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智謀軍師測神機

徐庶能夠找上門來,李秘也不吃驚,畢竟是蜀營的大軍師,到京城來就是爲了與周瑜分庭抗禮,如果連李秘的落腳點都不知道,也就別瞎鬧騰了。

李秘也是爲了制約周瑜,才與徐庶聯手,自然要把徐庶弄到新營裡頭去,此時徐庶說一個忠告能抵消這份人情,李秘自是要認真聽的。

徐庶也不是拐彎抹角的人,開門見山道:“明日朝會,你不可穿那飛魚服,皇帝許你任何官職都不要接受。”

李秘其實早已想到,皇帝不會讓他進入新營,但具體的細節還沒想明白,徐庶是諸葛的同門,大局觀也是非常了得,李秘自是洗耳恭聽。

不穿飛魚服,不要將這賜服太當一回事,李秘早就已經有這個覺悟,可連皇帝封授的官職都不接受,這就有點過分了。

“這又是爲何?”

面對李秘的疑問,徐庶卻是慢悠悠地倒了杯酒,朝李秘道:“但凡遇到決策之時,需先考慮權衡諸多方面,結合起來才能看得清楚。”

“你潛入工部軍器局,實在不清不楚,皇帝能夠網開一面,也就罷了,但自始至終,你可曾見過周瑜露面?”

徐庶如此一說,李秘也警惕了起來,這京城便是周瑜的地盤,他又豈能不露面!

“那黃色海藻泥其實是一名弗朗機傳教士的配方,只是周瑜一直無法調用,他是故意引你進入軍器局的幕後推手,否則你又怎麼可能順利潛入又全身而退!”

李秘聽到此處,也有些喪氣:“你是說我又被周瑜戲耍了?”

徐庶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而是朝李秘道:“新衙門必然會沿用神機營的建制,兩名提督內臣,兩名提督武臣,這提督武臣倒容易,一個是吳惟忠,而一個是武舉府試有功的莫橫欒。”

“至於提督內臣,你認爲會是誰?”

徐庶如此發問,意思再明確不過,李秘雖然安插了自己的人,但到頭來,執牛首者仍舊是他周瑜,若不是將徐庶等人安插進去,李秘根本就是替周瑜做了嫁衣!

“你想得沒錯,這提督內臣,必然會是周瑜,而另一個則是田義,足見皇帝是多麼看重這個新營。”

“至於掌號頭官,應該是石崇聖,項穆老爺子年紀大了,估摸着不會有太大的官職,我自然也排不上號。”

“你該知道,神機營有五千護衛營,也叫五千營,這五千營是護衛神機營的關鍵,周瑜必然會掌控在手中。”

“所以,你是要吃大虧的,差點就將這個新營全都送給了周瑜,你可明白!”

李秘本還爲自己的努力而沾沾自喜,畢竟吳惟忠等人全都安插了進去,即便自己撒手不管,這新營也不至於落到別人手裡。

可如今看來,要說到這種爾虞我詐,他與徐庶周瑜,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我該如何做?”所謂術業有專攻,那就該揚長避短,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家來做,既然自己鬥不過周瑜,爲何不幫助徐庶,讓徐庶與周瑜鬥?

徐庶對李秘的表態也很滿意,朝李秘道。

“眼下的關鍵已經不是新營,而是護衛新營的五千營,照着周瑜的性格,必然會將五千營掌控在他手中,但你決不能讓他得逞,否則新營再如何強大,也要被這五千營給困在鐵桶裡了!”

李秘對徐庶的分析也非常認同,此時看着徐庶,但聽得徐庶繼續說道。

“明日皇上朝議只不過是個表面功夫,走走過場罷了,文武大臣們自然也不會提甚麼非議,但你卻必須要提出來!”

“提甚麼?”

“你可別忘了,殿試還沒舉行,你只消跟皇帝諫言,如此大費周章,將武舉弄成了大明朝前所未有的盛事,不能虎頭蛇尾,不如讓殿試優勝者,加入五千營,如此一來,你就有機會培植自己的勢力了!”

徐庶可謂一語點醒夢中人,五千營畢竟還沒開始組建,即便組建了,短時間內也不可能鐵板一塊,眼下正是滲透的最佳時機。

可自己手頭卻沒有可用之人,唯一能用的便是這些新科武舉人!

這些新科武舉人蔘加過楚王演武,對李秘有着極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南直隸地區的,得益於李秘和莫橫欒的舉措,比其他省份的舉人要更受關注,殿試的贏面也更大!

