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將軍,那可是大西軍裡頭數一數二的勇猛戰將。他身形高大,肌肉虯結,宛如一尊行走的鐵塔,往那兒一站,便讓人心生敬畏。他的眼神銳利如鷹,彷彿能洞察人心,讓人不敢直視。記得有回,他一記重拳就把阮師武的女婿旺兆麟給打趴下了。那一拳,帶着風聲,猶如驚雷一般,旺兆麟當場重傷倒地,周圍人都看傻了眼,紛紛議論:“定國將軍這一拳,真是威力無窮啊!”
然而,此刻的定國將軍,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張獻忠大王一紙令下,決定暫時收回他的兵權。這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定國將軍心裡頭那叫一個不是滋味。他自個兒清楚,雖然有人懷疑他是奸細,但他絕對是真心實意爲大西賣命的。他想起以前的日子,那時候他還只是個孩子,餓肚子的時候,是張獻忠大王分給他吃的,讓他活了下來。這份恩情,他到死都不會忘。
現在,李定國就像是走進了死衚衕,想證明自己不是奸細吧,又拿不出證據;想再把兵權要回來,更是沒個頭緒。他坐在營帳裡,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無奈和焦慮。營帳裡頭議論紛紛,高文貴將軍擔心得不行,怕孫可望對將領們起了疑心,萬一鬧起內鬨來,整個大軍都要遭殃。他走到定國將軍身邊,低聲說道:“定國將軍,這事兒可咋整啊?咱們得想個法子啊!”
定國將軍擡頭看了看高文貴將軍,苦笑了一聲:“文貴,我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但咱們不能亂了陣腳,得沉住氣。我相信大王會明察秋毫的。”
然而,事情並沒有像定國將軍想象的那樣發展。軍令如山倒,說是讓李定國帶着隊伍往南去,攻打安陸府。李定國一聽,心裡咯噔一下。他知道這一去凶多吉少,但軍令是不能違抗的。他只能硬着頭皮上,出發前暗暗發誓一定要拼盡全力保護好手下的每一個兄弟也算是報答張獻忠大王的恩情了。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李定國擡頭望着滿天的星星,心裡五味雜陳。他想起以前在荒野裡求生的日子那時候他孤身一人與野獸搏鬥與飢餓抗爭。再看看現在身陷的困境未來怎麼走他心裡也沒個底。但身爲武將他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就算前路再兇險再不確定他也得咬緊牙關一往無前。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復內心的波瀾。他明白,現在不是自怨自艾的時候,而是需要振作起來,帶領兄弟們去戰鬥。他站起身來,走出營帳,望着遠處漆黑一片的山林,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壯志。
“兄弟們!”他高聲喊道,“咱們雖然遇到了困境,但咱們是大西軍的勇士!咱們不怕死!咱們要爲了大西的基業,爲了咱們的家人和兄弟,拼盡全力!”
他的聲音在夜空中迴盪,激勵着每一個聽到他話語的戰士。他們紛紛響應着定國將軍的號召,士氣高昂地準備出發。
在出發前的那一刻,李定國回頭望了一眼張獻忠大王的營帳。他心中默唸着:“大王,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我一定會帶着兄弟們平安歸來。爲了大西,爲了您,我願意付出一切!”
然後,他轉身大步流星地走向隊伍的前面。他的身影在夜色中顯得格外高大威猛,彷彿是一尊無畏的戰神。他帶領着隊伍,踏上了前往安陸府的征途。
在路上,他們遇到了重重困難。山路崎嶇難行,天氣變幻莫測,時而暴雨傾盆,時而烈日炎炎。但李定國始終堅守着自己的信念,他不斷地鼓勵着戰士們,帶領着他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終於,他們來到了安陸府的城下。李定國擡頭望着這座堅固的城池,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壯志。他知道,這是一場硬仗,但他也明白,只有戰勝這座城池,才能證明自己的清白和忠誠。
他揮舞着手中的大刀,高聲喊道:“兄弟們!衝啊!爲了大西!爲了我們的榮耀!”
