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眨眼睛就去了大半。
還剩下孫堅曹操鮑信公孫瓚。
這幾人當中,孫堅和曹操,確實是敢打敢拼。
關東聯軍畏懼不前,唯獨他們二人一往無前,雖然接連被徐榮擊敗。
但這也證明與袁紹袁術等各路諸侯相比,孫堅曹操的格局就遠比他們高了一大截。
這其中鮑信和公孫瓚算是兩個異類,公孫瓚是看在劉備的面子上,而鮑信是跟曹操刎頸之交。
如果沒有劉備和曹操在,公孫瓚和鮑信會不會走,猶未可知。
看着殿內寥寥幾人,劉備不無感慨。目前關東聯軍,也就只剩下這點底子了。
最讓劉備感動的是,曹操和孫堅的不離不棄,讓他很是欣慰。
路遙方知馬力,患難才見真情。
袁紹等人帶走了大半兵馬,曹操孫堅鮑信三人的實力明明不強,卻依舊不離不棄,總算是讓劉備稍微舒服一些。
他掃視殿內,緩緩從首席上下來,對身邊的侍從說道:“將我的席子取下來,就鋪在這殿中。”
“盟主?”
曹操不解,也站起來問道:“這是何意?”
劉備搖搖頭:“在漢室最危急的時候,才能夠看到誰纔是大漢的忠臣。高祖開創基業不易,多少年艱辛才換來今日的大漢江山。後來王莽篡漢,世祖武皇帝奮起拼搏,終究又換來一百餘年的安寧。”
“而如今董卓篡逆,如那王莽一般要爲禍這天下。我劉備得庇於先帝賞識,從一屆平民之身竊居今日諸侯之位,不說我宗室身份,便爲先帝遺臣,亦有守衛江山之責。”
“袁本初袁公路四世三公,世受皇恩。且太傅袁隗,太僕袁基及袁家數百人口皆喪命於董卓之手,本應當悍然而起抨擊國賊,卻一個個心懷叵測,令人齒寒,唯有諸公,纔是漢室支柱,國家棟梁,請受劉備一拜!”
說罷,環視一圈,向着曹操孫堅鮑信公孫瓚四人拱手一禮。
衆人連忙道:“使不得,使不得。盟主爲天下殫精竭慮,亦是攻董主力,我等不過是附爲羽翼,搖旗吶喊而已,何須盟主如此大禮。”
劉備卻笑着說道:“正所謂孤木難成林,滴水莫做海。沒有衆人之力,又怎麼能逼得董卓退守函谷關呢?那袁紹袁術等人既然如此不忠不義,便不管他們了,諸位,我想與你們一起結盟,請坐而相談。”
這是打算放棄二月初在酸棗定的盟約,重新定一個新的會盟。
偉人曾經評價過劉備,說劉備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力量一起對抗強敵。
在這一點上,偉人的評價絕對是正確的。
在發現袁紹袁術等人心懷鬼胎,不堪重用之後,就立即放棄他們,轉而開始團結起曹操鮑信孫堅公孫瓚的力量。
而且劉備也完全沒有因爲自己是宗室,先帝請封的鄉侯,以及青州牧的身份來看低他們。
乾脆邀請他們幾個人一起坐在中間兩張拼湊起來的席子上談國家大事。
要知道,這裡的人年齡差距都不大,最大的是鮑信,元嘉元年(151)出生,今年是40歲,最小的是劉備,延熹四年(161)出生,30歲。
而曹操和孫堅都是永壽元年(155)年,36歲。公孫瓚則是延熹三年(160)出生,31歲。
古人都講究虛歲,所以實際年齡都要小一歲。
但不管怎麼樣,即便是十八路諸侯加起來,論起官職和地位,也都是劉備最高。
一州州牧,一地鄉侯,先帝漢孝康帝親自錄入宗室,賜予爵位。
整個天下,也僅僅是三公九卿大將軍等人比劉備身份高一點。
所以劉備坐在首席,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但他現在卻邀請大家一起坐在下面,這意味着劉備其實是在和他們平輩且同等身份在交往。
這一點就讓所有人都覺得很舒服。
衆人在劉備的邀請下一起坐在了中間的席子上,因爲席子不大,五個人肩膀並着肩膀,幾乎是身子互相靠在一起。
在後世,這件事情變成了一個成語。
叫“攜手同席”。
跟“吳越同舟”一樣,表示大家團結互助,齊心協力,一起戰勝困難。
孫堅坐下之後,第一個拍着胸脯說道:“盟主,別的不用多說,只要冬季真的可以淌水過河灘,堅請命爲先鋒,必爲盟主破了函谷關!”
