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演戲

樑屹多埋怒道:“我大夏尚有五十萬可戰之軍,真以爲奪了應理關,就能拿下興慶府嗎?!”

“樑兄你別急嘛……坐下坐下……”蘇油拉着樑屹多埋坐下:“我說今日只議交情不談國事,就是知道一旦展開和談,你這飯可能都吃不下去。”

“樑兄你也要講道理,這怎麼能叫毀滅陵寢呢?分位不稱,本乃僭禮大忌,是李元昊翻亂在前,我們不過撥其歸正而已。”

“西夏諸王的陵墓,我們肯定是不會亂動的,但一定會按照國主的禮制,恢復成它們應該有的樣子,絕不會讓它們蕩然無存的。”

“即便是夏國戰沒的將領,如嵬名統軍、樑乙埋,仁多零丁以下,宋國皆妥爲安葬,樹碑立墓。”

“大宋乃禮儀之邦,斷不會在禮制上出現差池,這一節,樑兄儘管放心。”

樑屹多埋臉色連變,最終還是坐了下來:“所幸還有時日,如果兩國終能重化干戈爲玉帛,到底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兒不是?”

蘇油笑了:“正是如此,年前在大相國寺,我就曾與樑兄說過,以樑兄只能,應當努力勸說當權者致力於和平,而和平的途徑,就是放棄不正當得來的權力。”

“其實到現在都是,夏國還有最後的機會。”

“對了,樑兄是怎麼過來的?”

樑屹多埋說道:“坐船啊。”

蘇油點頭:“那一會兒去港口看看樑兄的船隻,江船和海船我是行家,不過河船倒是沒見過,得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區別。”

……

當晚,沈括與蘇油分析樑屹多埋的反應,沈括說道:“這樣刺激他,都還賴着不走,看來是必有所圖啊……”

蘇油點頭:“夏人太狡詐了,不過我們的偵察小組卻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以爲自己的行動很隱秘,卻不知道峽口,鳴沙城的對岸,早有迷彩小組在監視他們的行動,並且按時通過旗號燈語向對岸傳遞消息。”

沈括說道:“那可是十萬大軍,蘇烈和包順,真的不用救援?”

蘇油笑了:“做戲就要做全套,囤安軍乃天下第一野戰強軍,如今又依仗關防,佔領山頭……呵呵再說也不需要全勝,能守穩關要,吸引住主力就行了……”

沈括感到很無語,告饒道:“既然樑屹多埋與國公是舊交,那就麻煩國公你與他交涉好不好?我……那啥,國公說的……演技……不太行……”

接下來的幾天裡,蘇油代表大宋,樑屹多埋代表西夏,兩人在夏州北門外的呂家渡,展開了“艱苦卓絕”的外交談判。

甚至因爲樑屹多埋的“據理力爭”,蘇油爲了天下蒼生,做出了一些“重大讓步”。

比如關於梁氏的問題,蘇油就同意,只誅除列入戰爭罪犯的那些人,不求誅絕九族,畢竟樑太后是秉常生母,樑皇后是乾順生母,如果盡數誅殺,會讓嵬名氏也失了體面。

又比如嵬名這個姓的問題,秉常和乾順,必須恢復大宋的賜姓,或者唐時的賜姓也行,以表示恭順。

但是改易漢服,行漢制,用漢禮,書漢文,說漢話,譭棄李元昊生造出來的西夏文,這一條,不容一丁點討論。

這還沒有議到領土主權,雙方就已經在談判桌上脣槍舌劍,吵得不可開交。

樑屹多埋此次來靈州,待遇雖然不減,蘇油也一如既往地熱情,不過要在談判桌上佔得他一點便宜,那也非常艱難。

而且蘇油藉口戰時混亂爲理由,限制了夏國使團的行動範圍,只能在港口水寨內活動。

其理由是樑永能在旱海的大屠殺,已經徹底引燃了河內蕃人對梁氏的怒火,宋人蘇油能夠完全約束住,但是新投的蕃人還在學規矩,難保不會有亡命刺客。

樑屹多埋也表示了理解,除了與沈括蘇油輪流扯皮,就沒有出呂家渡。

而蘇油在考察了樑屹多埋的坐船之後,很快就在碼頭上打造船塢,開始了造船工作。

不過據樑屹多埋觀察,進展很不順利,因爲熟練的工匠,都被樑令通早一步就送到對岸去了,靈州周圍,也蒐集不到大木料。

就這樣溫吞吞地拖到十二月五日,形勢突然大變!

