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

考成不合格的官吏越多,也就意味着考成法的阻力越大。

如今光是明面上就能看到,考成法的阻力有多大了。

也難怪張居正一死,立刻就反攻倒算。

正因爲不合格的太多,朱翊鈞只好精挑細選,挑出兩個典型。

四品堂官、小九卿之一的屠羲英,史上首輔、心學傳人翰林編修趙志皋。

不上不下,過錯不大,同時又極具代表性。

但除了典型之外,還有很多連皇帝也不好直接訓斥的人。

爲了朝局穩定,只能委婉的表達。

譬如賞賜了南直隸刑部侍郎王錫爵的同時,又故意拿北直隸刑部作對比,就是在敲打不好當面訓斥的刑部尚書王之誥。

又比如戶部王用汲得賞的事由,則是將工部慎節庫的底子翻了出來,自然是在提醒掌慎節庫的工部右侍郎劉光濟——不必非等過完今年再致仕,可以早點走了。

你明朝廷裡,身居高位又尸位素餐者,實在太多了。

否則吳中行等人憑什麼連首輔老師也不攀附,反而想靠攻訐考成法,博取朝臣的青睞?

正因反對派聲音一度很大,朱翊鈞纔在處置完伏闕之事後,視閱吏部。

就是爲了給這一輪的考成法大察壓陣。

同樣地,只是訓斥了反對派還不夠。

一項政令若是沒有堅定支持者,也是不能長遠的。

所以朱翊鈞在吏部裝模作樣一番後,又開始在各大官署之間圈地露臉,行雲布雨。

發放賞銀。

提拔官階。

褒獎賜字。

尤其針對出身較差的官吏,譬如王用汲這般,朱翊鈞一個勁畫着考成法公開透明,升遷有依據的大餅。

一套官位、實惠、名聲、未來的組合拳下來,不說本人,同僚亦少有不眼紅者。

朱翊鈞一行人緩緩從工部衙門走出來。

正當他回憶着下一個人選的時候。

耳旁突然響起張居正的聲音。

“陛下,臣有奏。”

朱翊鈞好奇回過頭。

只見得張居正一臉嚴肅,拱手朝自己行禮。

朱翊鈞見他這般嚴肅,也不由斂容:“先生請說。”

身旁內臣識趣站到遠處。

只剩下兩位輔臣,一左一右簇擁着皇帝,緩步行走在千步廊中。

此刻已然是黃昏。

夕陽西斜,將三人的身影拉得極長,映照在乾乾淨淨的千步廊上,面朝承天門,背對大明門。

跟在皇帝身後的李得佑,突然湊到吳中行身旁。

低聲道:“子道,我恰好長於畫作,見此一幕靈感觸動,正欲回去潑墨成畫,子道字工而美,可否爲弟做序?”

吳中行正在發呆,聞言一怔。

旋即反應過來,李得佑這是在拉他一起,討好陛下——方纔只有他與趙用賢,身爲張居正弟子,得賞了中書舍人,外人想討好都沒門路面聖。

他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吳中行看一眼聯袂並行的一帝二輔,立刻回頭露出笑容:“承蒙有繼看得上,你我不妨連夜繪製,明日我去萬壽宮當值,纔好給陛下呈禮。”

李得佑聞言,動情拉住吳中行的手:“你我若是早些成畫,還能抵足而眠。”

其實他李某人最初也沒這麼機巧。

又是伏闕邀名,又是作畫諂媚的。

沒辦法,自從去年泰州學派那個狂生入京後,經常在城裡散佈些女子遭受了如何如何不公的說法。

搞得他成都府那個糟糠之妻,語言舉止怪異了起來,整日給他臉色看,說自己欠了她一個內閣夫人夢雲雲。

不得已,李得佑只好鑽營起來。

吳中行聽了李得佑這話,不由相視一笑。

盡在不言中。

與此同時,走在前方的張居正還在與皇帝說着正事:“……聖賢以經術垂訓,國家以經術作人,若能體認經書,便是講明學問,何必又別標門戶,聚黨空譚?”

“臣以爲,講學之事禁止不絕,乃是門戶之源不斷,干擾是非之徒頻出!”

“是故,當毀彼輩書院,斷根絕源!”

話音剛落。

朱翊鈞身旁的高儀直接面色一變,失聲道:“陛下不可!”

他幾乎以爲張居正在說胡話!

毀書院!