劉備無比高興,看孫堅的眼神一下子變得不同起來,笑着說道:“大家不要叫我盟主了,這裡再也沒有盟主。如果不嫌棄的話,我們以兄弟相稱,叫我表字即可,備想問問諸位年紀。”
鮑信左右看看,略微不好意思地道:“盟......玄德,我生於元嘉元年,應當是我最大。”
“操生於永壽元年九月。”
“我也是,不過我是二月,比孟德大。”
“玄德,你是知道我的,我就比你大一歲。”
幾人紛紛說道。
劉備大笑道:“那好,此後我們五人便爲兄弟,允誠兄最大,便是大哥。文臺兄其次,便是二兄。孟德兄排三,伯圭兄爲四,小弟添居末席,今日痛快,怎麼能少酒才行,來人,上酒。”
旁邊就有侍從去取酒。
陳暮關羽張飛三人站在劉備身後,互相對視,聳聳肩,沒有人的眼裡露出不滿。
因爲結義,與誓爲兄弟是兩個概念。
結義跟後世的收養養子是一樣的,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同樣有繼承權。就跟親兄弟一樣,屬於異父異母的同胞兄弟。
根據史料記載,公孫瓚也有三個結義兄弟,所以他跟劉備關係好是好,但還沒有到結義爲親兄弟的地步。
而誓爲兄弟,就屬於朋友的最高境界,如刎頸之交,莫逆之交,管鮑之交說的就是這種。
像劉備跟公孫瓚,跟牽招,就都屬於刎頸之交,好朋友的最高境界。
劉備今天就是打算和孫堅曹操鮑信一起成爲最好的朋友。
很快,酒上來。
“玄德,我是個粗人,只知道打仗。但我知道你是個仁義之人,不會騙我。今日既然我等誓爲兄弟,它日有需要我孫文臺之處,儘管直說。”
孫堅端起酒來,豪氣干雲。
劉備也端起酒,流下了眼睛,感嘆道:“漢室凋零,天子垂危,國家之際,有幾位忠肝義膽之輩,我想漢朝二十三代先帝,必然會護佑我等,討董順利。”
曹操亦是感動得流淚,說道:“玄德弟乃忠義之君也,操雖然德微力小,但也願意盡綿薄之力。如果不嫌棄操鄙陋,此番討董,我願與文臺兄一同爲先鋒,討伐董卓,匡扶漢室。”
鮑信端起酒來,看向衆人感激涕零道:“玄德漢室宗親,又爲諸侯,身份尊貴,卻屈尊降貴,與我等粗鄙之人稱兄道弟,足見君子之風。我亦是願意肝腦塗地,生死相隨!”
公孫瓚哈哈大笑道:“那我等今日就自己結盟,待討伐了董卓,他日迎回天子,平定天下叛亂,則大家一起同朝爲官,共同輔佐天子,待將來天子親政,亦不失爲周公、霍公這等佳話。”
劉備擦乾了眼淚,被公孫瓚逗笑了,搖頭說道:“這些事情還是太遙遠,還是先顧着眼下。等將董賊碎屍萬段之後,再去想這些,其它的都不說了,來,喝酒!”
“喝酒!”
衆人一起舉杯,一飲而盡。
陳暮等他們飲完這杯,從侍者手裡取來酒壺,上去就給他們準備續上。
曹操連忙捂住自己的酒杯道:“尚書令怎可親自倒酒?”
當年在長社,陳暮和曹操還有一些不太愉快。
但這些都成了過往雲煙。
至少在劉備眼裡,曹操現在的形象和爲人,都深得他心,讓他充滿了好感。
如今的曹老闆還沒發跡,現在的官職也不過是個西園校尉而已。
相比之下,跟劉備現在的身份簡直是天壤之別。
所以相對的,曹操面對陳暮,也略微禮貌拘謹了很多。
身份不同了,形勢自然也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暮卻笑道:“今日之事,必然名流千古,我能爲諸位倒酒,乃是榮幸,怎麼不能倒酒?”
“哦?”
鮑信納悶道:“今日之事如何會名流千古?”
陳暮一邊強行給他們倒上酒,一邊解釋道:“諸公想想,十八路諸侯討董,天下何等大事。孰料袁本初袁公路等人如此不濟,一仗不打就匆匆離開,天下人會怎麼看?”