戰士們紛紛響應着他的號召,奮勇向前。他們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刀光劍影交織在一起,血肉之軀在戰場上碰撞着。
李定國身先士卒,他揮舞着大刀砍向敵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他的勇猛激勵着每一個戰士他們紛紛效仿着他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
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一夜,雙方傷亡慘重。但最終,李定國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帶領着戰士們攻破了這座城池。他們取得了勝利!
當李定國站在城樓上望着遠方的時候,他知道這場勝利不僅僅是對敵人的打擊更是對自己清白的證明。他相信張獻忠大王會明白他的忠誠和付出。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着勝利的喜悅和疲憊的交織。他知道,這場戰鬥只是他人生中的一場考驗,而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
但他也明白,只要心中有着堅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決心,他就能夠克服一切困難,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安陸風雲
安陸這座城,歷史悠久,自唐朝始建,歷經宋、元各朝的不斷修繕,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已從一個小小的縣城晉升爲安陸府,府衙巍峨地坐落在城中。城牆之壯觀,令人歎爲觀止,足足有三丈高,繞城一週長達七裡。城牆上,城樓、箭樓、角樓密佈,宛如一道道堅固的屏障,守護着這座古城。城外,一條寬闊的護城河靜靜流淌,水面亦有三丈之寬,想要攻克此城,絕非易事。城牆由堅硬的石塊砌成,堅固無比,即便是紅夷大炮,也需要連續轟擊數日,方能顯露出些許破損。
李定國手下僅有五千騎兵,且平日裡疏於攻城訓練,如今要他拿下安陸,無疑是難上加難。高文貴將城內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知李定國,李定國聽後,沉默良久,心中暗自思量,張獻忠這道命令,未免太過苛刻。
“將軍,別再猶豫了!張獻忠如此不仁,我們何必再對他講義氣?白白送死有何意義,不如反了算了!”高文貴情緒激動,眼睛瞪得溜圓,拳頭緊握,彷彿要將滿腔的怒火都傾瀉而出。李定國瞪了他一眼,厲聲喝道:“住嘴!”隨即果斷下令:“天威營,立即收拾行裝,隨我前往安陸城下!”五千騎兵聞令而動,迅速收拾行裝,整裝待發。
李定國率軍離去後,張獻忠的眉頭緊鎖,他轉頭望向旺兆麟,憂心忡忡地問道:“你說,李定國這一去,還能回來嗎?”阮師武輕輕搖了搖頭,沉聲道:“他攜帶的糧食僅夠兩日之用,兩日內若無法攻下安陸,必將因缺糧而撤。”張獻忠聞言,心中稍感寬慰,但隨即又憂慮重重:“我們這樣做,是不是太過分了?”阮師武笑着安慰他:“主公多慮了,忠心之人,即便面臨生死考驗,也不會改變心意;而那些心懷叛意之人,遲早會露出馬腳。”張獻忠沉思片刻,終於下定決心:“那我們就靜觀其變,若他未反,便將兵權歸還於他;若他反了,再行收拾他也不遲。”
阮師武隨即前往孫可望的營地,孫可望一見他前來,便好奇地問道:“軍師,今日怎有空閒到我這裡來?”阮師武笑眯眯地迴應:“無事不登三寶殿,我自然是有事而來。”兩人寒暄幾句後,阮師武突然話鋒一轉:“聽說主公已言明,若李定國能攻下安陸,便恢復他的兵權。”孫可望一聽,臉色驟變,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他急忙追問:“軍師,此言當真?”阮師武一臉嚴肅地迴應:“我怎敢欺騙你?你若不信,自可去找主公求證。”
孫可望聞言,臉色更加陰沉,他頹然坐在椅子上,心中焦急萬分。他剛接手李定國那一萬五千精銳不久,若兵權再被收回,他該如何自處?阮師武見狀,嘿嘿一笑:“將軍勿憂,我們自有辦法應對。”孫可望垂頭喪氣地說:“我能有什麼辦法?義父的命令,誰敢違抗?”阮師武故作神秘地說:“誰說沒有辦法?”孫可望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軍師,你有什麼好主意?”阮師武笑了笑,卻不言語,只是說道:“昨日捱了一頓打,差點把這事兒給忘了。”
