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

bookmark

當包義奮海軍中將說起高麗問題的時候,李軒就是陷入了沉思,實際上已經是沒有聽到後面包義奮的報告了。

此時的他,正在想着該如何處理高麗問題。

高麗北部是一片山地,交通狀況相當惡劣,不適合大軍突擊作戰,而且還有着一條鴨綠江。

因此從陸地進攻的話,易守難攻,從軍事角度而言,其實不怎麼好打。

當然了,這個不好打也只是相對的,大唐帝國真要動起手來,隨便派兩個師入朝,那基本就能夠掌控全局了。

所以高麗問題,關鍵不在於怎麼打,而是打了之後怎麼後續處理!

等大唐王師殺入漢城,控制了高麗半島之後,大唐帝國應該怎麼處理這個半島?

直接吞併爲本土?又或者是作爲殖民地?還是重新扶持一個朝鮮國王?

這些都是困擾着李軒的問題!

因爲這三者,都是有着各自的優劣,並且是讓李軒有些猶豫。

直接吞併爲本土的話,說實話,李軒有些不情願!

雖然李軒的目的是征服全球,但是他可從來沒有說把全球的人民都當成是大唐子民,而且李軒也沒有打算把其他民族的人簡單的一劃拉,就變成華夏人了,也沒有打算說把其他地方都變成本土。

本土是本土,殖民地是殖民地,這是兩碼事,不能混爲一談。

倘若以後軍事佔領了印度,南洋等地方,直接吞併爲本土的話,豈不是那些猴子以及用手指擦了屁股之後直接抓飯吃的土著也成爲了大唐子民?成爲了華夏人?

而且還和能其他華夏人一樣享受到大唐帝國的諸多優惠政策?

這怎麼可能!

開國際玩笑!

他們是去征服異族,是去掠奪他們的土地和財富,又不是去開善堂的!

高麗同樣如此,儘管他們長的和華夏人差不多,都是黃皮膚黑眼睛,但是他們總歸不是華夏人。

哪怕是他們後世天天把孔子老子說成是他們高麗半島上的人,想方設法想要把華夏的各種傳統說成自己的傳統。

這種小偷一樣的行爲,其實可以充分證明了一點:他們很渴望成爲華夏人!

當他們無法成爲華夏人的時候,就是用各種東西來加強這一點,並得出一個估計他們自己內心裡都不願意承認的結論:華夏的好東西都是我的,既然華夏的好東西都是我的,那麼我肯定是華夏人啊!

但是!

他們依舊不是華夏人!

後世他們並不可能是,現在大唐帝國時代,他們同樣不可能是!

李軒永遠也不會把高麗人當成大唐子民!

但是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如果直接吞併的話,這半島上好歹也有百萬規模的人口呢,要怎麼處理?當成大唐帝國的子民是不可能的,直接殺光了事名聲不好聽。

如果不吞併的話,那麼殖民地行不行呢?

行是肯定行的,這樣的話大唐王朝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壓榨高麗半島,讓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爲華夏的繁榮,大唐子民的幸福生活前磚加瓦,就和將來可能得到的那些殖民地裡的土著們一樣!

但是僅僅是殖民地的話,說實話李軒又有些不甘心,這高麗半島上的資源雖然也不算什麼豐富,但是這卻是和華夏本土相連的一個半島,僅僅是作爲殖民地的話,鬼知道以後會不會獨立,一旦獨立,那麼絕對就會變成刺入大唐帝國心臟的一把匕首。

如果是隨便從高麗李氏王族裡選一個阿貓阿狗,扶持起來統治高麗王朝,讓高麗半島變成大唐帝國的藩國呢?

這樣李軒更不願意了!

老子派遣大軍打下高麗,然後讓其他人當國王?扯幾把單呢!

大唐將士們的鮮血,永遠都不會爲了外族人而流!

甚至都不會爲大唐子民而流!

大唐將士們的鮮血,只會,也只能爲大唐皇帝,也就是他李軒而流!

絕對不存在任何第二個選項,一旦出現了第二個選項,那麼基本可以宣告軍隊將不會對大唐皇帝效忠了。

李軒思索了一番後,又是把自己的想法回到了吞併上來,但是他卻是很清楚,絕對不能簡單的吞併!

因爲他只要土地,不要人!

