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2章 雛鷹試飛

徐陵欲言又止,眼中閃過一絲隱憂,抱拳道:“徐州軍情,我這就去向姜將軍傳信。”

劉封默然點頭,等徐陵走出庭院之後,才邁步走出房間,來到天井的核桃樹下,將近中秋,葉尖微微泛黃,滿樹累累核桃,青黃的外皮下面還包裹着一層堅硬的外殼。

一陣秋風吹過,枝葉婆娑,飄下幾片黃葉,打着旋落到劉封的頭頂,又翩然飄在地上,在風中翻轉幾下,便寂然不動。

花落下的時候沒有死風撿起花又丟下花才死了……不知爲何,劉封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句話,作爲那個時代氾濫的中二空間簽名,在此嚴肅的時刻竟會浮現出來,讓他有些怔忪。

皇帝出巡,在立場歷代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春耕秋巡,都是爲祈禱風調雨順,安撫民心,劉諶能夠親政愛民,心繫天下民生,對劉封來說應該值得欣慰。

此事看起來似乎並無不妥,但劉諶自從登基以來,一直是以劉封爲攝政王,大事都要與他商議才決策,雖然朝中之事多由費禕等大臣商榷,劉封並不過問。

但天子秋禮出巡這可是大事,禮儀上來講是敬天法祖,祭天祈禱這都是國之大事,私下來講關乎天子的安危,天子遠離朝堂,這可是大忌。

而且劉諶畢竟還未長大,又有劉禪出巡遭逢意外的前車之鑑,此等大事按說應該先與劉封商議纔是,但劉諶到了弘農之後荀方纔得知消息,讓衆人大出意外。

劉諶以巡視司隸爲名自作主張巡視,表面上看是爲了體現愛民之心,實際上卻是對劉封權威挑釁的一次試探,他想不通過劉封的意見自主行事,來看看劉封有何反應。

這一次出巡,劉封相信費禕他們都做好了安保工作,保證一路萬無一失,但朝堂上下無人向劉封報信,也就是說費禕這些大臣,也想看看劉封的反應。

看似一個簡單的舉動,卻關乎着兩種勢力的暗中較量,劉諶已經漸漸長大,有了自主決策之後,不再甘心只做守成之主,更擔心劉封將來功高蓋主,正如出巢的雛鷹一般,忐忑張開稚嫩的翅膀開始了試飛。

所以得到消息之後,荀方纔派人送來急報,徐陵也欲言又止,這其中牽涉甚大,他們作爲大漢臣子,劉封的親信,不到萬不得已不好妄加評判。

劉封之所以選擇擁立劉諶,是因爲他在歷史上的表現值得肯定,北地王之名在後世被許多人讚頌,其剛烈忠貞,誓死不降的結局後世之人痛惜不已,所以劉封更相信劉諶能成爲一代明主。

但他卻忽略了一個因素,越是強勢有主張之人,權欲之心也就越大,更不願寄人籬下,能力越強,對他的猜忌也就會越大。

劉諶心懷抱負,有濟世安民之心,自然不願意一生都活在劉封的陰影之下,即便劉封已經放手朝堂政事,但在外人看來,這一片江山還是劉封和諸葛亮等人打下來的,與他劉諶沒有絲毫關係,論中興功勳,也是劉封遠蓋他這個皇侄。

眼下的局面與歷史上蜀漢後期諸葛亮和劉禪的情形頗爲相似,天下人只知麒麟王劉封,不知皇帝劉諶,但劉禪可以完全放權給諸葛亮,更無猜忌之心。

劉諶卻大不相同,他與劉禪完全是兩種性格,甚至比劉備還要強勢,如今正值年輕氣盛,意氣風發之時,自然不甘於事事都要經過劉封的決策。

一代帝王初長成,正如同溫室裡種了一棵參天大樹,劉封再也不是他的保護傘,爲他遮風擋雨的頂棚,反而成爲其成長的阻礙,要想更進一步,唯有衝破這層保護,才能真正的呼風喚雨。

但劉封從未想過要執掌江山,他只想在這個亂世轟轟烈烈體驗一番運籌帷幄、衝鋒陷陣的熱血痛快,能夠延續漢祚,保護天下百姓,不叫外族入侵,避免五胡亂華的慘劇再次發生,讓大漢成爲萬國之尊,萬千百姓以此爲榮便足矣,至於那高高在上的位置,對他來說反而是個累贅。

但在任何一個時代,是沒有人會完全信任於他的,帝王心術最是難測,即便劉諶英武,也避免不了這個時代認知的侷限性,這就是作爲人臣的無奈。

“雖有周公之心,奈何難遇武王之主!”

