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迴護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和議

祭禮的最後,就是各路將領進獻花圈,帶領着手下將士,向英烈們致敬。

弘揚愛國精神,是蘇油一直在軍隊中狠抓的大事,西征動員令上,蘇油第一次沒有如其它帥臣那樣,提到戰後賞給的問題,可一樣激勵得新軍將士們士氣高昂。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宣示着新軍和舊軍的精神分野,新軍,是爲了民族,國家的利益而戰,不是爲了個人的利益而戰。

這樣的精神,在這個肅穆的環境裡,毫無疑問的,也是給趕來參加祭禮的舊軍們,好好地上了一堂“武德教育課”。

祭禮進行到尾聲的時候,一身新軍軍服的幕府書辦趕了過來,對蘇油耳語了幾句。

蘇油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李舜舉眼睛看着將士們去神位致敬,嘴裡低聲問道:“可是有軍情?如關緊要,國公自管去料理,這裡交給我就行了。”

蘇油說道:“沒什麼緊要,樑屹多埋來了,先讓沈括應付着。”

李舜舉訝異道:“求和?”

蘇油笑了:“他姓樑,就註定了不會是求和,也求不了和。”

李舜舉抽了抽嘴角:“聽聞他和你關係很不錯?”

蘇油想了想:“其實如果不是國事,生活裡我一直是個與人爲善的人……”

李舜舉:“……”

與人爲善是一種好品行,一個人如果性格正常,有愛心,收入高,生活水平低,家庭負擔不重,那他有極大的可能成爲一個與人爲善的人。

蘇油就是這樣的人,你甚至都無法拿收買人心去污毀他,因爲他的行爲是通過皇家慈善基金操作的,每月的俸祿都會有一筆捐款,那是捐給皇家慈善基金總會的,從慈善總會成立那一天開始就這樣了。

因此當沈括領着樑屹多埋來見他的時候,蘇大善人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樑兄,想不到一語成讖,我們以最不願意相見的方式,再次相見了。”

樑屹多埋躬身行禮:“益西威舍,夏國尚有一戰之力。”

蘇油搖頭:“這我相信,哪怕李繼遷逃竄草澤,身邊就剩下一個兄弟的時候,都尚有一戰之力,何況現在?我是從來沒有輕視過你們的戰力的。”

樑屹多埋想不到蘇油會這樣說,一下子竟然語塞了。

蘇油繼續說道:“我記得曾在大相國寺中說過,我從不關撲,而且我也勸告過都管,不要將夏國的命運,寄託在一場場關撲之上。”

“今日不說國事,在這場殘酷的大戰中,能見到故人無恙,蘇油也是欣喜萬分,先進帳,我特意給樑兄準備了佳餚,我們便吃喝邊聊。”

靈州有一種非常高級的碳,質地酥軟,卻固結成塊;燃點很低,熱值卻很高,只用一張紙或一根火柴就能把它點燃。燒時像木炭一樣,但非常耐燒,火熾且熱量大,而且毫無煙氣。

一大塊炭燒完之後,僅剩下一點白白的灰跡。如果將燃着的炭埋在灰燼裡,第二天撥開,仍舊火種通紅。

因爲這種炭狀如砟片,故在當地名爲砟子炭。

要知道含碳量這麼高,揮發物這麼少的煤炭,以往四通商號可是要廢很大的勁,通過洗煤煉焦等一系列化工方法處理之後才能得到。

沈括說這種煤炭甚至可以直接加工成細顆粒,用於製作黑火藥。

其實就是天然狀態下的高無煙煤,到此,蘇油終於完全解開了西夏青鋒鐵的全部秘密。

因此現在的大帳之中,溫暖如春。

席間蘇油頻頻勸酒,話裡話外,就是提醒樑屹多埋,如果他願意,就乾脆留在河內不要回去了,由他在定然能保得老朋友周全,以樑屹多埋的級別,至少不會比夏國被俘投宋的樞密院都按官麻女阣多革得授的官職還低。

不過至少樑屹多埋還算是沒有污爛到家,對蘇油拋出的橄欖枝敬謝不敏,始終顧左右而言它。

蘇油也不勉強,給樑屹多埋介紹一位官員:“這位的大名,想必樑兄早已聞名,不過卻一定沒有見過。”