他們即便不念李秘的人情,也必然要對莫橫欒感恩戴德,而莫橫欒是提督武臣,可以說是李秘完全能夠爭取過來的人!

更何況李秘這邊還有趙廣陵和熊廷弼張黃庭等人,這些人在武舉人的羣體之中,有着極大的威望,只要加入五千營,憑藉他們的努力,肯定能夠拉攏一大幫伴當!

想通了這一點,李秘總算是恢復了一些自信,而徐庶顯然還沒有徹底罷休,他繼續朝李秘道。

“這些武舉人畢竟都是新人,甫入軍伍,必然有着不少問題,皇帝若質疑,你就說讓戚楚來管理這些新科舉人,如此一來,戚楚也能夠進去了!”

“戚大哥?可是他能進去?皇上一直沒給他實權,就是沒有重用戚大哥的心思……這個參將也是徒有虛名的……”

徐庶笑着搖了搖頭道:“帝王之術,最要緊的便是平衡二字,皇帝不可能看着周瑜一家獨大,他想用吳營的勢力,但也需防止吳營挾天子以令諸侯!”

“你不會天真的以爲皇帝重用吳惟忠和莫橫欒,是念你的人情吧?”

徐庶如此一說,李秘的脈絡就更加清晰,也難怪徐庶說一番忠告便能夠抵消李秘的人情,如今看來,這位大軍師確實沒有言過其實!

李秘思來想去,越覺着深沉可怕,也虧得自己沒有朝堂爭鬥的心思,否則怎麼被玩死都不知道。

越是這樣想,李秘就越是擔憂,大環境如此惡劣,自己想要從中攪擾實在是太難,更何況想要藉此來改變朝局和大明的未來走向?

徐庶雖然不知道李秘在具體擔憂些甚麼,但到底還是給出了建議。

“你的官階太低,晉升不會太大,所以也不要抱太大希望,這渾水你離得越遠越好,撇得越乾淨越好,只有拋開這一些,不產生任何利益牽扯,往後若出了麻煩,你才能撈咱們出來,你可明白?”

李秘想想也是點了點頭,朝徐庶道:“那大軍師認爲,我會是個甚麼樣的官職?”

徐庶沉思了片刻,而後朝李秘道:“不需要操心,你只要提出讓新科武舉人進入五千營,便是功勞,皇帝估摸着也找不到適合你的位置,他畢竟疏於朝政,所以會詢問吏部天官或者閣臣。”

“這些閣臣都是搖擺人,斷然是不可能提出具體官職,此時你便主動請纓,討要一個官職!”

“自己討要官職?”

“正是,水至清則無魚,皇上要的不是完美的官員,而是像人一樣的官員,如此纔不會產生戒心,你無法進入新營,必然有怨氣,若沒有怨氣,任由安排,那纔是心裡有鬼,所以你必須自己討要一個官職。”

“這個官職不能太大,否則討不來,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反而顯得你沒有野心,沒有野心的人,在官場上是要受欺負的。”

李秘聽着也是煩惱,朝徐庶道:“大軍師你可別繞彎子了,直接告訴我,什麼樣的官職,我自討了來便是了!”

徐庶也笑了,朝李秘道:“你要討一個大理評事的差事。”

“大理評事?”李秘雖然對官場已經不陌生,但京師官場可跟地方官場不同,所以李秘也是一頭霧水。

“正是,這大理評事不過是正七品的官職,但卻能夠介入推按,參決疑獄,往後若是新營那邊被周瑜玩弄陷害,大理寺有權介入,彼時你就能夠發力了!”

李秘也是恍然大悟,但他馬上發現了問題,這大理評事只是七品官,雖然能夠參與案件調查,但卻無權決定接收哪個案子,雖然有查案的權限,卻沒有爭取案件的權限!

也就是說,他固然能夠查案,但若周瑜根本就沒想過要上報大理寺,只在刑部甚至於更低級的衙門就解決了,他李秘又無權爭奪案子,便是有力也無處使!

李秘將自己的顧慮說出來之後,徐庶又笑了。

“你本就是從七品副理問,討個正七品的大理評事,並不過分,雖然只有半級,但地方官跟京官那是天差地別,這個級別也是合情合理,甚至算是高升了。”

“但你要知道,你在南直隸武舉府試的功勞還沒有封賞,加上發現火藥,創建衙門,舉薦人才,而後又安置了新科武舉人,這重重功勞加起來,又豈能真的只給你提升半級?”

