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一組天珠

女子輕笑,“闊叔,你怕了?”

闊叔卻一本正經,“我高連闊這條命是老爺給的,怎麼都無所謂,但二小姐萬一有什麼閃失,讓我怎麼和老爺交待······”

女子學着闊叔的樣兒,“我譚心寧吉人自有天相,怎麼也不會出事兒的!所以闊叔你就把心放到肚子裡!”

闊叔無奈搖頭,“二小姐你早些休息吧。”

譚心寧送到門口,回身關門,眼神斜上四十五度,“眼神犀利?不就是瞪眼嘛?”

······

第二天,餘耀早早來到了拍賣現場,上午的雜項場,有他兩件東西,一件王玉蘭款趙公明銅像,一件金胎掐絲琺琅箸瓶。

這兩件東西,趙公明銅像起拍價一百萬,卻設置了兩百萬的保留價。也就是說,拍不到兩百萬,銅像算流拍,會重回餘耀手中。

明代王玉蘭款銅像拍賣紀錄,最高那一件,到過四百萬。

不過,這一件顯然不如那一件,餘耀預估在兩百萬到三百萬。但,起拍價和保留價之間,不能差太多;同時,如果起拍價定太高,競價效果自然會打折扣。

餘耀是撿漏兒來的,而且這銅像超過兩百萬就算合理,便也同意了。

箸瓶起拍價也是一百萬,不過沒有設置保留價,因爲這是爐瓶三事中的一件,而且不帶款兒;若不是金胎,怕是百萬也難出手。一百萬的起拍價,足矣。

就在進入拍場的時候,不經意間,餘耀忽而看到了譚心寧和闊叔。

這不是昨晚飯店裡那倆人麼?

恰在此時,譚心寧也看到了他,不由微微一愣。

這時候,闊叔卻湊上前來,滿面笑容,“小兄弟,又見面了。昨天實在是不好意思,不是故意的,誰都有個走神兒的時候,還望你別介意。”

伸手不打笑臉人,餘耀也笑笑,“理解,過去了就過去了。”

“小兄弟豁達,先請。”

餘耀也不客氣,“謝謝。”便先進入了拍場。

他這次主要是看自己的東西拍成什麼樣兒,也沒打算出手,所以還是選擇了最後一排。而譚心寧和闊叔,則坐到了第二排。

拍賣開始,餘耀沒有見到謝治豪。

金胎掐絲琺琅箸瓶是第三件上拍,競價的不多,成交價也不高,只比起拍價多了二十五萬,一百二十五萬成交。

餘耀也沒什麼特別的情緒,這價兒算是正常。

王玉蘭款趙公明銅像則是在中間位置,競價情況真是出乎餘耀的預料,一路飆到了三百萬,還有三四個人在競爭。

其中有兩個,看打扮,有點兒暴發戶的感覺。

餘耀心說,這哪是衝着明代銅器大師王玉蘭的手藝啊?這分明是衝着趙公明這個財神!

最後落槌,三百八十萬!

餘耀晃了晃脖子,很滿意。

一路看下來,餘耀並未出手。他之前已經詳細看了拍賣圖錄,也確實沒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雜項場的東西,種類比較多,一開始人很多,慢慢地越來越少,因爲大部分人都是衝着某一兩樣東西來的,而且懂這個也未必懂那個。

