍僵了,灰溜溜地打消了報仇的念頭。

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瞭解到,一個王朝的建立,首先要樹立一整套有效的政治制度。

這是一個立規矩的過程,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制度就好治理,好辦事了。

一般在這個階段的王朝都處在上升階段。對內,經濟社會加速恢復發展;對外,征服新的土地,彰顯王朝武功。

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內部發展了纔有金錢、有實力,也才能夠支撐起外部的擴張。反過來,外部的征服又爲內部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環境和大量資源,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就跟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一樣,既要內力雄厚,也要有精妙的招式和外功,兩者俱佳,堪稱武學大師。

這個時期,朱溫的大梁朝對外的征伐也很有看點。

首先,是西線的戰爭。

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三章 北伐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羅紹威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羅紹威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