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菩提寺

哪怕是當今太后過五十大壽這麼混蛋的理由,人家想開恩科就開恩科。

有恩科,那就有金榜題名的。會試之後中榜,得了貢士的資格之後,就可以參與殿試。殿試再中榜的,共分三甲。

第三甲人數最多,賜同進士出身。第二甲人數就少很多,叫做進士出身,第一名被稱爲傳臚。第一甲的稱呼大家最熟悉,賜進士及第,一共只有三個人。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這一科的狀元是誰呢?這人周賢和李桐光都認識,就是那個寫得一手好字,面目清秀得不似男兒的姬容海。

駕馬團花,當街的威風,要不是有兵丁攔着,好些人家都憋着榜下捉婿呢。

榜下捉婿這是個挺有意思的事情。打有科舉以來,這件事屢見不鮮,自唐末以後,風氣尤盛。前來榜下捉婿的,多是有錢卻沒有地位的商賈人家。商人有錢,可是社會地位不夠高,綁在一個官老爺身上,整個家族的地位就都擡起來了。還能享受好多免稅的政策,何樂而不爲呢?

是不是說官宦人家就不捉婿了呢?是也不是。只因爲捉婿是一件挺威風的事,這說明我家姑娘看上的是一個真有才學的人。

真正的達官顯貴不愁姑娘出嫁,這些門戶榜下捉婿都是有指定目標的——多是本就由他們資助的讀書人,不求着女兒在往上攀哪個高枝,只爲了培養出來一個受我恩惠的賢才,做我家門的女婿。既知根知底,也傳爲一則美談。

這個捉婿捉的不光是狀元郎,但凡是這一科考中的,全都是這些有錢的人家“捉”的目標。

這種事最瘋狂的時候演變成什麼樣呢?有笑林書編纂這麼一個故事。說福建有一個叫韓南老的人考中了進士,被人榜下捉婿。當場作了一首詩:“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餘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

大林朝可是有女官的!榜下捉婿的時候,可得擦亮眼睛。老少不分還則罷了,要是雌雄未辨,那可真是要鬧出天大的笑話。

那爲什麼這一科的狀元沒讓人捉了去呢?還因爲在殿試的時候,當今聖上提了這麼一嘴。說這個姓姬的考生長得好生俊秀,做女兒家打扮,別人都看不出來他是男兒身。這發榜的時候,要是金榜題名,那些榜下捉婿的人家還不得搶破了頭啊?

上有意,下有爲。皇上不過是說了句玩笑話,底下的人就給當真了。他們能不知道這就是句玩笑嗎?心裡頭知道。可萬一要不是呢?這罪過,沒人擔待得起。反正無非是多些麻煩而已,找了些許兵丁圍住,除了來看榜的,不得接近。

得中的舉子都得感謝有這一科恩科,哪怕這恩科的理由是那麼混賬,哪怕中間遇到許多波折,在貢院裡又折損了幾條人命。若是沒有這一科,他們就指不定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不過,吏部討厭恩科。考上的人總得被安排,只要不是當今聖上開了金口,說點誰去幹什麼,那這個就是吏部的活。本來說得好好的,三年一科,吏部可以做各種安排。

這回可倒好,年中過壽,年末開考。過完年沒多久殿試,殿試後不久發榜。吏部根本沒有和其他各個衙門以及地方官員協調的時間,匆匆忙忙弄的是焦頭爛額,管這一批進士安置的,全都疲憊不堪。

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暫緩對於這一科進士的安排。反正及時拿到了官憑,也不會讓這些進士立刻走馬上任,多半是要先返鄉祭祖,並在進士戶籍當地領了學政的嘉獎之後,纔會正式出仕爲官。

狀元回鄉,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衣錦還鄉。

姬容海說他是江南人士,江南究竟是個什麼範圍呢?廣義上的江南指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包括蘇南、皖南和浙江等地。狹義上的江南,則專指這一塊平原的東北方向,揚州府、應天府到徽州府、寧波府這一塊兒。像什麼台州府、處州府、溫州府,那就全都不算了。