聽他說完,衆人就沉思起來。
袁紹袁術等人說是參加了討董,但其實也就是個重在參與。
真正打了硬仗的,就只有孫堅和劉備二人而已。
其他人要麼打醬油,要麼沒法出力。
而袁家還和董卓有深仇大恨,結果就在準備進攻關中的時候,袁家人卻跑了,天下人會怎麼想?
但問題是古時信息不發達,消息傳遞出去,恐怕不會那麼容易。
曹操說出了自己的疑慮道:“袁家四世三公,在士人中素有威望,恐怕即便他們確實匆匆離開,士人們也不會說什麼。”
“孟德兄是以爲天下人的喉舌掌握在士人手裡?”
陳暮反問。
曹操一頭霧水道:“難道不是嗎?”
陳暮微微一笑:“自然不是。”
“那是?”
老曹就更加納悶了。
陳暮說道:“我青州改良了造紙術,紙張價格低廉,逐漸普及開來。今日之事,我便要請大儒鄭玄執筆,寫一篇浩浩蕩蕩的《討董記》,名爲記錄天下大事,實則爲我等發聲。”
“到時候將爲什麼討董,如何討董,討董的過程又發送了什麼事情,詳細一一記錄下來。編纂成冊,刊印成書,發遍天下,讓世人都知道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如此一來,在十八路諸侯虎頭蛇尾,草草結束之後。諸位兄長五人不畏艱險,決定重頭再來的精神,豈不是爲天下人所知?豈不是名留青史?”
他這話說完,幾人的呼吸就頓時急促起來。
但陳暮卻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繼續說道:“諸位兄長想一想,別人畏懼董卓,連與董卓有深仇大恨的袁家都逃跑了。唯獨你們五人還堅持討董,那天下人會說什麼?當然會說你們品德高尚,忠君愛國,仁義典範。”
“上一個被如此稱讚的是誰?天下三君,遊平公,仲承公,仲舉公,以及爲天下楷模的元禮公。若今日之事被編纂入書,供世人遊覽,那麼大家的德行就要被世人所知,新的天下五君,即將冉冉誕生。”
“而我,添爲前尚書令,雖然不像各位兄長一樣帶兵入關,爲天下奉獻出一切,但也是給各位倒了酒。那青史之中,寥寥給我記上幾筆,我亦是幸甚至哉,諸位說說,我該不該倒這個酒?”
陳暮給五個人倒完酒,將酒壺放下,笑吟吟地退後兩步,看向衆人。
所有人都呆住了。
天下五君?
想都不敢想的稱謂。
上一個被稱爲天下三君的,那可是世間公認的道德君子。
竇武劉淑陳蕃,加上一個八俊之首的李膺。
這四個人,就是被世人敬仰的人。
而現在,陳暮卻說自己有資格與他們並列在一起,如何不讓幾人情緒激動?
要知道漢朝可不是後世那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這八個字可謂當時至高的道德形容規範標準。
而能夠被稱爲“君”的人,就意味着做到了上述八點。要受世人尊敬,出門走路,沿途的人都要向他拱手讓行彎腰敬禮。
如果能夠被世人尊稱一句“君”,對於古代人來說,那就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特別是曹操。
曹操歷史上最大的詬病就是屠城。
而現在的詬病就是出生不好。
老郭說謙大爺是宦官之後那是相聲裡開玩笑。
而曹操是真的宦官之後。
所以別人說起曹操來,一句“閹豎之後”就肯定跑不了。
比如邊讓,還有陳琳《討曹操檄文》。
要是某一天曹操也能被稱爲道德楷模,那這“閹豎之後”,估計就再也沒人敢提了。
想到這裡,曹操不僅呼吸急促,手裡端着的酒杯都有些顫抖起來,略微惶恐地說道:“我德行淺薄,怎麼可能被稱爲“君”呢?”
陳暮立即說道:“我想問諸公,董卓是何人?”
劉備毫不猶豫道:“大奸大惡之人也!”
“那天下誰敢討伐此惡賊?”
陳暮環視衆人,說道:“是那些平日自詡大仁大勇之人嗎?我爲何沒有看到他們?”
“這......”
幾人對視一眼,都沒有說話。
陳暮又道:“董賊壞事做盡,罄竹難書。就連四世三公的袁家在他面前都退而卻步,唯獨諸位敢於手持三尺劍,悍然抨擊此賊,暮試問,諸位不是大仁大勇之人,誰纔是大仁大勇之人呢?”
“也許在鄉間有賢者,如康成公,此輩才應當被稱爲當世君子也。”
曹操略微遲疑地回答。
陳暮笑道:“康成公確實是當世君子,可公已老,治學教育後輩纔是他的職責。而諸位之品德,卻不是在治學上。而是懷揣着大仁大智大勇大義也。沒有這般品德,又如何敢來此間討董呢?”
