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

bookmark

對於遼東戰事,陸軍的諸多將領們依舊保持樂觀。

遼東,肯定是可以拿下的,這一點不容置疑,僞明遼東惠王想要憑藉區區數萬殘兵和異族的幫助,就想要擋住槍炮齊全,擁有充足後勤保障,而且軍中的軍官都是經過系統培訓的大唐陸軍?

開玩笑呢!

當初正德皇帝麾下十餘萬大軍,還有韃靼人,俺答汗親自率領的五萬韃靼騎兵助陣,最後都是落了一個戰敗自殺的結果。

所以現在唯一的疑問就是,什麼時候能夠拿下遼東!

對此,雷萬中將做出了計劃:“根據我們樞密院的最新計劃,在近期我們將會繼續加大海運力量,給運輸足夠的彈藥等補給物資,等到天氣稍微暖和一些,大概四月份或者五月份的時候,我們將會發動新一輪的大規模攻勢,力爭拿下寧遠,並且殲滅廣寧方向的大約五萬賊軍!”

“稍候,我們將會持續發動進攻,直到奪取遼東鎮!”

“預計,在今年秋天,我們將會結束在遼東的大規模戰事,進行重新調整部署的時間!”

李軒聽着微微點頭,按照樞密院的作戰時間表,應該是在秋天的時候結束遼東戰事,雖然說時間比較長,甚至都比前年秋冬灰分展開,一直到春天才結束的西南戰役還要更加漫長一些,但是大唐帝國對這兩個方向的投入是不對等的,同時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多上幾個月也是情理之中。

畢竟如今的大唐帝國,其實對遼東沒有太大的急迫性,早幾個月拿下來,和遲幾個月拿下來並不存在着太大的差距。

爲了避免犯錯,爲了避免將士們的大量傷亡,適當的把作戰的節奏放緩慢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陸軍的雷萬中將說完後,針對遼東戰事,海軍的包義奮中將也是做出瞭解答,當然了,陸軍的雷萬中將是從海軍的角度去考慮,而海軍的包義奮中將說話,自然也是從海軍的角度去考慮。

包義奮如此道:“去從年秋天開始,我海軍就已經是開始專門組織護航力量,爲運輸船隊提供全程護航,整個過程裡,沒有發生一起被敵軍水師擊沉運輸船的例子。”

“同時,我海軍也是時刻戒備着朝鮮方向,之前已經是多次擊退冒犯的朝鮮水師,徹底控制鴨綠江江口以及朝鮮西部海岸。”

“後續,我們海軍將會進一步封鎖朝鮮半島乃至整個北方沿海海域,並隨時準備着提供登陸掩護!”

“此外我們海軍建議,可以適當的在朝鮮進行登陸作戰,前期奪取濟州島,中期可以直接登陸朝鮮半島,攻打漢城,迫使朝鮮李氏退出和遼東惠王的聯軍,或者是直接殲滅李氏!”

“後續,我們可以扶持當地權貴建立新的朝鮮王國,或者乾脆是作爲直轄殖民地!”

朝鮮王國也不知道是吃了什麼藥,一直都是和遼東惠王站在一起,軍情司那邊分析認爲,估計是朝鮮李氏受到了遼東惠王的威脅,不得已而爲之。

說起來這朝鮮王國也是挺冤枉的,夾在遼東惠王和大唐帝國之間,大唐不用說了,牛逼的要死,但是遼東惠王呢,就在他們邊上,聽軍情司的人說,這兩年,遼東惠王先後兩次派兵進入朝鮮半島,朝鮮半島的軍隊面對槍炮齊全的遼東明軍,不堪一擊。

但是這些,對於李軒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的朝鮮王國是他們的敵人。

是敵人,就要幹掉他!

之前大唐帝國忙的很,沒閒工夫去搭理李氏王朝,再加上當時也還隔着一個遼東惠王!

單純派兵登陸朝鮮半島的話,後勤什麼的比較困難,也不能一下子弄很多兵力上去,持續作戰能力有限,遇上遼東惠王的的兵力回援,那麼就會陷入巨大的被動。

而且之前大唐也是遼東半島的旅順登陸了,所以也就懶得去搭理什麼朝鮮了。

但是現在,大軍已經是殺入遼東,惠王自身難保,這個時候,順手收拾朝鮮王國那是情理之中的事。

當然了,這事的背後也有着軍方的將領們刻意推動。

收復遼東,是不是功勞?肯定是大功勞啊。

但是把朝鮮給佔了的話,功勞是不是更大?廢話,肯定的!

在華夏數千年曆史裡,收復失土,重新統一之類的都是正常的,也沒人會說你這個王朝多麼牛逼,因爲這都是你應該做的。

但是開疆擴土就不一樣了。

歷朝歷代裡,甭管是對皇帝而言,還是對臣子而言,開疆擴土纔是最大的功勞。

皇帝喜歡開疆擴土,因爲這會讓他名流前世,成爲什麼明君之類的,而臣子也喜歡,因爲功勞巨大。

眼瞅着遼東那邊就要收回來了,這大規模戰爭已經是即將結束了,哪怕是後續還會有大規模的對外征戰,但是短時間內估計是不會有的了,這種情況下,將領們也是想要趁着撈最後一波功勞。

拿下遼東,順帶拿下朝鮮,這樣才襯托得起他們的開國將領的身份,纔有底氣和衆多人爭奪更高的爵位。

如今誰都知道,聖天子是準備在遼東戰役之後,就進行大賞羣臣的,到時候上將、公爵這些都會拿出來作爲獎勵品。

所以很多人都是想着,趁着最後的機會撈一波功勞,然後在封賞的時候讓自己的資歷顯得更加好看一些。

而對於羣臣們的想法,李軒倒是沒有阻攔,朝鮮半島,在他的計劃裡,就算是不直接吞併,但也是要實際上進行掌控的。

朝鮮半島對於華夏而言,那就是臥榻之側容他人酣睡!

不過具體怎麼處理,他還是沒想好!

直接吞併爲的本土,設省?還是說搞個殖民地,以內閣直轄領地的模式?又或者是隨便找幾個阿貓阿狗,重新建立朝鮮王朝,讓它成爲大唐的藩國?

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百零八章 一刀兩刀三刀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爲收費站,請減速慢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九四十一章 火力優勢碾壓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公平的休達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當陳立夫第二不容易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休達也不好混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七百三十一章 程洪安的信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七百三十一章 程洪安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