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高朋滿座

袁隗皺着眉頭,走出袁府,腦海中不斷的想着兄長的那句話。

這局已經輸了?

怎麼會?

讖語剛剛散佈出去一天而已,還沒發揮出威力呢!

不過,看兄長的意思,好像是發現了什麼端倪……

算了,不想這麼多了。

袁隗甩了甩腦袋,徑直沿着街道,前往各家府邸。聯絡世家,捧高高子明。

在袁隗離開之後,袁逢安靜的躺在椅子上。這一切的招數使出來,爲的便是逼迫陛下,殺死高子明或者將此人壓的再也翻不起身來。

然,這一切看的都是陛下的決斷!

陛下將北軍軍權,交給了何苗,也就變相的交給了高子明。

何苗的官職再高,爵位再高,可其始終是高子明副職,平羌大軍的副帥。

只要高子明還活着,這五萬精銳部隊,其便能調動。可若是其死了呢……

哼哼,陛下啊陛下,您可別忘了,隴縣外城已破。如今十數日下來,高子明渺無音訊,未必就能活下來。

到時候,何苗不過一莽而無用之輩,能控制五萬北軍,擊敗羌人?

不過,袁逢也爲高子明萬一活下來做足了準備。捧殺,是一個很好的妙招。

唯獨可惜的便是高子明已經跳出來局外,捧殺能讓陛下心疑此人,可最終依舊要看陛下如何做。

這大漢帝國,最大的權利擁有者還是陛下。

……

不論袁逢如何謀劃,這一切都已經不再被劉宏放在心上了。

因爲,劉宏感覺能夠逼死這位袁家的老妖精了。

軍權,是自己最看重的,而袁家居然膽敢插手。不死個重要人物,可還真難以嚇住諸人。

至於高子明,劉宏相信這人還不敢反。涼州經此羌亂,人口損失不下半數。而且最關鍵的便是涼州產糧極少,這也是涼州人口一直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其次,關中是個關鍵地區。只要關中沒有發生什麼事,那涼州就是個沒牙的老虎。看着嚇人,卻咬不死人。

只要自己在一日,天下便有一日安寧,高子明更不敢有所異動。

這天下高子明搞不亂,其也不會第一個冒頭!

對於這一點,劉宏心裡很清楚。高子明這人聰慧機警,年歲雖輕,可看事情還是很通透的。就算有人要反,高子明也絕對不會做第一個。

那麼,自己就有機會壓制此人。身爲帝王,想要殺一臣子,不過一杯酒水罷了。

在所有人都成竹在胸之際,郭嘉也笑眯眯的看着一名名高府僕役,走出府邸大門。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光明正大的跟別人說袁公路亦是與讖語相應即可。

沒錯,就是光明正大。

反正如今跟關東世家已經勢同水火了,再偷偷摸摸的反擊,便會使那些世家更加猖獗。反倒不如直接揭開紗布,將此事宣揚出去。

下午時分,高府之外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大小世家之人。其無不是拎着厚禮,前來拜見。

理由只有一個。

聞安西將軍夫人有喜,特前來祝賀!

這其中有關東世家之人,亦有關中世家、荊揚世家。

真心實意者區區二人之數,餘者盡是不懷好意。

郭嘉自然也是看的清清楚楚,可高衛卻是陷入深思,尋思着收與不收的得失。

“這若是收了衆多世家之禮,豈不是讓其陰謀得逞?”

問策於郭嘉的高衛,被其所答嚇了一大跳。

而郭嘉卻是反問一句,說道:“主家,若是不收,豈不是將欲趁君侯之勢的家族,拒之門外。那日後,主公幕府又如何收斂衆多人才?”

“吾高家與關東世家的爭鋒,僅限於高袁兩家。其餘世家,與吾等可並未有所不合。荊揚、河北世家更是與君侯無甚關聯,甚至君侯尚有恩情於荊州蒯蔡二家。”

一通話說完,高衛擰了下眉頭,略作思忖。稍後,情不自禁的點了兩下頭,口中喃喃說道:“不錯不錯,豈能因小而失大?某這便安排管家,收下諸家賀禮!”

