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會散去且暫避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張孫繩反覆默唸着這首詩,心頭卻也是激盪難平!

此作辭藻平實,並無華麗花哨,更沒有大量地引經據典,非常符合李秘的身份,可又如同爛葫蘆裡裝着瓊漿玉液,尋常的外在如何都遮蓋不住字裡行間的萬丈豪情!

尋常外行看狂草,或許根本無法辨認具體內容,也說不出甚麼結構或者筆鋒、承轉之類的內涵,但他們卻能夠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意境!

無論詩作還是繪畫,最重要的便是神韻與意境,李秘這首詩便如同書法大家用禿筆寫出來的作品,字句樸素,但意境卻是高遠超脫!

尤其李秘用手指沾墨,一手蒼勁剛健的硬筆字,便如鐵畫銀鉤,入木三分,那鐵血豪情躍然紙上,如生雲煙!

張孫繩從首席上走下來,衆人也都圍攏到一處,便是王士肅,心中也充滿了震撼!

他雖是個壞脾氣,也有不少臭毛病,但從根子上,他卻是個嚮往戰場,渴望建功立業的年輕人。

正因爲他的家族是書香門第,良好的文學素養,讓他與在場的文人雅士一般,更能讀懂字裡行間飄逸出來的豪邁與大無畏!

而他與尋常書生不同的是,書生們或許會鄙夷武將,但他對武人卻心馳神往,讀到這樣的詩作,他感到非常的慶幸,但同時,也感到非常的憤怒,因爲這樣的詩,應該是英雄豪傑才能唱出來,可這個人爲何偏偏是李秘!

他想不通,他真的想不通,爲何李秘這樣一個下作人,能夠屢次三番打破他的想象,爲何總能夠出人意表,帶來難以預料的驚喜!

在場之中,若有人能夠保持平靜,或許也就只有羅儒望了。

因爲在所有人都認爲李秘不可能在文事上有甚麼出彩表現,只求不要出醜便是最好之時,他仍舊相信這李秘!

這個年輕人所知道的東西,已經超越了他能夠想象的範疇!

他們進入中國來傳教已經很多年,雖然沒有大張旗鼓,教衆也沒有遍地都是,但士大夫階級已經開始認可和接受他們的傳教,一些民衆也漸漸能夠接觸到。

李秘又是捕快,時常在市井之中游走,知曉一兩句禱告詞,也就不足爲奇。

可當李秘與羅儒望第一次交談之時,李秘用的卻是“哈利路亞”這個祝福和讚美天主的詞彙,而這個詞彙源自於希伯來語,便是羅儒望他們,也不會經常拿來用!

如果說李秘懂得這句禱告詞是很正常的事情,那麼李秘後來尊稱他爲樞機,就更讓人難以理解了!

因爲他們在教派之中的職銜雖然不是保密的,但在大明朝中生存傳教,他們從來不會泄露這些信息,李秘又是如何得知的?

這個年輕人身上有着太多難以解釋的驚喜,而且李秘分明是個大明朝的捕快,但他與米迦勒戰鬥之時,用的卻是搏擊術的套路,而並非大明的古武!

所以當宴會廳中的文人們都驚詫萬分之時,羅儒望也就覺得有些理所當然了。

張孫繩見得羅儒望如此,不由輕嘆道:“若論識人之明,我不如神甫也……”

羅儒望聽得這等讚美,卻並沒有像往常那般欣喜,而是朝張孫繩搖頭道:“李秘這個年輕人太高深,我們只是看到他願意展現出來的閃光罷了……”

張孫繩微微一愕,卻是沉默了下去。

李秘這首詩如同橫空出世,雖然王士肅仍舊嘗試着活躍氣氛,仍舊想激勵衆人拿出經典之作,想要超越這首詩,想要蓋過李秘的風頭,但終究沒人能寫出這份豪氣來,宴會最終還是收了場。

文人們有些意猶未盡,仍舊吟念着李秘這首詩,在他們看來,能寫出這首詩意境的,該是個捨生取義的大豪傑,可李秘分明只是個雞毛蒜皮芝麻綠豆狗皮倒竈的捕快啊!