孫可望一聽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趕緊進帳篷拿出一個長檀木盒子,放在桌上說:“這是林小風十六年前攻武昌時,我們從楚王府裡得來的寶貝,軍師請過目。”阮師武假意推辭了一下,然後打開盒子一看,裡面是一幅畫卷,畫的是明皇受篆的情景,畫工精湛,栩栩如生,原來是畫聖吳道子的真跡《明皇受篆圖》!阮師武一看之下,驚爲天人。孫可望故意裝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這畫對我來說並無用處,軍師若是喜歡,便拿去吧。”阮師武也不客氣,捲起畫卷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裡,抱着便走了。臨走前還囑咐孫可望:“安陸那石頭城,堅固無比,若無內應,實難攻克。此事若泄露出去,縱使你有五萬大軍也枉然。”說完便急匆匆地離去了。
孫可望在原地琢磨了好一會兒,然後叫了個親兵進來,密謀了一番。親兵領命後,換了身衣服騎上馬就飛奔出營去了。孫可望望着親兵遠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祈禱,希望這一切都能如願以償。
第二天一大早,安陸城外便熱鬧非凡,老百姓們揹着農產品等待着進城交易。高文貴帶着一千多大西軍的士兵也混在其中,打算找機會進城。然而,他們剛走到吊橋邊,便聽見轟隆隆的響聲,吊橋升了起來,緊接着,幾百個全副武裝的明軍從城門裡衝了出來,攔在吊橋邊上。帶頭的軍官拿着弓大聲喊道:“聽說有流賊混在你們中間想搗亂,凡是想進城的都得接受檢查,違抗的就地正法!”老百姓們雖然不樂意,但也只能排隊等待着被檢查。明軍檢查得極爲仔細,連衣服、行李、扁擔都不放過。
高文貴摸了摸藏在籮筐裡的腰刀,嘆了口氣對旁邊的士兵說:“看來今天是進不去了,撤吧!”說完就要帶人撤退。明軍將領一看急了,大聲喝止:“站住!再不停下就放箭了!”高文貴假裝沒聽見,撒腿就跑。將領一看這架勢,氣得直咬牙:“放箭!”箭矢如雨點般飛來,但高文貴他們跑得快,已經逃出了射程。他們一邊跑一邊回頭望着那堅固的城牆和嚴密的防守,心中暗自思量着下一步的計劃。而城內的百姓和明軍則望着他們遠去的背影,議論紛紛,不知道這場風波何時能夠平息。
安陸風雲之箭矢破空
嗖的一聲,箭矢如同劃破夜空的流星,迅猛地射向正倉皇逃竄的大西軍士兵。那箭矢帶着呼嘯的風聲,彷彿死神的鐮刀,無情地收割着生命。
“啊!”慘叫聲此起彼伏,迴盪在空曠的原野上,讓人聽了心驚膽戰。高文貴嚇得魂飛魄散,他頭也不敢回,雙腿像灌了鉛似的飛奔,只想拼命逃離這可怕的場景。他的心跳如鼓,每一次跳動都彷彿要將胸膛撕裂。他不敢想象那箭矢如果射中自己,會是什麼樣的後果。他只能拼命地跑,跑得越快,離死亡就越遠。
跑了好幾裡地,高文貴纔敢停下來喘口氣。他回頭一看,發現明軍並沒有追上來,反而帶着受傷的士兵返回了營地。他心中一陣慶幸,但隨即又被沉重的失落感所籠罩。他知道,自己這次是損失慘重,不僅沒能攻進城,還折損了不少兄弟。他垂頭喪氣地返回自己的營地,心中充滿了挫敗感。
李定國聽到這個消息後,親自出營迎接高文貴。他看着高文貴那狼狽不堪的樣子,心中一陣痛惜。他安慰高文貴說:“沒事,這次沒成功,我們再想別的辦法。”但高文貴卻悲憤交加,滿臉愁容地說:“將軍,別再掙扎了,爲弟兄們找條活路吧!”李定國聽了,心裡也是五味雜陳。他沉默不語,只是靜靜地望着遠方,彷彿在尋找着答案。
第二天清晨,李定國率領着四千騎兵,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安陸城下。他們整裝待發,氣勢磅礴,彷彿要將這座堅城一舉攻下。然而,當他們來到城下時,卻發現了一件令他們驚訝不已的事情。
昨天被俘的大西軍士兵竟然都聚集在城外,被一羣麻袋和布囊圍着。他們面面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李定國感到十分驚訝,他連忙派士兵去詢問原因。
不一會兒,派去的士兵回來報告說:“那些都是大西軍的天威營士兵,明軍知道他們是將軍的部下後,都道歉說抓錯了人,還給了他們食物和療傷的藥。”李定國一聽,愣住了。他心中一陣疑惑,明軍爲什麼會這麼做?難道其中有什麼陰謀?
