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察人之術
就聽蘇油繼續說道:“當年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富相公治大名府,勸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廩,然後尋出公私廬舍十餘萬區,散處災民,薪水救濟反而比集中方便。”
“大名府是北京,有很多待缺寄居的官員,當時富相公發給他們俸祿,讓他們去難民所聚的地方作爲管理人員,選老弱病瘠者賙濟,登記他們的辛勞,答應他日爲他們奏請受賞。”
“每隔五日,則遣人持酒肉飯食慰藉他們,因爲出於至誠,所以人人爲盡力。”
“水退之後,凡山林陂澤,有利可資以生者,聽流民自取。”
“死者爲大冢葬之,曰‘叢冢’。”
“等到第二年稻麥大熟後,再讓難民各以遠近,授糧而歸,當時活難民五十餘萬人,募爲兵者萬計。”
“運判,衆志成城,天災之前,所有可用的力量都要動員起來。僅憑一己之力,難救河北百萬生靈啊。”
說完又轉頭問司馬光:“學士,是這樣吧?”
司馬光點頭:“對,當時仁宗皇帝聽說之後,遣使褒勞,拜富相公爲禮部侍郎。富相公說:‘此守臣之職也。’辭而不受。”
蘇油說道:“所以救災之策,一要簡便,二要周盡,簡便則易施,周盡則無遺。”
“如今朝廷救濟已到,接下來還有很多相關減免扶助的措施要宣佈,運判如今的條件,比富相公當年好得多,正好趁此機會,再施展一番。以鼓舞官民人心士氣。”
“眼看就要入秋,馬上就是冬麥下種的日子,事情再一耽擱,翻年可就更難了。”
司馬光說道:“還有入秋易起瘟疫,得趕緊讓人散了。明潤所言有道理,既然富相公當年行之有效,運判就不妨用起來。”
蘇油繼續補充:“除了官府的力量,民間力量也要儘量利用,此次我們前來,還帶來了大量的口罩,成藥。救災防疫的冊子,也緊急印製了十萬冊。”
“這些都是動用民間慈善力量完成的,到時候我們會帶一部分去震中災區,給運判留下一部分,助你成事。”
司馬光說道:“大名府是河北至重,救災措施自大名府施展,是提綱挈領。事情辦好了,老夫與明潤返回京城,必向官家奏請,以運判爲首功!”
王廣廉是熱衷仕途之人,不然也不會在陝西私自折騰青苗法了,聞言站起身來:“學士和侍制,果然是國家重臣,一番指點之後,下官知道該如何做了!”
司馬光也站起來:“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便請運判帶我們去核驗倉儲,還要代表陛下,去慰勞官民,事不宜遲,之後便要趕赴瀛洲。”
兩日之後,司馬光與蘇油帶着測量隊和糧船,再次啓程。
一路上放下小船,讓測量小分隊下水測量,約好最終在瀛洲集合。
司馬光在閱讀各地送來的水文資料和邸報,見蘇油安排得井井有條,表示讚歎,說道:“那個王廣廉,不及乃兄,更不及明潤你。內中熱於仕途,明潤爲何與他說了不少好話?”
蘇油說道:“要共克時艱,便要用上所有能用的力量,同舟共濟之時,沒法挑三揀四。”
“只要措施得以展布,能多救一些難民,幾句好話算得什麼?學士如何對他評價不高?”
司馬光說道:“老夫自有察人之術,王廣廉聽聞你有所建議,當時表情有些不預;待得聽聞是富相公之術,顏面便有些迴轉;等到聽聞你我會與他奏功,立時精神振奮。呵呵呵,這樣的人……”
蘇油就有些奇怪了:“那學士爲何不知我也是熱於仕途呢?”
司馬光哈哈大笑:“蘇明潤熱於仕途,纔是最大的笑話。老夫與你相處多日,知道你看似按部就班,其實憂急如爐。同樣也能看出你的努力,是實實在在爲了大宋子民,絕不是爲了仕途。”
“從蜀中開始,你一路施爲,夔州,渭州,嶲州,到現在作監,難道都是好去處?你怕是國朝最倒黴的探花了,難道從沒覺察過?”
