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全面改革深化,關鍵是要進一步形成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進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因而我們除了要不斷推進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還要配套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先進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和諧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美麗中國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和黨的體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

一、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這是中央在全面總結改革開放經驗、準確把握國內外大勢、統籌考慮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基礎上作出的科學判斷和重要決策。我們要正確把握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目標和重點任務,不斷把經濟體制改革引向深入,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一)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理論上的重大突破和實踐上的重大創新,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也爲當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指明瞭方向。

1.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一個重大而鮮明的觀點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用決定性代替基礎性,這是我們黨對市場規律認識的又一次昇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一直是圍繞調整政府和市場關係進行的,從計劃經濟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的力量一步步得到釋放。黨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正是認識上的不斷深化,使得我們在實踐中更加註重發揮市場作用,有力促進了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當前,我國仍存在市場體系不完善、市場規則不統一、市場秩序不規範、市場競爭不充分,政府權力過大、審批過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影響了經濟發展活力和資源配置效率。我們必須不失時機地加大改革力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這一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在行動上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

2.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絕不是說政府就無所作爲,而是必須堅持有所爲、有所不爲,着力提高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的水平。發揮好政府作用,要善於底線思維,注重宏觀思考,深入研究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舉措和問題;要圍繞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切實解決政府職能越位、缺位、錯位的問題。要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託底,切實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減緩經濟週期波動影響,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推動可持續發展。要提供更多優質公共服務,通過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廣大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共同富裕。要更加註重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創造市場機制正常發揮作用的條件和環境,讓市場主體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間來創造財富、發展經濟、造福人民。

(二)準確把握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

1.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它們的財產權都不可侵犯,都應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要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把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爲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以規範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爲重點,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2.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

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市場體系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一些領域市場機制還不完善,要素市場發育也不健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搭建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平臺,要讓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讓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讓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要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的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的領域;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推動重要要素市場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需要強調的是,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要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堅決防範各種風險,切實保障金融市場安全高效運行和整體穩定。

3.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問題都與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密切相關。政府職能不轉變,其他方面的改革就難以推動。要繼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理順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中央和地方的關係,逐步建立各級政府的權力清單制度,推動政府全面正確地履行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

一是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首先要把取消的文章做足、做到位,最大限度地放權給市場。對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要進行全面清理,該取消的一律取消;確需保留的,要依法調整爲行政許可。要全面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由先證後照改爲先照後證,將註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爲認繳登記制,由企業年檢制度改爲年報公示制度,努力爲企業經營和公民投資創業提供便利。二是保留的審批事項一律向社會公開。政務公開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助推器,是約束審批行爲的緊箍咒。政府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禁止和限制的範圍,清單之外,“法無禁止即可爲”,企業只要按法定程序註冊登記,即可開展投資和經營活動。三是加強和改進監管。簡政放權,絕不是一放了之,必須在放權的同時加強市場監管。要進一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完善監管體系的具體措施。地方政府在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過程中,要把加強監管作爲重中之重,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網絡和科學有效的監管機制。要抓緊建立科學的抽查制度、責任追溯制度、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對違法違規者,要嚴厲懲處,以儆效尤。

4.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現行的財稅體制是在1994年分稅制改革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形成的。近年來,財政收入大幅增長,政府的調控能力顯著增強,但也存在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夠清晰、稅制結構不合理、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必須進行改革。

一是推進預算公開。長期以來,我國財政資金存在使用不規範、效率不高和資金沉澱等問題,部分地方政府舉債行爲也缺乏約束。要進一步加大預算公開力度,擴大預算公開範圍,細化公開內容,強化預算公開工作的監督檢查,建立預算公開問責機制。二是推進稅制改革。當前的重點是擴大營改增。這項改革不只是簡單的稅制轉換,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消除重複徵稅,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工業轉型、服務業發展和商業模式創新。三是劃分事權和支出責任。要通過改革,健全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保持現有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穩定,逐步理順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使中央與地方各安其位、各負其責、上下協同,促進政府治理整體效能的最大化。

5.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城鄉二元結構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大的結構問題,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是不合理經濟結構的突出表現和重要根源。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之間在勞動力就業、居民收入、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還存在明顯差距。同時也要看到,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要進一步放活農民,放手讓農民去闖市場,形成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相輔相成的局面。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包括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維護農民生產要素權益,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爲城鎮居民。這些改革舉措,有利於加快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有利於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6.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格局深度調整,世情、國情正發生深刻變化。客觀形勢要求我們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上的主動、國際競爭上的主動。

一是改革涉外投資管理體制。包括改革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探索創新經濟管理模式;大幅下放對外投資審批權限,建立以備案製爲主的境外投資管理體制,確立企業和個人對外投資主體地位,實行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二是擴大內陸和沿邊開放。要抓緊制定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規劃和具體方案,重點推進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沿線各地要找準定位、密切配合。要大力推動內陸與沿海沿邊通關協作,把“關檢合作”改革試點擴大到全國,加快提升中西部地區通關效率。三是堅持多邊和自貿區兩個輪子一起轉。多邊貿易體系是我國鞏固貿易大國地位的“壓艙石”。自貿區代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開放,是我國走向貿易強國的“推進器”。我們要積極參與高標準自貿區建設,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與韓國、澳大利亞、海灣合作委員會等自貿區談判進程,實現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

