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合作愉快

鋒芒畢露的結果,德國曆史不是都寫明瞭麼,實力不足還不想裝孫子,德國的下場還不夠慘痛?一戰打完了不服,二戰繼續打,最後怎麼樣?不還是被清算個徹底。

在德國的事情還沒有完成之前,一種諷刺漫畫已經首先成功登陸倫敦,穿着普魯士軍裝的軍人和一個明顯是山姆大叔形象的合照,不過兩種形象完全不同,和美國的形象比起來,德國軍人的形象是如此的高大威猛,襯托的美國形象顯得如此弱不禁風。

這當然也是謝菲爾德的目的,雖然這一手已經涉嫌辱美,不過主要是襯托出來壯哉我大德意志的偉大,既然德意志這麼偉大,合衆國的形象自然不能太正面。謝菲爾德就差直接說明你就照着美洲病夫的感覺來就行了。

這種老大帝國的心態,謝菲爾德雖然沒有確切的感受到過,但也能模擬出來個七七八八。世界最強國家的民衆心理肯定是傲慢的,哪怕嘴上不說,心理絕對是瞧不起別的國家。這非常正常,共和國世紀初的幾年和穩坐世界第二之後的風氣也完全不一樣。沒做到世界第一就已經有很多人膨脹了,做到世界第一隻會膨脹的更多。

這種心裡膨脹連現在的合衆國都存在,世界帝國我大英怎麼會不存在?對着古板帶着虛僞的英國人玩了這一手,自然有兩個原因,突出德國的強大,加深對合衆國瞧不起的心裡,畢竟現在的合衆國要是真的和大英對上,結果完全可以預料。

英國隨便出一個分艦隊都能讓美國海軍團滅,我們合衆國很弱,屬於蹦起來都打不到你大英膝蓋的角色,就不要和我們一般見識。德意志纔是你的終極敵人。

擦拭着溼漉漉的頭髮出來,安妮就見到謝菲爾德自顧自的飲酒,像是思考着什麼東西。雖說她還是沒有見到一個真正的皇帝到底是什麼樣,不過卻被謝菲爾德慷慨激昂的發言所吸引,這個男人說話的時候就好像是一個政治家。

“我洗完了!”安妮輕聲開口,不出預料的沒有得到迴應,隨後轉移話題討好道,“你在兩國人面前的發言太有魅力了,過幾年是不是會選舉總統?”

謝菲爾德斜了女孩一眼,目光從對方的身體上徘徊片刻,舔了舔嘴脣搖頭道,“我的出身太好了,參加競選也選不上去,選民心裡會有牴觸情緒。”

雖說合衆國的屁民現在拜金之風盛行,但是讓他們選舉出來一個真正的頂層做總統。這個難度幾乎等於是做不到。先快樂教育一百年,把屁民的腦子好好洗洗再說吧。

謝菲爾德可以從洛克菲勒家族的歷程當中明白這一點,洛克菲勒的後代當中,就出現了一個角逐總統的成員,納爾遜·洛克菲勒一輩子都在爲總統寶座而努力,可問題就是他洛克菲勒家族的身份,導致他一直不能如願。

畢竟正常人的心裡,一個億萬富翁還要做總統,大多數人心裡都會有些牴觸。洛克菲勒還不是一般的富豪,這個家族是合衆國的金字塔頂尖,這可不是房地產商人可以相提並論的,選民選擇他就等於是讓球員兼職裁判,不蠢到一定境界誰會投票給他。

所以說謝菲爾德不能親自下場,再者說在合衆國當中,鉅富本來就應該做幕後黑手的角色,在選舉的時候,是金錢投資於權力股票。在很多候選人當中,挑選出自己認爲有潛力,將來能升值的那個,然後資助他一筆資金用於競選活動。

他既然拿了你的錢來參選,上臺了自然會回報你。比如你是做軍火買賣的,他上了臺,就會發展軍備,甚至發動戰爭來回報你。

謝菲爾德其實心裡並不喜歡戰爭,但他知道戰爭確實是賺錢的,要不他可以回憶一下貨幣戰爭,看裡面羅斯柴爾德的故事。至於穩贏的戰爭那就更好了,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摧毀別人的產業,對商人最好的環境就是壟斷,幹掉了別的國家工業潛力,全世界的競爭者就少了很多,所以說別說他還可能從這次的歐洲之行得到好處,就是一點好處沒有,讓他賣腎援歐,只要世界大戰如期而來,這都不算什麼。

