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

從上一次瀾江渡口之戰結束後,李軒就一直在爲下一次的明軍來襲做準備,爲此他佔據了幾乎整個正泰縣,利用在正泰縣所能夠找到的一切資源來擴軍。

甚至不惜付出高昂的代價從孫老頭等膽大包天的商人手中購入鐵、銅、硝石、硫磺、鉛等各種軍事戰略武器,而其他的布匹,糧食、鹽也是購入了一大批。

爲此,大唐王朝把過去一年多積攢將近兩萬多兩銀子給花了精光,不僅僅現銀花了精光,還把抄家所獲得的諸多細軟,書畫等東西也是賤價甩賣,就是爲了購買更多的戰略物資。

而付出瞭如此高昂的代價,所獲得的物資也是相當豐厚的,利用這些物資,過去的三個月裡,大唐王朝的工部的作坊裡幾乎是全力開工,短短三個月內就是把這些物資消耗的一乾二淨。

要知道,自從大唐王朝搬遷到了溪口村後,工部的兵器作坊已經是擴張了好幾倍。期工匠和普通工人的總數加起來,,其數量已經是達到了將近千人之多。

這個千人規模的工部兵器作坊,在過去的三個月裡一共給大唐新軍打造了出來了五百斤的火炮五門,火槍八百餘支,手榴彈千枚,精鋼矛頭的長矛三千多杆,把繳獲之明軍的棉甲改裝爲棉鐵甲三百多副。

其他的刺刀、腰刀等冷兵器也是一大批。

而火藥、子彈、炮彈、弓箭等消耗性的物資也是一大批。

如果加上之前存有的各種武器,到三個月後的今天,大唐新軍已經算是勉強完成了氣壯滿員。

四個步兵營都擁有了兩個齊裝滿員的火槍隊,兩個混成營也各轄有一個火槍隊,整整十個火槍隊,共有火槍兵千人。

新成立的擲彈兵隊也同樣裝備了火槍,另外配屬手榴彈。

炮兵隊轄有八百斤意大利炮一門,五百斤營炮五門。

就連輜重隊用來運輸輜重的車輛都是多了上百輛。

唯獨還不滿編的只有騎兵隊了,因爲正泰縣這邊根本沒有辦法蒐羅到這麼多合格的戰馬,目前大唐新軍裡,可供乘騎的馬匹一共也就百來匹而已。

李軒的衛隊就是佔用了其中的二十多騎,是的,李軒已經是把他的衛隊給升級成騎馬步兵了,這倒不是爲了帶着他們去衝鋒,而是爲了在戰敗的時候,可以帶着他跑的更快一些。

此外兩個混成營也是各自配屬了五名騎兵。

然後是隊以上的軍官的坐騎。

如此最後給騎兵隊剩下的馬匹,也就七十匹不到,不過這七十匹馬的素質卻是最好的。

其他軍官和李軒的衛隊使用的馬匹,頂多算是能夠乘騎而已,主要是從民間徵集的。

但是騎兵隊的六十多馬,已經是勉強算得上是戰馬了,這些戰馬其中大部分都是從明軍手裡繳獲的。

從武器到彈藥,從士兵到軍官以及部隊的訓練,李軒自認爲已經是用盡了所有的努力,而這支三千八百人的大唐新軍,目前看起來已經是像模像樣了,至少在訓練和演習的時候還是挺有氣勢的。

但是這三千八百人裡,大部分都是新兵,而有將近兩千人更是沒有上過戰場的。

這真正打起來仗來能不能堪用,就得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了。

如果能夠先打幾場小仗,讓這些新兵們見見血,漲一漲士氣,到和明軍決戰的時候應該是能夠堪用了,但是如今明軍一來就是上萬人,李軒有些擔心自己的這些新兵會承受不住戰場上的龐大壓力。

當發現到瀾江東岸又來了五千明軍,以至於瀾江東岸的明軍總數達到了萬人規模後,李軒已經是全軍加強戒備,派出更多的斥候們偷偷渡江,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監視河對岸的明軍動向。

上萬人的明軍如果要做什麼,動靜肯定是不會小的,想要瞞過斥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至於明軍偶爾派出小規模的部隊到其他地方,這有可能瞞過大唐新軍斥候的監視,不過這也不重要,幾十上百人的明軍偷偷溜走了,也影響不了大局。

他們就算是想要派遣幾百人偷偷摸摸從其他地方渡江,但是大唐新軍在其他幾個適合渡江的渡口都是佈置了人手進行監控,而第一混成營和第二混成營就在上下游呢,一旦發動有明軍偏師過江,他們就會直接進行攔截。

明軍想要偷偷摸摸大規模渡江,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不管是偏師還是主力,明軍想要過江,都得先過了大唐新軍這一關!

除了加強對明軍的監控外,李軒還下令讓部隊加緊進行鍼對性的防禦作戰訓練。

至於防禦工事,現在倒不用修了,因爲在過去的三個月裡,李軒已經是讓輔助部隊,尤其是守備營的四百多明軍降兵天天挖坑修牆。

如今的瀾江渡口適合渡江並登岸的大約五百米河段,已經是被大唐新軍的胸牆完全覆蓋,而且這胸牆已經是越修越高,以前還只有一米多兩米呢,但是現在,已經是清一色把胸牆修到了三米以上。

這幾乎就是一面城牆了!

胸牆之上,還佈置了大小六個炮臺,以及二十餘個箭塔。

而胸牆到河邊的三十多米距離裡,則是佈置了衆多阻攔明軍進軍的障礙物,在河水的淺談上,打下了衆多削尖的木杆和竹竿,河灘上則是佈置了衆多的距馬等物。

那些竹竿和木樁是爲了拖延明軍登岸時間的,好讓己方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射殺還在木筏上,尚未登岸的明軍。

而距馬等物,則是爲了阻撓明軍列隊衝鋒,逼明軍主動散開隊形。

這三十多米的距離,足以成爲明軍的埋骨之地,一旦打起來,明軍的鮮血足以染黑整個河灘!

第一道胸牆和河灘工事還只是第一道防禦工事,在距離第一道胸牆後的五十米外,還有第二道環形的胸牆。

這是預防萬一的,如果明軍攻破第一道胸牆防線的話,大唐新軍就會撤到第二道環形胸牆之後繼續抵抗。

這樣的防禦工事,哪怕是放在二戰裡頭,都不算弱了。

如果上頭再來幾挺重機槍的話,明軍的一萬人估計還沒登岸呢就會被機槍全部放倒。

今時今日的瀾江渡口,已經是變成了貨真價實的堡壘!

不過大唐新軍準備充分,對面的明軍顯然也是有備而來的,抵達後就是一直忙碌着,而且還弄出來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這些東西一眼看過去就知道,是用來專門針對大唐新軍的火器的!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錢,你任性!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總攻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兩百二十五章 夜很黑,風很大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二十二章 陛下,饒命啊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師克柳州(求訂閱,月票)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