劉封一聲輕嘆,早在做出擁立劉諶的決策之時,他早就有了這個思想準備,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盡是如此之快,竟讓他有一絲莫名的失落。

執掌江山又如何?

劉封苦笑着搖搖頭,兩世爲人,見識了歷史的興衰更替,加之這十餘年殫精竭慮,他早已厭倦了大權在握,身在高處每一步都如臨深淵。

反倒更羨慕嵇康那般率性而爲,來去自如,他身不由己沒有回頭之路,爲了不枉這二次重生的生命,更爲了心中的英雄夢,努力邁步向前,硬生生走出一條光明大道來,現在看來也該到了強行改道的時候了。

眼下的情形劉諶倒有些像急於上位的康熙,只是自己並非狂妄自大的鰲拜,更不願看到叔侄勢如水火,將這辛辛苦苦數十年打下來的基業毀於一旦。

事關國運和許多人的前程性命,若是一個處理不好,不知又有多少無辜之人送命,必須要有一個安穩的過渡階段,這個時間比劉封預料的來得早了一下,但如今局勢大定,也無關緊要了。

“將軍……”正當劉封暗自思忖的時候,蘇森輕輕走進來,看他臉上的神色,顯然也知道了這件事,不過他並未多問,只是履行自己的職責。

劉封暗自吸了一口氣,微笑着看向蘇森:“何事?”

蘇森抱拳道:“辛敞已經到了。”

劉封微微點頭,吩咐道:“嗯,將他帶到書房等我。”

“是!”

蘇森見劉封沒有半分憂慮之色,不由心中大定,無論最終結局如何,一切決策都由劉封來定,他此生只認定這一人,無論盛衰榮辱,跟隨他左右便是。

第904章 有驚無險第1257章 調兵遣將第706章 最後的倔強第419章 以少敵多第664章 氣急敗壞第934章 挑燈夜戰第1486章 真假難辨第735章 齊會洛陽第843章 沒心沒肺第861章 人外有人第1055章 甕中捉鱉第692章 倉皇撤退第1946章 其心可誅第946章 十部精銳第1363章 宛陵納降第1053章 密室地宮第294章 俠女之風第1442章 名將之後第189章 龍椅的滋味第1160章 慘死陣前第2079章 營救之策第922章 歸心似箭第1806章 復仇之戰第996章 江湖令第453章 初次帶兵第564章 武俠夢第1853章 全力報仇第1660章 宴請故人第1175章 大豐收第2099章 爭奪要地第2097章 斬殺使者第1661章 以夷制夷第2131章 糾結難定第59章 王者決斷第1150章 家有麒麟第1866章 人心愚昧第633章 慧眼識人第293章 拜將第535章 以退爲進第762章 家族計劃第1827章 連挑五將第1356章 根深蒂固第801章 昔年恩怨第916章 老將出馬第436章 聲東擊西第1789章 大局已定第511章 知恥後勇第1546章 分道揚鑣第2075章 連擒二將第707章 放你一馬第726章 水底驚魂第917章 調虎離山第591章 漠北刀客第579章 另一類人第1853章 全力報仇第987章 意外之喜第395章 對敵之策第1726章 初生牛犢第1034章 底氣十足第325章 我的地盤第984章 否極泰來第877章 無奈之舉第169章 斜谷遇阻第47章 東吳反應第1057章 喂鷹捕獵第1751章 中元鬼節第599章 拆字解名第746章 脫胎換骨第1286章 各施其計第2048章 于闐水軍第532章 家中消息第153章 隆中求才第118章 南中勢力第213章 各自算計第689章 老將之威第316章 智取柴桑第1635章 伏兵中伏第1629章 宿命之敵第208章 魏軍的反擊第1153章 籌謀全局第506章 籌謀全局第1670章 拼死一戰第1420章 永絕後患第1911章 虎頭蛇尾第821章 擒拿罪魁第985章 尚書令府第1974章 擺宴白玉宮第150章 三分局勢第661章 佈陣之人第1112章 無心之舉第1691章 柏玉堂第900章 人言可畏第1992章 進退兩難第1365章 靈前之爭第564章 武俠夢第827章 果基英虎第1269章 同殿稱臣第210章 張虎中計第2090章 人生得意第279章 匈奴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