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關稅問題

宴會既已開始,和悅的舞曲催動着人們的跳舞情緒,很多少年少女翩翩起舞,不過這個場合並不屬於謝菲爾德這種土包子,只不過是一場慣常的舞會而已。應邀參加的也是國務卿一行人的部分成員。

富麗堂皇的大廳之後,那纔是真正做決定的地方。德意志帝國首相,普魯士總理霍恩洛厄-希靈斯菲斯特雙手撐着自己的腦袋,眼前一切仍然有些劍拔弩張。他的日常就是在劍拔弩張中度過的,德意志帝國的首相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俾斯麥,另外一種是其它人。

在威廉二世成爲德意志帝國皇帝之後尤其如此,不會再有俾斯麥那種強勢首相出現。可德意志帝國這種政治環境註定又會出現強人,那就很簡單了,這個強人必須要皇帝陛下親自擔任,霍恩洛厄-希靈斯菲斯特就處在這種尷尬狀態當中。

德意志帝國雖然早已經統一,在某種意義上仍然可以算是共君聯盟。只是沒有奧匈帝國那種共君聯盟這麼誇張,平衡境內各處王室容克和資本家利益,這並不容易,雖然並不是所有地方都像是巴伐利亞還存在軍隊。

最近幾年頻頻被提及的問題之一就是關稅,和美利堅合衆國一樣,最近幾十年來德意志帝國屬於奮起直追的階段,辦法自然是提高關稅閉門造車。問題是提高關稅必然會遭到報復,陷入互相提高關稅的局面當中。

現在德意志帝國的發展已經算是可以,越來越多的魯爾區聲音對這種關稅已經非常不滿,因爲提高關稅遭到的報復需要他們承擔。想要更進一步必須尋找到更大的市場,可如果帝國還保持這麼高的關稅,他們如何能前往別的市場?

“高關稅已經不合時宜,現在這種情況算什麼?保護了東普魯士的農產品?可我們仍然要進口糧食,因爲那些的莊園根本無法滿足全國的需求,這樣保護起來有什麼意義?高關稅遭到的報復,讓德國的出口毫無競爭力。爲了國家的發展,東部的莊園必須要有所收斂,高關稅必須成爲歷史。”

重新開口的是一個重量級人物,奧古斯特·蒂森,蒂森聯合公司的總裁。奧古斯特·蒂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看着對面一衆人,對高關稅的環境他早有不滿。

因爲在關稅問題上,蒂森聯合公司可算是受創嚴重,在傳統上俄羅斯帝國一直是德國出口的傳統市場,出口佔據蒂森聯合公司的三成。之所以當初魯爾區的大多數人同意了關稅政策,那是因爲當時英國佔據了國內的大量市場,從俄羅斯的損失可以從國內補回來,可現在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關稅又成了雙方爭論的焦點。

“奧古斯特說的很對,我們不能被堵在國門當中出不去。”這時候另外一個魯爾區的代表開口,正是日前還在埃森的阿爾弗雷德·克虜伯。

霍恩洛厄-希靈斯菲斯特看向兩人以及兩人身後沒有說話,但表情一致的衆人。他們代表的是兩百六十多個卡特爾公司。三百個煤礦和煤田,兩百個礦山和礦區,五十個運輸公司,一百多個發電廠,兩百多家銀行和貿易公司,上千個廠礦和公司實體。

煤礦、鋼鐵、水泥和機械,他們都佔據了德國內部一多半的份額。蒂森和克虜伯完全算不上是朋友,但在這件事上立場是一致的。

“魯爾區的朋友們,你們應該知道糧食安全對一個國家是多麼的重要,尤其是我們這種周圍很多不友好國家的環境,一定要保證德國人民的糧食不受到外來衝擊。”

“我認爲避免衝擊的最好辦法,就是提高生產的能力,保證了糧食自給再談是不是受到了衝擊,事實上國家年年都在進口糧食,你們做不到這一點。口口聲聲爲了國家的安全,卻無法滿足整個德國人的需求,這算什麼?這就算保護糧食安全了,沒看出來啊。”

“我們需要更加廣闊的市場,而不是被鎖在國內,明白麼?同樣都是農業領域,我們國家的莊園主,顯然沒有他們口中的鄉巴佬看的遠。”

“你們是不是收了美國人的錢?爲什麼要幫那些鄉巴佬說話?”對面的一羣人紛紛開口指責,似乎在懷疑蒂森、克虜伯等人對國家的忠誠。

“國外的環境並不是和你們想象當中的一樣,難道你們拿出你們的貴族身份就能讓人乖乖的掏錢了麼?貿易是對等的,能不能用你們比鋼板還硬的固執腦袋想一想?”

