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

蓋嘉運端着碗麪朝三軍將士,用渾厚的嗓音高聲念出祭詞:“蒼天在上!后土在下!磧西節度使蓋嘉運奉大唐皇帝陛下之命,召集西域各部軍隊,勘平突騎施內亂,蕩平悖逆!願蒼天保佑!我旌旗兵鋒所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敵軍望風而降!”

李嗣業站在下方默默吐槽,這祭詞可真不怎麼樣,合着蓋中丞文化水平不行,但他身邊是有行軍書記的。書記官的文采也很有限,沒有那種慷慨激昂鏗鏘金石聲的勁兒。如果換做李白、高適、岑參、王昌齡等人來寫,必然更有氣魄。

但即便如此,三軍將士依然發出了雷霆般的喊聲:“必勝!必勝!必勝!”

李嗣業身在其中心中清楚,他們都被這神秘的祭祀儀式給洗腦了,估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兵卒們都是這種打雞血的狀態。事實證明,進行盛大的祭祀活動,對激發兵卒的士氣有莫大好處。

唸完祭詞之後,蓋嘉運把手中的血碗高舉過頭頂,緩緩地傾斜流瀉出血液澆在了祭臺上。碗中殘留的另外一半,轉身潑上了身後的牙旗。其他人也像他這樣,將碗中獻血一半獻與蒼天,一半獻與旌旗。

他們同時把碗摔碎在地上,蓋中丞向前一步,抽出腰間鋼刀,刀鋒遙指碎葉鎮的方向:“出兵!”

李嗣業站在隊列中,遙望蓋嘉運極爲拉風的身姿,不由得點頭低聲讚歎道:“雖然是封建迷信,但看起來還是挺帶勁兒的!”

……

八月初,蓋嘉運在頓多城外祭天誓師,集結安西軍與中亞各國軍隊共七萬餘人渡過撥換河,朝着碎葉城方向進軍。

李嗣業作爲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校尉,處在這浩蕩的隊伍之中,心中涌動着一份緊張與刺激。如此大規模的戰爭他還是第一次參加,只有在這樣的軍事行動中,才能探究出古代戰爭的奧秘。

如此多的軍隊出征,補給簡直是個天文數字,儘管唐軍每人攜帶有六至七天的乾糧,李嗣業的第八團攜帶的更多。但一場戰役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兵卒的吃喝拉撒,牛羊馬的草料,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沒看見軍隊從頓多城拔營而起的時候,給這片丘陵草坡留下了什麼?整片草場被牲畜啃個精光,山上的樹木像是被剃了光頭,牛羊的骨架被扔在了山上,這簡直是蝗蟲過境後纔有的場景,原來人類纔是大地母親最大的災害。

遊牧民族的軍隊出征,把大批的牛羊帶在身邊,充當軍隊的食物。農耕文明出征,調集數千上萬輛牛馬車,被前鋒和中軍牢牢保護在身後。而這兩種文明混合在一起共同出征時,就顯得有意思多了。當犛牛車上的糧食被吃光之後,拉車的犛牛也會被吃掉,工匠做成的平板車,直接被劈了當柴燒,所有東西都能被利用到連渣都不剩。

怪不得韓信說劉邦只能帶三萬,而自己則多多益善。人數越多對將領越是大考驗。對普通將領來說,兩到三萬人已是極限,至少站在高處,能將麾下的兵馬一覽無遺。畢竟通訊技術落後的情況下,將領全靠旗幟和麾下軍官的默契配合,一旦超出視線之外,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先頭部隊在哪裡?後面的人有沒有掉隊?哪個人剛愎自用,哪個人又謹慎到貽誤戰機畏縮不前?

