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官員有事來求姜述,將近日情況已經打聽明白,紛紛上前祝賀。姜述逐一回禮,繼而閃身相請,道:“諸位大人,且請裡面用茶。”
驛丁王四見衆人隨姜述進屋,連忙擦了把汗,小聲問當值驛吏道:“大人,那些傢伙怎麼這般目中無人,對我等竟然如此無禮。”
驛吏姓楊名楚,是弘農楊家支系出身,明白其中勾當,苦笑道:“若論薪俸,我等驛館上下全部合將起來,也不如其中一人。即便這些大爺打罵一通,我等也得白白受着。這位姜家小爺更非一般人物,你等萬萬不可大意,若是惹出什麼事端,可非我等所能擔當。”
王四不由嚇了一跳,道:“這些皆是大官?原以爲姜大人只是得了聖寵,未想到名望如此之高,引得大官們慕名而來。”
楊楚再次苦笑道:“並非爲了慕姜大人之名,欲顯家族之名而已。”
王四識字不多,爲人憨厚,聽不懂楊楚所言,再要問時,見楊楚已經拐進公房,不由搖頭道:“官老爺們怎麼這般複雜?不過這位姜大人年紀雖小,委實了不得。”
此時姜述室內,衆人引見完畢,姜述敬請諸位落座。這幫官員爲首一人爲少府向讓,進房以後卻在次位坐下,餘人見向讓坐好,依序各尋位置坐下,等到姜述欲坐之時,房內只餘主位以及臨門的未等位。
古代講究禮節,姜述雖已賜官,但均是丞職,文職武職薪俸均爲四百石,在座諸官最小者也是千石大員,按照朝廷官制,姜述應當陪坐末座,明知主位是諸人刻意留下,卻不敢去坐,因此坐在末座相陪。
姜述屁股尚未挨近坐位,向讓立起身來,徑直走到姜述身旁,道:“姜大人是主,且坐主位。”說完硬是上前,半拖半拉將姜述拖到主位。
姜述無可奈何,苦笑道:“下官初來京城,不知官場規矩,失禮之處諸位莫怪。”
姜述年紀與在座衆人兒孫之輩彷彿,大模大樣自稱下官,稚嫩聲音與正經官腔結合,卻是讓人忍俊不禁。在座官員皆是朝堂頂尖人物,即使牧守一郡的太守,平時進京也要看其眼色行事,今見姜述模樣雖然好笑,可無人敢笑出聲來。如此十幾號顯赫大員,以前求見少年而不得,如今強行見面落座,又不得不將少年推到首位,任誰看到這個場面都會感覺異常彆扭。在座衆人有求於人,皆心知肚明,誰也不會此時發瘋,說出有違官制的昏話。
少府爲九卿之職,朝堂之上三公以下九卿最爲顯貴,類似今世副國家級幹部;其餘官員皆爲諸司頭腦,相當於正、副部級幹部;姜述職務爲丞職,相當於副處級。今天這個情況,如同副國家級、正部級、副部級幹部皆坐在次要位置,而一位副處級幹部坐在主要位置上。人權平等的現代,如此事情都不可思議,何況講究上下尊卑的古代?
衆人慾求何事,姜述心知肚明,“官”字兩個“口”字,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口,都是心口不一的人精。諸人落座以後,無人提起正事,皆潑天價地沒命誇獎姜述,將姜述所作所爲逐一誇了一遍,最終弄得姜述頭大如鬥,暗自佩服這幫官員嘴上工夫絕非一般。
衆人見這般情形之下,這位少年還能沉得住氣,應對得體,跟在座大員比賽起屁股功和嘴皮子功。這十餘人在朝堂日久,屁股功練得出神入化,嘴皮子功更是出名,但姜述不爲所動,沉穩如山,與一衆官員們緊一句慢一句的聊天,不似小小少年,倒象久經沙場的官油子。衆人此時不得不暗自敬服,怪不得少年能被陛下看重,九歲稚童得賞雙四百石官職,水平的確非同一般。
扯皮扯到飯時,諸人皆不開口提起正事,還在比賽屁股功夫。姜述和一羣高官在房內喝茶聊天,房外人員更多,除了諸人所帶的家丁護衛,不管是否當值,所有驛官都在房外等候。一衆大小官員在這耗着,直到肚子咕嚕連聲,姜述見諸人還是不動聲色,不由暗自佩服諸官的耐心和扯皮功夫,道:“諸位大人,飯時已到,賞下官一點薄面,敬請諸位吃些酒食。只是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下官這就安排驛官尋個好去處,訂個包間如何?”