士兵遲疑了一下,繼續說道:“明軍說將軍其實是他們這邊的人。”李定國一聽,大驚失色。他心中一陣慌亂,這分明是敵人的反間計啊!如果被張獻忠知道了,自己肯定會被扣上奸細的帽子,百口莫辯。
他強作鎮定,繼續問道:“那些麻袋和布囊裡裝的是什麼?”士兵回答說:“是糧食。”李定國又問:“是明軍送的?”士兵點點頭:“是的,他們說這些糧食是從南直隸運來的,是朝廷特地爲將軍準備的。”
高文貴聽到這裡,嚇得連連後退。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難道自己的上司安西將軍真的是明廷的奸細嗎?這個念頭實在太可怕了!但轉念一想,如果李定國真的是明人,那自己和兄弟們豈不是都成了官軍?想到這裡,他又生出了一絲希望。
他滿懷期待地問李定國:“將軍.你.早就有了退路嗎?”李定國一聽這話,氣得怒斥道:“放屁!我豈是那種有二心之人!”他的聲音如雷貫耳,充滿了憤怒和堅定。高文貴自知失言,連忙解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如果將軍真的是明人,那我們豈不是都有了活路?”
李定國知道高文貴不信自己,也知道張獻忠更不會信。他現在已經是進退兩難,回去肯定是死路一條,還會連累親信。他望着遠方的天空,心中一片茫然。他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再回到大西軍了。於是,他下定決心要離開大西軍,告別張獻忠。雖然前路未卜,但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他果斷地命令道:“傳令下去,帶上這些糧食南下湖廣!”天威營的士兵們本以爲今天會死在城下,沒想到非但沒有喪命,反而得到了糧食補給。大家都喜出望外,紛紛歡呼起來。很快,糧食就被裝上了馬背,五千鐵騎浩浩蕩蕩地向着南方進發。
他們沿着府河南下,前路茫茫不知去向。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迷失方向,而是沿着河流前行,尋找着新的機會和出路。昔日他們爲大西而戰,如今離開大西卻反而失去了方向。但他們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堅定地前行着。他們知道,只要心中有信念,腳下就有路。
時值秋收季節,金黃的稻浪如同海洋一般無邊無際。農夫們在田間勞作,享受着豐收的喜悅。他們揮汗如雨,卻滿臉笑容。而李定國則命令士兵們幫助百姓收割稻穀。這一舉動讓百姓們感到十分驚訝和感激。他們沒想到這些曾經被視爲流賊的士兵竟然會主動幫助他們收割稻穀。他們紛紛向李定國表示感謝,稱讚他的仁義之舉。
雲夢城頭的明軍看到這一幕也紛紛議論起來。他們驚訝地說:“真是奇怪啊!流賊竟然會幫助百姓收割稻穀!”有人還開玩笑說:“是不是你親戚家的稻穀被流賊偷走了不好意思說出來啊?”但更多的人則是被這一幕所感動,紛紛稱讚李定國的仁義之舉。他們覺得李定國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即使身爲流賊,也依然保持着對百姓的關愛和尊重。
而李定國則帶領着五千鐵騎繼續前行着。他們的未來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他們卻充滿了信心和勇氣。因爲他們知道,只要心中有信念,腳下就有路。只要堅持前行,就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他們相信,無論未來會遇到什麼困難和挑戰,他們都能夠勇敢地面對並克服它們。因爲他們是一支有着堅定信念和強大戰鬥力的軍隊,他們無所畏懼!