熙河軍應理關守將蘇烈、包順奏報,十二月朔,夏將嵬名阿吳、仁多保忠,率領十萬大軍,強攻應理關!

而涼州守將劉昌祚奏報,就在同日,驍銳、豹捷、虎翼三軍,在涼州西北三百里的胭脂山,大破甘肅軍司副都管覺勒瑪組織來犯的西域聯軍,斬虜兩萬。

於此同時,六路都經略機宜司涼州分司李庸上奏,休屠澤口,也出現了夏軍家樑部偵騎。

宋夏戰事,再次打響!

蘇油拿着奏報,心急火燎地找到樑屹多埋:“都管,這就是你口口聲聲的和談誠意?!”

樑屹多埋一臉的愧色,起身對蘇油深施一禮:“國難當頭,屹多埋只能無所不用其極,益西威舍要責我欺君子以方,用殺用剮,悉聽尊便。”

“夏國這是處心積慮,行險一搏?”蘇油跺着腳:“早就告訴過你們不要一次次的拿國運關撲!樑兄當我是爲自己擔心?跟我來!”

帶着樑屹多埋來到靈州城頭,卻見沈括站在城上,看着黃河下游。

樑屹多埋震驚的發現,宋軍不知道怎麼在一夜之間,變出近兩百艘巨舶!

每艘巨舶,由一百二十八個牛皮胎組成,皮胎的間隔木架,由矩形改成三角形,整體由無數個小三角形支架構成,設計依舊精巧簡便,但是強度得到大大加強。

每艘巨舶,還有兩支長槳,一支大舵,載滿了新軍,浩浩蕩蕩地向着下游進發。

見到樑屹多埋被蘇油帶來,沈括冷冷地說道:“夏國狡險,窮極不悟,興倔強之衰旅,欺大宋之至誠。”

“大宋其實早已有備,只因夏國來興和議,故而暫停伐罪之師,以期爾等能幡然痛悔,以期河外有萬一之和平。”

“現在正式知會貴使,鑑於夏國不知悔改,狡詐無信的態度;鑑於夏國將宗主陛下的仁慈,當做可供利用之弱點,以和議爲謀的無信背義,鑑於當前已經無法和平的局勢,六路都轉運司決心放棄對梁氏的幻想,以武力徹底解決夏國外戚之患,拯救夏主,還國統與李氏!”

樑屹多埋驚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你們……你們怎麼突然變出這麼多的大……大船?”

“一而再,再而三!”蘇油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告訴過你們不要拿國運做關撲,怎麼就聽不進去?從靈州到靜州,不過百里之遙,半日可至,靜州一下,興慶府便門戶大開。”

“即便嵬名阿吳和仁多保忠回軍,那也得奔行四百里,家樑更是尚在六百里之外!急切之間能至?我只需五千兵力駐守靜州以逸待勞,你們拿得下來?”

“餘部將繼續沿河北上,攻取懷州,定州,徹底斷絕興慶府與外界的聯繫。事到如今,我想問問都管,這三州,你們留了多少人馬?能不能阻擋我三萬精銳?如果不能,就該好好想想,今日之後,該何去何從!”

樑屹多埋慌亂地抓着蘇油的袖子,冷汗滿臉:“益西威舍,救我梁氏一族則個!”

蘇油都傻了,老子的演技,已經好到敵人都來求救的地步了嗎?!

嗯,是時候該檢討一下了……

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東川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場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八百零四章 老朋友見面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五百六十二章 鬥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七百八十章打魚摸蝦甲天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集體告狀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私會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二章 二太守傳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潛歸第七百六十五章 沒活明白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二百三十九章 白龜的名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十四章 好菜第三百一十六章 靈柴第九百零六章 兩分五第七百一十四章 名妓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炮樓第八百零七章 廷議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矛盾轉化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佛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發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會打仗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情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九百二十章 勸諫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遊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軍事之外第五百零六章 阿雲案第二百零六章 箭課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八百七十章 老張的有機化學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零五十章 聖旨第八百五十六章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