那姬容海的老家到底在哪兒呢?就在浙江布政司紹興府的府城。

大家都知道,姬姓是個傳承久遠的貴族姓氏。只不過紹興府的姬家,算不得太過顯赫,算是本地的鄉紳氏族。祖上出過幾個當官的,廣置田地,當了地主。姬家世代耕讀傳家,生下來孩子就讓讀書。若是能考取功名,自然最好。要是實在不是讀書的料也沒關係,家裡這麼多田地呢,也能養活得起。

從姬容海這算,往上倒三輩兒。他太爺爺是個舉人,年近七十,才候補了一個從八品的官。他爺爺是個秀才,這一輩子沒能再在往上邁一步。他爹也是個秀才,如今四十多了,也不去考舉人了。他養出了一個舉人兒子,這就夠他吹一輩子了。

普通人家又不能用百里陣,姬容海這邊兒,都踏上返鄉的路了,他高中狀元的信纔出京師沒多久。這又不是軍情密報,還得快馬加鞭歇人不歇馬,一站一站傳下去。

實際上有百里陣在,這種歇人不歇馬的事,在大林朝都不常見。

閒言少續,書歸正傳。單說姬容海,離了京師之後,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在了山東東昌府轄內。

說浩浩蕩蕩,有點誇張,可比趕考的時候只有姬容海,兩個鏢局僱來的保鏢,以及一個書童的陣容,要強上太多了。來趕考的時候,鏢師就充當了車老闆兒。一行四個人,咣噹咣噹咣噹,一路咣噹到京城。

現如今,有四個官家派給他打牌子的差人,有照應飲食的,有服侍鞍馬的,有安排起居打點驛站的,以及各種伺候着的吧,烏央烏央小三十號人。且說這小三十號人,卻是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隔在了半途。

少見有雪下得這麼大的,這可是山東的東昌府,不是奴兒干的古裡河衛,都過完年了,下到膝蓋的大雪,着實是少見。都說瑞雪兆豐年,可下這麼大的雪那就成災了。

那個時候不像現代,有各種先進的除雪設備,還有什麼溶雪劑之類的化學除雪用品。更何況,即使在現代,這麼大的雪發生在城市中,也很讓市政方面困擾。估摸着學校一般就停課了。

反正就是這麼大的雪。

本來早上上路的時候還亮瓦晴天兒,快到中午了,姬容海正想吩咐他們埋鍋做飯的時候。就見得西北玄天一陣烏雲漫卷,呼啦啦大風颳起來,鵝毛大的雪片兒,橫着打着旋兒就飛下來了。

這陣勢十足地嚇人。

好在,這一路走得都是官道,哪怕是行在半途,也找了一個落腳的地方。這落腳的地方叫菩提寺,是一家不太大的寺廟。寺廟都是稍微遠離人煙的,卻也指望着一日內能往返的香客給供奉香火,一行人就被困在這個地方了。

有一樣好處,寺廟裡頭的雪,僧人們始終在清理。這是爲免得這樣下時間長了,門打不開。

說起來這個寺廟雖然叫做菩提寺,可卻不單單只是佛寺。中國人的包容性非常強,外來宗教一定要接受本土的演變,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三教寺——儒、釋、道,三教合一。

在寺裡,不光供奉佛教的神明。大雄寶殿裡一定是正當間三尊神像,信衆面對面的時候從左往右數,最左邊是萬世師表孔丘孔仲尼;當間是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右邊自然就是太上老君老子李耳。

一羣人就在這住下吧,底下那些人就隨意了,可以和僧衆們將就將就。姬容海不行,他是狀元郎,他想跟別人將就,底下的人都不許他將就。單獨享受一間客房,外間住着一個小答應,準備隨時給他回話。

