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僖宗奔蜀

長安還有將近十萬的神策軍,這支軍隊是中央軍的主力,前身是邊軍,雖然隨着時間的流逝他們在京城這個安樂窩裡腐化了,但戰鬥力還是有的,全力守個潼關問題應該不大。

但這支軍隊控制權不在僖宗李儇的手上,在他的“阿父”田令孜手裡。

洛陽被圍的時候李儇已經囑咐過田令孜:“卿且爲朕發兵守潼關。”並於當天在神策軍營中檢閱將士。

現在東都洛陽已經陷落了,隨後陷落的還有虢州,守潼關的軍隊還沒有從長安城出發。

這段時間他們在等什麼呢?田令孜在給走後門的貴族們留時間。

因爲唐朝的神策軍待遇優厚,還不用打仗,所以成了京城貴族子弟的樂園,官宦大臣們都託後門找關係把自己家族的後生們安排到軍中去。

現在神策軍要開拔去打仗了,這些貴族老爺們慌了,又忙着滿大街給自己的後代們找替身,把街上的乞兒、流浪漢抓進兵營替換出那些貴族子弟。

對此田令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到部隊開拔的時候東都洛陽已經陷落好幾天了。

這些由乞丐、流浪兒組成的軍隊有兩千人,他們好多連武器都不會用。田令孜是可恨的,他把神策軍中最精銳的主力留在了身邊,只派了一小波散兵遊勇去守潼關,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想着守潼關,也沒有要守長安的意思,他已經安排好了退路,提前把自己的兄弟們安排到四川去做節度使,他要帶着僖宗皇帝奔蜀。

皇帝西奔的戲碼在大唐歷史上上演過很多次,最有名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玄宗皇帝開了個好頭兒,他的子孫們有樣學樣,對這項運動樂此不疲。

這支兩千人的隊伍還是出發了,領軍的將領是張承範,等待張將軍去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我們先不談打仗的事,首先這支軍隊怎麼走到潼關都成問題,因爲軍隊沒有給養。你沒有看錯,田令孜根本沒有給他們發糧食。

還好長安和潼關距離並不太遠,而且百姓們聽說草軍要打過來了,都已經四散逃走,沿途的城鎮都已是空城。軍隊走到華州(今陝西華縣)的時候在倉庫裡找到了一點糧食,勉強夠這支軍隊三天食用。

三天後部隊趕到了潼關。

然後這兩千兵丁餓着肚子修工事,等着黃巢到來。

在這裡我們要爲張承範和這兩千流浪兒組成的軍隊點贊,在這樣的境況下他們沒有一鬨而散簡直是奇蹟。

他們很慘,比他們更慘的人在潼關腳下。

潼關外的軍隊是從前線退下來的,領軍的將領是大唐泰寧節度使,汝、鄭把截制置使齊克讓,他有兩個職位,所以官職有點長,但他是個實在人。

在中原各大藩鎮都給黃巢讓路的時候齊克讓和黃巢交上了火,和對方打了好幾場接觸戰,但沒打過,這位仁兄缺兵少糧,好幾次向朝廷請求支援都沒有得到回覆。現在,他退到潼關來了,還在想着爲天子守門戶。

在張承範抵達潼關的當天,黃巢的草軍先鋒就到了,齊克讓率兵與對方打了一場,贏了,草軍退去。但不久之後黃巢率領軍隊主力抵達潼關。

草軍人很多,漫山遍野都是他們白色的旗幟,黃巢聽說先鋒受挫很是惱火,他親自上陣,率領草軍主力與齊克讓死磕,雙方從中午打到晚上,最後鳴金收兵。

我們要聲明一點,齊克讓和麾下士兵是餓着肚子在打仗,退出戰場後他們筋疲力盡,無力再戰,夜深的時候齊克讓燒燬自己的營柵,領兵撤退了。

他這一退,就把禁溝給暴露了出來。

禁溝是黃河沖刷出的一條深溝,它在潼關的旁邊,這條溝在漢朝潼關初建的時候是不存在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河牀通過水流日積月累的沖刷,形成一條陡峭的深溝,河岸上也可以供人通行,這就是禁溝。

爲什麼叫作禁溝呢,因爲通過這條溝可以直達秦嶺,通到武關,這樣一來潼關就成了擺設,失去了其關卡的意義,所以這條溝是禁止人通行的,是爲禁溝。

日常不讓人通行,戰爭年代可就管不了那麼多了,黃巢派出了一支偏師,通過禁溝繞到了潼關身後,打算前後夾擊。

張承範手裡的軍兵不夠,守潼關都難,哪還有精力去守禁溝?現在他要獨自領兵對抗黃巢,感到壓力山大,火速向朝廷上書告急,要求增兵:“急徵兵以救關防,則高祖、太宗之業庶幾猶可扶持,使黃巢繼安祿山之亡,微臣勝哥舒翰之死!”