幾人就都沒有說話了,互相看看,手裡的酒微微搖晃,泛起陣陣漣漪波紋。
誰不想成名?
誰不想在外面有個好名聲?
只是名聲這個東西,其實都是士人相傳,真正有品德的人,確實是讓人尊敬。
可幾十年如一日的循規蹈矩,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
所以天下三君,八俊等人,也僅僅只是少數人。在數次黨錮之禍後,這樣有品德的君子,就已經很少。
特別是天下大亂,又如何能聚起這樣的名望?
但現在陳暮卻準備邀請鄭玄執筆,將他們的事蹟編纂成書,供世人瞻仰,如此美名聲,流芳百世,那豈不是真的有成爲“君”的那一天?
這讓幾個人既期待,又惶恐。
期待的是他們莫非真的有成爲君子的品質?
惶恐的是,怕自己的品德不夠,書出來之後,就被世人攻擊,讓名聲變臭。
所以每個人包括曹操劉備在內,都是心情複雜,左顧右盼不知所措。
也許有人說,曹操劉備孫堅可是魏蜀吳的奠基人,都是成大事者,怎麼可能會因爲這事而緊張?
但一來三人現在還處於幼年期,三十多歲的年紀人生閱歷遠不如後來那麼豐富。
二來,漢以德治,仁義君子是真的會受世人尊敬的,名望很重要。
所以這樣一個傳播名望的機會,讓每個人都是激動,患得患失,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最後還是劉備勉強忍住激動,說道:“諸公,我們就不要聽四弟胡扯了,我們只做好我們自己本份的事情就行,來,喝酒。”
“喝酒!”
幾人連忙舉杯又喝,但之前那一杯的心情與現在這一杯的心情,都變得不同了起來。
夏日清涼的微風從殿外吹入,每個人臉頰微紅,心情盪漾起伏不定。
看到外面那麼好的天氣,鳥語花香,劉備說道:“今日風光大好,不若去殿外看看?”
“好。”
“聽聞先帝的西園風景如畫?我卻是還未見過。”
“是倒是,可惜被那董賊燒了大半。”
“還有一半看看也好。”
“那便同遊西園,想來我等拳拳愛國之心,先帝也不會怪罪。”
藉着酒意,劉備說道:“待冬日出兵之時,我們便去先帝墓前,焚香禱告祭拜,請先帝保佑我們擊破董賊,迎回聖駕!”
衆人便出了卻非殿,在數千護衛的保護下,一行人來到了西園。
西園早就被燒了大半,曾經的奇花異草,閣樓庭院,都被燒得一乾二淨,連西園的湖池都已經乾涸,少數沒有被燒到的地方也遍地生出雜草,再難有當初的盛況。
唯有當初先帝劉宏最喜歡登的那座高臺還在,矗立在西園西側,靠近西牆,在風中蕭瑟,似乎是見證了這些年來歲月變遷的歷史,充滿了滄桑。
五人登上高臺,秋夏之時,下午的陽光並不濃烈,暖風吹拂衆人的髮梢,像那些年的先帝一樣,觀看着遠方起伏不定的高山與浩瀚大河。
陳暮取出刀來,每人取了一滴血,滴入酒壺之中, 接着又給他們添上了酒。
衆人立於高臺之上,一起舉起酒杯。
“今日我劉備!”
“我公孫瓚!”
“我曹操!”
“我孫堅!”
“我鮑信!”
“我等五人,今日結盟。誓爲兄弟,同舟共濟,共討董卓,匡扶漢室。有違此言,天人共戮之!”
提杯仰頭,一飲而盡。
徐徐微風中,大家一同仰天大笑。
臺下數千士兵,紛紛高呼:“討董卓,扶漢室。討董卓,扶漢室。”
聲音恢宏,刺破雲霄。
像是有一股風雷之氣,沖天而起。
陳暮站在他們的身邊,仰望着蒼穹,雙手籠在袖子裡,只是保持着微笑。
山河萬里,宮殿千闕,幾人興亡幾人枯。
千百年後,誰都是一捧黃土。
但英雄人物,之所以是英雄人物,就是因爲他們的格局,可以撼動整個天地。
哪怕他們無法永遠留在時間裡,卻在此時此刻,豪氣干雲,震懾乾坤。
是非成敗笑談之間青史寥寥幾筆。
對他們而言,不過是濁酒一杯,笑對蒼穹與星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