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犍爲之戰(20)

明武元年六月末。

隴西方面,徐榮率各路兵馬,業已擊敗宋建麾下的羌軍的主力。

一場陣戰,大獲全勝,斬首近五千級。三日強攻故安城,亦破之。

兩路奇兵,張濟繞了一圈,佔據漳縣,截斷了宋建南下的道路。

不足四萬兵力的羌軍,在宋建的帶領下,避開南面的張濟所部,進入羣山之中。隨後,卻是被程銀率領的一師精騎給攔個正着。

四五千騎,縱馬馳騁,毫無戒備的羌兵被殺的屁滾尿流。之後,徐榮領着萬餘精兵悍將,也從後追殺而來,一番追剿,使得宋建損兵折將不知幾何。

但地形的存在,仍舊是人力無法改變的事實。

除去程銀領着數千精騎,來回折道,始終在粘着羌兵。其餘各部兵馬,全都被其給甩掉,讓徐榮惱火不已。

複雜的山勢地形,讓周兵轉的頭昏腦暈。即便是長久呆在涼州的第四軍將士,對周圍數百里的地形也毫無瞭解。

畢竟,這裡原本就爲羌賊所據,普通漢人百姓,沒誰會往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住鑽。連商賈都沒有幾個往來,所以徐榮連個熟悉地形的嚮導都找不到。

六月二十九日,徐榮領着追殺數百里的將士們,爲一處斷崖所阻。

“怎麼回事?不是說羌兵往這邊跑了嗎?程銀呢?”

徐榮看着眼前深不見底的山崖,頓感頭大,這是誰帶的路!

周圍幾員大將,也都是愁眉苦臉。這不是第一次,昨日還碰見一處蔽谷,追進去後才發現連個出口都沒有。

真要責怪帶路的人,也不太合適,起碼人家確實沒帶錯方向。雖然在羌兵屁股後面幾十裡外吃灰,但屬實已是難得。

“將軍,羌賊確實在咱們前面,想來應該是另尋密道,繞了過去。程將軍~現在斥候也不知曉程將軍的位置。”

“嗨,罷了,傳令退兵。派遣信騎,探尋程銀所部,告之其且退回。”

“諾!”

事情的發展,比徐榮想象中的要難上不少。所有的計劃都一如意料中完美進行,甚至還有更甚。結果卻沒考慮到這河首一帶的地形如此複雜,導致現在大軍追殺羌兵之時,困難重重。

目前這狀況,想要將逃走的宋建以及那仍餘半數的羌賊趕盡殺絕,已是不可能了。近百里的山路,熟悉當地情況的羌兵,想要甩掉周軍不要太簡單。

而在斷崖之西不足十里的一處山谷中,宋建領着五千多殘兵敗卒,正窩在期間,躲避周兵的視線。

山頂上的心腹,望到周兵旌旗徐徐遠去,立馬便回報宋建。

不管是周兵知難而退,還是其等欲另尋道路,都讓宋建大鬆了一口氣。

這一連番的敗退,着實將心中的自大給削了個精光。沒想到,周軍頹勢之下,戰力如此之強。以三萬步卒,一萬騎兵,對陣自己的三萬鐵騎,兩萬步卒,居然輕易得勝。

尤其是那周騎,戰力端的強悍,自己帳下三萬精騎,居然被砍瓜切菜一般,給打的四散而逃。不然,哪會一戰大敗,導致步卒損失慘重,連故安城都守不了兩日。

現在好不容易騙開了周國精騎,又甩掉周軍主力步騎,真心不容易啊。

唉,早知如此,就不該聽張鬆那廝的話。什麼周國數年來頹勢不斷,犯了天妒,致使出兵即不利,揮師亦不勝。

都他孃的在糊弄人!

還有鮮卑精騎,人呢!

