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重要線索

餘耀收回思緒,“沈老,這不會有找後賬的嫌疑吧?”

“我不會讓他難堪的,只是你也別抱太大希望。”沈重遠自是不知餘耀爲什麼這麼想刨根究底,但餘耀如此幫忙鑑畫,問問也不是什麼麻煩事兒。

沈重遠又將餘耀請回會客室,吩咐保姆重新上茶之後,接着就當着餘耀的面給老友打了個電話。

電話通了,交流也很順暢。

出乎餘耀的預料,也出乎沈重遠的預料,這個老朋友記得不少。

因爲曾長年在泉城工作和生活,而且時不時去趟英雄山文化市場逛逛,這家店鋪就在距離入口不遠的顯眼位置,還有就是這店鋪的名字很有特色,所以他還記得,叫做“望月閣”。

再者,他記得老闆是泉城本地人,說話是地道的泉城口音,稱呼人一口一個“老師兒”。而且可以根據時間推斷,他是九十年代初英雄山文化市場開市之後第一批店主。不過,當年也得將近四十歲了,也就是說現在得六十多了。

最後還有一點,沈重遠的老友去店裡的時候,老闆當時正在收拾一堆東西,送東西的兩個老農還沒走,隨後才走,東西是從尿素袋子裡拿出來的,應該真是老農送的,這和餘耀推測的是老闆的說辭不一樣。

有用的信息基本就這些了。

“你不會真要追查下這幅畫的來路吧?”沈重遠重新點上了菸斗,“且不說作畫的人還在不在人世,就算你真的找到當年的店主,也很難捋到頭兒啊!”

餘耀點點頭,“我明白。不過就是好奇,我不會白做無用功的。”

鬼眼門的事兒,沒法兒給沈重遠細說。但這條線索,對他來說,不查查也不甘心。

“你明白就好。”沈重遠轉而慨嘆,“想收藏一幅唐畫,如今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這幅畫,我就留下掛着吧,好歹不是粗製濫造的東西。”

“這畫雖不是古人仿古人,但掛着不丟人。”

沈重遠此時已經琢磨開了,哈哈一笑,“這般手段,當成真品也未見得丟人。”

餘耀想了想,“老爺子,我能拍幾張照片,留着研究一下麼?”

“這有何不可?你拿走研究一番也無妨。”

“這就不用了,我看得時間長,已經透了,留着照片,一看就能回想起來。”餘耀說着便掏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

沈重遠想留餘耀吃午飯,餘耀見時間還早,便婉拒了。沈重遠也沒勉強,只是餘耀走的時候,除了拿了一個菸灰缸,沈重遠還硬塞了一個大紅包。

餘耀沒推掉,因爲沈重遠不說是“鑑定費”,說是餘耀搬了新家,這是喬遷之喜的賀儀。

餘耀回到格古齋,坐下之後便給上官雨打了個電話。

“泉城?”上官雨聽完之後,“這是個新線索啊。”

線索渺茫不渺茫,也得看重視程度。上官雨這麼多年都在查訪何以滌和後人的消息,一直未果。而現在這條線索,一般人聽着渺茫,甚至未必和何以滌有關係,但對他來說,總歸有個實物的線頭兒了。

餘耀接口道,“我在泉城一個人也不認識。不過就算有關係可用,這事兒也得給你說一聲。”

“因爲工作關係,我認識泉城建築大學的一個教授。他叫江濤,還不到四十,也是個古玩愛好者,同時和媒體走得很近,善於結交關係。我可以先託他打聽下,能不能找到當年望月閣的老闆。”

“好,那我回頭傳照片給你看看。”

不料,傳完照片不多久,上官雨就打了回來,“這種顏料,何以濯老先生也用過!”

餘耀大吃一驚,轉而疑惑道,“顏料確實能瞅出現代配方的疑點,但我可是費了勁了!你之看照片就能看出?這還不算,一下子就能對比出他也用過?上官,你可別因爲心急亂神。”

“你有所不知,直接看畫反而不這麼容易!”上官雨解釋道,“這是他自己研究調配的,用了現代化學手法,對我詳細解釋過,西洋畫上也用過。本來看照片更看不出,但有一張,你用了閃光燈,光斑的位置也很便於觀察。”

“那張拍壞了,也傳給你了?”餘耀剛纔還真沒太留意。

“幸虧你傳給我了!總之強光聚焦之後顏料的色感變化,有一個獨有的特點,別人看不出,我卻能看出!應該就是這種顏料!”上官雨說得很快,並未詳細解釋。

不過,餘耀是相信他的眼力的,便也沒追問細節,“也就是說,如果這幅畫是何以滌的手筆,那就是何以濯曾經給過他這個配方?”