蘇油仔細一想,靠!還真是如此!加上現在的河務考察,老子妥妥的大宋最悲催探花!
司馬光滿意地看着蘇油目瞪口呆的樣子:“以富相公,歐陽永叔,張方平,趙抃對你的欣賞,他們在朝中的時候,你要是爲了仕途考慮,活動一個翰林承旨的清貴職務,還不是輕輕鬆鬆?”
“可你想都沒有想過要這樣做,而老夫欣賞你的,就是這個想都沒想過!”
“數日之前,孫能來請教《漢書》,說道你曾經跟他說自己有老頭緣是吧?”
蘇油不認賬:“這小子就知道瞎說!”
司馬光笑道:“我告訴你爲什麼,因爲老頭老太太們,都有一套自己的察人之術,早在朝堂上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明白了不?”
明白了,說到底就是我纔是真正的好人唄!
司馬光拿起邸報:“滕甫也到了,知道百姓不敢回家,便住進官府,獨臥屋下,曰:‘民恃吾以生,屋摧民死,吾當以身同之。’民始歸安其室。都不容易啊……”
蘇油說道:“這纔剛剛開始,接下來葬死者,食飢者,除田稅,察惰吏,修堤防,繕甲兵,督盜賊,怕是更加不容易。”
……
一路的慘況觸目驚心,河道上不時便飄着人畜屍體,一些回水潦蕩之處,屍體聚集在一處,不下數十,其狀不堪言。
現在的河道之下,往往就是道路,村莊,良田。不少衝垮的屋舍還有殘餘的柱子,牆壁,就立在河中,如同絕望的雕像,看着船隊經過。
石薇躲進了船艙裡,不忍心見到這樣的慘狀。
司馬光和蘇油擔心的是,震中瀛洲,恐怕景象比現在還要慘。
數日之後,船隊抵達瀛洲,兩人才鬆了一口氣。
地震之後緊跟着河決,消息閉塞了很久,結果受災最嚴重瀛洲,情況竟然比周邊地區還要好上很多。
此地的官員,發揮了積極作用。
李肅之,山東冠族趙郡李氏之後,李迪的侄兒,絕對的幹才。
李迪是大宋狀元,曾兩度擔任宰相,前書提到過他,張方平年輕時被坑得最慘的時候,是李迪闢之爲天雄軍通判,進而推薦赴闕,直集賢院,從此仕途開始坦蕩的。
所以說起官場裡邊的世家圈子,其實也不大,轉來轉去都能扯上關係。
大宋以文制武,彭仕羲反叛的時候,老頭是湖北路轉運使。所以阿囤烈,啊不,如今的蘇烈入湖北平叛時,是老頭當時實打實的手下。
老頭對蘇烈的印象非常好,比之狄青郭逵,而且老頭也提點過夔州路刑獄,知道那地方是怎麼的苦逼,因此對讓夔州兩年翻身的蘇油,那是青眼有加。
蘇油也對這個文武雙全老頭佩服得五體投地,一路上和司馬光提心吊膽,結果在瀛洲得了個彩蛋。
“大雨地震,官舍民廬推陷。肅之出入泥潦中,結草囷以儲庾粟之暴露者,爲茇舍以居民,啓廩振給,嚴儆盜竊,一以軍法從事。”
地震之後,瀛洲百姓謠傳將要發大水,於是百姓都非常震驚爭相要出逃。
李肅之做着高陽關路都總管安撫使,兼管瀛州事務,派人到處去勸說安撫,謠傳才消失。
緊跟着組織修造倉庫,拉上篷布,營造帳篷草屋,收集各處還沒有被毀的物資,集中存放。
等到大雨來了又去,老頭已經籌集了一百三十萬石糧食,兵器以及其他物資的數量也與此相當。
緊跟着,李肅之命令給士兵發放武器,時刻保持警戒,維持治安秩序,瀛洲實施軍管。
接着開始賑濟,同時鄉間比戶置鼓,有盜,輒擊鼓,遠近皆應,盜爲之衰止。
等到蘇油他們到來的時候,瀛洲不但災情料理完畢,城內受災房屋修整完畢,都已經開始重新修建新城牆了!
絕對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