這事要是幹出來,脊樑骨都要被戳斷!

隆慶年間,張居正跟高拱禁講學時候,二人就“最憎講學,言之切齒”,對於書院,也是恨不得“盡改公廨”。

彼時還好先帝清醒,只由他們禁了講學,沒有聽他們的話,毀書院改學校。

眼下舊事重提,高儀生怕皇帝受了蠱惑。

朱翊鈞也忍不住眼皮一跳。

元輔,你太激進了!

張居正風評爲什麼這麼差?

不乏這傢伙歷史上幹過這事的緣故!

當時,張居正以“徒侶衆盛,異趨爲事,搖撼朝廷,爽亂名實”爲由,下詔毀天下非官學書院,以及將應天府以下凡64處書院,盡改公廨。

這做法,一度讓張居正名聲直追魏忠賢。

如今張居正恐怕是見到自己對這些講學的官吏也有所反感,這才趁熱打鐵,想一步到位。

但朱翊鈞哪裡肯幹。

在高儀出聲阻止後,朱翊鈞也連忙勸道:“先生曾以帝說圖鑑告誡朕曰,政事當徐徐圖之,不可燥而求急。”

“此先生有意考校朕耶?”

“當初嘉靖十七年毀書院,‘雖世宗力禁,而終不能止’,甚至一度‘官越禁,民越辦’。”

“講學豈是毀書院可行?”

雖然他也看不得屠羲英,趙志皋這樣整日講學的官吏。

但也沒到要毀書院的地步。

這可是天大的政治不正確,要是硬着頭皮幹了,不知道多少人要離心離德。

張居正見皇帝跟高儀不約而同反對,神色難免失望。

卻還是努力勸道:“陛下,如今各布政司皆有州學,兩京更有國子監。”

“既有官學,豈能任以私學蔓延滋生?”

“彼輩召遊食無行之徒,作僞亂異端之學,互相攻訐,書院一日不禁,講學一日不止。”

“豈因艱難而困頓不敢爲?”

以張居正看來,無論是程朱,還是王學,都沒什麼問題。

問題就在於,唸經的徒子徒孫太多了,好好一門學說,能搞出十幾個流派。

流派一多,亂七八糟的言論就出來了。

彼此之間還互相攻訐,可不就得四處妖言惑衆地講學麼?

不從根源上處理,趙志皋、屠羲英之輩,哪裡能絕?

如今已經連續兩屆狀元郎都是這種講學交遊之輩了,還不夠說明問題?

一旁的高儀勉強地笑了笑,安撫道:“元輔此言差矣,書院好毀,人卻難噤聲。”

“只怕適得其反。”

張居正怫然不悅,正要駁斥。

這時候朱翊鈞突然正色開口道:“先生,百姓衣食無憂,纔有暇聽彼輩各種歪理邪說,若非如此,便是聽白蓮教義,學五斗米法術了。”

“這是好事。”

“至於程朱、王學世殊時異,漸生異端……”

“這本就是無可避免之事,孔聖儒學尚且有了特色,我等何德何能逆勢而行。”

“禁官吏講學,乃是禁絕黨朋阿附,不務正業之輩罷了,民間講學,何罪之有?”

“若是言語涉罪,自有法司可治。若是無罪,豈能一言不合,便大肆非毀?”

“元輔,毀天下書院之事,朕不能應你。”

朱翊鈞是理解張居正的。

這個年頭,靠着講學搞政治的太多了。

當初的徐階,李春芳,如今的王世貞,趙志皋,乃至此後的東林黨,都是這樣模樣。

若是不稍加遏制,那就是聚衆結社,在野訂盟,插手政事。

發展到巔峰,就是明末復社那般情狀。

一聲令下,上萬士子齊聚。

暗中掌控科舉,孰元孰魁,孰先孰後,全靠復社指定。

乃至於首輔都俯首帖耳,一張紙條遞過去,指誰升貶,分毫不差。

盟主張溥,甚至有民間皇帝之稱!

但即便如此,朱翊鈞還是拒絕了。

他也不能爲了遏制民間非法組織,便輕易用看得見的大手,對各流派學說進行物理打壓消抹。

雖說如今的各大學派費拉不堪,言之無物。

但這種百花齊放的環境卻是很難得的。

要知道,在如今這個內生的系統之下,能有進行哲學自我更新,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總能出些好東西。

譬如說,能將皇帝的政治合法性,拉到司牧百姓的權責上,幾乎是突破性的觀點——“天以大位託之皇上,豈以崇高富貴獨厚一人?蓋付以億萬生民之命,使司牧之也。故曰天子,言‘代天子萬民’也”。

到這一步,已然是將君權神授的高高在上,悄然換成了君權民授權責對等。

誰說內生的環境下,誕生不了民智民主?