“極有可能!”

“如果他們之前有聯繫,後來何以濯怎麼又聯繫不上何以滌了呢?”

“大洋彼岸,天各一方。而且他們生活的大部分年代,聯繫方式並不先進,華夏還有過特殊的歷史階段,後來突然失聯很正常。推算一下,何以滌如果還在世,得有八十多歲了。”

“對,倒成了我急了。”

其實本來這一點容易分析,餘耀是因爲慣性不假思索問的。

“這條線索很重要。這樣,我先託人查,必要的時候,咱倆得一起去一趟泉城。”

“行。那隨時聯繫。”

掛了電話,餘耀點了一支菸,心說這真是陰差陽錯,要不是誤用閃光燈,又隨手一起把幾張照片傳過去,上官雨就不能發現箇中獨有特點。

如今,這幅畫的來源,倒真成了重要線索了!

其實,之前導致上官雨一籌莫展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藉助戶籍系統查詢的失敗。

華夏的戶籍管理和查詢是有法律依據的,不能隨便查詢。不過,上官雨並不是違規悄悄託關係偷查,而是正大光明遞交過申請。

因爲他是拿了海外弟弟的“遺物”,要轉交給國內失聯的哥哥。

可是,卻並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何以滌”。

何以滌生在民國,即便成年之後的大部分時間,也是相對不發達的階段;而建立戶籍數據庫的時間,距今並不長,何以滌此前說不定就去世了,況且還有漏登或者出錯的可能。

再者,何以滌後來改名甚至隱瞞身份,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20章 龍馬相會第610章 萬字不到頭第381章 慧眼獨具第619章 九錫玄香第17章 江岸翠峰圖第233章 寶座,運輸問題第636章 又一幅第360章 漏兒不是這麼撿的第607章 左右羽林衛第595章 子岡不明,上山先行第604章 老井第225章 林豐草的外公第13章 老窯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427章 重合的鳥篆第169章 玉豬龍第576章 戰國紅第367章 隔壁老王的玉佩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322章 識古不窮,迷古必窮第758章 所謂迴流第129章 康熙通寶,大五帝第67章 贓物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18章 這不是作死麼?第318章 峰迴路轉第731章 仙鼎山下第449章 退貨,收盒子貼路費第74章 乃字還是這麼正第725章 江龍第588章 小歇息,玉對子第589章 魂瓶,提點第177章 金爾珍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494章 收貨後的奇遇第29章 宣德青花第787章 天水觀第57章 受啓發,打個洞第691章 玉爲媒第715章 陣符第334章 我真想會會他啊第108章 帥賣怪壞掃地僧第357章 古玩大集第630章 軸中之筆第65章 彈弓刻痕(求收藏)第308章 雍正宣德爐第77章 斬不斷,理還亂第786章 雷厲風行,開啓秘藏第605章 隨意的生意第140章 鳩首第778章 車船問題第594章 竹林七賢第487章 繞到了一個熟人第740章 麗江古城,雙獅暖硯第139章 技驚餘耀的老者第240章 缺角吻合的玉印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21章 對不上第542章 搭個香爐也是漏兒第494章 收貨後的奇遇第162章 到底是不是個局第47章 一水兒汝窯第459章 真鼎現身第161章 戲碼第358章 捕獸夾子第119章 國寶金匱直萬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594章 竹林七賢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528章 說畫就來畫第44章 成化鬥彩第319章 面授機宜第219章 吃着飯就組了團完本感言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470章 江州第一眼第737章 監測船第201章 它都不是第525章 上官雨的秘技第590章 黃貓脖掛白玉墜第533章 身份第792章 大事初成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345章 圖書館員的工作筆記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684章 穿蹤引跡第419章 扎手的官窯第66章 大壽金胎第161章 戲碼第512章 貨款兩清卻沒走成第762章 他鄉遇故知第33章 珂羅版第611章 另一件,一起看第131章 黃衣大士第516章 功大於過,過猶不及第787章 天水觀第670章 攔路,會面第788章 開棺見重器第206章 冤家路窄第57章 受啓發,打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