雙方開始紛紛指責對方的自私,在關稅上的認識,雙方已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衝突。

“人家經營農業,你們也經營農業,怎麼你們就不能保證全體德國人的糧食?既然你們做不到反正都是進口,不如讓人家來幫着你們。”

“我們合衆國現在至少可比俄國人有購買力多了,就看魯爾區那些人的想法,能不能對那些鄉村容克形成優勢了。”謝菲爾德爲國務卿幕僚拉塞爾坎特倒了一杯香檳,和對方撞了一下道,“希望一切順利。”

“要是德國人不讓出來利益呢?現在合衆國希望得到德國人對委內瑞拉的支持。”拉塞爾坎特有些苦惱的想到,“聽說德國的莊園主代言人也很多。”

“那還談什麼?我們欠德國佬的?又想要賺錢、又不肯出力、慢慢浪費時間是什麼意思?等着在談判桌上佔便宜?”謝菲爾德撇着嘴評價道,“我靠,有這種好事還輪得到他們,我們去找英國人好了。”

送走國務卿幕僚之後,謝菲爾德自顧自的喝着香檳,讓人把約翰康納叫過來,“給我找一家發行量巨大,但政治色彩不怎麼濃郁的報紙,讓倫敦公司那邊的人出點錢,在報紙上羞辱羞辱合衆國,來兩張諷刺漫畫更好。”

“少爺,這?”約翰康納奇怪的看着謝菲爾德,這是要幹什麼?自己罵自己?

“是罵聯邦政府,又不是罵我,你去辦就是了。”謝菲爾德聳聳肩道,韜光養晦麼,被譏笑兩句怎麼了,都是必然的過程。

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七百三十四章 德美斷交第四十一章 我也是貴族第三百八十章 薛定諤的俄羅斯第一百二十五章 團結的德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陣營雛形第六百四十四章 談一談第三百九十九章 巔峰對決第一百九十一章 西班牙宣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肥宅快樂水第三百二十七章 排華法案到期第二十九章 楊基小偷第六百八十六章 意大利參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基恩的困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美國運河管理公司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王國的夢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仗就是愛國第五百零七章 德國儲備糧決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候選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戰勝共和黨第六百二十二章 軍容嚴整的聯盟軍第六百九十四章 家屬情緒穩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美菲戰爭的時間第六百八十六章 意大利參戰第六十七章 女性榜樣第五百一十八章 現在是私人時間第一百一十三章 關注弱勢羣體第二百一十一章 抵達馬尼拉第七十五章 愛國生意第六百一十五章 警告意大利第七百三十二章 被套牢的貴賓第八十章 鋼鐵現狀第四百三十八章 新州建立提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會下的罪惡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部都過來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五十八掌 農民之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英勇善戰意大利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斷併購第六百七十二章 王牌大間諜第二百一十八章 聖誕大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體檢報告第五百三十章 什麼叫官商勾結?第一百七十七章 礙眼的西班牙第七百三十七章 皇帝揮劍第一百零四章 標準之爭第七百六十章 基輔第六百零四章 貝爾格萊德第五百一十七章 無解的難題第七百一十四章 決戰之年第三百八十二章 認真對待選舉第六百八十章 加速主義第四百八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二百七十二章 謝氏騙局第七百三十二章 被套牢的貴賓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老司法部長第五百三十章 什麼叫官商勾結?第四百六十二章 華爾街內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混亂的礦區第二百九十九章 進入菸草業第七百一十四章 決戰之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摩根進軍鋼鐵第四百四十章 農用坦克第七百四十三章 就是小感冒第五百八十二章 臉紅的澳大利亞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王牌大間諜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身威脅第二百四十一章 汽車公司成立第五百四十四章 貝克蘭第五百四十九章 馮如第五百六十五章 比爛的環節第六十六章 零錢第二百零三章 製糖托拉斯第六百七十九章 列日戰役第七百四十四章 皇帝會戰第三百零三章 聯合菸草公司第三百五十一章 總統想接盤第三百八十一章 澳大利亞和南非第二百四十五章 征服藍天第二百一十章 深入合作第三百九十二章 選舉就像是喝酒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五百七十一章 十億美元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三十五章 合衆國的爸爸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佛爺數學鬼才第五百四十六章 波士頓的示好第七十九章 盛情邀請第五百五十二章 當然是錢重要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七百零八章 籌備美聯儲第一百六十三章 都是小場面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事放兩槍第一百二十八章 興建大學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想努力了第七百零四章 波斯灣的威脅第七百一十四章 決戰之年第二百零七章 汝妻子吾自養之第六百九十二章 帝俄的霸氣第六章 鍍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