城外,夕陽如血,灑在空曠的野地上,一位孤騎的身影被拉長,顯得格外寂寥。守城的明軍將士,身着斑駁的鎧甲,目光警惕地望向這位不速之客,大聲喊道:“城外頭那位,您是哪位啊?”
“我是張志瑜。”城下的人應聲答道,聲音清晰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守軍將士眉頭微皺,打量着眼前的這位中年人,他身着深色勁裝,腰間佩刀,面容堅毅,眼神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守軍好意相勸:“最近流寇猖獗,全城都戒嚴了,您不能進城,趕緊走吧!”
張志瑜擡頭望向城牆,那城牆高聳入雲,顯得堅不可摧,他沉聲問道:“你們知道那些流寇現在在哪兒嗎?”
“知道,就在城北五里地外呢。”守軍回答,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安。
“好,多謝了。”張志瑜說完,調轉馬頭,朝北而去。他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漸行漸遠,留下一串堅定的馬蹄聲。
路上,張志瑜遇到了不少驚慌失措的百姓,他們肩挑手提,行色匆匆,時不時回頭張望,生怕被流寇追上。張志瑜心中暗自嘆息,他知道,戰亂之下,百姓受苦最深。他夾緊馬腹,加快了速度,決心儘快找到那些流寇,爲百姓謀求一份安寧。
沒過多久,張志瑜就被李定國的探子發現了。他被帶到了一片池塘邊的空地上,只見李定國穿着短衫,正在煮粥,那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氣撲鼻,與周圍的荒涼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定國擡頭看了張志瑜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你是誰?找我有什麼事?”
“我是東廠的張志瑜,奉旨前來詢問。”張志瑜不卑不亢地回答,他的目光銳利,直視着李定國。
李定國眉頭一皺,語氣中帶着不屑:“奉旨?我又不是他的臣子,憑什麼要回答他的問題?”
張志瑜笑了笑,他的笑容中帶着一絲深意:“李定國,你九歲從軍,南征北戰十五年,可曾想過自己到底在爲什麼而戰?”
李定國用勺子攪了攪鍋裡的粥,沉默不語。他的面容剛毅,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迷茫。
“如果不知道,那就不用說了。”張志瑜故意激他,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挑釁,彷彿在試探着李定國的底線。
李定國停下手中的勺子,嚴肅地回答:“我爲了天下的百姓而戰。”他的聲音堅定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執着。
“好。”張志瑜點了點頭,他的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賞,“那我再問你,大明王朝是不是快要滅亡了?”
“是的,三百年基業,如今已是風雨飄搖。”李定國毫不掩飾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無奈和惋惜。
“最後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自私嗎?”張志瑜的問題犀利而直接,彷彿要直刺李定國的內心。
“什麼?”李定國愣了一下,他顯然沒有料到張志瑜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你再說一遍!”
“你覺得自己自私嗎?”張志瑜重複了一遍,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容迴避的堅決。
李定國大笑起來,他的笑聲中帶着一絲憤怒和不甘:“我和我的士兵同甘共苦,何來自私之說?”
“恭喜你……”張志瑜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但你的回答都錯了。”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惋惜和無奈,彷彿在爲一個迷失的靈魂感到悲哀。
李定國一聽這話,頓時怒不可遏,他扔下勺子站了起來,身形如山嶽般巍峨:“你要是能說服我,我就聽你說;要是不能,我就拿你煮粥!”他的聲音如雷貫耳,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氣。
“好。”張志瑜微笑着應了下來,他的笑容中帶着一絲從容和自信,“先說第一個問題的正確答案,你是爲了公平而戰。”
“公平?”李定國皺起了眉頭,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和不解。
“是的,公平。”張志瑜重申道,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堅定和執着,“你說你是爲了百姓而戰,其實並不是。因爲很多百姓都是因爲你而死的!你不能打着爲他們好的旗號去傷害他們!”
