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見文姬

等到了蔡邕府上的時候,門外已經來來往往有了不少的人,顯然也都是得到了蔡邕回鄉的消息。

光看前來拜訪的規模,就能夠看得出來蔡邕在士林當中的地位。

“既然來了,不如我們就順帶拜訪一下蔡伯喈吧。”看着如此多的人,劉協倒是也意外了一下。

此番劉協出門,除了帶着陳到、吳伉以及陳宮、徐庶外,其餘人都沒有帶,倒是算是輕車從簡。

幾人來到蔡府門前的時候,門人看到幾人器宇不凡,不過看幾人手上也未曾拿禮物,不知道幾人究竟是什麼人,於是問道:“敢問這位公子,可是前來拜訪我家先生的?”

“自然,聽聞蔡伯喈歸鄉,孤也來湊湊熱鬧。”聽到門人所言,劉協不禁笑了一聲道。

“哦,那公子你們....”說着,門人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拿着禮物的其餘人,欲言又止道。

被門人攔住的劉協原本還有些意外,等到往門人暗示的方向看去,頓時明白了門人所指。

劉協略微有些尷尬,此來原本是爲了找毛玠的,來蔡邕府上算是個意外,自然就不會刻意準備什麼禮物了。

而此時看到其餘進門的人手上大包小包拿着禮物,再看看空無一物的自己幾人,即便劉協的臉皮再厚,也有些掛不住。

“咦?門口是渤海王殿下不成?”正當此時,一個疑惑的聲音響起。

衆人順着聲音發出的方向看了過去,只見一個身着淡藍色衣裙的女子,此時正矗立在大門不遠處的地方,顯然是剛剛出門剛回來。

“文姬姑娘!”見到來人,劉協頓時眼前一亮道。

說實話,此行來蔡府最主要的還是找毛玠,而接下來相對於見蔡邕劉協卻是更期待與蔡文姬的相見。

先前在洛陽第一次見到蔡文姬,劉協就驚爲天人,尤其是猜謎之時,蔡文姬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從容和睿智,更是讓人折服。

見到劉協的時候,不知爲何原本平日裡從容淡定的蔡文姬此時臉上卻是多了一抹腮紅,一看到劉協蔡文姬就想起來當日劉協面對衛仲道他們的妙語連珠。

尤其是那首《短歌行》更是名揚天下,自己當時甚至差點動了春心。

“殿下怎麼也來陳留了?”這時,蔡文姬將腦袋之中的胡思亂想都拋之腦外,一臉欣喜地向劉協問道。

“父皇下旨讓孤前往封地,這不路過陳留,聽聞伯喈公回鄉了,所以特來拜訪一番。”聽到蔡文姬的詢問,劉協不禁回答道。

“父親若是知道殿下來了的話,一定會欣喜異常的,殿下當日那首《短歌行》父親評價極高,恨不能當時就在場呢。”蔡文姬即便是再成熟,心智終究脫不開小女孩的心性,遇到自己印象好的人的時候,直接就將自己知道的一股腦都告訴了劉協。

聽到了蔡文姬所言,劉協先是一愣,緊接着謙遜道:“能夠得到伯喈公的讚譽,孤真是榮幸之至哪!”

“殿下,奴家給殿下引路。”說着,蔡文姬朝着門內走去。

“小姐,他們沒有拿東西。”這時,守門之人上前提醒蔡文姬道。

先前蔡文姬與劉協交談的時候,聲音不算大,守門之人並不清楚劉協的身份。

聽到守門之人的提醒,蔡文姬微微一笑道:“這位乃是當今陛下的兒子渤海王殿下,不妨事。”

蔡文姬的迴應言簡意賅,也並未有主人對待下人的絲毫盛氣凌人之感,點到爲止守門之人自然懂了。

“小的該死,還請殿下恕罪!”聽到劉協竟然是渤海王之後,守門之人頓時被嚇呆了,趕忙請罪。

而守門之人的反應卻是讓不少人好奇地看了過來,劉協看了一眼四周道:“孤又沒有怪你們,快起來吧。”

緊接着劉協便跟着蔡文姬一同進入了院落當中,而守門之人看着劉協遠去的背影方纔暗暗舒了口氣。

在蔡府之中行走的過程中,劉協卻是主動開口道:“文姬姑娘,洛陽元宵一別,算是你我二人第二次見面吧?”

聽到劉協的詢問,蔡文姬回答道:“是的,原本文姬還想找機會向殿下討教一番,奈何....”

