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頭看了一眼之前那個世界的入口,果真像三姑婆說的那樣,每個世界中的亡靈怪物,都只能在他自己所在的那個世界中帶着,不能進入到下一個世界,只見那個八分之一的戒靈,就站在那個世界的出口,也就是這個世界的入口處,正憤怒的看着我和三姑婆。
我知道那個八分之一戒靈根本就進不來,只見那個八分之一戒靈騎着骷髏戰馬,在那通往這個世界的入口處來回擺渡,就是不能進來,氣得他似乎骷髏戰馬都跟着生氣,時不時的高高的擡起兩隻前蹄子踹一踹什麼的。
一開始我還有些害怕,害怕這個八分之一戒靈萬一比較特殊呢,玩意就可以不受限制的進入別的世界呢,然後衝到這個世界來殺了我那怎麼辦啊。
但是我現在已經完全放心了,因爲我朝那個八分之一擺了幾個鬼臉,那個八分之一戒靈氣得頭上都燃燒器血紅色火焰了,但是就是隻能站在通道的那一頭憤怒的看着我卻不能過來。
這樣的話那我可就放心了啊,這個戒靈是真的過不來。
於是我頓時哈哈大笑一聲,指着那個八分之一戒靈大罵道:
“你倒是再給我狂一個啊?你來殺我啊?來啊,不殺了我都不是你性格,你剛纔不是特別牛逼的麼,剛纔你不是隨手一劍發射出來的燃燒着血紅色火焰的劍氣都能和三姑婆的用五朵地獄鬼火合成的猶如巨大的標槍一般的火焰箭矢的這個殺手鐗平分秋色麼,你不是特別厲害,特別能打麼。現在怎麼萎了啊,*,來啊,來打我啊,你來打我啊,我好怕怕啊,嚇死我了啊,哈哈哈哈。”
我頓時仰天大笑起來,要不是顧忌着三姑婆還在一旁的話,我就直接脫了褲子朝那個八分之一戒靈尿尿了呢。
但是就在我各種嘲諷那個八分之一戒靈的時候,三姑婆卻走過來對我說:
“我勸你還是見好就收吧,我想你似乎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啊。”
我頓時一愣,然後一臉茫然和疑惑的問三姑婆:“我忘記了什麼事情?”
三姑婆嘿嘿笑了一聲,然後纔對我說道:
“你忘記了,我們找到三姑婆之後,還是要順着原路返回的啊,也就是說我們回來的時候,還是要經過這個擁着一個八分之一戒靈的這個世界啊,到時候我們經過這裡的時候,一定會被這個八分之一戒靈發現的,到時候這個八分之一戒靈一定會拼死殺了我們的,你難道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麼?”
聽了三姑婆的話,我頓時恍然大悟,同時也震驚萬分,我擦,我怎麼把這種事情給忘了啊,這下完了,我剛纔可是把這個八分之一戒靈給得罪死了啊。
完了。
不過我隨即就不覺得怎麼樣了,於是我對三姑婆說道:
“三姑婆,其實這也沒什麼的,因爲,你說我就算不嘲諷他,難道我們回來的時候,他就會不殺我們麼?”
三姑婆想了想,又點了點頭,然後對我說道:“你說的有點道理,確實是這樣,就算你剛纔沒有嘲諷這個八分之一戒靈,他也照樣要殺了我們的,他不管怎麼樣都要殺了我們的,所以你嘲不嘲諷都一樣啊。”
我點了點頭,就是這個道理,反正我不管我嘲諷他還是不嘲諷他,他都是要殺了我們,那又有什麼區別呢,那還不如現在各種嘲諷他一下,先過過嘴上的癮多好啊。
想到這點,於是我嘿嘿笑了笑。
這個時候三姑婆對我說:
“好了,先不說這個了,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魔胎窯了。”
於是我好奇的問三姑婆說:“撒姑婆,魔胎窯是怎麼一回事。”
三姑婆嘆了一口氣,對我說道:
“說起魔胎窯,就要先說一說陰間的閻王殿和幾個閻王了。”
我頓時有些疑惑,好奇的問三姑婆:“三姑婆閻王難道不是一個麼?”
三姑婆點了點頭說:“閻王有好幾個。”
接着,三姑婆就開始跟我緩緩道來:
“因爲學佛都會遇到因果輪迴及“陰間”、閻羅王、十八層地獄等問題,所以很想知道陰間有幾位閻王主管業報輪迴,這些閻王是誰?