在張孫繩等人離開之後,賓客們也漸漸散去,王士肅卻仍舊有些眸光呆滯,坐在宴席上,背有些駝,彷彿所有精力都被手中的詩集給抽走了一般。

李秘的這首佳作,沒有任何意外地被放在了第一頁,這是每次文人雅集的“最高榮譽”。

宴會過後,這本紀錄詩集,很快就會傳遍蘇州府的文壇,而後通過文人士子以及秦樓楚館的女詞人,甚至是行腳的說書先生,在整個江南地區傳唱。

他王士肅是當世大文豪王世貞之子,雖然他在酒桌上也是揮斥方遒,這樣的魁首之作也曾寫過,但這裡頭又有多少人是賣了他父親的面子,纔將他擡舉到第一頁的?

相比之下,李秘不過是個庸俗到不能庸俗的衙役,甚至被這些文人們鄙夷嘲諷,可最終,他們卻將他的詩作選了第一,這纔是真正的實至名歸!

王士肅如此想着,身邊的鄭姑娘卻輕輕挽着他的手臂,低聲安撫了一句:“表兄……或許這是他抄來的呢?等回家了,妹妹馬上讓人查訪,一定能夠找到原作的!”

王士肅將那詩集緊緊地捏做一團,猛然擡頭道:“沒錯!”

鄭姑娘也知道自己的說法有些站不住腳,因爲她也是打小便琴棋書畫,耳濡目染,又如何看不出這詩與李秘有多麼的切合,若非臨場發揮,李秘起碼要背誦千百篇詩詞,試問若李秘真背誦了這麼多,早就讀書去了,又何必當衙役?

她之所以這般說辭,不過是安慰自家表兄罷了,豈知表兄竟然真的深以爲然了!

然而她很快就知道,表兄王士肅所說的“沒錯”,完全就是另一回事。

“範賢弟說的一點沒錯,此人固然有才,卻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

鄭姑娘彷彿從未見過王士肅如此陰狠的表情,難免有些擔憂,卻又不知該如何勸解,她知道王士肅是一定不會放過李秘的。

李秘自然知道王士肅不會善罷甘休,但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他哪裡顧得上這個世家子的糾纏。

從宴會廳回來之後,他也向秋冬瞭解了王士肅的爲人,更打聽清楚了這個鄭姑娘的真實身份!

王士肅是王世貞的次子,不過與長子並非一母同胞,而是王世貞的妾室高氏所生。

這位鄭姑娘名喚鄭錦姝,既然稱呼王士肅爲表兄,便該是高氏一族的人,不該姓鄭纔對。

可這裡頭還有一層淵源,這鄭姑娘乃是國親鄭家的女兒,他的堂姐正是萬曆皇帝最爲寵幸的鄭貴妃!

因爲鄭錦姝與王士肅有指腹爲婚的約定,兩家又時常往來,是以外出遊玩之時,爲了避嫌,鄭錦姝便隱瞞身份,假稱王士肅的表親,這一來二往也叫慣了口。

李秘也沒想到,這鄭錦姝竟然還有這麼大的來頭,若她幫着王士肅,難免會惹來不少麻煩。

不過誠如李秘所想,這些世家子弟到底是錦衣玉食,哪裡見過真正的歪門邪道,更漫提窮兇極惡了。

既然是世家子弟,背後便有豪閥巨室,反倒要更加顧忌一些,免得給家裡抹黑,如此一來,能用的手段雖不少,但危害也不會太大。

李秘之所以不去理會,或者說暫時放下這些糾纏,是因爲姜壁和袁可立那邊,已經將所有資料初步整理出來,勾勒出個大概的雛形來了!

李秘也知道自己抄了鑑湖女俠的詩作,必定會在宴會上掀起不小的波瀾來,只怕過後會有不少人找上門來,眼下正好到項穆家中去避一避風頭。

也果是不出李秘所料,宴會剛結束,張孫繩便讓人來請李秘,不過李秘早已到了項穆這邊來。

當日與淺草薰死戰,多虧了三六九半道上殺出來,李秘對三六九也表達了感激之情,後者卻一臉淡漠,只是朝李秘說道:“有空還是好好練練刀吧,否則你遲早要丟了小命的。”

李秘固然也知道要緊,只是眼下事務纏身,早起和睡前練練已經是極限了,修煉是日積月累的水磨工夫,也是急求不來的。

與三六九應付了兩句,李秘便來到了書庫,此時姜壁袁可立與項穆都已經靜候多時,見得李秘,便迫不及待地將成果都給擺上了桌面來。

姜壁和袁可立已經將線索全都繪製成關係圖,這也是李秘早先留下來的排查策略,能夠將各種線索關聯起來,一目瞭然,大大提高了效率。

姜壁指着最核心處的周瑜二字,朝李秘道:“此人確定是王佐無疑,除了他這個周瑜大都督之外,還有個毒士賈詡,兩人都是羣英會已經露面的人物,不過這個毒士賈詡藏頭露尾,只是暗中籌謀,不似周瑜這般拋頭露面,實在無從查起……”

李秘聞言,也不由大喜,因爲這已經證明,這個所謂的周瑜,真名叫王佐,不過是羣英會從小培養起來的!

