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王青明之後,顧誠在yy網絡科技召開了一次技術和運營線全體管理層的大會。算是公司徹底擺脫孫正意的“魔爪”之後、正式步入狂飆發展軌跡的動員會。
顧誠的生意發展到現在,所有子公司加起來也不過四五百號人,東部軟件園的辦公樓依然夠用,只不過今年又有兩層被yy網絡科技佔了。
佈置簡潔的大會議室直接佔了四分之一層樓,能容納百人開會。投影幕和電影院裡的小廳差不多,上面堆砌顯示着yy和貼吧等產品的發展數據。
“2003年1月,yy有效用戶:50萬,日活:14萬,同時在線:8萬。qq有效用戶:3400萬,日活:550萬,同時在線人數:310萬……
4月:yy有效用戶350萬,日活120萬,同時在線65萬;qq有效用戶3800萬,日活610萬,同時在線340萬……”
雙方的差距,足足有10倍之多。
投影幕上寫的“友商”數據不一定準確,基本上靠推算,也有一部分是王青明等跳槽者猜測的估值。
因爲按照騰雲公司公佈的數據,qq號的註冊數如今已經突破1億了,但事實上當時全國網民人口也才8000多萬,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就算到03年年底也才1.1億網民。
所以眼下那些qq註冊數,都是很多人一人多號甚至註冊囤積賬號的結果。去掉那些註冊之後被忘記掉、半年都不上一次的死號,以及一人多號,其實際用戶量也就4000萬。
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在此之前,顧誠給內部中層管理們定的基調,都是“只做一個小而美的遊戲玩家與樂迷之間的語音聊天工具”,沒說要硬懟“國民級社交”qq,所以大家也沒什麼壓力。
至於顧誠的真實想法,原先只有少數幾個高管知道——畢竟連孫正意那種老狐狸都得瞞過,知道的人再多就不安全了。
如今正式公佈了追趕計劃,並赤果果把qq列爲競品,讓好多人心裡都一陣發慌。
“搞得過麼?做社交可不是拼錢啊。有些東西,窗口期過了就是過了,怎麼可能抄得上去?”
“連我們自己平時都得用qq啊,人家已經把全國半數的網民囊括其中了,要是沒人制約的話,明年起碼能到7成,這個競爭怎麼打?”
“顧總這次可是被錢燒得狂妄自大了……”
yy網絡科技畢竟只成立了不到一年,除了部分從傳奇娛樂調過來的骨幹之外,大部分員工是新招的,對顧誠的手腕也不瞭解。
當下不少動搖的人,都露出了“吃棗藥丸”的嘆息。
顧誠統統看在眼裡。不過他並不打算一個個反駁,畢竟人多嘴雜,沒意思。
還是先把反對派的意見彙總一下,一次性解決大家的動搖。
於是顧誠直接點名,問一直老神在在坐着不發話、但表情明顯擰巴的雷俊。
“老雷,你怎麼看?”
雷俊被點名了,自然不能推脫。他的心態比大部分中層要好,而且有心理準備,但對於顧誠的計劃,他依然覺得有一股“年輕人乍富暴發、不知天高地厚”的魯莽。
“剛纔大傢俬下里的看法,我也聽見了。我不是完全贊同,但困難也不能不正視,社交產品畢竟是一個競爭垂直度非常嚴重的領域。在所有互聯網細分行業當中,是馬太效應的‘贏家通殺’表現得最徹底的一個點。
做社交的東西,切入風口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後面再怎麼燒錢砸資源,都是很難挽回的。qq畢竟已經佔據了國內半數網民,而且還在高速發展,盤根錯節,跟qq同質化競爭,肯定是要完蛋的……”
шωш⊕ttκa n⊕¢O
雷俊這番話,自問說得還是比較收斂的,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也給顧誠留了面子。
所謂“馬太效應”,稍微懂點兒傳媒的人應該都不陌生,歸結起來無非源於《聖經.馬太福音》裡的一句話:凡是富足的,就要給他更多;凡是貧乏的,就要連他已有的也剝奪掉。
互聯網和傳媒界是典型的贏家通殺型圈子,因爲複製傳播的成本幾乎爲零,所以最頂層優質資源的提供者,就可以覆蓋絕大多數同質化市場。
而社交軟件競爭的重度垂直性,更是把這個特性發揮到了極致:就算一個用戶想嘗試更新更好的社交軟件,但因爲他的好友列表都在舊軟件上,所以被用戶關係網所捆綁。用戶量最大的聊天軟件哪怕不做任何營銷推廣,光躺在那兒等別人來連,都能自動病毒式傳播佔領整個市場。
這些都是常識,在座的就沒有外行人,自然人人知曉。
也正是因爲知道這些難度,所以哪怕顧誠已經帶領他們從一個傳奇走向過另一個傳奇了,他們依然覺得顧誠是在說瘋話。
“社交軟件有重度垂直競爭,有天然的病毒式關係網自我繁殖能力,這幾點說得都不錯,我不否認。”顧誠清了清嗓子,覺得差不多可以反擊了,“但是,要說現在‘做國民級社交軟件的風口已經錯過了’,這我就不同意!在我看來,風口不但沒有錯過,而且纔剛剛要來到!”
