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美陽之戰(3)

在郡守府一敘之後,閻忠便留了下來。

涼州具體情況已經瞭解大概,漢陽、武都、北地、安定四郡之內,青壯男子幾乎全部從軍。留於家室者,盡皆老弱。

得四萬兵馬,其中六千精騎、三千北地邊軍,以及關中援兵四千,精壯七千人,隨同高子明東出大震關。

餘下兩萬人,其中一萬五千人駐紮在漢陽郡內,五千人駐紮於大震關。至於另外三郡之地,皆由當地少量郡兵守衛。

也幸虧鮮卑正陷入內亂,南匈奴更是不敢有絲毫妄動。不然有其一來犯者,都能長驅直入。

戰火未熄,西羌未定,這些青壯根本不可能任其歸鄉。

只是春耕難了~

午後,閻忠便回到家中,一隔數年未見妻小,萬分思念。

冀城只經歷了張任夜襲一戰,並沒有收到太大的影響。

家小無危,已是幸事。

溫存一日,閻忠就來到郡守府,開始幫助楊衡處理涼州政務。

戰爭耽誤的不僅僅只有春耕,更是壞了無數百姓的生存之地。

家園重建,救濟難民,調度物資,這些都是很繁瑣的要事。

在這個時候,呆在長安兩天時間的高誠,也終於得到了家中的消息。

高府奴僕早就來到了長安,可之前隴縣被圍,帛書送不進去,只好在長安等待。而之後,隴縣被破,羌軍東進,若非高家對自己還非常不錯,自己早就跑路了。

當得到安西將軍到達長安的消息後,僕人就一直在尋找軍營。

這一日,總算是走了進來。

“僕見過公子!”

見到公子,僕人立即行了一禮。

可這時候,高誠比那僕人還要着急,匆促起身問道:“洛陽家中可有信封?”

“回公子,主家與少君皆有不少信封傳來。只是僕不敢入隴縣,未曾及時送到,還望公子恕罪!”

“何罪之有?快將信封取來,某且觀之!”

“諾!”

應了一聲,僕人自懷中取出足足六七封,交於高誠。

高誠依次打開,詳閱其間內容。

時而喜色密佈,時而愁眉不展,時而怒火中燒,時而望之欣慰。

短短兩刻鐘時間,高誠面上表情接連更換,沉浸於喜怒哀怨之間。

幾封帛書,盡敘自己出徵以來,這足足數月之事。

最讓人開心的莫過於,姜紓與清漪皆有了身孕,自己馬上也要做父親了。

這種感覺讓人既是開心,有帶點不安、意外~

其次在洛陽城內高家與袁家的初次交手,以袁逢身死而終結。

只是,這分明只是剛剛開始啊!

對於袁逢的死,高誠只是大概一想,便知曉有些蹊蹺。

不過,現在還有家僕在帳內,到晚間再好好思慮吧。

再者便是父親向陛下捐納,導致諸多世家也迫不得已捐納錢財一事。

這件事對於高家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危害。高家與關東士族本就已經不對付了,而益州、荊州士族在朝中爲官者並不多。

如此一來,反倒是狠狠惡心了一把關東世家,也讓陛下對自己的疑慮消除一分。

劉宏對於自己的態度,自從出兵以來,就有了很大的改觀。尤其是招賢令的發佈,放到疑心更重的君主身上,怕是早就將自己撤職了。

現在嘛,這些已經不是問題了。劉宏真要大開殺戒的話,自己也未必沒有反抗的能力。

只是,自己不願意開這個頭。

槍打出頭鳥!

不到迫不得已之時,還是要在大漢的旗幟下積蓄實力。

“好了,汝且先下去休息。稍後某遣人在長安置一處宅院,就由汝來看管。”

看完帛書,高誠笑着與家僕說道。

“僕秦儀謝過公子!”

秦儀早就聽聞自家公子性情闊達,待人恩厚。今日只是一面之見,自己居然就從一送書小僕,升爲府邸管家了!

“嗯,先隨親衛下去休息!”

“諾!”