信中提到的哥舒翰就是《哥舒歌》中的主角:“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哥舒翰是員猛將,安史之亂的時候在潼關戰死。可憐的張承範以哥舒翰自比,想要爲大唐盡忠,他不知道現在長安城中的皇帝已經做好逃往四川的準備了,他是個棄子,在朝廷眼中他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爲李儇、田令孜們贏得逃跑的時間。

戰鬥打響了,從半夜開戰一直打到第二天夜晚,戰況很是慘烈,守城的唐軍箭射完了就往下扔石頭,張承範帶領着兩千流浪兒組成的軍隊硬是扛住了黃巢的進攻。

黃巢不想讓唐軍休息,他利用草軍人多勢衆的優勢展開車輪戰,前一波進攻剛被擊退下一波進攻又開始了,戰鬥仍在繼續,從夜晚又打到了第三天早上。

期間黃巢驅趕百姓攻關,用他們的屍體填平了潼關前的禁溝,並放火燒關。

張承範的軍隊已經連續作戰六天,他們支持不住了,在打退敵軍進攻後他們眼睜睜看着另一波草軍又攻過來了,而遠處更多的草軍正在列陣,自己的身後援軍卻遲遲不見蹤影,他們絕望了,絕望之後是潰退。

這時候黃巢的偏師出現在潼關身後,前後夾擊之下,張承範放棄防守,換上士卒的衣服後帶領殘部撤出潼關。

齊克讓、張承範帥兵在潼關抵禦黃巢大軍六日,六日後潼關易手,長安門戶大開!

張承範一路西退,逃到野狐泉的時候碰到了朝廷派來的援軍,扼腕嘆道:汝來晚矣!

在黃巢攻打潼關的時候唐僖宗李儇做了一件事,他冊封黃巢爲“天平節度使”,這個職位是黃巢當年在廣州的時候問李儇討要的,當時李儇不許,現在要強塞給人家,然而對方卻不要了。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黃巢野心更大了,或者說一直很大,他已經不再滿足於一鎮節度了,他要的是整個天下,他要盜走李唐王朝的“神器”!

李儇逃走了,他是被田令孜裹挾走的,和他一起走的有四位親王、幾位嬪妃,還有五百精銳神策軍護駕。

李儇沒有通知宰相們,沒有通知百官,沒有通知宗室貴族,沒有通知其餘的神策軍,甚至沒有走正門,他是偷偷走的,因爲他的“阿父”田令孜認爲逃跑的時候人越少越好。

人當然是越少越好,因爲人越少就越沒有人和自己爭權,到了四川后還是他田令孜的天下。

至於戰敗的責任,田令孜推給了宰相盧攜,李儇貶盧攜爲太子賓客,這位宰相激憤難當,回家後仰藥(服毒)而死。

由於沒有了統一指揮,長安附近被拋棄的神策軍一鬨而散。

黃巢被百官迎入了長安,長安他之前來過很多次,懷揣着夢想或者憤怒,他曾寫過一首詩,要讓“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現在他做到了,他坐着鑲金嵌銀的銅輿領着百萬雄師開進長安,身邊的衛士都身披錦繡,招搖過市莫過於此。

現在的黃巢意氣風發,他已經把長安踏在腳下,他已經達到了人生巔峰,他還要登基做皇帝!這是一個鹽販的逆襲,以前高不可攀的王侯公卿們都在彎腰向他行禮,現在沒有人再嘲笑他是“鹽販子養的”,當年科舉考試沒有走通的路他用另一種方式走通了,雖然走來的路上是屍山血海!