7.注重依靠改革推進結構調整

我國已進入只有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才能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問題,癥結在於不合理的體制機制導致的資源配置扭曲和僵化。調整經濟結構,要從實施結構改革入手,改變不合理的體制機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結構調整,要着力在推進市場化改革上下功夫,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創新體制機制,加強政策引導,推動發展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從國際產業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從城鄉區域不平衡向均衡協調邁進,實現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具體來說,就是要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爲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探索建立區域均衡發展機制。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既是結構調整的重大任務,也是激發巨大發展潛力的重要途徑,關鍵要建立有效的促進機制;以創新驅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調整產業結構,原動力在創新。要依靠創新驅動,輔之以差別化產業政策引導,促進產業有進有退,由全球價值鏈中低端向中高端躍升。

二、政治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選擇

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說過:“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一個重要議題。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生產力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但隨着經濟的發展,不僅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需要政治體制改革提供動力和保障,而且政治體制本身的發展進程,也需要進一步加快和深化。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進一步動員和組織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地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爲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一)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

1.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重要制度載體。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必須緊緊圍繞堅持“三者有機統一”這一根本要求,實現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1954年正式建立至今的實踐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適宜的政治制度。其對於維護國家穩定,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促進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還不夠完善,其優越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具體來說,一是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二是要積極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着力提高立法質量。三是要健全“一府兩院”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制度。人大的監督,是代表國家和人民進行的監督,體現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在國家監督體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四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自身的建設,包括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兩方面。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組織建設是加強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體保證。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制度建設是其依法行使職權、提高工作效率的程序保證。五是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人民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聯繫羣衆的重要橋樑。全國260多萬人大代表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是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參加行使國家權力。

2.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羣衆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它源自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天下爲公、兼容幷蓄、求同存異等優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後中國政治發展的現實進程,源自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源自新中國成立後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實現的偉大創造,源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政治體制上的不斷創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制度基礎。黨的十八大提出,在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程中,要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在黨的領導下,以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爲內容,在全社會開展廣泛協商,堅持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這些重要論述和部署,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發展指明瞭方向。

具體來說,一是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包括進一步擴大協商主體,拓寬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基層組織、社會組織的協商渠道;進一步擴展協商民主的範圍,深入開展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參政協商、社會協商;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二是發揮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完善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完善民主黨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制度;完善知情通報、定期聯繫溝通、協商成果反饋等制度。三是發揮人民政協作爲協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包括重點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將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納入各級黨委的議事規則和政府工作規則,實現政協職能與黨委政府工作規則和程序的有效銜接;完善人民政協制度體系,規範協商內容、協商程序,等等。

3.發展基層民主

基層民主是人民羣衆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發展的主要形式。一般而言,基層可分爲基層政權機關和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此外,在我國基層還應包括準政權機關或實質性的政權機關,如基層黨組織、共青團組織、婦聯等基層組織。基層民主的實質在於人民羣衆對基層事務有平等的決策權,對基層政務有實質性的監督權,其主要內容是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基層政權的法制建設、組織建設和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的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雖然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但從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看,任務仍然十分艱鉅,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具體來說,一是要健全基層羣衆自治機制。基層羣衆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二是要積極開展基層民主協商。我國基層的民主協商以村、社區和企業爲實施單位展開,人口規模小、分佈相對集中,協商貫穿於基層選舉、決策、管理和監督各方面。常用的形式主要有,村(居)民會議、村(居)民代表會議、社區論壇、民主聽(議)證會、民主懇談會等。

(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1.維護憲法法律權威

憲法是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權威。要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會忠於、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爲都必須予以追究。

要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完善規範性文件、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科學的法治建設指標體系和考覈標準。健全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2.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

行政執法體制既是行政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法律實施體制的關鍵環節。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能否取得顯著成效,直接關係到法律法規能否全面正確實施,關係到人民羣衆合法權益能否得到切實保障,關係到經濟社會秩序能否有效維護,關係到依法行政能否真正落到實處。

應當看到,近年來,行政執法總體有了很大改善,取得了明顯進步,但也仍然存在着不少問題,必須通過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起更加權威、更加高效、更加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堅決遏制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行爲,努力形成風清氣正、規範有序的經濟社會秩序,顯著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必須着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要理清執法機關職責權限,整合執法主體,相對集中執法權,深入推進綜合執法,努力實現執法機構的精簡和統一;要根據不同層級政府的職能和事權,合理配置執法力量,減少行政執法層級,推進執法重心向市縣政府下移,着力提高基層政府執法能力,特別是要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保障、海域海島等重點領域基層執法力量,有效保護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要在認真調查研究、深入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理順城管執法體制,切實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要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合力懲治違法犯罪行爲。

第二,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範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經費由財政保障制度,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要完善行政執法程序,針對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等執法行爲,制定具體執法細則、裁量標準和操作流程,切實做到步驟清楚、要求具體、期限明確、程序公正;要制定執法自由裁量權行使規則,對執法自由裁量權予以細化、量化和嚴格規範,並公佈執行;要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非法干預,堅決防止和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堅決防止和克服執法工作中的利益驅動,堅決懲治腐敗現象;要建立責任明確、管理規範、投入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保證執法經費足額撥付。

第三,強化對行政執法隊伍的管理,創新行政執法方式。要建立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任職資格管理制度,未取得執法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執法工作;要建立行政執法人員定期培訓制度,提高他們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執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要建立行政執法績效考覈制度;要加快推進行政執法方式創新,積極推行柔性或激勵性執法方式,嚴禁暴力執法、野蠻執法;要在立足我國國情的基礎上,積極借鑑其他國家和地區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有效做法和有益經驗,以廣開視野、博採衆長。