徐庶所言也是非常有理,別的也不說,單說這些新科武舉人就是個燙手山芋。

今次武舉是前所未有的盛大,甚至還舉行了殿試,若不起用這些新科武舉人,便成了大笑話,可這些人畢竟沒有經驗,用在哪裡都不合適。

相信吏部等有司衙門與閣臣們,甚至是皇帝,都曾經因爲如何安置這些武舉人而頭疼,畢竟僧多粥少,官帽子來去就這麼多,突然多出這麼多武舉人,想要安排也不容易。

加上軍伍之中可不比文官,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雖然也有雜號將軍之類的閒散官職,但大多是將門子弟承襲恩蔭所用,這些新科武舉人是無法享受的。

而李秘提出將武舉人安置到新營之中,便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只憑着這一份功勞,朱翊鈞就絕不可能僅僅只是賞賜一個大理評事!

“這麼多功勞,皇上如何都會給你一個從六品的大理寺副署正,這副署正掌刑獄案件審理,還有權與刑部和都察院爭搶案子,如此一來,你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人都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李秘今夜算是徹底體會到了,只是希望明日的大朝會,能夠如徐庶所料這般順利吧!

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來要託遺第六百零零二章 殷勤接洽惹懷疑第三百六十六章 神鬼手段化印指第五百五十六章 爲救貴妃踢場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三百二十三章 魏營往事與身世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風夜雨黃綾驛第四百四十一章 英雄少年出飛騎第五百四十四章 繁雜瑣事多絆羈第五百四十五章 靜養半年謀無知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瀕死逼出大潛質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門拜訪也堅毅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營邊軍矛盾起第二百六十三章 當年舊事遺秘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揭破醜聞引鋒機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紛獻藝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論疑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書閣中又生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藤摸瓜查遊擊第四百七十一章 角樓坍塌魂飛兮第四百一十一章 半夜無人被救起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攪風雲誰獲利第三百八十六章 深宮大內老狐狸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囑立碑留萬世第四百四十章 青雀出擊顯兇戾第五百八十八章 無敵艦隊引驚奇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沙崇明情勢異第四十二章 隱匿牆外聽消息第三百零零一章 感念恩情結盟義第七十九章 與君對坐談辛秘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路齊備水下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領議政的大尋思第六百一十二章 同仇敵愾截逃逸第五百六十一章 窮途末路仍理智第一百九十四章 久別重逢解怨隙第五十二章 漏液報信出差池第一百七十八章 與君踐行別五里第一百八十七章 失散多年是孫侄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問死因不合理第四百零零八章 詭異房間散孢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攪風雲誰獲利第四百五十章 謹慎收場無鉅細第四百九十章 名將天使三姓婢第三十八章 按院意會幫演戲第二百七十章 冶煉房中瞧仔細第三百七十一章 商隊夾帶黃藻泥第二百三十四章 歸寧郡主與世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巧遇當年楚西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靜修山中無月日第二百七十六章 少年劍師無奈去第四百七十二章 年幼細作妄行刺第二十六章 癔症暴發且救急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道送了新消息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氣或可是意志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論疑第五百八十五章 得刀奪島掀圖紙第一百一十三章 迴歸縣衙接攤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功救人皆歡喜第三百零零零章 楚王馳援也及時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盔金甲銀鱗衣第四百三十章 新娘逃婚誤吉時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釘子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彼岸花蠱遺半枝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纏鬥暗射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陣前斬馬威震敵第五百二十三章 千里尋夫感天地第六百三十二章 緊隨敵軍暗虎視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之間的對峙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途艱難需隱逸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準備齊第六百二十七章 難民進堡亂象起第四百八十章 效仿故事做探試第四百一十章 遁入魔花逃生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一百九十六章 堂上激辨傷風義第四百八十一章 落馬裝傷有藥醫第四百一十七章 貞慎翁主衝動時第二十五章 倭寇細作短刀遺第六十五章 與君對飲一碗氣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廟稍整飭第九十二章 縣獄遭劫斷蛛絲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滅追蹤遲第二百一十二章 宗師府上遇故識第十四章 徹查到底不言棄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彩絕倫的對比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六十九章 傳功贈刀顯闊氣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脫水道心歡喜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捕兇徒羣策力第四百一十一章 半夜無人被救起第五百八十八章 無敵艦隊引驚奇第十二章 悲慟茂才領妻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琢磨不透帝王意第五百一十二章 推敲家紋探義士第三百七十八章 黃色藻泥大威力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書閣中又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