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一、皇帝的莫名任命

草長鶯飛時節,距離出兵時間已經越來越近,整個景國上下都忙碌起來,特別是北方。

皇帝起用大批人,如之前被貶的侍衛軍步軍指揮使童冠,還有皇后孃家的吳正清,啓用爲成都府轉運使。

當然,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大軍北上糧草是最大的問題。

在關鍵地區設立轉運使爲大軍解決糧草補給問題。

當然,景國轉運使權不及前世,因爲還有節度使,節度使掌一路或者數路之軍事。

轉運使稱某路諸州水陸轉運使,其官衙稱轉運使司,俗稱漕司。轉運使除掌握一路或數路財賦外,還兼領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責。

但因爲節度使的存在,轉運使“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責是受限的。

所以最大的作用還是掌一路或者數路財務賦稅,所以才能爲大軍提供後勤補給。

此次出征,共有成都府路,河東路,京北東路,京北西路,雁門路,關北路,京西路,京東西路,京東東路幾路負責大軍補給,大軍糧草,輜重都是從這幾路籌措。

而更南方的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江南東路,江南西路,兩浙路,福建路,荊北路,荊南路,劍南路等等各路則會加重賦稅。

而負責大軍補給的路都需要設轉運使爲之負責。

當然,有些轉運使是身兼數路轉運之職責,比如李星洲的京北轉運使,這個京北其實包括三路:京北西路,京北東路,雁門路,只是因爲三路地形狹長而且相連,所以當初皇上直接加他爲京北轉運使。

但冊印文書上卻是寫得清楚的,他掌的是京北西路,京北東路,雁門路三路之財務賦稅,兼領三地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

所以他這個京北轉運使分量纔會這麼大,令很多人忌憚。

除此之外,成都府路的轉運使是吳正清,朝堂裡很多人爲這事吵開了,因爲吳正清是直接空降的,就因爲他是皇后本家人,和李星洲還是很親的親戚。

不過李星洲其實心知肚明,不止因爲吳正清是他表叔,還因爲吳家給朝廷承諾了大筆錢糧。

至於河東路,則由楊文官兼領,關北路魏朝仁本就是節度使,職權比轉運使還大,就不須設轉運使。

京西路的轉運使則是田何琳,這是個老人,曾經官至紫金光祿大夫,此次算是啓用,衆人都沒意見。因爲田家是京西大家,沒人會比田家更瞭解京西路,也沒人能比田家在京西路好辦事,哪怕是皇帝都沒有。

而京東西路和京西西路,經過幾天的爭論之後才最終確認下人選。

京東東路轉運使爲魯達,原度支司副使,其兄長就是魯節,鹽鐵司鹽鐵使。

最令人沒想到的是京東西路轉運使居然是何昭!

皇帝前面一直都聽彙總人意見,河東路,光北路,京西路,京東東路都是由大臣們商議出來的人選,結果到了京東西路,皇上一下就內定了,定的還是何昭,着實匪夷所思,連何昭自己聽完也是一臉懵逼。

不過皇上沒有解釋的意思,大臣們也不好說什麼,因爲前面的人選都是他們議,如今皇上突然指定,大家也不好說不。不過總感覺.....皇上是故意的?

雖然京東西路與開元府相鄰,距離不遠,但何昭是開元府尹,事關整個國家中樞區域的運轉,現在又給他加京東西路轉運使,能忙得過來嗎。

......

當然,這些都不是他操心的,他不要操心的是隻是何昭的女兒,而不是何昭。

至於皇帝的用意,他猜不透,也沒繼續去猜,因爲他又自己的事。

到二月初,大婚的風波慢慢平息,何芊終於不用避嫌,又開始往王府跑了。王府有趣,還有人陪她玩,她和月兒最能玩在一起,因爲兩個小丫頭都很活潑好動。

李星洲肩上的擔子也慢慢重起來,不得不從阿嬌和詩語的溫柔鄉中脫身。

他這個京北轉運使有很多事情要做,好在王府人脈很廣,生意遍佈京北西路,京北東路,雁門路,光北路,河東路等等北方各地。

籌措軍糧只需下令各地知府、知州、知縣,他們做不做,如何監督纔是大問題,可對於生意到處做,商業合作伙伴遍佈北方的李星洲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他的信息和情報工作比樞密院都要好,簡單的說,很多商品只有王府纔有,成千上萬大小商人想要從王府批發商品賺錢自然就會下意識想要討好王府,王府就會處於主動地位。