有些書中是這麼寫的:
閻王是鬼世界的審判主,諸鬼中的大王。梵語中的另一譯名「雙」,據說是因閻王兄妹兩人共同統管鬼世界之故。兄閻王治男鬼,妹閻王治女鬼,是統管女鬼的「女王」。
但中國佛教僧人對信徒絕對不提這個「女頭頭」,這是因爲「女人」在佛教中地位低微,惟恐女人在佛教中起「革命」。「雙世」意爲閻王自身苦樂並受,自身難保。
閻王原來是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的大王,在《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現,佛教沿用這一說法,稱閻王爲管理地獄的魔王,據《問地獄經》載,閻王從前是毗沙國的國王,在與維陀始生王的戰爭中因兵力不敵而立誓,願爲地獄之主。他手下的十8大臣率領所屬百萬衆共同立誓,共治地獄罪人。十八臣就是後來的十八地獄之小王,百萬之衆即後來地獄的衆多獄卒。
閻王所住的宮殿位於閻浮提洲南二鐵城山外,縱廣六千由旬。另據《禁度三味經》,閻王治下有五官,鮮官禁殺,水官禁盜,鐵官禁。淫。,土官禁二舌,天官禁酒。
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五說:”梵音閻魔,義翻爲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業,主守地獄八熱、八寒以及眷屬諸小獄等,役使鬼卒於五趣中,追報罪人,捶拷治罰,決斷善惡,更無休息。”
中國古代原本沒有關於閻王的觀念,佛教從古代印度傳入中國後,閻王作爲地獄主神的信仰纔開始在中國流行開來。中文“閻王”是從梵語中音譯過來的詞彙,本意是“捆綁”,具體意思是捆綁有罪的人,也譯作“閻羅(王)”、“閻魔(王)”、“琰魔”等等。
在古代印度神話中,閻王是管理陰間的王,印度現存最古老的詩集《梨俱吠陀》中已經有關於閻王的傳說。而閻王觀念的形成可能要更早,來源也不止一個,實際上閻王在古印度有很多版本不同的傳說。佛教創立後,沿用了閻王的觀念,認爲閻王是管理地獄的王。
關於閻王的信仰傳入中國後,與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統相互影響,演變出具有漢化色彩的閻王觀念—十殿閻羅。
傳說很早以前,閻羅王是毗沙國的一個國王,他生性好戰,而且從不服輸。當時惟一能和他敵的是由維陀始生王統治的一個國家,軍隊同樣也很強大。他們連年交戰,兵戎廝殺。
由於毗沙王一味地窮兵武,國力漸漸不支,終於在一次大的戰役中,毗沙國的軍隊被維陀始生王幾乎殺得兵馬殆盡。毗沙王好不容易殺出重圍,一個人落荒逃至一座山頂,他的十八個部隊,糾集了百萬人馬,到山上來找他。
他們先把毗沙王安慰一番,然後羣情激憤,朝打敗他們的維陀始生王所在的方向,對天起誓:“至死追隨毗沙王!一定要懲治兇惡的仇敵,就是到了陰間地府,也要稱王,血戰到底!”接着,他們就在毗沙王的帶領下,義無反顧地直入地獄。於是,毗沙王便成了威名赫赫的閻羅王,他的十八個部從分別做了十八層地獄裡的判官,而跟隨他的百萬之衆,也一個個變成了獄卒。毗沙王的誓言終於實現了!
生前他敗在維陀生王的手下,死後當上了地獄之王,維陀始生王到期了地獄也真夠他受的。那些數也數不清的各式地獄,千奇百怪,應有盡有。什麼八寒地獄、八熱地獄、孤獨地獄、泥犁地獄、刀山地獄、鐵牀地獄、寒冰地獄、剝皮地獄、畜生地獄、刀兵地獄、蛆蟲地獄等十八層,每一層都有着殘酷的刑罰,擺着血淋淋的刑具。也許是後來陰地府的案子越來越多,一個閻王很難審理完,就一分爲十。
十王分別爲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變成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五道轉輪王。他們各自在地獄十殿中審判押到自己殿上的鬼魂。因爲閻羅王名氣最大,所以居“十殿閻羅”之首。據傳說,人死後靈魂要到朱家經堂報到。”
聽了三姑婆的話,我心中萬分真經,原來還有這麼一回事,我頓時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孤陋寡聞了,知道的和見識的實在是太少了,我現在才知道,我和三姑婆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實力上他比我厲害,我比她弱,更是三姑婆見識的和知道的非常多,非常廣,但是我呢,我卻像個文盲一樣,屁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就彷彿一個農村人一樣,當然了,我這裡並不是說鄙視農村人和瞧不起農村人的意思,我只是說的那個意思罷了。
於是我又問道:“三姑婆,那這個魔胎窯,和那寫個閻王又有什麼關係?”
三姑婆回答說:“是因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