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

莽應裡內心的擔憂和恐懼是可想而知的。

他十三歲隨着自己的父親莽應龍上陣殺敵,繼位國王的時候已經四十六歲,隨着登上王位繼續征戰,他的威望不減反增,逐漸掌握了西接印度東到越南北抵大明南臨大海的東南亞第一王國,佔地面積堪比二分之一箇中國江南,各種意義上都不能算作小國。

就是這樣一個國度,卻有着他最爲致命的弱點,以至於當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到來的時候,莽應裡才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多麼大的錯誤,但是錯誤已經鑄成,無法改變,唯一的辦法,就是勇敢地面對,徵召自己全部的軍隊,派出自己最強大的將軍,帶着最精銳的武器,和強大的敵人決一死戰。

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只有最堂堂正正的正面決戰,一戰以決生死。

十萬緬軍主力逐步聚集在了緬甸國都,莽應裡每天都會檢閱自己的部隊,檢查他們的軍事裝備,檢查他們的戰鬥面貌,檢查他們的身體情況,每天都和自己的士兵待在一起,他現在感覺,只有和自己的士兵站在一起的時候,他纔是他自己,其他時候的他都不是他自己。

如果不是他的身體已經不復之前那麼雄壯,如果不是他的身體已經無法承擔一場劇烈的戰鬥,他一定會自己親自率領十萬軍隊出征,但是很可惜,他衰老的身體已經不足以支持他再一次的倔強了,他已經快要六十歲了,在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土地這樣的時代,他已經是難得的長壽者,他已經無法承擔一次高強度的戰役了。

於是,他選擇把這一次的拯救自己的國家的任務交給自己的兒子,最得意的兒子,緬甸王太子閔啓德·室拉,這是他最得意的兒子,和他自己一樣,也是一直跟隨着自己的父親,也就是他自己征戰沙場,也是十三歲上了戰場,當時莽應裡自己還在莽應龍的帶領下征戰沙場,閔啓德也活躍在戰場上,祖孫三代一起征戰,被當時的緬甸軍隊極大擁護。

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爭,莽應裡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去指揮了,因此,他決定把這場戰鬥交給他的兒子去指揮,藉此作爲考驗閔啓德能否成爲挽救國家命運的英雄王,如果他做到了,那麼緬甸的王位就是他的,誰也搶不走,如果他做不到,那麼緬甸就會滅亡,王位也不復存在,這是很直觀的等價交換。

閔啓德自己也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考驗,也是最嚴峻的考驗,自上戰場以來,就沒有如此艱鉅的考驗,和之前歷次的戰鬥相比,他都沒有如此緊張和激動過,十萬軍隊,放眼周邊的國家,有幾個國家能組織十萬軍隊暫且不說,又有幾個人可以指揮十萬軍隊作戰呢?那個明將蕭如薰也就只能指揮三萬人作戰,但是他的手下,卻有實打實的十萬戰兵。

除了十萬戰兵之外,還有十萬雜役軍隨着他的主力部隊一起前往,給戰兵服務,給戰兵當炮灰,這場傾國之戰,莽應裡已經集中了自己全部的軍隊和全部的財富,把所有的家當都託付給了自己的兒子,他自己身邊只有兩萬人不到的衛隊,他給這支主力部隊籌集了足夠使用半年的糧草和軍需供給,這幾乎是把他的家底都給掏空了。

王都的人們的家裡面能用的東西全部都被徵用了,他們也在翹首以盼自己的子弟兵可以帶回來比他們付出的十倍百倍更多的戰利品回來,這不是第一次了,以往最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奉獻出他們的全部支持軍隊戰爭,打贏之後,他們會得到數倍於他們所付出的,只有他們是和這個軍政府休慼與共的。

這場傾國之戰,緬甸付出了全力。

閔啓德召集了自己父親身邊所有能打得有戰鬥經驗的打過勝仗的大將,一起舉辦軍事會議,詳細分析明軍和暹羅軍的情報結合目前所知道的一切信息,他們斷定明軍和暹羅軍會結成聯合部隊一起前進,而兩軍目前尚且還在磨合期,所以不敢貿然出兵開啓戰端,而這一點,恰巧就是緬甸軍的勝機。

一名從莽應龍起兵時代就一起跟隨着莽應龍的兩朝老將如此建議——

明軍和暹羅軍之間語言不通,習俗不通,相互之間磨合需要一定的時間,各自的戰法和習慣都不一樣,難免會產生摩擦,如果沒有充分的溝通和協作,他們是不敢首先主動出擊的,而是會藉着目前的優勢,繼續威壓緬甸,然後抓緊時間磨合。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烽煙四起,到處都是反抗勢力,我們的處境十分危險,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明軍和暹羅軍的聯軍,他們還沒有出戰就給我們帶來了那麼大的麻煩,讓我們徵集不到足夠的糧食和軍費,目前的一切已經是全國的力量,我們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

時間拖得越久,對明軍和暹羅軍越有優勢,而對我們就越危險,我們只有半年的糧草和軍需,每拖一天,我們戰勝的機率就小一點,所以雖然非常冒險,但是目前我們最正確的戰術,應該是主動出擊,直搗暹羅首都,把納瑞宣那個狗崽子給宰了,把明國的統帥給砍頭,告訴所有人,我們纔是這裡的霸主!

沿襲了莽應龍的霸氣的老將軍,霸氣無雙的吼出了最強的宣言,年輕的閔啓德渾身上下熱血沸騰,戰將們血氣十足,於是一直通過了這個目前看來對緬甸優勢最大的決議。

既然敵人要滅我的國,我就要正面還擊,打倒敵人的老巢裡面去,敵人一定以爲我還在構築防線,卻不知道我所奉行的真理是『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我從來不畏懼任何的挑戰,不畏懼任何敵人,我們就是在戰爭中和挑戰中生存下來的!

閔啓德大手一揮,立刻下達了自己出任總帥以來的第一條軍令。

全軍整備,全軍出擊!

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大結局 復國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養料(下)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六百一十 敢不敢?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三十三 葉公夢熊六百一十 敢不敢?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八十四 談判專家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七百一十六 他們的膽都被打破了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七百二十一 皇帝與秦國公九十九 平壤終焉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九百零七 衍聖公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兩銀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說說六百二十五 細作?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三十四 準!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八百三十九 謝禾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