此言一出,江湖震動。
在座的人,統統都“唰”地豎起了耳朵。
啥?qq都已經佔了超過半壁網民的覆蓋率了,你還說沒有錯過風口?想做社交爲什麼早幾年不下手呢?爲啥要拿那些錢在騰雲買19%的股權呢?
“不信?不信我就分析給大家聽。”顧誠說着,隨便點名了一個與會的管理人員。
他也不認識多少人,所以點的是誠品控股市場調研部的柳書琴。
“柳姐,你平時用qq麼?”
柳書琴慌慌張張站起來,掖了掖筒裙,答道:“當然用。不過公司推出yy之後,我也立刻申請了yy賬號,平時工作上都改用yy聊。但是原先的網遊、同學那些就沒辦法了,他們只有qq,我也說服不了他們用yy,所以……”
她還以爲顧誠是責怪她生活中不徹底用yy呢。
“不要緊張,我又不是怪你,用qq纔是正常的,畢竟我們的yy還沒做大嘛。”顧誠聽了妹子委屈的語氣,也不禁失笑,“那我問你,你qq上都有哪些好友?”
“誒?各方面的好友都有的吧,大部分是網友,還有些同學,少數是同事……”柳書琴實話實說,但不知道顧誠爲什麼要這麼問。
大部分聽衆也在心裡默默回想了一下,發現他們在qq上的好友構成也和柳書琴差不離。
“那你和你家裡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聯繫,會聊qq麼?和老師、領導呢?”
這個問題讓柳書琴好好想了一會兒,纔回答上來:“呃……父母那一輩老了吧,他們不太會,而且qq不是個玩的東西麼,老師、領導,也不會這麼聊……”
顧誠轉向所有在座的管理層:“你們大家呢?是不是也這樣,是的就舉手!”
一羣人面面相覷了一會兒,不約而同地舉手了。
“那不就結了!這就是我的結論——”顧誠擺了個縱橫捭闔的手勢,很有氣勢地說,
“你們只看到了qq已經佔領了國內半數網民用戶,卻沒看到qq如今涉及到的‘關係網’依然比較單一。這是一個起源於網上交友應用的工具,對熟人的滲透最多達到同學、玩伴這一層。至今還很少有人用它滲透到日常的工作生活當中去。
所以,qq還只是一個‘陌生人之間認識新朋友’爲主的陌生人社交工具,沒法轉型爲‘熟人社交工具’。大家都覺得它不夠嚴肅,不夠親切,只是宣泄早期互聯網帶來的‘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的私密感,獲取一個說瞎話騙人裝逼當噴子的環境。
所以纔有那麼多在qq上裝女人的人妖,所以三年前連馬騰本人都得用個女號去跟網友騙聊瞭解用戶需求,所以纔有那麼多人希望在qq上獵豔——今年這種情況已經少了一些,但依然還很普遍。”
顧誠連續排比說了一大堆qq要想向“熟人社交”轉型的隱痛點。還有最後一條,他憋着沒說出來,因爲那個段子在平行時空是2004年發生的,眼下還沒發生——
04年的時候,馬騰上過一次企業家們之間的訪談節目,主持人給了馬騰一個機會,給他5分鐘時間說服海爾總裁張瑞敏嘗試在海爾集團的日常工作管理中引入qq聊工作。但是被張瑞敏輕蔑地拒絕了。
那些90後和00後長大了回來看這段老梗的時候,固然都是嘲諷張瑞敏“保守、頑固、代表落後勢力”。但那只是因爲他們沒有親歷04年以前qq的大生態環境——當時的qq社交名聲其實比十年之後的陌陌還差,扔漂流瓶完全就是爲了約泡,以至於軟件聲名狼藉,誰都不好意思在qq上跟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太親密的熟人聊天。
只是每一個靠性和荷爾蒙完成第一桶用戶原始積累的軟件,都會在幾年之後想辦法洗白,漸漸裝得嚴肅。
連陌陌起家的時候,都找n多軟文公關,拼命希望大家把“約泡神器”這個屎盆子往自己臉上扣,吸引獵豔者當軟件的免費推廣員。等約了幾年之後估值做大了,才道貌岸然起來開始洗地。
現在才03年,連qq都還沒開始洗呢。
它雖然有了用戶量,卻還沒有捆綁到用戶之間的熟人關係網,大部分用戶的好友列表,都還是樹狀結構,而非網狀結構。
所謂樹狀結構,就是“你的好友大多數不認識你的其他好友”。這是陌生人社交應用的典型狀態,比如一個男人在網上約了幾十個女網友,這幾十個女網友相互之間是不認識的。
所謂網狀結構,就是“你的好友大多數認識你的同圈子其他好友”。這纔是熟人社交應用的應有之義。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在qq已經搶佔了陌生人社交的制高點之後,另闢蹊徑、繞過骯髒的荷爾蒙積累,直接做熟人社交,把yy做成一款‘我從來不指望加一個我現實生活中不認識的人’的通訊工具。”
顧誠此言一出,所有與會者都覺得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