黃巢滿意了,他知足了!他感覺人生一世,莫過於此。

所以他犯了錯誤,他沒有第一時間去追擊大唐皇帝李儇,給了後者召集諸侯勤王的機會。

他雖然在進城時約束士兵,告訴長安市民:“黃王起兵,本爲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毋恐。”當時甚至有士兵拿出自己搶奪的財物分給市民,但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僅僅兩天後長安城就發生了大範圍的劫掠,這些大兵們“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黃巢對義軍控制力並沒有想象中的強,他們是因爲利益而聚集到一起的。

我們還可以看出黃巢對自己施行的一些政策並沒有堅持到底的習慣。轉戰南方時他想求訪文人,但當被抓來的文人不入夥時他就大開殺戒,因此他的身邊到現在也沒有像樣的文臣輔助;

從廣州起兵北伐時他要修明政治,禁止官吏貪污,但最後也沒有施行;

現在他攻破了長安城,想要保境安民,但最終還是默許了士兵的劫掠。

黃巢到現在也沒有拿出一項可以上得了檯面的政治主張,他在打亂仗。

經過這一場洗劫,長安城的大唐宗室幾乎被殺光,“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內庫燒爲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亂兵佔據豪宅,淫人妻女,他們還沒收富家財產,號稱“淘物”(還好不是淘寶),導致宮室中人連鞋子都沒有,只能赤着腳走路。

在亂兵滿城行兇的時候黃巢其實已經敗了。

在入主長安的那一刻,黃巢幾乎和唐僖宗李儇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整個天下以後是姓黃還是姓李完全取決於兩個人接下來的作爲,他們要比賽爭取一樣東西——民心。

李儇代表的朝廷雖然昏聵不堪,但他有大唐三百年基業的加持,百姓們還記着當年的貞觀之治,還夢想着回到開元盛世時萬國來朝的時代,民衆對大唐還有幻想。

這時候的黃巢如果可以約束士兵(將軍隊駐紮在城外,或者去降服各路藩鎮),繼承李唐的政治遺產(百官都在城內,黃巢只留用了四品以下官員,也沒有精心打理髮掘人才),修明政治,體恤百姓,恢復生產,也許還能夠開創一個新的朝代,至少不會這麼快的敗亡。

但黃巢沒有做正確的事情,他把入主長安當成了終極目標,

他不知道自己這次到長安還是和以前一樣是來趕考的,只不過之前的考官是朝廷官吏,現在的考官是百姓。他不知道入主長安是起點,而不是終點。

思想的深度決定事業的高度,黃巢沒有想那麼多,他對長安城的亂象熟視無睹,他在籌備着一件大事——登基。

公元881年1月16日,黃巢即位於含元殿,建立大齊政權,年號金統。他享受着朝臣的朝拜,沐浴着別人敬畏的眼神,他更繼承了唐王朝的後宮,每天和嬪妃們縱情享樂,醉生夢死。

相比之下唐僖宗李儇的日子很不好過,李儇先是逃到了興元(今陝西漢中),感覺還不保險,短暫休整後他又逃到了成都。大家查看地圖後就會發現長安(今西安)——興元——成都是在一條直線上的,大唐的皇帝們只要是出逃都喜歡走這條路線,經濟實惠且安全高效。

從小在長安城中長大的李儇深切體會到了旅途不易,出了門才知道還是家裡好啊,但出來容易回去難。

李儇已經號召各路藩鎮勤王了,讓大家把黃巢趕出長安迎接自己回去,但各路兵老爺們大多都選擇了按兵不動。

也有動的,長安失陷後,鳳翔隴右節度使鄭畋(曾做過宰相)收攏從長安逃散的幾萬神策軍後迅速壯大了實力,他帶兵在龍尾坡大破黃巢軍,並傳檄四方,號召藩鎮討伐黃巢。

官兵一度進攻長安,黃巢聽說官軍來了,馬上露怯,撤了出去,屯兵灞上。隨後才知道打過來的只是一小股官軍,於是殺了個回馬槍,再一次攻取了長安。再次攻取長安的黃巢惱怒長安居民協助官軍,於是縱兵屠殺,血流成河,草軍稱之爲“洗城”,這番折騰下來繁華的長安城已經蕭瑟不堪了。

接下來鄭畋手下的武將李昌言兵變,趕走了鄭畋,朝廷失去了唯一一路還算聽話的藩鎮。

現在的唐王朝已經失去了對各大藩鎮的控制,黃巢攻取的不只是長安城,還藉此摧毀了朝廷的威信。如果說之前的大唐是一個耄耋老人,他雖然行動遲緩但對自己的身體還是有控制力的,那麼黃巢就是給這位老人致命一擊的人,把他直接打成了植物人,進而失去了對肢體的控制能力。

接下來,羣雄逐鹿開始了!

但是大唐現在不會亡,拯救它的人還是出現了。

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三章 北伐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羅紹威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