張志瑜的話讓李定國愣住了,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撼。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和行爲,彷彿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士紳們隱瞞田地逃避稅收,這是不公!商人們剝削百姓賄賂官員,這也是不公!貪官污吏們庇護這些惡商,視人命如草芥,這更是大大的不公!還有陛下也曾任用貪腐無能之輩,對大臣們也不公平。”張志瑜的話語如同連珠炮一般,字字句句都擊中了李定國的內心。
“所以,你其實是在爲公平而戰。”張志瑜總結道,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
李定國陷入了沉思之中,雖然張志瑜的話有道理,但他並沒有完全信服。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扎,彷彿有兩個聲音在不斷地交織和碰撞。
“再說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張志瑜繼續說道,他的聲音如同春風一般,吹散了李定國心中的迷霧,“大明並沒有滅亡,陛下已經找到了救命的猛藥。”
“什麼猛藥?”李定國問道,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和期待。
“免除全國兩年的賦稅。”張志瑜回答,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
李定國咬緊牙關,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撼。他開始重新審視大明的未來和自己的出路,彷彿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希望。
“那最後一個問題的答案呢?”李定國追問道,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急切和不安。
“我說你自私,是因爲你沒有爲你的部下着想。”張志瑜直言不諱,他的目光銳利如刀,直視着李定國的內心。
“什麼意思?”李定國不解地問道,他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
“人生就像草木一樣,到了秋天就會凋零。你們不能一輩子當流寇啊,最終還是要被大明消滅的。你是想留名在賊寇的傳記裡呢?還是想成爲名垂青史的名將呢?這全在你的一念之間。”張志瑜解釋道,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和執着。
李定國聽了這話,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你是來勸降的?”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兇光,彷彿要將張志瑜吞噬一般。
張志瑜搖了搖頭:“不是勸降,是談合作。陛下願意出錢出人,你們出力就行了。陛下說了,你不需要忠於大明,但至少要忠於自己的心。”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誠懇和期待,彷彿在爲一個迷失的靈魂指引方向。
李定國聽了這話,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撼。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和行爲,彷彿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出路。然而,他仍然有些猶豫和不安:“陛下的話雖然好聽,但如果真的不需要忠於大明的話,那劉澤清、慕容炯然他們又是怎麼死的呢?”
“今天我不殺你,你趕緊走吧。”李定國下了逐客令,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然而,他的心中卻充滿了矛盾和掙扎,彷彿有兩個聲音在不斷地交織和碰撞。
然而張志瑜並沒有走,反而坐下來盛了一碗粥喝起來:“劉、慕容他們借官軍之名作惡多端,陛下除掉他們難道不是正義之舉嗎?”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和執着,彷彿在爲一個正義的事業而奮鬥。
李定國看着張志瑜喝下那碗粥,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信仰和出路,彷彿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希望。然而,他仍然有些猶豫和不安,畢竟他作爲義軍出身的人,恥於背棄自己的信仰。
正當他準備再次拒絕張志瑜的時候,張志瑜先開口了:“如果你接受招安的話,陛下不會讓你去攻打張獻忠和李自成的。”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誠懇和期待,彷彿在爲一個共同的未來而努力。