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藩國,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本來就是華夏的一份子,朝鮮半島自古以來就是毫無爭議的華夏領土,吞併高麗,把高麗直接作爲本土是沒有任何法理上的問題的。

即便是有,那也是無關緊要的。

他李軒就是法,他李軒就是理,他說高麗半島是華夏自古以來的領土,大唐要收復失土,那麼高麗半島就是華夏自古以來的領土,收復後就是大唐帝國的本土。

任何對這個說法和結論持有異議的人,都是可以扣上一個大不敬甚至謀逆的罪名!

因爲在最近幾年大唐帝國宣揚的理論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天下,包括已知以及未知的土地、海洋等一切空間,甭管是多少緯的,都是屬於我們光榮偉大,比太陽更偉大的萬古聖君李軒的!

在大環境裡,你敢說高麗半島不是大唐領土?這是要犯政治錯誤的。

雖然大傢俬底下說說沒事,但是倘若公開表達這種觀點的話,丟官去職都是輕的,往嚴重了說那就是懷疑聖天子的神聖性,問題大着呢。

而最近幾年,大唐帝國一直都是在努力推動各種禮儀,每年舉行的各種儀式衆多,而且是一次比一次隆重,黃竹山時代裡,第一次祭天儀式,也就是搭了一個小木臺而已,但是去年的祭天儀式,卻是專門建造一個天台,李軒親自率領文武百官祭拜。

這些儀式,其實很主要的目的還是爲了讓大唐皇帝,聖天子李軒真正的披上一層神聖的外衣!

他們要塑造一個聖天子,一個活生生的神,而不僅僅算是一個皇帝!

基於此,李軒不管是想要把高麗半島吞併還是當成殖民地,其實都是一句話的事,哪怕這個決定是錯的,但是爲了維護大唐帝國的神聖性,聖天子的神聖性,大唐的臣子們哪怕是明明知道是錯的,但是也會想方設法做下去,並達到目標。

吞併和殖民地以及藩國,這三個選項裡,李軒更加傾向於選擇直接吞併,直接來個一了百了!

但是吞併後,怎麼處理高麗半島上的土著就是個問題了!

這個地方的人長相上還是黃皮膚黑眼睛,從相貌上來說,其實他們和華夏人沒多大的差別,而且這年頭的朝鮮人還是比較好的朝鮮人,眼睛也沒有長到額頭上,天天坐着什麼宇宙大國的美夢。

相反,他們長期接受的是中原的文化,他們的士子學習的文字都是漢字,就連科舉他們都有,而且試題也是四書五經的內容,衆人都是從內心裡仰慕華夏的。

說真的,真讓李軒在這個地方推行在南洋一樣的人口政策,他還是有些於心不忍,但是直接放任不管也是不行的,讓百萬級別的異族人口待在原來的地方,說實話,李軒不放心。

而且這樣也會對當地的漢化、本土化造成巨大的障礙。

那怎麼辦?

李軒簡單思索了一番後,決定分好幾步,等佔領高麗後,準備來幾個大移民,不僅僅使用從本土移民去高麗,而且還要把高麗的人移民走。

等來幾輪的大移民後,李軒可以很肯定的說,當地的高麗人的比例將會急劇下降!

然後就是推動漢化,尤其是文化上的漢化,在高麗半島推動大唐官話,設立學校,所有教育一律使用漢文,廢除高麗文字,服飾、傳統,焚燬所有帶有高麗文字的書籍。

他要高麗半島上,再也看不到任何一個高麗文字,看不到任何所謂的高麗傳統服飾以及習俗。

除了文化上的漢化外,就是華夏數千年來,屢試不爽的融合了,依靠龐大的人口優勢,直接把高麗人給一口吞了。

而且雙方的長相還差不多,聯姻的話都不會用擔心混血兒就變成什麼和蠻夷一樣的金髮碧眼了,所以,在推動聯姻,進行種族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外,也可以用以一些特定的手段,來降低當地的高麗人口比例,怎麼既降低?

把他們的女人娶光,讓他們的男人成爲單身狗!

爲了防止這些單身狗鬧事,李軒想着到時候可以把這些高麗單身狗趕到南洋去殖民,沒有什麼比飢渴的單身狗更有戰鬥力了,爲了女人,他們能夠把當地他土著男人都殺光,然後搶走土著的女人。

諸多手段齊下,別說現在高麗半島上的幾百萬人了,就算是幾千萬人,李軒也有信心幹掉他們!

讓高麗半島以後只有華夏人,沒有高麗人!