第四,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行政執法責任制,是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也是監督和制約行政執法權力的有效途徑。要根據有權必有責的要求,在分解執法職權的基礎上,確定不同部門及機構、崗位執法人員的具體執法責任。要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非法干預,堅決防止和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堅決防止和克服執法工作中的利益驅動,堅決懲治腐敗現象。對有違法或者不當執法行爲的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要嚴格問責,對因不執法、亂執法、暴力執法、執法不當等導致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發生重大責任事故、事件或者嚴重違法案件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直至行政首長的責任。

3.深化司法管理體制改革

司法管理體制是我國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司法管理體制改革,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建設法治中國、強化法治的權威性和監督力的現實舉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之一。爲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結合新形勢提出了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新舉措。

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包括推動省以下地

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探索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等等。二是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司法人員管理制度。包括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完善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選任招錄製度;完善法官、檢察官任免、懲戒制度;健全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職業保障制度;等等。三是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包括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明確各級法院職能定位,規範上下級法院審級監督關係;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嚴格規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強化監督制度;廣泛實行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制度;等等。四是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包括規範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嚴禁刑訊逼供、體罰虐待,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健全社區矯正制度;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機制和違法違規執業懲戒制度;等等。

(三)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這突出了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並且從頂層設計的高度提出了明確的改革方向和具體要求,對於我們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着力規範權力行使,從源頭上防治腐敗,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爲人民謀利益,意義重大。

進一步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必須着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一是完善黨和國家領導體制,堅持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二是按照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職責權限,合理劃分、科學配置黨政部門及其內設機構的權力和職能,加大機構和職責整合力度,健全部門職責和人員編制體系,做到定位準確、邊界清晰,權責一致、人事相符,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三是加強和改進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四是健全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機制,運用和規範互聯網監督。五是健全權力運行和辦事公開制度。不斷完善並認真落實各項公開制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爲人民謀利益。

第二,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一是加強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這是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出的頂層設計,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二是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包括:推動紀委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黨的紀檢機構,實行統一名稱、統一管理,派駐機構對派出機關負責,履行監督職責;等等。三是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具體包括: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體系;建立健全防控廉政風險制度;健全防止利益衝突制度;健全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等等。四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具體包括: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各級紀委要履行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職責,加強對同級黨委特別是常委會成員的監督,更好發揮黨內監督專門機關作用;等等。

第三,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一是完善領導幹部直接聯繫和服務羣衆制度。密切聯繫羣衆是全黨的任務,各級領導機關、領導幹部擔負着更爲重要的責任。二是健全改進文風會風制度。文風會風不正,既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三是完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制度。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優良作風,抵禦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要從領導機關、領導幹部做起,並且要用健全的制度作保障。四是完善選人用人制度。建設黨和人民需要的幹部隊伍,需要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作保證。要把作風好壞作爲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以好的作風選作風好的人,讓作風好的幹部受到重視、得到重用,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局面。五是改革政績考覈機制。要科學確定政績標準,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要嚴格考覈政績,糾正考覈走過場現象。要用好政績考覈結果。六是規範並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爲保證領導幹部有效履行職責,需要爲他們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保障,探索實行官邸制。七是健全反對特權相關制度。黨的性質、宗旨和社會主義制度決定了各級領導幹部都是人民的公僕,不能有黨的規定和國家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權,不能以私利損害公共利益。

三、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一個國家最鮮明的精神旗幟。文化體制改革是我國全方位改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與經濟體制改革緊密相聯,又與政治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密切相關,政治性、政策性很強,涉及領域和範圍很廣。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牢牢把握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幹部、黨管導向的基本原則,妥善處理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推動文化改革發展邁出新步伐、登上新臺階。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們做文化民生領域的“加法”,增加文化供給,提高文化服務效能,提高了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了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在滿足不同階層、不同地域人民羣衆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但是,我國文化領域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問題:一些地方和單位對文化建設重視不夠,文化在推動全民族文明素質提高中的作用不強;一些領域道德失範、誠信缺失,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的任務緊迫;輿論引導能力不高,網絡建設和管理亟待加強和改進;有影響的精品力作不多,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引導力度不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城鄉、區域文化發展不平衡;文化產業規模不大、結構不合理;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需要增強;文化人才隊伍還不強;文化市場多頭執法、多頭管理現象依然存在,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根本解決;等等。解決上述問題,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一)完善文化管理體制

創新文化管理體制,是加強和改進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的內在要求,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必須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切實提高文化領域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

第一,加快轉變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職能。轉變政府職能,形成科學的宏觀調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務。要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原則,推動政府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推動黨政部門與其所屬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一步理順關係,不斷強化政策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轉變政府職能,需要統籌“放”和“管”的關係,做到簡政放權和加強監管齊推進、相協調。創新文化行政管理方式,善於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科技等多種管理手段,加快文化立法,加強行業自律,做到科學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

第二,健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國有文化資產是重要的宣傳文化資源,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加強國有文化資產管理既是政府部門的事情,又是黨委的重要工作,既要保證國有文化資產保值增值,又要保證文化企業正確導向。要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建立黨委和政府監管國有文化資產的管理機構,實行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充分考慮宣傳文化工作自身特點和管理需求,認真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探索建立主管主辦制度與現代企業出資人制度有機銜接的工作機制。堅持黨管意識形態不動搖,始終確保黨對國有文化單位重大事項的決策權、資產配置的控制權、宣傳業務的終審權、主要領導幹部的任免權。

