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

bookmark

王師克長沙的消息傳到肇慶後,幾乎是讓整個肇慶都是沉浸在一片歡呼的海洋當中,尤其是在大唐王朝的高層裡,得知這個消息後,一個個都是臉上掛着笑容!

任何一個對前線戰局有着稍微瞭解的人都能夠知道,王師攻克長沙的意義到底有多麼重大!

大唐王師攻克長沙,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攻克一個城池這麼簡單,更加重要是背後所帶來的一連串反應!

經過一戰後,就幾乎可以宣告長江以南的湖廣地區,除了武昌之外,其他的都將會盡數落入大唐之手。

同時更加重要的是,大唐王師在拿下長沙後,後續就可以回防嶽州,然後以嶽州爲前出基地直奔武昌,一路沿着長江東進,殺進九江乃至安慶府,陳兵於金陵城下,劃江而治已經不再是夢想,而是即將可能發生的事實!

而且這樣一來,只要明軍不犯傻,那麼他們就不會繼續圍困南昌,因爲等到第一軍、第二軍的主力抵達江西后,就會對此地的六萬多明軍形成反包圍的態勢,而如果這一股的明軍也是折損之後,明軍以後拿什麼來繼續守江南?

長沙失陷的消息傳出來後,大唐王師這邊是一片歡騰,而明軍那邊,則是惶恐不已,哪怕是早就預料到了會是這樣結果的張嶽,接到消息後也是一夜未眠。

然後就是下令把在長江南岸的武昌城裡的諸多作坊、工匠乃至普通民衆盡數撤往北岸的漢陽府,同時開始用盡所有的辦法抽調船隻,準備堵住洞庭湖進入長江的入口。

同時又是飛馬給圍困南昌的明軍下令,讓他們第一時間放棄圍攻南昌,然後回守九江!

但是這道命令傳到了南昌城下的時候,卻是讓明軍內部產生了分歧,因爲圍困南昌的明軍可是兩個部分,分別是歸屬張嶽的督標以及練軍,此外還有歸屬於王以旗指揮的邊軍以及江南新軍。

王以旗麾下的邊軍和江南新軍自然是不肯去九江的,他們想要回撫州重新佈防!

最後沒辦法,兩股明軍是各回各家,督標和練軍回了九江,邊軍和江南新軍則是回了撫州!

不過督標和練軍還沒有回到九江呢,就是接到了張嶽的緊急命令,讓他們在九江留下一部分兵力後火速回防武昌。

相對於江南的安危,張嶽更加在乎武昌安危,更加怕僞唐賊軍度過長江,直接殺向湖廣北部,然後一路北上河南。

至於江南,那是王以旗的事了,他手底下好歹也有兩萬多邊軍和號稱十幾萬的江南新軍,守江南那是他們的事了。

張嶽緊急調整佈防的時候,王以旗也是一邊大罵着張嶽,一邊是抽調更多的兵力進駐九江,一邊也是直接戰略性放棄撫州,然後抽調兵力回防安慶!

現在的王以旗也算是知道了,這些僞唐賊軍打仗極爲依賴後勤補給,想要阻止僞唐賊軍大舉東進江南,不是要守住撫州,而是要守住長江!

只要把長江守住,就算是僞唐賊軍可以從長江以南的陸地上進軍江南,但是也會受困於補給不通暢,而無法抽調更多的兵力。

而且只要守住了長江,那麼就能夠隨時反攻南昌,如果僞唐賊軍敢繞過長江,直接從陸路進攻江南的話,那麼明軍就能夠直接通過水師殺入南昌,甚至一路沿着贛江奪取吉安、贛州。

王以旗緊急佈防的同時,也是五百里飛報京師,告知長沙失守的消息,同時請求朝廷增援兵力,而且指定道姓要邊軍和北方各省新編練的火槍部隊。

不用幾天,長沙失陷,造成整個南方戰略大被動的消息就是在京師裡傳遍了,正德皇帝得知此事後,因爲氣急攻心,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可以偶爾下牀的他再一次暈倒在牀!

最後大臣們商量了一番後,決定抽調邊軍一萬、北方各省新軍一萬南下馳援王以旗,這說什麼也要保住江南這個繁華之地啊,要不然的話,大明王朝的根基可就完蛋了。

明軍那邊震動不已,試圖挽救局勢的時候,李春景和郝柏年卻是得理不饒人,都認爲要趁着這個難得的時期擴大戰果。

但是現在各部隊都是有着一定的損失,彈藥消耗衆多,再加上經過連續作戰後,長沙、衡陽一帶還殘留着大量的明軍散兵遊勇,同時湖廣西北部地區也是需要拿下來。

所以經過商議後,第一軍方面把部分的技術裝備和彈藥,乃至人員都是優先補充給第二軍,讓第二軍重新恢復巔峰戰鬥力,然後迅速北上嶽州,再前往武昌。

如此一來,愣是讓已經缺員三千多人的第二軍各部重新恢復了滿編制,然後第二軍主力就是迅速北上嶽州,匯合第四混成團繼續向北進攻。

而郝柏年的第一軍,則是暫時留守湖廣,一方面是等待後方的新兵補充、彈藥、火炮等裝備的補充,另外一方面也是需要肅清殘留的明軍散兵遊勇,以及發起湖廣西北方向的作戰,並且固守嶽州這個橋頭堡,以確保第二軍的後勤供應線穩定。

第一軍目前缺員嚴重,火炮彈藥等技術裝備也是嚴重不足,已經是無法和第二軍那樣具備發動大規模攻勢的能力了,但是守住湖廣,同時把湖廣西北部方向的明軍給驅除出去還是可以辦到的。

大軍兵分兩路後,兵強馬壯的第二軍各部很快就是沿着長江一路奔向武昌而去!

