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

是晚,秦堡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一片繁榮熱鬧景象。

天雄軍將士懷裡揣着下午剛剛分發的餉銀,喝着酒吃着肉,內心無比的愜意滿足。

剛剛加入天雄軍的閻應元,被秦浩明私下授予贊畫一職,輔佐謀劃軍事。

而被聘爲臨浦書院山長的劉宗周也領到了五千兩的首期籌建費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

有些軍漢更是唱起戚繼光所做的大明軍歌: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衝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你若犯軍令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渾厚雄壯的歌聲,在夜晚中傳得很遠很遠……

與此同時,德州漕運衙門亦是人頭攢動。

倪寵把理漕參政、巡漕御史、監兌、理刑、主事等級別和職掌武事將領,囊括了文武不少於五十親近屬官相聚一堂。

只是少了一些平常和他有過節的官員,例如鄭郎中。

“事情本督已經講得很清楚,現人爲刀殂,我爲魚肉。爲之奈何?

其他的也不用講了,大家湊足百二十萬,就當花錢消災吧!”

倪寵把範家事情嚴重性稍微講清楚,呡着上等好茶,無視下面苦着臉的下屬官員。

他心裡清楚得很,兩三萬紋銀對他們輕鬆得很。

留在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漕運膏腴的同時,漕糧事務在大明一直弊端叢生。逢關過卡,運米入倉,處處勒索。沿途過閘,閘夫需索,一船一閘,不下千文。

一個負責出入倉的小吏想少點攤派,故意委屈叫窮。

倪寵陰沉着臉破然大怒,杯子重重的頓在案几上,“漕丁勒索州縣,必借米色爲刁制,致使糧戶無廒輸納。

你以爲本督不曉嗎?立馬滾出去,本督準你一文不出,他日橫屍街頭,勿怪本督見死不救!”

時下,百姓交納漕糧,官吏層層用各種方法苛扣,最後每石“耗損”後只算五斗或六鬥,百姓稍有反抗,便會被官府誣指爲“抗糧”。

所以,別看一個小小的入倉典吏,其中油水可少不了。甚至,並不比其頂頭上司差。

“晏之,你按官職高低和他們商量一下具體數額。

若明日午時之前未至,過時不候,讓他們親自去領教那位屠夫將軍手段。”

倪寵朝坐在下首的幕僚說完,站起身,留下面面相覷的一衆下屬,自顧返回後堂。

些許小事,尚不勞堂堂的漕運總督親自動手,雖然他也從中獲利二十萬兩紋銀。

第二日巳時尚爲及三刻,秦浩明和餘佑漢正在指揮將士們把秦堡物資裝船,倪寵已經帶着百萬鉅款降臨秦堡。

其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令秦浩明瞠目結舌。

若是崇禎皇帝能夠利用錦衣衛來一場反腐倡廉,何至於有缺糧少餉之憂?

怪不得天啓皇帝憑着一個魏忠賢,從未考慮過財政的事情。

如此看來,魏閹也有他積極的一面。

“秀才,我現在才明白當官比搶劫來錢快。若是老老實實地經商,沒有幾代人的積蓄,怕是一輩子也贈不了如此錢財?”

待倪寵走後,餘佑漢鬼鬼祟祟左看右看,方纔捂住胸膛,小心翼翼對秦浩明說道。

“那是自然,無本生意,一本萬利,古今以往,概莫如此!”

秦浩明捏着厚厚的一沓銀票,臉上卻沒有該有的笑容,而是惆悵的嘆了口氣,目光深邃而悠遠。

從古至今,貪腐是每一個朝代的大問題,屢禁不絕。直到後世,數額之大,沒有幾十上百億,傳媒都懶得報導。

“將軍,麗亨終於想清楚。戰爭有的時候還真不是得失一城一池之間,當以戰略爲主要手段,謝過將軍。”

遠處,閻應元風風火火的小跑過來,對着秦浩明就是一番大言論。

“關外土地平曠,幅員遼闊。建奴缺的是丁口而非田地,他們入關屢次搶掠那麼多百姓也是爲此。

誠如將軍所言,若是應對得當,之前只要將百姓遷入關內,建奴縱然得了田地無人耕種又有何用?

若真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捨棄部分無用關隘之後,實行堅壁清野,建奴若是入寇,其轉運糧食又要多走幾百里路,只會勢弱。”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是事後諸葛而已!”

秦浩明笑笑,這是昨日和閻應元辯論的問題。

戰爭的手段是多元化多樣性的,並非真要一刀一槍取勝纔算勝利。

並且依據時下局勢,舉例說明。

那就是探討如果放棄遼東部分邊關,集中精力和力量守住遼西走廊以及遼南沿海地區和沿海島嶼,將不費一兵一卒,熬死建奴。

當然,談這些目的是想讓閻應元思路開闊些,不要受到故有思維限制。

以時下的政治環境,如果自己和閻應元昨晚所說的這些東西要是泄漏出去,只憑不戰而棄土數百里一條,自己絕對會被御史言官噴擊至死。

時下的大明,委實沒有戰略人才啊!

如果大明能夠能夠在去年,在敵酋多爾袞攻打朝鮮和蒙古之際,派出盧象升的天雄軍和孫傳庭的秦兵,破釜沉舟與韃虜死戰。

搶到先手,讓戰爭轉向對己方有利的方向,或許,大明也不會葬送在建奴之手。

唉!

說一千道一萬,是崇禎皇帝等人對敵酋皇太極的勃勃雄心一無所知。

對建奴的入侵,崇禎帝仍認爲只是一般侵擾,沒有意識到這已是到了兩朝爭天下的關鍵時刻。

因此,朝廷尚存僥倖之心,在戰略和行動上自然不會得力、有效。

便如此次建奴入侵後,崇禎皇帝還只是覺得邊關需要加強,否則還要吃虧而已。

或許,誰都是後知後覺,若不是仗着穿越者的身份,自己或許也跟他們一樣。

不過,現在自己有錢有糧,又有先知先覺的優勢,若還是輸給建奴,那才真是千古罪人!

“餘千戶,若是物資不能裝滿漕船,沿途帶些青壯流民回臨浦。”

此刻,秦浩明信心滿滿。

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說說感謝和感言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說說感謝和感言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八十七節 告捷塘報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二百節 大朝會說點什麼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