有一次李嗣業跟着夫蒙靈察停留在一座山崗上,夫蒙鎮使指着這滿山遍野的旗幟,竟然能輕鬆地認出它們所屬的部隊以及兵種,能叫出校尉和隊正的名字,精確到五十人的隊。這些人所在的位置,在他胸中有一個現成的框架。就這份兒功力,也夠李嗣業學習老長時間了。

前方几乎沒有傳來任何消息,莫賀部的先頭部隊,尚未遇到敵軍。李嗣業只是跟着大部隊行進,戰事落在他頭上似乎還爲時尚早。

十五日後大軍到達了凍城,城中駐守着少數黑姓部族,在大軍未到之前,確實是望風而逃了。

大軍來到熱海湖畔,又名大清池或伊賽克湖,他們沿着湖水邊沿繼續行進,賀莫部的先頭部隊攻下了賀獵城,遇到的依然是零星的抵抗,消息傳到後方中軍,說是斬殺了幾百人,還不夠塞牙縫兒。

葉支城就與賀獵城不同了,它處在熱海分出的支流的對岸,同時也是碎葉鎮的前哨,儘管突騎施人不善於防守作戰,黑姓依然在城中駐守了兩千多人。

莫賀達乾的先頭部隊連夜渡過了河水,等到第二天清晨城頭上的士兵看到面前密密麻麻的軍隊時,估計他們的頭皮也是發麻的。更讓他們膽寒的是,賀莫達幹引來了安西唐軍,這支鐵甲軍可是人人披甲,武裝到牙齒的,昔日蘇祿強盛之時,麾下有控弦之士三十萬,可依舊接連敗在安西北庭兩軍手上。

葉支城的守軍出城投降,賀莫立刻把他們編入到隊伍之中,繼續沿着熱海的上游碎葉河前進。兩日後大軍到達裴羅將軍城,與碎葉鎮的間隔不過二十里。

聯軍在這裡碰到了最硬的釘子戶,都摩支的最忠心的部下納罕達,此人率領五千人駐守在城中,將四座城門禁閉,在城牆上佈置了弓箭手和牀弩檑木滾石。

賀莫不敢再大包大攬自己動手,連忙去找蓋嘉運商討戰法,其實是希望唐軍能派出銅盾鐵甲的跳蕩兵攻城,他們跟在唐軍後面躲避箭矢,形成第二波攻擊力量。

蓋嘉運盤膝坐在帳中,賀莫唱喏之後進入大帳,在下方躬身抱胸行禮:“納罕達據城而守,絕無勸降的可能,賀莫特來向中丞討教戰法。”

蓋中丞高擡着下巴輕飄飄說道:“攻城可有什麼討教的,召集你族中最精壯的武士,某出錢懸賞,能先登得城頭者,賞黃金十兩。”

賀莫想要的可不是這個答案,繼續低姿態道:“我賀莫部勇士確實不少,但革甲裹身難以抵擋箭矢,所以特來向中丞討問,不知能否……”

“你想跟我借甲冑?我後廂軍輜重之中確實有五百套鱗甲,嗯,可以相借,但用完之後須全數奉還。”蓋嘉運點點頭說道。

光有甲冑有個屁用,賀莫胸口有點兒氣悶,蓋嘉運帶兵前來,卻不肯相助,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他只是給我壯聲勢?

“中丞,我突騎施部逐水草而居,擅長野戰,卻不擅長攻堅,若能得安西軍援助,必然事倍功半。”

蓋嘉運捋須寬和地笑道:“某率安西四鎮兵馬前來,不正是爲了與賀莫部共同克敵嗎,豈能讓你孤軍作戰。我安西軍中輜重營中有精工巧匠,可造作攻城器械,你我先在城下等待三日,三日後我將攻城梯交付與你。再者,我軍中自有四十隊弩手,裝備有伏遠弩和擘張弩,輜重車上更有箭矢萬簇,可以用箭矢壓制城頭上的敵軍,助你率軍成功登城。”

感情只提供攻城裝備和火力支援啊,賀莫達幹憋了一肚子怨氣,只好悻悻地叉手說道:“希望中丞屆時不要吝惜箭矢,使我族中勇士白白喪失了性命。”

“這個我自然理會,你且退下,三日後攻城。”

賀莫再次躬身朝蓋嘉運行了一禮,緩緩地倒退着走出了營帳。

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