說到這裡,蔡文姬似乎有什麼顧忌,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奈何什麼?在孤這裡不必有所顧忌。”見到蔡文姬的樣子,劉協不禁有些好奇,對着蔡文姬勸慰道。

“朝廷侵軋,父親因爲耿直,上書陛下諸多革故鼎新之策,奈何陛下因爲病重已許久未曾理會朝政。

誰知父親的上書陛下沒看到卻是被別人看到了,於是就將父親撤職,無法之下便回鄉屯留。”

看着劉協真誠的眼神,不知爲何,蔡文姬對其有着難以名狀的信任感,將之前發生的一切都向劉協講述了一番。

聽完蔡文姬的講述,劉協暗歎原來這其中竟然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怪不得蔡邕在朝中好好當着官,而且也還不到告老還鄉的年紀,就回到了陳留。

對於這件事情,劉協自然是明白,洛陽外戚、士族門閥、宦官等等諸多勢力錯綜複雜,而像是蔡邕這等正直的知識分子自然就不好過了。

“伯喈公可還好?”劉協關心地問道。

聽到劉協的詢問,蔡文姬卻是嘆了一口氣道:“父親自從洛陽回來的路上就一直悶悶不樂,獨自撫琴之時奴家也能夠從父親的琴聲中感受到憤懣之情。”

“文姬姑娘不必擔心,稍後見到伯喈公後,孤也替你勸一勸他。”這時,劉協向蔡文姬安慰道。

聽到劉協的勸慰之言,蔡文姬感激道:“那奴家就先行謝過殿下了!”

正說話間,蔡文姬逐漸放慢了腳步,而前方也傳來了聲聲絲竹之聲,並伴隨着朗朗讀詩之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聲聲激昂之聲中伴隨着這些許的惆悵,再加上琴瑟之聲,更加顯得寂寥無比。

劉協與蔡文姬對視一眼,卻是同時笑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到達渤海第二百九十八章 空手白狼第三百一十四章 污衊構陷第二百九十四章 老者張魯第一百三十章 蔡邕歸鄉第一百三十五章 孤不同意第四十八章 一身冷汗第一百九十八章 深谷之處第六十六章 紅衣女孩第二百八十五章 下葬之日第二百八十六章 劉協找茬第一百六十八章 當面戳穿第二百六十五章 血脈之親第九十七章 啓程開拔第九十八章 郭嘉奉孝第二百五十三章 來真的了第一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九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八十六章 槍神之徒第二百八十六章 劉協找茬第一百四十八章 掌握主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二百四十章 甄家父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墳冢之前第一百二十八章 豪爽張邈第二百七十九章 荀攸之策第八十二章 路遇陳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君子坦蕩第九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零四章 無畏虛名第六十三章 曲徑通幽第一百零七章 徐福徐庶第四十三章 初見賈詡第一百一十八章 黃巾襲城第一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一章 宮門衝突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協發怒第八章 投壺遊戲第四十八章 一身冷汗第一百一十章 霸道劉協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九章 怒斥徐庶第二百五十九章 皇甫擋道第十六章 劉協赴會第六十四章 內宮五賢第二百九十二章 保留意見第一百四十九章 胎記軍士第二百零五章 關羽出手第二百二十七章 陳宮之析第二百九十四章 老者張魯第三百三十七章 話裡有話第一百三十七章 打斷狗腿第八十四章 權力滋味第二百六十五章 血脈之親第三十五章 安插人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死罪可免第二十一章 宮門衝突第二百一十章 寶劍到手第二百四十五章 潁川學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諂媚何顒第四十七章 請教賈詡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前叫囂第三十四章 又見蹇碩第二百五十章 彌合嫌隙第五十一章 倔強徐榮第三百三十九章 你威脅孤第三百二十五章 董卓進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你威脅孤第三十七章 忽悠董重第二百七十五章 勸說張楊第五十八章 分封渤海第六十九章 危急時刻第二百七十章 就地正法第二百二十章 就地正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劉備求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拒還迎第三百一十三章 何進身死第二百九十章 招攬荀彧第二百三十一章 引起震動第一百六十章 冀州人才第四十九章 忠貞之宦第一百八十二章 甄逸轉變第六十五章 連罵帶嚇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幕開啓第十二章 玄之又玄第二百四十五章 潁川學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二斧對壘第十章 我攤牌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前叫囂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譙郡第三百二十章 背後之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孤不同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一百二十章 皇甫援軍第七十一章 尿褲子了第八章 投壺遊戲第三百零二章 一戰擒獲第九章 被當小偷第三百五十四章 徐榮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