第三,完善互聯網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互聯網迅速發展、廣泛普及,日益大衆化、媒體化,對加強和改進互聯網管理提出迫切要求。要創新管理思路,統籌各方力量,認真貫徹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進一步健全基礎管理、內容管理、行業管理以及網絡違法犯罪防範和打擊等工作聯動機制,加快形成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衆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互聯網管理體系。要加強和改進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健全網絡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形成正面引導與依法管理相結合的網絡輿論工作格局。加大依法治網力度,加強對網上有害信息、網絡謠言的整治,推進網絡依法規範有序運行,使網絡空間更加清朗起來。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確保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

第四,進一步規範傳播秩序。鞏固發展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職責,加強輿論引導、規範傳播秩序是完善文化管理體制的重要任務。要做到:健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體制機制。整合新聞媒體資源,加大國家扶持力度,做強主流媒體,壯大主流聲音。適應多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趨勢,以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爲主,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推動新聞發佈制度化。構建多層次、專業化的新聞發佈平臺。嚴格新聞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加強職業道德和業務知識培訓,確保新聞工作者真實準確傳播新聞信息,堅決杜絕虛假新聞、新聞敲詐等行爲。

(二)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文化繁榮發展越來越離不開市場,越來越需要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必須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進一步打破文化市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城鄉分離的傳統格局,完善文化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促進文化資源在全國範圍內流動。

第一,加快培育合格文化市場主體。經營性文化單位轉製爲企業只是培育合格市場主體的第一步,其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如何,還要看其內部治理結構和經營管理水平。要以培育合格文化市場主體爲目標,繼續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深化拓展出版、發行、影視、演藝等領域改革成果,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切實提高導向把控、資本運作和市場經營能力。對按規定轉制的重要國有傳媒企業,開展探索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的試點,使國有資本始終保有最大的決策權和控制權。把轉企改制與資源整合、結構調整、做大做強結合起來,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使之儘快成爲文化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和文化領域的戰略投資者,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第二,鼓勵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公有制經濟一樣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文化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要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文化領域,才能更好地釋放文化市場能量。要擴大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准入領域,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在資本運作、技術運用、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可以爲文化市場注入新鮮血液。要支持各種形式小微文化企業發展,大力發展小微文化企業,有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激發全民創業熱情和文化創造活力,活躍文化市場。

第三,建立多層次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多層次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是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有機組成部分。要加強文化產品市場建設,不斷豐富文化產品市場,是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的重點。要加強文化生產要素市場建設,文化生產所必需的要素交易市場,是文化市場發展的基礎性條件。要加強文化行業組織和中介機構建設,堅持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並重,加強各類文化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建設,健全行業規範,完善行業管理,更好地履行協調、監督、服務、維權等職能。

第四,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文化經濟政策是文化宏觀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繁榮發展的有力保障,對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具有重要的扶持、激勵和引導、調控作用。要對當前行之有效的文化經濟政策進行延續和規範,對不適應實際需要的政策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探索推動文化經濟政策創新,進一步形成文化領域宏觀調控目標和政策手段的機制化。提高文化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例,擴大政府文化資助和文化採購。繼續執行文化體制改革配套政策,對轉企改制國有文化單位扶持政策執行期限再延長五年。健全文化產品評價體系,改革評獎制度,充分發揮評獎在文化產品創作生產中的示範、導向和激勵作用。加強版權保護,鼓勵文化原創,加大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產業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推出更多文化精品。

(三)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必須堅持政府主導,按照標準化、均等化的要求,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構建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羣衆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第一,統籌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涉及面廣、各地情況千差萬別,需要加強統籌、科學規劃、整體推進、提高效益。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研究和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推動各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形成合力。統籌市、區、街道(社區)和縣、鄉、村這兩個三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整合基層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設施,推動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資源整合、共建共享,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綜合利用水平,發揮其最大服務效益。

第二,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是實現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內在要求。要以保障人民羣衆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鑑賞、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爲主要內容,明確適合、適應、適當的服務標準,制定和實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和績效考覈辦法,做到擴大覆蓋、消除盲點、完善服務、改進管理。建立羣衆評價和反饋機制,推行“菜單式”服務,變“我給你接”爲“你需我送”,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羣衆文化需求有效對接,真正把公共文化服務的選擇權和評價權交給羣衆。按照反彈琵琶的思路,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文化服務網絡建設支持和幫扶力度,形成文化服務均等享受、文化發展同步推進的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格局。

第三,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骨幹力量。要按照國家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總體要求,明確不同文化事業單位功能定位,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完善績效考覈機制,突出公益屬性、強化服務功能、增強發展活力。探索建立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羣衆參與管理,創新運行機制。

第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引入公共文化服務競爭機制是提高服務效能的內在要求。要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進行項目外包和設施委託管理。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設施等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培育文化非營利組織,形成以政府爲主、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機制。建立完善公共文化設施長期免費開放的保障機制,爲豐富羣衆文化生活創造便利條件、提供多樣化平臺。

(四)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擴大我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的戰略選擇。必須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推進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着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文化對外開放格局,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第一,全面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對外文化交流是推動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手段。要把政府交流與民間交流結合起來,把組織雙邊交流與組織多邊交流結合起來,把調動國內力量與藉助國外力量結合起來,拓展廣度、增進深度,形成對外文化交流的強大合力和整體效應。要進一步拓寬渠道和途徑,構建人文交流機制,鼓勵社會組織、中資機構參與孔子學院和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承擔人文交流項目,鼓勵代表國家水平的各類學術團體、藝術機構在相應國際組織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發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文化非營利機構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支持海外僑胞積極開展中外人文交流,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的參與面。