若非野彘皮壞事,寰球勝負尤未可知。

正是因爲這珍稀而難得的幼苗,如今正在自然生長,稍見雛形,朱翊鈞從未想過對其動用粗暴的手段。

哪怕是要改造經學,都是喚來王世貞,準備好好辯經,進行正經地精神碰撞。

如今又豈能功虧一簣,直接下死手毀書院?

所以,朱翊鈞這次很認真地,駁回了張居正的提議。

張居正認真看着皇帝。

皇帝一度是不插手內閣政務的,他作爲首輔,也深得信任,幾乎獨掌權柄。

但這一刻,突然體會到與皇帝意見不合時,是什麼感覺。

感覺很奇怪。

既有被反駁的不悅,又有對皇帝獨當一面的欣慰,再加上些許事情不盡在掌控的不安。

張居正一時並未答話。

他回頭看了一眼跟在身後的李白泱,又打量了一下皇帝身形。

心中突然有些感觸——皇帝,長高了啊。

張居正心裡滿肚子的理由,到了嘴邊,全數嚥了下去。

只化作一聲嘆氣:“陛下所言自有道理,但只怕彼輩藉此勾連,誹謗朝政。”

“待考成法鋪開,乃至度田,恐怕會出大亂子。”

考成法這裡試點一結束,就要鋪到半個大明朝了。

度田的事,也至多再等個三四年。

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大亂子。

若是不趁着現在反對之輩還未勾連,將其扼殺,屆時互相勾連,成了氣候,就不好辦了。

朱翊鈞搖了搖頭,自信道:“先生,只要咱們不亂,就出不了大事。”

他說完這句,頓了頓,再度重複道:“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張居正顯然不太同意,卻也只搖了搖頭,不再言語。

……

“陛下。”

“陛下。”

翰林院衙門不算大,畢竟是鴻臚寺衙門舊址重建的。

除了文翰、文史、弘文三館,就只有正中一處翰林正院。

朱翊鈞站在院落中,一面將一衆庶吉士、翰林喚起身,一面四處打量張望翰林院。

掌翰林事王希烈陪同左右,行禮介紹道:“陛下,文翰館以居侍讀、侍講、侍書、五經博士、典籍、待詔。”

“文史館以居修撰、編修、檢討……”

朱翊鈞壓根沒去聽掌翰林院事王希烈的介紹。

只講視線落到王家屏身上。

伸手招了招:“王卿,到朕近前來。”

王希烈正介紹着,聞言便要走到皇帝身邊。

擡頭卻看到皇帝正在朝王家屏招手,他有些尷尬地頓住腳步,時而摸臉,時而四處亂指。

王家屏面無表情,越過了一衆同僚,走到皇帝面前,一板一眼行了一個全禮。

“臣翰林修撰王家屏,拜見陛下。”

朱翊鈞上前一步,伸手將人扶起。

他握住王家屏的手,環顧四周一衆庶吉士、翰林:“翰林院乃是國朝儲才之地,羣英薈萃,諸事從無落於人後者。”

“自行考成法以來,優秀者衆,卻皆無王卿這般出類拔萃。”

“自考成法行一年來,王卿編兩朝實錄,進度遙遙領先不說,亦能雕琢文字,持正不諛。”

“去歲,先後擬寫《孝懿皇后諡冊文》、《聖母中宮尊號冊文》、《聖母尊號冊文》、《仁聖皇太后尊號冊文》、《慈聖皇太后尊號冊文》,字字珠璣,句句懇情。”

“而後教習內館,兢兢業業,諸生均交口稱讚,拜服稱師。”

“年初,入蜀冊封藩王之事,諸臣訥然無語,獨王卿挺身而出。”

“秋講以後,王卿補講官,廢寢忘食爲朕備課,一絲不苟而言之有物……”

朱翊鈞口中不吝誇讚之詞,神色更添激賞之意,直將王家屏誇到天上去。

這一幕,不知多少人眼紅。

皇帝特意跑到衙門裡,親自執手誇讚,一衆庶吉士,翰林,無不豔羨非常,恨不得取而代之!