只要稍微提醒,即便不明說,衆多商家也會自願充當王府耳目,而王府則負責提供更加優先級的供貨,這是一種交易,只是用的不是貨幣,而是情報換方便。

衆多商家都很願意,對於他們來說經商途中一路見聞,不過無用的附加物,除去在酒樓青樓吹噓之外毫無用處。

結果現在居然可以換取實實在在利益,合樂而不爲。

對於王府,這些各地商人匯聚過來的見聞情報經過處理立即如同一張巨大的網絡,清晰直觀的讓李星洲看清天下大勢。

商貿永遠是最不會騙人的,各家興衰,各國國力,無卵表面如何掩飾,從他們的買賣交易中就能看得清楚。

金國根據各大渡海商家傳回的消息彙總,他們正在大量買進糧食,而且價格居高不下,幾乎是景國三倍!說明他們表面強悍,雖然看起來勢不可擋,可一年多的連續爭戰也到強弩之末,難以支撐大規模用兵,他們可能會攻下西京後開始修正,停止進攻,遼國會得以喘息。

這並非好事,所以景國攻南京最好在金國攻下西京之前,否則遼國有喘息機會,能專心應對景國進攻。

夏國大量買入奢侈的香水,將軍釀,南方綢緞,而且基本都是皇商交易,而民間平均糧價卻在不斷上漲,說明夏國看似繁花似錦,還對景國用兵取得大勝,攻取唐隆重鎮。

可在表面繁榮之下,上層奢靡腐敗,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難。

李星洲甚至想成立一個王府的情報部門,專門分析這個全國上下,國內國外各個商家提供的情報,以清晰的視野看天下。

可他暫時找不到人能做這樣的事。

......

二月初,李星洲把起芳從南方調往北方協助嚴昆處理籌措軍糧的事,因爲王通的幫助,事情很順利,而他負責與楊洪昭交接,也就是說京北三路,籌措的是楊洪昭中軍糧草。

調起芳北上,以來分擔嚴昆壓力,畢竟是其實是三路之地,二來也讓她多經歷經歷,鍛鍊鍛鍊,這樣的機會幾十年只有一次。

至於南方生意,暫時讓小姑慶安公主照看。

三百九十一、秩序逐漸迴歸四百一十五、前朝餘孽四百三十四、班師五百六十四、信任的來源(少量科普)一百零九、兩百零三、文治盛世兩百五十四,燒錢養兵三百七十二、薛芳的直覺一百八十、報復成功九十三、太子又輸一招兩百六十一、皇帝怒火兩百三十六、工具鋼+心中的愧疚一百七十一、決勝前夕六百八十五、反擊六十二、爲京都治安操碎了心兩百五十六、帝后之議五百四十二、天塌了四百二十三、上京淪陷六百四十、鐵木真的戰略兩百七十五、抹去荒誕兩百九十六、江州隱患兩百六十、需求牽引技術進步五十八、德公拜訪五百七十、首戰六百五十八、北上的路六百、一鼻子灰六百九十八、怎麼就天下歸心五百七十九、空心陣五百四十三、古科學精神(科普,本書核心觀念,還是建議看一下)六百七十一、山河、鐵血六百八十八、八月初六百五十一、戰略+完顏宗弼之怒三百七十、王府近況一百六十一、紛亂局勢一百八十一、掌控的慾望(提起祝賀大家新春快樂~~~~~)一百三十二、德公的暗助四百零四、匪影六百二十三、善後一百九十四、禍起一百一十、元門渡八百一十四、開導三百零六、初次早朝五百八十五、權變四百三十七、天佑景國四百二十六、慈不掌兵兩百六十、需求牽引技術進步七百九十四、海軍蹤跡八百零八、就是饞她身子兩百一十八、鞍峽口之戰(二)+方先生的圖窮匕見六百一十七、明主,英豪一百六十七、皇帝問策(下)三百八十五、平南王在在行動(上)三百四十、談判早已開始六百七十、積蓄力量兩百六十二、果然被岳父坑了六百零一、靈光+求死一百三十一、孫文硯六百七十二、金國皇后一百一十三、南方叛亂(上)兩百一十九、鞍峽口之戰(終)+落幕一百六十八、有心無力四百零三、大將軍之哀(下)五百八十四、逃避五百四十二、天塌了七百零七、德公的覺悟三百二十七、韓德讓之計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九十二、第二步兩百一十七、槍管+鞍峽口之戰(1)八百零三、立牌坊也省了吧四百二十六、慈不掌兵五百四十三、古科學精神(科普,本書核心觀念,還是建議看一下)一百七十三、陵寢出錯六百八十三、這三公主必須安排四百零二、處理三百八十一、張貴末路四百一十八、新炮彈的威力+王府來人一百九十四、禍起八百一十九、內院起火+小傲嬌一百二十四、風波起(下)兩百七十六、五百九十七、探望三百九十二、混亂勢力三百七十六、黑山匪源(下)兩百六十一、民心三百八十八、憂慮兩百一十八、女真示威五百三十、口鹼一百六十,血戰七百二十三、韃靼馬五百七十八、連夜準備+下戰書三百七十六、談經論道一百三十五、秋兒的地位六百九十三、交鋒十七章、燕子來時還新社,梨花落後已清明六百七十,石墨危機一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機會(下)三百九十四、疑點累積(上)八百零七、談判兩百七十三、秋兒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