到晚上,姬容海坐在書案後頭翻書,也不知幾更天了,燭花跳了兩下,昏暗了下來。

姬容海揉了揉眼睛,直起背,看着那燈花,朝門外招呼着:“小琪兒,該剪燭花了。”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好些人學過這兩句詩,卻不知道剪燭是什麼意思。蠟燭燒得時間長了,燭芯兒會劈叉、分瓣。這樣火頭就小了,沒那麼明亮。這個時候拿剪子把分叉的部分剪掉,燈花就又高起來了——這叫剪燭。

姬容海還想着,自己新收這個小倌兒,挺伶俐的。往天看書的時候都不用他吩咐,自己就過來剪燭花了,今兒始終沒來,應該是累了。

喊過這一聲之後,過了五六個呼吸,外間一點兒聲音都沒有。這是睡着了?姬容海提高了一點嗓門:“小琪兒?該剪燭花了!”

外面還是沒有一點兒動靜,姬容海有點兒納悶兒了。他從沒見過這個小答應睡得這麼死。過去看看吧。

正想着呢,姬容海剛要從椅子上坐起來。就聽得身後柔聲細語,傳出一個女子的聲音:“狀元公,你那小答應一時半會兒回不得話,我替您剪燭如何?”

第一百八十六章 美好生活第二百四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零一章 御前鋪路第十九章 貓奴周賢第九十五章 女鬼告冤第五十九章 器造司第二百八十三章 屋頂第一百九十三章 胡笳十八拍第一百零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囚於白蓮第一百三十七章 埋伏斷崖第三百一十二章 縮地成寸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聲驚雷第五章 誅妖吞煞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疙瘩湯第一百四十五章 虎口脫險第一百三十四章 四月十八第二百四十九章 藏春第一百八十九章 雙龍峽夜談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張紙條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戰武癡第二百一十章 撕破面皮第二百六十四章 化名行走第三十八章 道心失穩第二百九十一章 遊子思家第二十五章 殺人烹屍第四十九章 人祀聖女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藥可醫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行尼第三百六十章 御書房第五十七章 華服青年第二百一十章 撕破面皮第三百四十章 鐵器走私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歷萬鄉第二百八十二章 冷嘲熱諷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歷萬鄉第二百八十六章 路遇軍士第三百二十八章 險死還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褥下信箋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府失竊第二百九十九章 囚於白蓮第一百九十四章 倒倒苦水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頁金紙第四十一章 農家修士第一百五十四章 先入爲主第二百七十六章 鐵!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山第三百八十七章 城中數日第三十五章 駝背老太第一百七十七章 奪魁第二百七十九章 林勳第一百八十九章 雙龍峽夜談第七十三章 鐵口直斷第四十五章 內丘客棧第二十四章 誰見鬼影第三十三章 阿彌陀佛第三十五章 駝背老太第三百五十七章 人嚇人嚇死人第二百七十章 王家小妾第三百八十章 陰風鬼瘴第一百一十九章 單家千金第二百五十七章 悄無聲息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朝君昔寇第四十六章 天下邪教第二百四十一章 丟孩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戰將啓第三百三十九章 投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密室三尸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徒第六十一章 明論辯理第二百三十六章 龐仲來訪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官筆 生死令第二百四十一章 丟孩子第三十六章 踏碑壓命第五十四章 應試舉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亡家投奔第六十六章 血濺貢院第三百一十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九十章 雙龍弋水第二百一十九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器第二百七十七章 有間客棧第二百二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五十七章 華服青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埋伏斷崖第一百九十三章 胡笳十八拍第二百五十五章 放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重操舊業第三百零六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十六章 心生暗鬼第五章 誅妖吞煞第一百五十四章 先入爲主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場廝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擲千金第一百二十三章 鶯鶯燕燕第一百零二章 中品法器第四百零三章 廢帝周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