或許王佐堅信自己就是周瑜大都督,因爲他從小就被灌輸這樣的人格定位,照着周瑜的模子來養育他。

但客觀上來說,即便再如何相肖,假貨就是假貨,只要是假貨,就必定有着破綻與漏洞!

這王佐想要出來興風作浪,必定會大肆鼓吹,之所以協同剿倭,只怕就是爲了進京面聖,若讓他進入皇宮,只怕往後的事情可就麻煩了!

不過李秘既然已經知道真相,就絕不可能讓他輕易得逞!

第二十二章 再臨縣衙扯虎皮第五百一十四章 營中相見謀密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路齊備水下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五百九十二章 港口爆炸驚天地第六百一十四章 是幻是真難辨比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門深談陳年秘第二百零四章 巡檢衙門快殺雞第二十二章 再臨縣衙扯虎皮第六十三章 苟且男女逢場戲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來貴客實無禮第十二章 悲慟茂才領妻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放棄分壇回村裡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甲鬼面風起兮第三百零零一章 感念恩情結盟義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坤侍郎自作繭第五百零零三章 百鬼幻變遂成疑第十二章 悲慟茂才領妻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追蹤鐵匠到礦底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膽求證見轉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突發詭案訪工地第六百三十四章 危難時刻同母弟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七十九章 與君對坐談辛秘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亂曲直第五百二十六章 清福洞前又滋事第七十六章 大都督重遊故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喘息聞新世第五十九章 牙行青雀飛天起第七十三章 官船逆流多瑣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怒海狂潮洗碧甲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樓關卡遭諷刺第一百零五章 驚豔好事變壞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館中遇舊識第四百八十七章 年末遼東冰雪地第七十三章 官船逆流多瑣事第八十五章 山重水複又生疑第三章 巧扮學徒探女屍第五百七十八章 爲求震懾不姑息第一百一十章 一枚棋子震姜壁第四百八十二章 秋高圍獵壯膽氣第三百四十二章 古怪侍郎又扯皮第七十一章 情勢突變回程急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別重逢君可知第六百零零六章 爲求萬全互透底第二百九十八章 火槍圍殺生死時第二百零三章 烏篷船上有舊識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問俘虜備戰事第三百二十章 黑頭小魚實詭異第四百五十六章 臨別事多亂心意第三十六章 震懾全場揚心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堂遭遇黑暗祭第四百九十七章 土御門神道後裔第一百三十五章 聽君講述妖書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膛破肚得龍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冷靜巧析解爭執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來突襲第三百四十八章 蜀營主腦大軍師第五百六十六章 鄉學先生有見地第六十四章 黑臉六九收徒弟第二百八十六章 胡鬧激進是好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對坐淺嘗古彩戲第四百八十三章 振奮軍心提士氣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六百四十七章 縝密籌謀反間計第八十一章 罪魁禍首一官子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世子張揚又泄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手札偷來實不易第一百八十章 永不磨滅的意志第二百八十七章 黃鶴樓頂搜賊子第六章 呂家娘子身是謎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型對比鑑親子第三百零零五章 悲傷漢子難放棄第二百二十九章 醉酒士子瀕暴斃第二百二十二章 因功升授起步低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型對比鑑親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夏郡王夜見遲第四百四十章 青雀出擊顯兇戾第二百六十九章 起火點處有煤瀝第四百一十九章 夜裡爆發大變異第一百零九章 田莊老兒姜太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邊鎮廉頗真老矣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將酒女鬥心計第一百零六章 女俠救命也及時第三百零零五章 悲傷漢子難放棄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見如故趙氏裔第五百八十章 島府親衛頻巡視第五百二十八章 執迷不悟是崔氏第四百三十八章 關聯太監又逃逸第三百六十六章 神鬼手段化印指第五百六十六章 鄉學先生有見地第六百四十五章 人心難測堪爲帝第四十二章 隱匿牆外聽消息第二百九十七章 營地合圍盡箭矢第三百三十九章 宗伯府尹共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