李定國冷笑一聲,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嘲諷和不信:“讓我去打建奴?借刀殺人?陛下果然夠陰險的。”然而,他的心中卻開始動搖起來,畢竟他也不想一輩子當流寇啊。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和行爲,彷彿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出路和希望。
“錯了,我們其實是去征討蒙古人的!”張志瑜一臉嚴肅地糾正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彷彿每一個字都承載着千鈞之重。
“漠南蒙古早已臣服於滿清,他們多次助紂爲虐,侵犯中原,皇上對此恨之入骨。您麾下的精銳騎兵,正好可以在廣袤的草原上馳騁,大展身手,揚我國威。”張志瑜的話語中帶着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彷彿他已經看到了那支騎兵在草原上衝鋒陷陣,所向披靡的場景。
“我該說的都說了,李將軍您可得好好想想。不過,我得提醒您一句,這百里之內,城池都重兵把守,固若金湯。想攻城掠地,補給可是個大問題,沒有足夠的糧草,大軍如何能夠持久作戰?”張志瑜的話語中帶着幾分憂慮,他深知戰爭中的補給問題的重要性。
“唯一的路子,就是掠奪百姓的糧食,來延續您那所謂的爲百姓而戰的志向。但這絕非長久之計,畢竟,民心纔是戰爭中最堅實的後盾。”張志瑜的話語中帶着一絲無奈,他明白,在現實的殘酷面前,有時候不得不做出一些違背初衷的選擇。
說完,張志瑜便不再多言,坐下來繼續喝他的粥。那粥稀薄如水,卻是他此刻唯一的慰藉。他望着遠方,心中五味雜陳。
三碗粥下肚,李定國終於開口了:“如果我們和朝廷聯手,每個月能有多少軍餉?”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期待,也有一絲猶豫。
張志瑜心裡暗自高興,他知道李定國已經動搖了。他緩緩說道:“既然是要征討蒙古,那就先按照邊軍的規矩來,步兵每月一兩六錢銀子,騎兵一兩八錢。戰馬每天給草料十五斤,豆子三升,折算成銀子,騎兵每月就是二兩八錢。”
“一年下來,步兵不到二十兩,騎兵也不到三十四兩。不過,要是立下大功,軍餉還可以加,和關寧軍一樣,享受豐厚的待遇。”張志瑜的話語中帶着一種誘惑,彷彿那軍餉就是一塊香甜的蛋糕,等待着李定國去品嚐。
“那將領們呢?”李定國追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渴望,畢竟,作爲將領,他的待遇也是他所關心的。
“授予您正二品總兵的職位,部將的官職由您自己定。將領的軍餉也是逐級遞增的,到了高位,自然會有媒人踏破門檻,爲您送上豐厚的聘禮。”張志瑜的話語中帶着一絲調侃,彷彿他已經看到了李定國穿上官服,威風凜凜的模樣。
聽到這話,李定國有些失望。他在大西時,可是安西將軍,地位在總兵之上,現在卻只給個總兵的職位,心裡自然不是滋味。他望着天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緒。
張志瑜看出了他的心思,站起來說:“李將軍,您現在還沒立下什麼功勞,皇上也不能一下子就給您加官進爵。要是貿然行事,恐怕會引起其他將領的不滿,對您也不利啊。”
“還望將軍體諒。”張志瑜的話語中帶着一絲誠懇,彷彿他真的是在爲李定國着想。
其實,林小風也只給了李定國總兵的職位,別的什麼都沒給。李定國是流寇出身,如果一投降就賞賜豐厚,那對那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就太不公平了。這一點,張志瑜心裡清楚得很。
李定國沉默了很久,他的心中彷彿有一塊巨石壓着,讓他喘不過氣來。他望着遠處的山巒,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衝動。他終於開口了:“這件事我一個人做不了主,得和兄弟們商量商量。”
“將軍請便。”張志瑜說完就離開了空地,找了個稻草堆躺下休息。他望着天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知道,這場談判並不容易,但他已經盡力了。
李定國其實並不想投降,但現實逼得他不得不考慮。糧食快吃完了,援軍又不知道在哪裡,要麼餓死,要麼就只能去搶老百姓的糧食了。可老百姓和士紳們都有糧食,士紳們又躲在城裡不出來,五千騎兵又不擅長攻城,硬攻的話損失肯定很大。時間一長,天威營的精銳可能就要耗在這裡了。想到這裡,李定國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哀。
他站起來,召集麾下的將領們一起商量。大家早就聽到了風聲,特別是高文貴,已經開始幻想封爵的榮耀了。他的臉上洋溢着一種期待和興奮的光芒,彷彿他已經看到了自己穿上華麗的官服,接受皇帝的冊封的場景。
“各位兄弟,這個張志瑜是東廠的走狗,”李定國指着張志瑜說,“他帶着林小風的意思來跟我們談聯手的事情。”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不屑和憤怒,彷彿他對東廠和林小風都充滿了敵意。
雖然說的是聯手,但大家心裡都清楚,這其實就是投降。只是誰也沒有說破而已。每個人的心中都彷彿有一塊巨石壓着,讓他們無法呼吸。
李定國把張志瑜開出的條件說了一遍,高文貴一聽就臉色暗淡了下來。他之前想得太美了,現在心理落差太大,彷彿從雲端跌落到了谷底。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種失望和沮喪的表情,彷彿他已經看到了自己夢想的破滅。
