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投降之事不說則已,一說堯君素就氣憤填胸,兩眼直冒火。默然片刻,他指着屈突通的鼻子忿然責問道:
“屈突通,你身爲朝廷大臣,皇上委任你以防守關中之重任,代王將社稷託付與你。你卻貪生怕死,背主求榮,投靠李淵逆賊!你所乘的馬就是代王賞賜的,現在你還有什麼臉騎這匹馬呢?你就不覺得愧對皇上,愧對代王嗎?”
“君素,我已是盡力而爲了。”屈突通給堯君素一頓搶白,不禁臉有愧色,低聲說道,“再說,唐王已立代王爲帝,我並沒有背叛大隋呀!”
“你說的是什麼話,難道你真的糊塗了?”堯君素冷笑道,“屈突通你真的會看不出李淵老賊的險惡用心嗎?告訴你吧,老賊擁立代王,就是爲了纂權竊國。現今朝中大權都由老賊一人獨攬,代王只不過是個傀儡而已,他能算大隋的皇帝嗎?不,大隋的皇帝在江都!李淵晉陽起兵就是謀逆禍國,他就是逆賊。你投靠逆賊就是背叛皇上,背叛大隋!”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屈突通默然半天,方勸道,“今皇上荒淫無道,請君素識時事知天命,歸順唐王吧!”
“忠臣不事二主!”堯君素鐵骨錚錚地答道,“我生爲皇上的臣,死爲大隋的鬼,決不像你爲取榮華富貴而背主忘恩,爲天下人所不恥!”
“君素,事已至此,你就不要再執迷不悟了。”屈突通繼續勸堯君素,“唐王仁義,怕攻城殃及城中百姓,故遣我前來勸將軍以百姓爲重,勿再堅持。請將軍以民爲重,出城納降吧!”
“假仁假義,若李淵老賊真垂憐天下蒼生,何至於屢犯我河東!”堯君素諷刺道,“老賊是想不戰而收取河東,那也得問問我手中這把刀,休想!”
說着,堯君素手持大刀,對着劉文靜的部下晃了兩晃,紫黑的臉膛上透出一股桀傲與殺氣。
“堯君素,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劉文靜按捺不住心中的氣憤,衝着堯君素吼道,“要不是奉唐王旨意,我早就踏平河東了,哼!”
“君素,你一向以蒼生爲重,何至於爲了自己的名節而棄他們於不顧呢!”屈突通仍舊不放棄,言辭懇切地勸道,“河東飽嘗戰亂之苦,民生凋落,百姓如處水火之中。如若將軍能深明大義,出城納降,此乃百姓之福啊!望將軍以蒼生爲念,歸順唐王吧!”
“請勿多言,我堯君素決不降於李淵老賊,以失忠臣之節!”說着,堯君素從鞘中抽出支箭,當着屈突通的面,咔嚓一聲將它折斷,一面對他大聲說句:“你我情義如此箭,斷而不復!”
屈突通眼看着堯君素意志如此堅定,知是再勸也無濟於事,只好擡頭仰望着漫天飛雪,愀然長嘆一聲,然後失望地瞧着堯君素說:
“公可以忠臣氣節名於天下,流傳後世,然你身邊的將士與城中的百姓得因你而塗炭。如此,公之良心能安否?”
“你大可放心,有我堯君素在,蒲阪城固若金湯,決不會成爲你等反賊的囊中之物!”堯君素斬釘截鐵地答道。
說罷,堯君素用鄙夷的眼光瞥了屈突通一眼,隨即撥轉馬頭,引兵往城內跑過去。
劉文靜坐在馬鞍上,眼巴巴地瞧着堯君素快速離開。他忽然動了念頭,揚鞭朝士兵們一揮,欲指示他們乘機襲敵入城。
屈突通見狀,慌忙制止道:
“將軍威名天下,何故失信於人?如若違背約定而攻城,或城可得,然將軍的名聲必將毀矣,望將軍信守諾言!”
劉文靜被屈突通這麼一說,很快就打消了背信偷襲堯君素的念頭,當即命令部隊往回撤。
劉文靜看到屈突通勸降受阻,不免心中暗喜。因這這樣,他就可以馬上強攻蒲阪城,平定河東之地。如此,功勞簿上又可大書一筆了。
一回到營帳中,劉文靜就急不可待地跟屈突通談起攻城之事。屈突通雖招降未果,然依舊對勸說堯君素歸降抱着一絲希望。所以,他不贊成劉文靜攻城的提議,而請求他讓自己再試試看。劉文靜明白李淵頗器重屈突通,並委以他兵部尚書之職,因而儘管心裡不大滿意,但還是答應了對方的請求。於是,接着下來的幾天裡,屈突通想方設法勸昔日的部下投降。遺憾的是,堯君素是一根筋的人,決定一條道直到黑,誰也沒法把這頭倔驢拉回頭。末了,屈突通徹底絕望了,長吁短嘆了陣,便派人倍道兼程趕往長安,向李淵彙報情況。
李淵這兩天心裡正煩着呢,因爲金城薛舉趁李淵主力軍攻取長安之際,派他的兒子薛仁杲劫掠扶風郡。扶風守將唐弼殺李弘芝歸降薛舉。薛仁杲不守信用,乘唐弼沒有防備搞突然襲擊,並一舉攻下了汧源。唐弼只好率領幾百名騎兵逃到扶風郡請降,隨後又被扶風太守竇璡斬了。薛仁杲乘勝包圍扶風,竇璡自知以已之力難敵薛仁杲大軍,便遣人飛奔長安向李淵搬救兵。
李淵得知這一消息後,臉上不禁凝着一層愁雲。他清楚薛舉的實力和野心,如果不能將他制服,那必將成爲心腹大患。然現今長安尚未穩固,劉文靜又在河東,誰能擔當此重任呢?本來他想派兒子李建成前往扶風征討薛舉,可長安需要這位世子鎮守。思來想去了好長一段時間,李淵最後還是決定派遣李世民率軍出征。這事剛有着落,李淵以爲可以鬆口氣,靜候屈突通的好消息,孰料等來的是強攻蒲阪城的請示。
李淵對屈突通未能招降堯君素十分不滿,惱得直大罵了他一通。可事已如此,他只得面對現實了。接着,李淵就將裴寂、李建成、王珪、蕭瑀、王長諧等一班僚佐召集到丞相府商議河東之事。經一番討論,最後大家都認爲立即攻取河東非常重要,越往後拖就越不利。李淵看見衆人臉上顯露出勝券在握的神色,不知爲何居然高興不起來。他隱隱感覺到河東並非大家所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相反很可能久攻不下。儘管他有這種擔憂,但也認爲無論結果如何,都得讓劉文靜率軍馬上進攻蒲阪城。因此沉吟了半晌,他最終點頭同意了衆人的建議,派李綱前往河東下達攻城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