這一遭過去,王家屏前途恐怕不可限量!

而難以接受人有我無的翰林,眼中亦不乏嫉恨之色。

朱翊鈞將這些神色盡數收入眼底。

他當然知道自己這樣作態,多少有些誇張。

畢竟考成優上者衆多,未必沒有比王家屏做得更好的。

但,政治嘛。

是要打榜樣的。

只一個非翰林不得入選內閣的詞條,王家屏就贏了下面的苦哈哈太多。

再加上其人出身不高,是個且耕且讀的出身,最適合給考成法站臺打樣——你看,在崗位上好好幹活,比四處講學拉關係的有前途。

當然,這些都離不開王家屏本就忠懇任事,頗有才幹,這纔給自己掙來了這個機會。

朱翊鈞口中話說完後,這才放開了王家屏的手。

任由其謝恩行禮。

王家屏見皇帝終於放開了手,當即下拜恭謹道:“陛下所言,皆是臣分內的事,當不得陛下盛讚。”

“況且,臣每日安寢,頻繁加餐,也並未廢寢忘食。”

王家屏說完,場上衆人紛紛面色古怪。

朱翊鈞微笑的臉也一時有些不尷不尬。

很好。

不愧是你,難怪叫端人,這時候還端着。

朱翊鈞心中不免腹誹。

算了,也怪自己沒早料到這廝不會配合演出,才表演過頭了。

他也知道,王家屏歷史上就不太上道。

高拱做首輔就駁斥高拱,老師張居正做首輔就得罪張居正,學生萬曆掌權就硬頂萬曆。

絕頂好資源,最後負氣致仕。

不過卻也是個不作僞的直人。

想到這裡,朱翊鈞失笑得擺了擺手:“是朕措辭誇張了。”

“總之,朕是不得不賞你。”

他看向身後的張居正,問道:“元輔,左春坊可有適合的位置補闕?”

來前就有公議的事,自然沒什麼好說的。

張居正裝模作樣沉吟片刻,答道:“回稟陛下,左春坊左諭德尚有空缺。”

左春坊左諭德是從五品,歷來作爲翰林升遷的快速通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朝王家屏笑道:“王卿明日便去左春坊報道罷。”

說罷,他沒等王家屏說話。

再度環顧一衆庶吉士,翰林,認真道:“國朝用人之際,諸卿萬以王卿爲榜樣,朕必厚而待之!”

說罷,又是親自賞銀,親寫“一德衷和”四字,賜王家屏。

一套流程下來之後。

朱翊鈞這纔在衆人簇擁下離開翰林院。

一衆庶吉士、翰林,神色複雜躬身送行。

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緻思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第35章 獻替可否,無中生有158.第157章 隨物賦形,越辨越明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第27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121.第120章 層接遞卸,虛實相參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128.第127章 望風希指,狸貓換子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111.第110章 一箭雙鵰,鞘裡藏刀第14章 發個單章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第54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116.第115章 遺聲餘價,死生亦大132.第131章 瀉水置地,南北自流183.第181章 相濡以沫,河傾月落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57章 投石問路,疑團滿腹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7章 孝事兩宮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146章 鏗鏘有力,摧金斷玉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116.第115章 遺聲餘價,死生亦大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第145章 紛繁複雜,悃愊無華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6章 暗流涌動75.第74章 榮辱與共,大局爲重63.第63章 以退爲進,任情恣性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26章 借題發揮,克愛克威第14章 發個單章134.第133章 犯顏直諫,讀書百遍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94.第93章 瞶禍翫災,火燒欽差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130.第129章 原委始末,陰差陽錯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95.第94章 風雨飄搖,鬼哭神嚎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133.第132章 天之驕子,流行坎止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120.第119章 急轉直下,心狠手辣119.第118章 斠然一概,意料之外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94.第93章 瞶禍翫災,火燒欽差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187.第184章 江河日進,天星應命185.第182章 暑往寒來,蜂蠆起懷99.第98章 克傳弓冶,分化瓦解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124.第123章 撥亂反正,黜昏啓聖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84.第83章 衆楚羣咻,多事之秋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65.第65章 潛光隱耀,另起爐竈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第7章 孝事兩宮82.第81章 坐地分銀,時詘舉贏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41章 粉墨登場,豁然開朗第50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136.第135章 抽絲剝繭,豬卑狗險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