第二,大力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發展對外文化貿易,首先要注重內容,突出產品和服務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內核。要深入提煉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着力提升當代中國文化的內涵,真正把那些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文化產品推向世界。要選好拳頭產品,把優秀影視劇、圖書作爲文化貿易的前鋒,加大推動力度,更好地帶動其他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政策措施,推動國有文化企業儘快做大做強,鼓勵其他領域大型國有企業積極參與文化出口,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到境外開拓市場,不斷壯大對外文化貿易的主力軍,努力形成以國有文化企業爲主體、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參與的對外文化貿易新格局。要強化市場意識、營銷意識,熟悉和掌握現代營銷理念、市場規則,拓展文化出口的平臺和渠道,着力推動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入國外主流社會和主流人羣。

第三,不斷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提升國際輿論話語權,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是傳播中國聲音、塑造國家形象、維護國家利益的迫切需要。要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加快形成獨具中國特色、能與國際交流的對外話語體系。理順內宣外宣體制,支持重點媒體面向國內國際發展,提高新聞信息原創率、首發率、落地率。創新對外宣傳傳播方法,妥善迴應外部關切,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國基本國情、價值觀念、發展道路、內外政策的瞭解和認識,不斷增強說服力和認可度。

第四,積極吸收借鑑國外優秀文化成果。堅持以我爲主、爲我所用,學習借鑑一切有利於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於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於發展我國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機制。要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結合中國的現實需要,結合中國人民的接受習慣,對國外優秀文化進行有效轉化再造,使之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第五,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越是對外開放,越要重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要立足我國的基本國情,立足我國文化傳統和實際,學習借鑑國外的有益做法,着力構建國家文化安全體系。要堅守自己的文化理想、信念和原則,延續民族文化血脈,傳承民族文化基因,鞏固民族文化根基,始終保持中華文化的民族性、主體性。要增強防範意識,提高辨別能力,把好各種准入關口,築牢思想防線,決不給腐朽思想文化提供傳播空間和渠道。要切實管好用好互聯網,積極佔領和有效掌控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堅決抵禦和遏制網上攻擊滲透,維護健康、安全、順暢的網絡信息傳播秩序。

四、社會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方向

社會體制是國家爲了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而對社會服務和管理做出的一種制度安排,是組織社會生活、建構公平正義社會的基本制度。社會體制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中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爲標誌,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新一輪改革戰略和路徑中,全面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被提到了與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它不僅直接關係到當代中國的社會建設事業,而且對整個改革事業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社會體制改革有兩個相互聯繫的基本元素:一是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二是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實現維穩與維權的統一。

(一)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

1.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教育不僅是獲得社會地位和謀取職業的重要資本,還是提高個人生活品質的重要基礎。過去30多年的教育改革取得了顯著成就,推動我國從人口大國轉變爲人力資源大國,教育發展總體進入全球中等水平。但是,我國教育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改革同樣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對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重點在深化,關鍵在綜合。要用系統思維、全局意識和全球視野認識改革,用普遍聯繫觀點設計改革,用統籌兼顧辦法推進改革,進一步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不斷增強教育改革的自覺性、緊迫性、堅定性,在繼續深入實施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基礎上,牢固樹立改革意識,提振教育改革信心,衝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貫穿教育工作始終,紮實把教育改革不斷引向深入。着重落實好以下三個重點方面:一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本質要求是育人爲本、德育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盡力爲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爲有用之才,成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還必須積極爲多樣化、個性化、創新型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環境和機制。二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有利於促進公平提高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執政爲民所必須秉持的基本政策內涵。促進教育公平,要循序漸進和制度創新,既要把促進公民受教育機會公平擺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還要更加重視促進教育制度規則公平。三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係。

2.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

就業是民生之本,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也是許多國家重視的重大課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準確地把握其指導思想,深刻體會內涵及要求,全面貫徹落實各項任務,對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影響重大。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的聯動機制,健全政府促進就業責任制度。經濟發展是就業增長的基礎,而就業的持續增長反過來推動經濟的健康發展,兩者相輔相成。二是規範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鄉、行業、身份、性別等一切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和就業歧視。我國就業形勢嚴峻,就業歧視勢必嚴重扭曲人力資本的正常流動,破壞就業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導致人力資本巨大浪費。三是完善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於創業新機制。創業帶動就業工

作,是實施擴大就業戰略,化解勞動力供求矛盾和就業結構性矛盾,以及提高就業質量的重要途徑。四是完善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提高公共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率,可以相當程度降低失業率,促進就業。五是增強失業保險制度預防失業、促進就業功能,完善就業失業監測統計制度。六是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爲重點的青年就業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直接關係億萬羣衆切身利益。我們既要倡導勤勞致富、支持創業創新、保護合法經營所得,也要在社會財富不斷增加、綜合國力持續增強的同時,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要重點落實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健全初次分配製度,着重保護勞動所得。初次分配,是整個收入分配製度中最具基礎性的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干預由市場形成的初次分配環節。二是優化制度環境,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目前,我國居民動產收入主要來源是儲蓄、債券、保險和理財產品,以及股票、期貨、黃金、外匯市場收益,不動產收入比例尚小。完善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體制機制,是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三是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必須強化政府責任。再分配是指國家通過稅收、財政轉移支付、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等方式對初次分配結果進行調節的過程。爲着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必須堅持共同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重點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四是規範收入分配秩序,重在體制機制創新。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是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健全法律法規,強化政府監管,加大執法力度,重視信息監測等方式,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邁上新的臺階。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保障制度是現代國家一項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等內容,其中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關乎基本民生改善和社會公平正義,是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體現,社會關注度高,利益訴求多樣。新時期,改革的重點任務有以下幾項:一是加快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包括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確保參保人權益,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堅持精算平衡原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政策,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等等。二是加快建立健全保證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包括健全社會保障財政投入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預算制度;建立健全合理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加強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和監督,推進基金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健全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和經辦服務體系;等等。三是加快推進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包括推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統籌發展;改革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積極發展補充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健全特殊羣體的服務保障制度;等等。