“主家莫急,主家切記,所收之賀禮,萬萬不可拆分開來。盡皆原裝收納,過個三兩日,嘉再獻良策。”

“嗯?”高衛疑惑了一下,也未曾多問,只是點頭示意,轉身離去。

……

高府主廳。

“在下河東裴氏,特攜重禮,爲高家賀!”

一名肥胖渾圓的中年人,對着滿臉橫肉,笑眯眯的來到高衛身前,拱手一禮。

高衛也急忙起身言道:“衛在此,謝過裴氏厚禮。日後,在下定攜犬子,親赴裴府道謝。”

裴家人入座後,又緊接一人上前。

禮數雷同。

這一連十幾家後,高衛也不得不佩服郭嘉的高瞻遠矚。此次府中盛事,別的權且不論,可是爲高家打下了極好的人脈關係。

待到子明歸來之際,必位列朝堂。這時候,關係才能凸顯出來。

自中午時分,一個時辰過後,諸家衆人才盡皆安坐。一時間,高府廳堂,高朋滿座啊。

其中無不是各府重要人物,有管家者、有兒郎者,甚至蔡家家主蔡諷更是親自前來。

蔡諷也是聽聞府中人言,高府有大量賓客至,卻不知是何原因。

派人一打聽,這才知道原來是高子明的正室懷了身孕。

於是,蔡諷也是急忙安排一番,親自前來。

蔡家如今在荊北可是如火如佘啊,頗有與蒯家平分荊北的架勢。而這一切,皆是得力於高子明的幫助。

數萬人的首級,讓蒯蔡兩家收穫了荊州軍的大量好感,其中不乏有人投靠。而蔡瑁與蒯良更是因功升職,列荊州重職。

如此一來,荊北衆多小世家更是蜂擁而來。

當然,蔡諷也是到了高府之後,才發現一絲端倪。這堂中人,可是有不少人來者不善啊~

不過,見高衛遊刃有餘,蔡諷心中也大概明瞭高府已有應對之策。便默不作聲,歡笑堂中。

這個時候,很多人都不知曉隴縣外城已破的消息。他們只知道高子明已經堅守隴縣月半有餘,想來繼續堅守下去不成問題。

另外,北軍幾日前,也自洛陽西進。涼州大局,在他們心中已經定了。

有高子明在,那些羌人還能有什麼作爲……

然~

若是讓他們知曉隴縣內城都岌岌可危時,不知又會如何作想。

高誠望着城下不斷涌上來的羌兵,漢軍將士奮死抵抗。

孩子和年輕女子,已經走進衆多的擴大版地窖中。

城破在即!

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580章 謀劃第730章 長安夜第572章 傾國前夕第81章 降者之命第485章 離間計第105章 攻城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72章 凌遲紀靈第1章 良家子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105章 攻城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199章 兩駟勝之第865章 紛亂不休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209章 國事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379章 杜畿第258章 東進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548章 釋嫌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558章 作逆第377章 軍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94章 何苗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671章 夜市第535章 鐵騎交鋒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869章 軍議(上)第221章 大局、大勢第665章 伏兵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864章 北境煙雲第851章 亂第715章 犍爲之戰(24)第6章 大權旁落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827章 大戟士第890章 巧舌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137章 會軍移營第480章 納采禮第106章 追尋第417章 春耕第419章 屯兵武關第517章 善意的謊言第620章 劉表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30章 輕兵陷陣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642章 刺殺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823章 善後之事第600章 袁渙第76章 蒯良之策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835章 臨陣第509章 易水之戰(5)第834章 下晉陽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241章 撤離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647章 制強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741章 遊行示威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32章 鳴金退兵第679章 大軍壓境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644章 劉琦第877章 無題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359章 軍旗第839章 大敗!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616章 無題第19章 家第68章 憤!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101章 低配版具裝甲騎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911章 破勢(10)第402章 至離石第434章 圍剿之勢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382章 驪山第470章 無題第458章 天下休兵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589章 漢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