“隻身抗暴三十多年,富平侯之後,原天都招討,現在是我大宋的富平侯,右武衛大將軍,守靈州節度使李文釗。”

不過樑屹多埋卻並不驚訝:“其實我與富平侯,也不是沒有打過交道,當年在橫山,富平侯曾經聯絡骨溪蠻,意圖刺殺於我,好在命不該絕,否則那一次,屹多埋必然無幸。”

李文釗淡然一笑:“家樑還好吧?他橫插的那一槓子,的確是個意外。”

“不過其實那一次吧,真不是爲了刺殺都管,我們貪圖的是圖幹部的貨品。你也知道,剛剛被總管盪滌了巢穴,那時候真是窮得,見到野兔子都恨不得是母的,帶到山上留着產崽兒。”

蘇油笑道:“真要是如此理論,那我們三人之間,這恩怨可就扯不清了。不過有一點,那就是大家做事情,都是爲了各自的國家和團體,不是爲了什麼個人的私利得失。”

“因此當我們放下公務的時候,其實一樣是可以做朋友的。來,侯爺,都管,飲勝!”

樑屹多埋趕緊端起酒杯,三人同飲了一杯。

到底是帶着任務來的,樑屹多埋始終還保持着一份清醒:“國公,大宋對我西夏,到底是什麼章程?”

蘇油放下筷子,嘆了一口氣:“到底還是說回了煩人的公務上……沈存中,你跟都管說說吧。”

沈括笑眯眯地說道:“都管,其實朝廷的意思,你們一開始都知道,只是不願意接受,因此白白有了這場戰事。”

樑屹多埋趕緊打岔:“之前的條款是什麼?”

沈括說道:“之前,那就是梁氏撤簾,還政秉常啊。”

樑屹多埋正要說話,沈括擡手:“不過現在不同了。”

說完臉色變得異常嚴肅:“這場戰事,最初因夏國不顧尚在談判當中,悍然攻擊我關要造成的,責任完全在夏國一方。”

“此戰動用了大宋四十萬人,於今耗時三月,耗費了大宋無數的糧秣,銀錢,軍器。”

“按照四十萬人,出征三月,月給三百錢統計,夏國應當賠償大宋此次戰爭的軍費,嗯,共計一千零八十萬貫。”

“今後每拖延一日,夏國必須追加賠償十二萬貫。”

“這筆賠償,夏國是拿不出來的,那就只能用貴國漠北之地,黑山威福軍司,黑水鎮燕軍司來抵債。”

樑屹多埋不滿道:“那大宋佔去的河套,蘭州,涼州,又如何說?!”

沈括說道:“都管要明白,那些地方,包括興慶府,本來就是華夏故地,以前讓你們暫居,是因爲繼遷、元昊之輩,還是大宋冊封的節度使。”

“自從元昊做作文字,妄稱皇帝之後,兩國就陷入和長期戰爭,直到慶曆和議後,西夏才向宋稱臣,元昊取消帝號,接受宋的封號,稱夏國主。”

“這,就是歷史上大宋給予西夏最高的規格,藩屬國主。”

“但是元昊以降,歷代西夏國主,皆以皇帝自稱,車帳,宮室,陵墓,皆爲僭越,以往宋使入夏,僅止於韋州,就是夏國擔心大宋發現真相。”

“所以,現在要得到和平,大宋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派遣使團,沿途考察,凡有一切僭越之處,盡皆刪削,降到藩屬國主的級別才行。”

樑屹多埋頓時大怒,起身指着沈括怒喝:“你們是要毀滅先王陵寢!這一點夏國君臣,決計不能同意!”

沈括冷冷地看着他:“天都山僞行宮,高廣壯麗,非人臣可有,李太尉和蘇節度已經一把火燒了,好像也沒有問過你們同不同意。”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三百零二章 煙筍排骨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天選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謀算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書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終極解決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四百四十二章 婚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圖說話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磨合期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七百九十二章 槍榴彈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七百五十一章 蠔油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五十四章 學習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四百三十四章 請假第六百零三章 賓化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授權書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駝口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金明池聊天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舊事第五百零五章 擇術爲先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調整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氣象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算計明白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旅遊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