5.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關係人民健康福祉,關係民族未來。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健全全民醫保體系。要逐步提高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加大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提升基本醫保管理和服務水平;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滿足多層次的健康保障需求。二是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要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繼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設;深入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轉變衛生服務模式,逐步建立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穩步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落實鄉村醫生補償、養老等政策。三是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要切實履行好政府辦醫職責,合理確定公立醫院功能、數量、規模、結構和佈局,堅持公立醫療機構面向城鄉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主導地位;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爲關鍵環節,統籌推進管理體制和價格、藥品供應改革,理順醫藥價格,建立科學的補償機制;推進建立公立醫院內部治理結構,深化人事分配等機制綜合改革,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加強績效考覈,建立科學的醫療績效評價機制,建立和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四是積極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要鼓勵社會辦醫,以出資新建、參與改制、託管、公辦民營等多種形式投資醫療服務業;加大價格、財稅、用地等政策引導,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規定,加快落實對非公立醫療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在市場準入、社會保險定點、重點專科建設、職稱評定、技術准入等方面同等對待的政策;加快發展養老護理、中醫藥醫療保健、健康保險等服務。五是加強衛生信息化建設。要建立健全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制度;積極推進醫療衛生信息技術標準化;發展遠程醫療。六是推進人才培養使用制度改革。要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制度;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加大護士、養老護理員、藥師、兒科醫師等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的培養;允許醫師多點執業;加快推進醫療領域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七是完善醫療衛生監管體制。要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嚴肅查處藥品購銷、醫保報銷等關鍵環節和醫療服務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爲;教育和引導廣大醫務工作者自覺珍惜職業價值;完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

6.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係人民羣衆切身利益,關係中華民族長治久安。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要遵循“總體穩定、城鄉統籌、分類指導、協調發展”的原則。一是堅持計劃生育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制,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實到位。二是鞏固和加強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穩定基層工作網絡和隊伍,確保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三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旗幟鮮明地宣傳計劃生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細緻地做好乾部羣衆的思想工作,切實維護計劃生育政策的嚴肅性。四是加強政策協調和信息溝通,做好重大經濟社會政策與計劃生育政策的有效銜接,確保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穩妥紮實有序推進。

(二)創新社會治理體制

社會治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改革創新社會治理,對於理順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治的良性互動,化解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公平,增加社會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義。

1.改進社會治理方式

要從四個方面來着手:一是堅持系統治理,把社會管理從政府單向管理向政府主導、社會多元主體共同治理轉變。二是堅持依法治理,從治理方式、管控規制向法治保障轉變。三是堅持綜合治理,治理手段從行政手段爲主的單一手段運用過多,向多種手段綜合運用轉變。多種手段包括道德教育的手段、行爲規範自律的手段、社會矛盾調節的手段等多種手段綜合利用轉變。四是堅持源頭治理。把治理關口從事後處置向事前和事中延伸來轉變。源頭治理包括兩重含義,首先是政府的各項決策在決策前要廣泛聽取羣衆意見,經過充分論證和必要聽證,保證決策符合客觀實際,符合羣衆要求,符合國情、國力。

2.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和依託。發揮好社會組織的作用,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大力培育。培育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以及殘聯、老齡協會等社會組織,健全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職稱評定、薪酬待遇、社會保險等政策,完善政府財稅支持政策,建立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制度,鼓勵金融機構爲社會組織提供貸款服務。二是政社分開。政社不分是影響社會組織活力和作用的重要體制障礙。應按照政社分開、管辦分離的要求,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係;科學推進社會組織與行政機關脫鉤,實現社會組織與行政機關在人財物方面的分離;確立社會組織的法人主體地位,促進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揮作用。三是依法監管。依法監管是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凝聚社會力量,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推進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完善法人治理、分類評估、依法查處、登記撤銷等制度,構建統一登記、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監管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加強對社會組織和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引導它們依法開展活動。

3.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

科學有效的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機制,是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防範機制。應建立專家諮詢制度,對重大決策的風險及時進行科學評估;完善公示、聽證、網絡參與等制度,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通道;健全個人心理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心理干預、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二是健全行政複議案件審理機制。應深化行政複議體制改革;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機制;完善縣、鄉鎮、村、小組以及區、街道、社區、樓院調解網絡。三是健全信訪工作制度。應拓寬信訪渠道,實行網上受理信訪案件,接訪、下訪、回訪的聯繫羣衆制度;完善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及時就地解決羣衆合理訴求機制。

4.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公共安全事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一是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要強化政府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落實企業在食品藥品安全中的主體責任。完善食品藥品安全標準體系,提高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科學化水平,建立食品藥品質量追溯制度,實現從生產源頭到終端消費的全程嚴格監管。加強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健全食品藥品安全多渠道投訴舉報和突發事件快速反應機制。二是完善安全生產監管制度。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爲主方針,完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標準、技術服務,提高安全生產的科技支撐能力和應急救援水平。落實政府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安全生產目標考覈和責任追究,實行重大隱患治理逐級掛牌督辦和整改評價制度,嚴格查處非法違法或違規違章生產經營建設行爲。三是健全防災減災救災機制。落實統一指揮、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爲主的自然災害應急管理體制,完善救災準備、應急救助、災後救助、恢復重建相銜接的自然災害救助制度,建立方便快捷的儲備、調運、接收、發放、回收相銜接的救災物資應急調度體系,健全以搶險、搜救、救護、救助、捐贈爲基本內容的救災應急社會動員機制。四是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結合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堅持發揮公安機關在社會治安防控中的主導作用,注重發揮城鄉社區在社會治安防控中的基礎作用。