張嶽得知大隊僞唐賊軍即將殺過來的消息後,一方面是加快那南岸的作坊、人口以及物資轉移到北岸去,另外一方面也是嚴令讓江西方向的督標、練軍迅速回援。

三月十六日,經過十天奔襲後,大唐陸軍第二軍的前鋒部隊抵達武昌城外,但是讓他們驚訝的卻是,長江南岸的武昌城卻已經是空無一人,甚至連城池都是被焚燬了!

但是武昌對岸的漢陽府那邊,卻是有明軍無數,而且河對岸還有着大量的船隻。

發現這個情況後,李春景這個打仗相當隨意的將領,半刻都沒有停留,除了留下一個第五混成團留守已成廢墟的武昌府城外,主力繼續東進,同時也是派人告之郝柏年,讓第一軍來接管武昌城!

他要去九江!

三月二十九日,第二軍主力抵達九江城外,同時一起到來的還有原本駐防南昌的第六步兵師兩個步兵團!

三天後,原本留守南昌的第五混成團也是和第一軍的部隊交接了防務,並通過強行軍追趕,趕到了九江城外!

面對彙集了幾乎所有主力部隊的第二軍,九江城內的明軍根本就是抵抗不了!

因爲實力完全不成對比,而且城內的明軍還魚龍混雜,有督標兩千餘人,有練軍五千餘人,另外還有邊軍五千餘人,江南新軍一萬餘人,地方衛所兵一萬餘。

看似總兵力不少,但實際上能打的也就一萬多人!

當第二軍發起總攻後的第一天,幾乎就已經是奠定了佔據,雖然明軍抵抗的也算勇敢,但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依舊是無法抵抗。

三天後,九江守軍看見實在守不住,被迫棄城突圍。

而撤走的方向也是很有意思,督標和練軍,是直接渡江,然後朝着漢陽跑回去,而剩下的邊軍和江南新軍,則是直接順江東下去安慶。

經過這一場攻堅戰後,第二軍拿下了九江,但也是耗盡了第二軍最後的彈藥儲備!

全軍上下,所剩下的榴彈只剩下區區五百發,實心彈不過三千發而已!

而這,其實也可以宣告,第二軍和第一軍一樣已經喪失了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需要長時間的休整和補充,才能夠恢復過來。

由此,算是正式結束了橫跨了宣平三年、宣平四年的第二次秋冬攻勢!

大唐陸軍要想再一次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攻勢,至少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準備,而在這之前,明軍也是終於獲得了極爲寶貴的喘息之機。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過第二次秋冬攻勢,大唐王朝終於是一舉把湖廣南部、江西給拿了下來,奠定了極大的戰略優勢。

接下來大唐王師想要北上就北上,想要東進就東進,想要西進就西進,戰略迴旋的餘地非常大!

在第二次秋冬攻勢大獲勝利的影響下,宣平四年的春試規模比往年更加的浩大,這一次,參加宣平四年大唐科舉會試的士子,數量達到了足足四千人,而且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這一次來參加科舉的士子不僅僅有傳統的兩廣、貴州的士子,還有來自雲南、湖廣、江西的士子。

因爲接到消息說上述幾個省份將會有大量士子趕來肇慶趕考,而且這些士子有相當多一部分人都是前明舉人,禮部之前就特地奏請,把原定於二月的會試推遲到四月舉行,李軒自然是准奏。

四月,四千士子彙集肇慶,其中超過一千人都是前明舉人,其中甚至不乏家中都有人在明王朝那邊爲官,但卻是來大唐這邊參加會試的舉人,當然了,他們也要麼是隱姓埋名,偷偷摸摸的來,要麼是公開和家中在明王朝爲官的父兄斷絕關係。

看到這一幕,李軒笑了笑:“看來朕已經是值得他們下注了嘛!”

笑罷,就是回頭繼續逗弄着滿屋子到處亂爬的薇兒公主,把她逗着咯咯大笑!

一旁的董芸芸看着李軒和薇兒公主滿屋子爬着玩,也是抿着嘴露出了笑容,這樣一家子其樂融融的樣子讓她看了都覺得心裡歡喜。

恩,如果葉氏和王氏那兩個賤人和住進了皇子府裡的那兩個孽種都死了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月底裡,手裡還有月票的別藏着了,投給山溝皇帝,支持大唐王師吧!大唐萬歲!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九百二十章 火爆的航運市場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爭論和妥協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二千五十八章 工業量產汽車時代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僱員:大唐女官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哦,我明白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掘墳墓的僞唐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身噬虎爲民請命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陳立夫要面聖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有思想有深度有理想的海盜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