到了倒數第三件拍品,餘耀在後面看到,昨晚在飯店碰到那倆人,譚心寧和闊叔還在。而之前,他們一直沒出手。

倒數第三件拍品,是壓軸前的拍品,也是很重要的。

這是一組天珠。

兩顆差不多大小的三眼天珠,直徑在一釐米左右,長度在三釐米左右;一顆大的九眼天珠,直徑一釐米半,長六釐米。

三顆天珠,還被配了琉璃隔珠,編了繩穿到一起,做成了掛飾。貨主顯然是經過琢磨的。

這一組天珠,餘耀預展的時候注意到了,因爲擺放的位置比較顯眼。但他對天珠不感興趣,並沒有上前細看。

天珠這東西,是比較複雜的,主要產生在藏地及周邊。

7世紀以前有過法螺天珠和九眼石頁岩天珠,但基本見不到了。如今市面上主流認定的品級最高的天珠,是至純天珠。

千年才能稱至純。

至純天珠的材料,是藏區老礦瑪瑙玉髓,然後用天然的草藥顏料製成的藥水鑲蝕,在珠體上形成圖案,還得經過火燒才能最終完成。

這種古法,據說已經失傳了。失傳年份說法不一,不少人認爲最晚清代就斷了。

天珠本來也可以歸到玉器場裡面,但推究一下,其實材質普通,又沒什麼雕刻工藝。更多的,其實是歷史和宗教意義。所以,歸到雜項裡,也說得過去。

在青銅器沒有獨立出去的時候,和其他銅器一樣,也是歸到雜項裡的。

大屏幕上出現的圖像很詳細,但註解卻很簡單,只說天珠一組,三眼天珠兩顆,九眼天珠一顆,再就是尺寸;其他再無介紹。

這一組天珠顆顆都很完整,若是到代的至純天珠,市面上是能炒過千萬的東西。

但是拍賣行不註明,也是有道理的。

因爲即便是至純天珠,也並不像其他能定性的古玩一樣。比如,一件乾隆官窯擺出來,是真是假,可以有公論。但至純天珠不一樣,有些方面相對模糊,就拿年份來說,千年算至純,那九百年、八百年算不算?

還有一些流傳下來的小几百年的天珠,也用了藏區老礦料,也採取了古法,如果這些全部到位,區別就只剩下磨損和包漿。但即便是千年至純天珠,如果傳世的過程中盤摸得少,磨損和包漿一樣不夠。

其實,不要說千年至純天珠,即便是有個小几百年年份的,也都很少了。不然至純天珠也不會炒到這麼高的價格。

而現在市面兒上的一些所謂至純天珠,充斥大量清代到民國的高仿品,甚至現代高仿品。只要當至純蒙出一件,那就能賺筆大的。

還有的藏家,退而求其次,收藏的是清代的料器天珠,這種天珠的材質不是瑪瑙玉髓,而是用五金藏藥等成分混合製成,爲增加重量,有的還加了鉛胎。

這種天珠,量相對大,因爲清代重視藏傳佛教,至純天珠的古法又失傳了,所以製造出這種料器天珠用以廟供。

天和拍賣雜項場的這一組天珠,因爲餘耀沒在預展上端詳,現在光看大屏幕是看不透的,也不知道是真正的至純,還是年份略淺。但感覺上,應該不是清代以後的高仿。

起拍價三百六十萬。

第54章 幫你找補回來第216章 白奇楠第483章 玻璃花瓶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685章 兩兩勾連,三足鼎立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690章 買玉遭劫第481章 靳伯聲第646章 仁者無敵第108章 帥賣怪壞掃地僧第54章 幫你找補回來第23章 王玉蘭第343章 傅青主第362章 大盤第446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99章 天字第一號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84章 大掌眼第496章 赴港第205章 好心第556章 一段小插曲第650章 顧二孃第541章 青花瑞獸盤第524章 虢國夫人遊春圖第482章 小院尋訪第382章 兵分三路第629章 我也是靠鼻子第71章 帝王綠是個什麼綠第369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89章 虯角第315章 六射星光鴿血紅第451章 青銅病第572章 錯金,錯金第91章 南疆石獅子頭第24章 自作聰明的發揮第88章 這個太監很伶俐第318章 峰迴路轉第545章 終於撿漏了第163章 坡壘陰沉木第172章 一個人競拍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191章 拿下鎮紙,又遇蹊蹺第227章 琥珀之聖第206章 冤家路窄第411章 班門弄斧第287章 三幅仿畫皆出一人之手第237章 吃了花椒的鄰居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587章 符與圖第482章 小院尋訪第193章 麻煩第777章 父愛如山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383章 真鼎何處尋第465章 你還想再盤他?第260章 秦陵地宮第281章 黑色妖姬第594章 竹林七賢第224章 迷彩服,斗笠碗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555章 故人舊事第143章 新鶴天,老提油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504章 事到臨頭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148章 梨園翹楚,江寧遺工第795章 線索不明的雍正琺琅彩第438章 密碼錯誤第394章 小攤上的“美人醉”第410章 新手手壯第309章 兔毫盞第794章 物是人非,浩氣長存第361章 太有技術含量了第139章 技驚餘耀的老者第689章 感情問題第241章 文帝信璽第570章 一塊特殊的蜜蠟原石第112章 混球賀文光第558章 農家院裡有大佛第723章 龍門第376章 六方瓶,騙局否?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653章 上門第651章 朱子常第283章 榆木盒子第460章 完美除鏽,唯此一人第654章 星空圖第354章 及時雨沈歌第773章 青瓷臺盞,如此流轉第44章 成化鬥彩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413章 取珠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126章 謝流齋第18章 這不是作死麼?第285章 聖旨玉牌第630章 軸中之筆第731章 仙鼎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