李軒心中做出了決定,此時包義奮也是結束了海軍的報告,不過後面的報告內容,基本都是老調重彈,李軒沒有用心聽,也沒有用心聽,無非就是說海軍多牛逼,徹底封鎖了遼東海域之類,順帶着還把高麗半島沿海,乃至對馬海峽都給封鎖了。

對此,李軒不關心,實際上其他人也不關心!

海軍說的這麼牛逼,關鍵是,遼東明軍有水師嗎?

沒有!那幾艘舢板根本就算不上是水師!

高麗有水師嗎?有的,但也只是幾艘舢板而已,連如今活躍在扶桑、高麗沿海的海盜都幹不過,往往是見到大唐海軍的戰艦過來,自己就先跑了。

海軍說完後,又是輪到陸軍說了,不過這一次不是說遼東的事了,遼東的戰事,基本已成定局,各種計劃都有了,就等着計劃施行,然後順利拿下遼東,順帶着拿下高麗了。

陸軍說的是其他方向的情況,主要是北方韃靼以及西北吐蕃、瓦剌人的動向!

陸軍報告說,最近半年來,北方的韃靼人非常活躍,他們趁着大唐陸軍進攻山海關的時候,也是大舉進攻察哈爾部,並且據傳進展頗爲順利。

實際上,大唐陸軍第六軍在遼西的行動這麼順利,固然是他們自己夠牛逼,也是派出了萬騎支援,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有就是,和遼東明軍協同作戰的察哈爾部、朵顏三衛等蒙古東部的部落,其主力都是用來對抗韃靼人的進攻了,根本就抽不出太多的力量來幫助遼東惠王。

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實際上韃靼人和大唐王師,在東北方向的戰事上,是打了一個配合,相互幫助。

俺答汗攻打察哈爾部,李軒打遼東惠王,等於是強強聯手,打的敵人是潰不成軍。

但是這樣的情況,卻是引起了一羣將領們的皺眉!

報告的最後,第三軍軍長郝柏年中將用着沉重的語氣道:“我們不能放任韃靼人這麼發展下去,必須要有果斷的,堅決的措施,扼制韃靼人的擴張,不然的話,不用幾年,我們所需要面對的將會是一個統一草原的韃靼。”

北方草原一旦統一起來,對於任何時期的華夏中央王朝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大唐帝國同樣不例外!

相對於韃靼人大舉擴張,西北方向的吐蕃人以及瓦剌人都是沒有什麼動靜,最近一年都是忙着和大唐王朝做生意,給大唐王朝帶來了大量的馬匹,然後拿走了大唐王朝的各種特產。

其中甚至爲了從他們手裡換取更多,更好的戰馬,尤其是爲了從吐蕃手裡換取更多的中亞馬,尤其是種馬和母馬,大唐王朝甚至是敞開了對他們出手火繩槍,而且還破例向他們出售了少量的火炮。

儘管知道這些槍炮出售之後,對大唐王朝自身是一個威脅,但是這點威脅和獲得大量馬匹比起來,完全不算什麼。

李軒甚至都是親自批示,只要吐蕃人膽子夠大,敢送來足夠多的中亞馬,就敞開了出售火炮,什麼散彈炮,野戰炮,甚至是九斤炮都通通在出售的行列之內。

當然了,改機過後,性能更加優越的火炮還是不能賣的,而且榴彈炮也是不能賣的。

只是吐蕃人手裡的中亞馬其實也不多,他們用來交易的中亞馬,其實很多都是從更西方的國度交易而來的,所以想法是好的,但是一時半會的,大唐王朝不可能大批量的得到中亞馬。

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唐王朝的軍用馬匹,還將會是以交易來的蒙古馬爲主。

聽陸軍說北方局勢,而且還是把局勢說的多麼多麼壞,彷佛韃靼人明天就要南下入侵中原一樣,海軍的包義奮閃過一絲鄙視。

聽陸軍的這些說辭,他就知道,雙方的軍費之爭已經是正式開始了。

所以當郝柏年的話音敢剛落下,他就是再一次站起來報告,而這一次,他說的不是遼東,甚至都不是本土沿海的安全之類的,也不是說什麼海盜,他說的是南洋還有葡萄牙人!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福見聞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會試分考點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農場主何錫華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哦,我明白了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在舞臺上看戲的大唐戰艦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四百零六章 各方爭奪(萬字爆發求訂閱)第四十九章 爲皇上服務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二十二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場上的小胖龍(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