此時站起一位官員,卻是將作大匠馮承,道:“宴請之事不必勞煩姜大人,本官即去安排,恭候各位大駕。”不等衆人來爭,一溜煙搶着出門安排去了。
又有一位官員,卻是大長秋凌振,道:“姜大人年少,官衣定然不符,屬下卻有侍奉皇后娘娘的巧婦,本官安排左右拿去改了,明日一早定給姜大人送來。”說完,不容姜述推辭,自去討了姜述官衣,尋個精明下人仔細叮囑一遍,安排其速去辦理。
其餘官員見討巧之事讓別人搶去,正在苦思名目,向讓實在看不下去,心想此事若是傳將出去,說不定明天市井就會流傳出“衆高官競宴九歲童,數大員爭寵小屁孩”的段子,站起身來,開門見山道:“聽聞姜大人正在修改《三字經》,我等事蹟無法與大賢相比,進不得《三字經》,但族內也有諸多先賢,我等皆將事蹟整理齊備,今日一起送來,請姜大人不吝指教。”率先從懷裡取出幾張紙來,鄭重交到姜述手上,語重心長地說道:“此事涉及啓蒙大事,不能強求,希望大人認真看待。”
話語雖是平平,語氣卻隱含威脅,向讓未曾認真去想,這般官面語言,倘若講給普通九歲少年,如何聽出其中深意?衆人見向讓帶頭,紛紛上前,將整理好的資料遞上。
姜述不想得罪這幫大佬,逐一收好材料,笑道:“衆人皆是飽學之士,又身居廟堂,《三字經》已獲陛下批覆,諸位大人手中想必亦有抄本,此書雖然不是通篇押韻,大致文體還是一致,韻角簡單,各位大人才思敏捷,若能將諸家先賢事蹟以六字慨括,寫出直接留給下官,卻是簡單很多,下官雖然奉旨行事,但絕不敢輕視諸位。”
姜述所言,說是不敢輕視,實則沒有任何承諾,又針對方纔向讓之語,話裡帶着“奉旨”兩字,一下化解了諸官的威脅之意。意思說我乃奉旨辦差,誰敢威脅於我?衆人既然將事蹟材料交給姜述,不管姜述給不給面子,總算還有入選機會,總比尋不到機會的人要好得多。依姜述所言,將先賢事蹟以六字概括,倒非複雜之事,其中早有存着心思者,聞言討了筆墨,很快寫好交給姜述。還有數位心思多的,多寫幾句,不是加大入選機率嗎?交上這些還不滿足,又在苦思冥想,坐在那裡吟哦,希望再得佳句。更有甚者,一位官員靈機一動,道:“姜大人,《三字經》其中一句甚是不妥,本官想好一句,只須改動兩字,效果更佳。”
這位可真是位神仙,辦法確實簡單,效果也是極佳。其所講先賢事蹟與楊家賢人事蹟相仿,只須改了姓名,自是能將其家先賢事蹟說明,可是這樣一來,楊家那邊如何交待?姜述也不言明,道:“大人想法也是好的,那句不妥,欲改成那句,請錄寫下來,容在下斟酌一二。”
這位大仙輕飄飄一席話,更在《三字經》之事上火上澆油,再次捲起軒然大波。《三字經》在各州推行朝廷已經下了詔書,已經板上釘釘,名列其上的大族本已放心,此語流傳以來,這些大族聽聞這個消息,心中不再踏實。倘若三年之後定稿之時,姜述受到盎惑,將自家賢人改成他家賢人,這千古流芳之事就大大打了折扣,成了流芳三年了。
因爲小小《三字經》,京城內外暗流涌動,姜述成了一個香餑餑,姜述大名與事蹟迅速傳遍天下,九歲少年於不知不覺之中,竟然成爲能夠影響天下世家的核心人物。姜述表面上聲色不動,暗地裡開始籌劃,要藉此有利時機,在天下大亂之前,儘可能增加自身實力。
靈帝未料到《三字經》影響如此重大,聽聞此事亦是心動,但是聖旨已下,出爾反爾徒惹朝堂是非。經過此事靈帝發現世家大族好名,心道《三字經》定稿之時,倒是可以大以利用,以增加皇室在朝堂上的話語權。
隆冬的洛陽城內,天還飄着雪花,大路被行人踩得一片狼籍,百姓們雖然不願出門,但礙於生活所迫,不得不頂風冒雪,在大路兩旁支起帳蓬,做起生意。
此時風大了起來,讓人更覺寒冷,路上行人稀少,行色匆匆。南邊驛館出來一行人,冒雪北行,爲首一人身材矮小,穿着官衣,想必是官員出行。待到眼前,看清卻是一位少年,衆人不由紛紛打探起來。磨豆腐的劉二是出名的包打聽,識得少年身份,對旁邊人說道:“這是皇上新任命的南宮衛士丞姜大人,兼任太史丞,官職雖然不大,卻是朝堂上少有的文武一肩挑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