五、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首次確立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從源頭、過程、後果的全過程,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思路,闡述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構成及其改革方向、重點任務。

(一)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第一,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這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的基礎性制度。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我國自然資源資產分別爲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但目前沒有把每一寸國土空間的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權確定清楚,沒有清晰界定國土範圍內所有國土空間、各類自然資源的所有者,沒有劃清國家所有國家直接行使所有權、國家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權、集體所有集體行使所有權、集體所有個人行使承包權等各種權益的邊界。要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

第二,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用途管制制度。自然資源資產用途管制制度是國家對國土空間內的自然資源按照生活空間、生產空間、生態空間等用途或功能進行監管。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用途管制制度,旨在強調一定國土空間裡的自然資源無論所有者是誰,都要按照用途管制規則進行開發,不能隨意改變用途;目的在於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的森林、草地、水體、溼地、灘塗等生態空間不縮小,甚至擴大生態空間面積。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確定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等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明確能源、主要礦產資源開發佈局以及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原則和框架,完善開發政策,控制開發強度,規範開發秩序,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第三,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主要包括自然資源產權界定、自然資源用途確定、自然資源監管三個方面的內容。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一是要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開和系統管理的思路,建立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職責的機構。二是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明確管理和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即管理部門主要負責監管自然資源資產的數量、範圍和用途,落實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的權益,監管部門主要負責自然資源的保護與修復。三是積極健全自然資源管理和監督的社會制衡機制,讓公衆、媒體、非政府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進來,一方面監督經濟參與主體的自然資源使用行爲,另一方面監督政府部門的管理和監管行爲,特別是對用途管制的監督。

第四,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國家對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行使所有權並進行管理和國家對國土範圍內自然資源行使監管權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權人意義上的權利,後者是管理者意義上的權力。我國實行對土地、水資源、海洋資源、林業資源分類進行管理的體制,很容易顧此失彼。必須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使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和國家自然資源管理者相互獨立、相互配合、相互監督,統一行使全國960萬平方公里陸地國土空間和所有海域國土空間的用途管制職責,對各類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的用途管制制度,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的系統性修復。

(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生態保護紅線是指爲維護最基本的生態環境質量所必須堅持的防護底線,是美麗中國的保護線。“生態紅線”是繼“18億畝耕地紅線”後,又一條被提到國家層面的“生命線”。生態紅線是保證生態安全的底線,具有約束性和強制性。生態紅線不能觸碰,否則生態平衡必然遭到破壞,甚至會帶來災難性後果,影響中華民族甚至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

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推動發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舒適宜居,生態空間山青水碧,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美好情景;要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建立和規範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基礎數據支撐系統和承載力動態監測評價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探索資源環境承載力考評與績效管理辦法及制度建設;要探索編制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要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這是針對領導幹部盲目決策造成生態環境嚴重損害而實行的制度。

(三)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長期以來,我國資源及其產品的價格總體上偏低,所付費用太少,沒有體現資源稀缺狀況和開發中對生態環境的損害,因此,必須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

第一,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堅持使用資源付費和誰污染環境、誰破壞生態誰付費原則,實行費改稅,通過稅收槓桿抑制不合理需求,逐步將資源稅擴展到佔用各種自然生態空間;穩定和擴大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範圍,調整嚴重污染和地下水嚴重超採區耕地用途,有序實現耕地、河湖休養生息;針對我國工業用地總量偏多,居住用地偏少,比例失調的現狀,建立有效調節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價機制,提高工業用地價格,抑制亂佔耕地現象。

第二,實行生態補償制度。堅持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完善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地區間建立橫向生態補償制度。這樣,才能使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的地區,不吃虧、有收益、願意幹。

第三,建立以環保市場爲基礎的資源交易制度。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資源產權交易市場,推行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對於依法、有償取得的資源資產產權,允許產權人依法通過出售、作價出資、股權轉讓、出租、抵押等方式進行流轉。

(四)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第一,加快實現生態環境保護體制從條塊分割到有機統一轉變。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改革應遵循系統論原理,打破行政管理中事權不對等的條塊分割現象,實現權力配置的有機整合。要加大環境保護管理部門的機構改革力度,理順承擔環境保護政府管理職能部門橫向、縱向間關係,賦予其獨立的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權力,形成“陸海統籌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從根本上解決部門職能衝突、協調性差、地方環境管理職責難以落實到位、環境治理效率低的問題。

第二,建立基於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機制。保障公衆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及時公佈環境信息,引導公衆廣泛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並在環境決策和執行中體現公衆的真實意願。規範公衆參與的法律程序,擴大環境信息披露範圍,切實賦予公衆參與權,確保公衆參與制度化。健全舉報制度,實行有獎舉報制,對環保舉報有功人員進行物質獎勵。建立法律援助制度,鼓勵公衆開展環境訴訟。充分發揮環境社會組織的作用,建立公衆環境諮詢機構,擴大政府與公衆的溝通與交流。發揮各個社會行爲主體的作用,同時在政府、企業、社會部門和民衆之間建立一種合作互動的良性關係,共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