自己都敗了,也沒見步度根的兵馬殺到。一個多月的功夫,就算是豬,也能從武威跑到狄道了吧。

被狠狠擼了一陣的宋建,此時壓根就沒有雪恥的心思,還是老老實實在河首地區當自己的山大王好。

只是,宋建並不知曉此次大周對平定河首的決心。

第一步戰略的失敗,對於日後平定河首會造成很大的阻礙。但是,國朝數百萬人,上下一心,不可能說連個小小的宋建都平不了。

長安城內,高誠與諸卿還沒有得到隴西的詳細戰況。不過,有着徐榮率領的大軍,擊敗宋建不是問題。

然而,現在羣臣擔心的問題,卻不是隴西的戰事,而是來自於兩件非人力可逆的大事。

明武元年,六月末。

扶風雪雹,華山山崩。

幾乎是一瞬間,謠言四起於長安,並逐漸擴散出去。

高誠也沒有想到,這個世界上居然真的存在六月雪雹!

後世所學的科學知識,讓自己曉得六月雪雹不過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出現也並非偶然。可全天下的百姓不信啊,即便是深受國恩的關中百姓,也不禁開始胡思亂想。

六月飛雪,曾經出現過一次。

源自於戰國時期鄒衍,時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僭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爲之下霜。

然後,一如大家所想。六月飛雪一落,燕惠王頓知鄒衍之冤,釋其以敬天意。

但現在不一樣,自己哪知道下面是誰受冤枉了,感動天地,來了一手六月飛雪啊。

如此也就罷了,偏偏接着又趕上華山山崩!

嗨~

無力!

關中名山不多,西嶽華山爲首,驪山爲佐。

別的不說,僅是史書記載中的軒轅會羣仙之所,唐堯舜數巡西嶽,漢武修集靈宮以祀諸神。

這些隻言片語,便已經將西嶽華山,與東嶽泰山相提並論。

泰山之名盛,勝在封禪。

當年若非山東魯儒,方術之士,以仙山蠱惑始皇,得以封禪泰山。泰山今日,可就未必能壓華山一頭。

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華山哪處的土石突然鬆了,山體滑落一斷,這誰能管的住嘛!

只可惜,在這個愚昧的時代,管不住華山這等名山山崩,就是罪過。

他們可不知道六月雪雹和華山山崩,只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他們只會認爲這是蒼天的懲罰,在告誡某些人。

至於某些人是誰,那就得看利益的分配了。

眼下,如何處理這兩件棘手之事,成爲周國關鍵。因爲,其必然導致國朝動盪。

“大王,臣爲相數載,毫無寸功。反使國朝一度萎靡不振,四境多災,兵事不順。今有蒼天示警,臣才德不足,難應諸事。還請大王另擇賢明,統籌百官,濟以國事,復振國威!”

心知逃不過去這一劫的閻象,主動的站了出來,向高誠請辭。

高誠盯着閻象,又看看其餘幾位心腹大臣,內心猶豫不決。

換相,無疑是對自己影響最小的一種的抉擇。

可對於大周的影響卻非常巨大!

第313章 欲出關第683章 頓足第266章 民心士氣第579章 趙盛第449章 逆襲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769章 亂第455章 袁紹討黑山第908章 破勢(7)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767章 聚之高陵第687章 臨陣倒戈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319章 虢亭會戰(5)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337章 螳螂捕蟬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105章 攻城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807章 伐蜀之議第191章 獨掌軍權第665章 伏兵第127章 無題第730章 長安夜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140章 棋局第552章 進第504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下)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610章 斬將第95章 北軍抵洛第346章 佈置第683章 頓足第138章 閻象第18章 歸去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580章 謀劃第22章 名揚第860章 顏面盡失第373章 合縱連橫(6)第897章 轉戰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28章 碧玉年華第135章 朱儁喪母第545章 鹽利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307章 困虎第220章 生恨第201章 驅虎破敵第400章 相約王事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391章 救災第569章 士族第673章 氐兵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409章 張魯從之第180章 美陽之戰(20)第561章 設伏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514章 安邑諸公第848章 究竟誰在第五層?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748章 地龍翻身169章 美陽之戰(9)不用想章名真好!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878章 其爲人孝弟也第80章 欲納降第538章 魏王卓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682章 墊江城外第265章 老驥伏櫪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389章 界橋之戰(下)第407章 使蜀第545章 鹽利第859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85章 夜入神都第608章 廟算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721章 犍爲之戰(30)第659章 科舉第614章 下陽城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281章 請才第98章 殺胡令、招賢令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78章 連鎖反應第891章 彭城第701章 犍爲之戰(10)第274章 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