秦儀一走,高誠就開始思慮袁逢之死的得失。

這袁逢一死,袁紹、袁術必然恨自己與陛下入骨。不過,兩者本就已經勢不兩立,袁家又還能得到什麼好處?

而且,失去了袁逢這位司空的庇護,袁紹和袁術的發展空間又小一分。不管怎麼看,都是袁家吃虧不小。

至於陛下爲何要殺袁逢,怕主要還是因爲萬年公主一事吧。

不對不對,袁逢一死,關東世家必然兢兢戰戰,生怕陛下對付自己。長久下去~

嘶!

真是夠狠啊!

衆所周知,陛下一心要打壓削弱世家。而大漢實力最盛的尤數關東世家,袁逢死前,陛下與世家雖有爭鋒,可依然按照官場規矩來鬥。

袁逢一死,這個規矩也就打破了。世家也開始擔心陛下繼續下狠手,爲了自保,其必然抱團取暖。

長時間下來,這些家族就會自動成爲一個整體。袁家身爲領頭羊,也就得到了關東世家的支持。

同時,關東世家亦會緩緩脫離陛下左右。再不似往前,世家賢才亦有人爲陛下臂膀。

削其羽翼,爲己之助。

這袁逢下了一局很大的棋啊,不過是不是有點想多了~

高誠不懷好意的笑了一下。

若真按照袁逢的意想下去,不出五年時間,再無世家之人相助陛下。到時候,袁家不論是要權傾朝野,還是扶持他人霍亂天下,都將成爲贏家。

只是,老傢伙,你可是絕對想不到陛下會早早崩天吧。斜路里殺出來的董大叔,可不是一般人物。其智囊李儒,更是佈局天下之士啊!

嘿嘿,還有曹操這個腹黑男整蠱仔,真以爲汝袁氏能號令天下啦?

這一局,自己根本不用插手,自有董卓來下。

唯一的不確定就是,歷史是否會發生轉折……

——————————————————

漫天黃沙之中,盛珨領着八百將士,終於走出了荒漠。

繼續行進二三時辰。

望着那綠洲上的橫臥的城池,盛珨不禁露出笑容。

敦煌!

這裡是目前大漢帝國最西邊的郡了,也是自己最終的目的地。

敦煌城中的蘇則,早早得知消息,立即引兵趕來,以防不測。

兩軍臨近,蘇則這才止住兵陣。

“末將安西將軍帳下盛珨,見過蘇府君!”

蘇則也回之以禮,言道:“將軍一路辛苦,速速領將士們入城休憩。”

“多謝府君!”

盛珨謝過之後,回身望去。

原本一千衣甲鮮明,銳氣澎發的將士,只餘下八百人。且人人甲冑殘破,歷數滄桑。

“弟兄們,隨某入城休整!”

“嚯嚯!”

衣衫殘破,然威武尚存。

第810章 漢軍入冀第667章 朱儁之反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115章 蓄勢第601章 棋局第15章 殺俘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209章 國事第759章 凜冬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63章 攻城軍械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935章 攻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77章 天下局勢第462章 鴻門宴?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868章 占卜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857章 交易第805章 趙兵西進第840章 牽招第364章 錢幣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336章 潰敗第680章 江州第688章 馬超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454章 倉廩實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559章 予軍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682章 墊江城外第25章 白衣雪夜襲城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361章 被打慘了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244章 使者爲謀第341章 洛陽羣雄第822章 角力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572章 傾國前夕第905章 破勢(4)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362章 議陣第6章 大權旁落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835章 臨陣第910章 破勢(9)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398章 布籌西域第29章 御兵驅蠻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852章 天子行營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625章 甘泉宮破第521章 明意第294章 征伐之事第115章 蓄勢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408章 陽謀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21章 共葬一土第607章 失鬱郅第704章 犍爲之戰(13)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495章 胡珍作亂第865章 紛亂不休第386章 鞠義第275章 入洛第356章 軍改開始第913章 定略(上)第115章 蓄勢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754章 河東第105章 攻城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884章 進軍(下)第199章 兩駟勝之第454章 倉廩實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279章 臆想第827章 大戟士第602章 重訂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