第三,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這是針對企業和個人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而實行的制度。我國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處罰數額太少,遠遠無法彌補生態環境損害程度和治理成本,更難以彌補對人民羣衆健康造成的長期危害。因此,應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要求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作出賠償,加大違法違規成本,防止生態環境的破壞。

六、國防和軍隊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誌

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緊緊圍繞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着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創新發展軍事理論,加強軍事戰略指導,完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一)推進領導管理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

領導管理體制改革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密切相關,是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的着力點和突破口。推進領導管理體制改革,要按照調整職能、理順關係、優化結構、提高效能的思路,優化軍委總部領導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完善各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健全新型作戰力量領導體制,加強信息化建設集中統管。推進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位是領導管理體制改革,下位是制度機制完善。要遵循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內在規律,按照權威、精幹、靈便、高效的要求,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相應推進聯合作戰訓練和後勤、裝備保障體制改革。同時,着眼履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使命任務,優化武裝警察部隊力量結構和指揮管理體制。

(二)優化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

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是由國家安全需求和軍隊使命任務決定的,是人與武器裝備有機結合、生成和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關鍵要素。要着眼有效應對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和挑戰,調整改善軍兵種比例,優化軍兵種內部結構,重點加強海軍、空軍、第二炮兵部隊建設,促進各軍兵種力量協調發展。突出新型作戰力量建設這個戰略重點,着力增強新質作戰能力,減少老舊落後裝備。調整改善官兵比例、部隊與機關比例,減少非戰鬥機構和人員。繼續深化軍隊院校改革,整合院校教育資源,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特別要運用遠程網絡教育等多種渠道,搭建全員全時全域軍事職業教育平臺,創建學習型軍營,推進教育培訓向素質教育、終身教育創新發展。

(三)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

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是軍隊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順利推進改革的重要保證。政策制度調整改革的“重頭戲”是健全完善與軍隊職能任務需求和國家政策制度創新相適應的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軍官政策制度改革,大方向是建立軍官職業化制度。建立中國特色軍官職業化制度,要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圍繞提高軍官打仗能力和職業素養,抓住軍官服役、分類管理、任職資格、等級設置等關鍵性問題,系統調整改革選拔任用、培訓交流、福利待遇、退役保障等政策制度,構建科學規範、導向正確、前景透明的職業發展路徑,爲打造託舉強軍目標的高素質軍官隊伍提供製度支撐。健全完善文職人員制度和兵役制度、士官制度、退役軍人安置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繼續深化軍人醫療、保險、住房保障等制度改革,進一步增強軍人職業榮譽感自豪感和軍隊凝聚力戰鬥力。樹立現代管理理念,探索改進軍事管理方式方法,健全軍事法規制度體系,提高軍事管理科學化、法治化、標準化、精細化水平,促進形成文化自覺。

щшш ◆tt kan ◆¢O

(四)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軍民融合發展,是我軍根植人民、服務人民,軍民共建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重要途徑。要進一步做好這篇大文章,在國家層面建立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的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需求對接、資源共享機制,促進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深度融合。要合理利用資源,控制軍費規模,不僅要“民擁軍”,還要“軍擁民”,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圍繞提高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自主創新能力,健全國防工業體系,完善國防科技協同創新體制,改革國防科研生產管理和武器裝備採購體制機制,引導優勢民營企業、優質社會資源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推動軍工產業升級,爲鑄造強軍“利器”提供物質技術支撐。改革完善依託國民教育培養軍事人才的政策制度,合理確定培養目標和規模,提高人才培養效益。拓展軍隊保障社會化範圍和領域,減輕軍隊“辦社會”負擔,同時發揮社會化保障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國防動員是軍民融合的重要組織形式和橋樑,要深化國防教育改革,健全國防動員體制機制,深化民兵預備役體制改革,優化後備力量規模、結構和佈局,完善平時徵用和戰時動員等法規制度,增強打贏未來戰爭的國防潛力。深化民兵預備役體制改革。調整理順邊海空防管理體制機制,提高邊海空防建設水平和綜合管控能力。

(本章完)

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四章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三章 作風要求從嚴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二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富內涵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國家發展戰略的總要求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一章 思想教育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三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一章 思想教育從嚴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總體佈局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二章 幹部管理從嚴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路徑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二章 幹部管理從嚴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三章 作風要求從嚴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四章 組織建設從嚴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三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四章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二章 幹部管理從嚴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四章 組織建設從嚴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國家發展戰略的總要求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二章 幹部管理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國家發展戰略的總要求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三章 作風要求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三章 作風要求從嚴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二章 幹部管理從嚴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四章 組織建設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路徑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路徑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四章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二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四章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三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四章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二章 幹部管理從嚴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二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富內涵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三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三章 作風要求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二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二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富內涵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路徑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二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四章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二章 幹部管理從嚴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三章 作風要求從嚴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總體佈局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三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三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四章 組織建設從嚴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三章 作風要求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二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四章 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總體佈局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一章 思想教育從嚴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三章 作風要求從嚴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一章 思想教育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二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一章 思想教育從嚴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二章 幹部管理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二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四章 組織建設從嚴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四章 組織建設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三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三章 作風要求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三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二章 幹部管理從嚴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路徑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一章 思想教育從嚴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_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路徑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二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四章 組織建設從嚴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二章 幹部管理從嚴第四篇 全面從嚴治黨_第三章 作風要求從嚴第三篇 全面依法治國_第一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第二篇 全面深化改革_第三章 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