當然不打仗通過併購也能做到這一點,不過選擇的範圍就小了很多,首先目標公司所在的國家絕不能太強,最好沒有反抗能力。

在商業規則範圍之內,謝菲爾德如果看上了一家公司,將其收購完全可以故意把這個公司弄倒閉,空出來的市場則用自己的產品作爲代替。這一手不得不說例子還是德國人,冷戰之後德國人就揮舞着鈔票,對東歐國家的資產進行併購,結果不出意外,這些公司大部分都倒閉了,這也非常正常,畢竟連民主德國的同胞都下得去手,東歐國家更是如此。

德國的經濟力量在歐盟內部得以確立,不過要是有人進來攪局,這種操作就難度變大了。畢竟全世界不止你一個玩家。共和國就總是在東歐攪局,總把德國在巴爾幹,希臘等國終於要弄倒閉的資產重新收購盤活。

又給德國製造了新的競爭者,讓德國自己做工業國,你們做市場的心思碰壁。這簡直太可惡了,謝菲爾德這種恨不得你呼吸都在爲我賺錢的人,對德國報以深刻的同情。

在即將進入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英國之前,合衆國和德意志帝國的經貿合作便已經敲定了,從這點來看,帝國模式就是比民主國家效率高。你看看德意志帝國,再看看旁邊的法蘭西共和國,簡直高下立判。

在德美雙方代表的一致好評當中,謝菲爾德也如願的得到了專利授權和農業進口份額。第一次實踐了不要看我爲國家能做什麼,要看國家能爲我做什麼。

“國內廣大的市場在等着你們!”謝菲爾德對着蒂森、克虜伯以及一衆魯爾區卡特爾代表恭喜道。

“帝國的農業需求和調整,謝菲爾德家族是最大的受益者。”後者也同樣對謝菲爾德進行恭喜,“如同你說的,沒有人比你更懂得農業。”

有了你們的授權,用不了幾年也不會有人比我更懂工業,謝菲爾德舉杯道,“合作愉快。”

第三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七百二十三章 翩翩有禮的英國人第六百零四章 貝爾格萊德第五百二十六章 給杜邦個驚喜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等選民大會第六百零二章 兩大陣營第九十五章 奧運先驅威廉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魚吃小魚第四百八十八章 應該贏一次了第五百零九章 不是我乾的第三百八十五章 總統的女兒第六百三十四章 來點絕望的吶喊第二章 副理事長第四百九十四章 候選人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五百七十七章 沒有我不敢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老頭子回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五百六十章 宣佈降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都亂套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五百五十七章 單純的奴隸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房產商人顧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都是小場面第一百一十三章 關注弱勢羣體第三百三十章 反托拉斯的號角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罪推斷第一百五十六章 洛杉磯第五百一十七章 無解的難題第七百零二章 兩棲登陸戰第六百一十章 恩維爾的請求第三百八十一章 澳大利亞和南非第五百一十六章 調查杜邦公司第七百零五章 英印軍團北上第一百六十章 言語交鋒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多黎各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德魯梅隆第六百三十九章 壓抑的火山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隻幽靈第三百零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女權第二章 副理事長第一百零四章 標準之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過度章節(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七章 這就是人生吧!第二百五十五章 運河到手第四百四十章 農用坦克第二百八十六章 噴火試驗第六百三十六章 紐約大遊行第七十五章 愛國生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九十五章 共和黨分裂第一百二十六章 市場規律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部都過來第五百三十章 什麼叫官商勾結?第四百二十二章 決戰最高法院第四百八十一章 全國銀行關閉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軍部的客人第三百零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女權第三百一十一章 真相訪談第三百四十七章 什麼是真相?第二百一十六章 坑一把遠征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繼承人的誕生第一百三十章 愛迪生道歉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預言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強托拉斯的挑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給杜邦估個價第六百六十四章 帝俄使團第七百五十五章 戰後格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摩根的客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聯邦政府求上門第二章 副理事長第五十四章 英國人的陰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懂拖拉機第二百二十章 常公韜略第六百零八章 我就應該贏第八十章 鋼鐵現狀第四百三十章 強買強賣第四十五章 我懂德國第五十章 一家子精德第八十一章 懟天懟地德意志第三百四十七章 什麼是真相?第三百三十章 反托拉斯的號角第三百八十一章 澳大利亞和南非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油田第六百九十章 友軍無能第七百五十章 主力待遇第二百八十章 謝菲爾德炒房團第四百三十八章 新州建立提案第六百二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零六章 謀劃西部第二百三十一章 謝菲爾德蘭德公司第六百八十七章 曲線救國第二章 副理事長第六百五十八章 欣喜的德國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百零二章 新的總統第四百三十章 強買強賣第六十二章 聯合水果公司第四百二十六章 加利福尼亞暴亂第三百一十八章 槍擊案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