“離開大西之後,天威營就不再是我一個人的了。我把大家召集到這裡來,就是一起商量這件事的。”李定國的話語中帶着一種無奈和沉重,彷彿他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艱難和困苦。
將領們議論紛紛,有的願意聯手,畢竟造反最終也是爲了求個官軍的名分;有的不願意,擔心投降後會被朝廷束縛手腳,而且劉澤清、慕容炯然等人的下場還歷歷在目;還有的則持中立態度,隨遇而安。每個人的心中都彷彿有一把尺子,在衡量着利弊得失。
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李定國無奈地嘆了口氣。事情比他預想的要複雜得多,彷彿一個巨大的謎團擺在他的面前,讓他無法解開。
他走到張志瑜旁邊,發現張志瑜已經睡着了。這幾天奔波勞累,他確實累壞了,此時正躺在稻草堆裡打呼嚕呢。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種疲憊和安詳的表情,彷彿他已經忘記了世間的紛擾和煩惱。
“嘿,醒醒!”李定國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急切和焦慮,彷彿他急於得到一個答案。
“決定了嗎?”張志瑜在稻草堆裡問道。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慵懶和睏倦,彷彿他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
“這件事太重大了,我需要再好好想想。十天或者半個月後給你答覆怎麼樣?”李定國的話語中帶着一種猶豫和拖延的意味,彷彿他還沒有做好決定。
“可以。”張志瑜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種寬容和理解的表情,彷彿他已經看穿了李定國的心思。
“不過……”李定國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們的糧食快吃完了,能不能先借我們半個月的糧食?”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乞求和尷尬,彷彿他已經無法再掩飾自己的困境了。
張志瑜瞪大了眼睛:“聯手的事情都還沒定下來呢,你就想先吃朝廷的糧食了?這粥不是用朝廷的米煮的嗎?”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不滿和責備,彷彿他對李定國的這種行爲感到十分不滿。
李定國臉紅了:“既然在談聯手的事情,那就得有點誠意嘛。吃你點糧食又怎麼了?我麾下五千精銳騎兵,要是真和朝廷聯手了,十倍的糧食都值。”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種理直氣壯和自信滿滿的味道,彷彿他已經看到了自己未來的輝煌和榮耀。
“你說的也有道理。”張志瑜點了點頭,“糧食可以給你,但是得從孝感運過來。”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種無奈和妥協的意味,彷彿他已經無法再拒絕李定國的要求了。
“多謝了。”李定國拱手道謝。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種感激和欣喜的表情,彷彿他已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張志瑜嘆了口氣,騎上馬離開了天威營返回孝感。他望着遠方的山巒和河流,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知道,這場談判並不容易,但他已經盡力了。他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讓雙方都能夠滿意。
到了孝感之後,張志瑜先是安排了糧食的事情,然後又帶着親信出城趕往承天府。他希望能夠儘快把這裡的情況告訴簡明孝,讓他做好準備。畢竟,李定國並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人,他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李定國爲什麼不肯輕易投降呢?其實是因爲他不甘心。他覺得自己還有一戰之力,還可以繼續和朝廷抗衡。強者只服於更強者,非得讓他吃個大虧,他纔會心甘情願地投降。這是他的性格使然,也是他作爲一個將領的驕傲和自尊。
那麼誰能讓他吃這個大虧呢?簡明孝是個不錯的選擇。這位老將既有名望又有實力,由他出馬,必定事半功倍。張志瑜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他決定去找簡明孝商量對策。
八月十九日下午,張志瑜一行人來到了承天府南五十里外的舊口驛。連續幾天的奔波讓他們對烤麪餅已經吃膩了,都想吃點熱乎的飯菜。他們的臉上露出了一種疲憊和渴望的表情,彷彿他們已經忘記了世間的紛擾和煩惱,只想享受一頓美食。
舊口驛靠近漢江,船隻往來頻繁,商賈雲集,十分繁華。他們還沒來得及下馬,就有百姓跑過來大喊:“快跑啊!流寇來了!”他們的臉上露出了一種驚恐和慌亂的表情,彷彿他們已經看到了死亡的陰影。
“快躲起來!張獻忠殺人如麻,晚了就來不及了!”百姓們的話語中帶着一種絕望和驚恐的味道,彷彿他們已經無法再承受這種恐懼和壓迫了。
張志瑜大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