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

面對秦朗的要求,鄧艾準備見一面。

約定在次日清晨,晨霧將散之際的一處小河流木橋處。

出發時,鄧艾全副武裝,穿戴尋常軍吏的鐵札盆領鎧,先在議事大帳裡如往日那樣例行向着田信賜下的‘閃電戰盔’焚香,以驅散污濁空氣。

幾個核心軍吏與他一起焚香,用的也是這個時節容易野外蒐集、搓制而成的艾草香。

搓成條的艾草香盤在陶罐裡,自然能緩緩延燒很久時間。

畢竟是軍中,生活不方便,人人身上有些污濁、異味是很正常的事情。

待艾草煙氣瀰漫時,鄧艾才轉身對諸人說:“這一戰,功勳絕不在斬首,而在完整進退。”

五千精騎,第一次領兵帶着這五千精騎到魏國境內溜一圈,全須全尾的退回去……這本身就是一樁很大功績,其他證明了他的統軍能力,證明沒有辜負田信的信任。

打仗建立自己的功勳重要?還是服從軍令重要?

不需要考慮,肯定是服從軍令是最重要的;一個擅作主張的將領,絕不會再有單獨領兵的機會。

孟達多麼深厚的資歷?結果呢,還不是交出兵權,去擔任太僕卿?

再比如北府存在感很弱的建信將軍、真鄉侯申儀,雖無顯目、能拿出手的單獨戰績,可這個人表現的很配合,是北府戰爭機器裡可靠的一個零件。

孟達與申儀,就是擺在面前的兩個鮮明例子。

現在北府也不缺能征善戰的將軍……自己能節制義從騎兵出征,也絕非自己了不起,而是因爲自己是個微寒出身的南陽人。

南陽人才是關鍵,這意味着關隴籍貫的將領,今後統率的也只會限於府兵,或其他僕從部隊;但關中的漢僮部隊,絕不可能與關隴籍貫的將領發生交集。

自己若認不清形勢,盲目追求功勳,那今後這支龐大的關中漢僮義從部隊就跟自己絕緣了。

越是身處高位的將軍,越是要清楚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

自己的任務絕非擊敗魏軍,更非攻城略地;而是帶回馬良、田豫和被圍的南中軍,然後援引律例,讓朝廷處死馬良。

馬良,纔是自己的敵人,唯一的目標。

餘下的種種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可以協商的。

此刻,即將出營,一向沉默寡言的鄧艾囑咐,語氣舒緩:“今日協商順利,明日早間進兵野王,務必軍容鮮亮,以宣揚威風,震懾敵虜。安秀虎之事,多加督促,不可有失。”

“喏。”

衆人施禮,沒什麼好詢問的,各忙各的,鄧艾也率領百騎出營。

河流邊,雙方遙遙相見,放緩馬速漸漸靠近,隔河駐馬。

秦朗打量鄧艾,面熟之餘細細打量,果然是個面目粗糙的武人,這些年的調養和訓練,鄧艾身形雄壯,雖缺乏戰場廝殺的實戰經驗,可平時技擊的體力、技巧他該有的都有了。

一看,就是典型的北府軍吏,有着一種深受田信、陸議感染、影響的肅然氣質。

論帶兵風格,田信與陸議如出一轍,軍吏選拔、提升,自然選性格、風氣相似、類己的,這麼多年下來,一層層晉升、提拔的軍吏,站在那裡就跟其他軍隊的軍吏不一樣。

何況,鄧艾又是出了名的不愛說話,甚至不喜歡別人多說話。

鄧艾也在審視秦朗,秦朗面貌英武、體型壯碩而高,是‘長人’中十分罕見的那種長的好看,又很雄壯的人。

給鄧艾的感覺……有點像是大將軍。

大將軍就是有名的‘長人’,雖有長鬚遮掩,可面目堂堂,五官飽滿之餘只顯得協調,並無其他‘長人’那樣的兇橫贅肉。

可根據北府內的許多推論,還有魏興、郝昭這些人透露的信息來看,對面的秦朗應該跟大將軍沒有關係。

若萬一有關係呢?

秦朗屢次出使關中協商俘虜交接事宜,在關中可是很受優待……萬一呢?

鄧艾心思縝密不顯於色,與秦朗幾乎一起拱手,都認出了對方,是眼熟的人。

鄧艾想開口占據主動,可註定是失敗的。

秦朗說着做笑:“久聞陳公麾下英才濟濟,近來觀摩將軍調兵法度,乃堂堂之陣,的確不凡。”

鄧艾禮儀客套的笑了笑,又斂笑,說話一字一頓沒有明顯的停頓:“我軍心意皆在信上,我知將軍與我家公上交好,甚得公上敬重。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秦某邀將軍至此,就爲當面商談,自有誠意。”

秦朗說着展臂一指身邊的曹茂:“此我國中丘公也,可以隨將軍歸營。原本,我弟譙王欲來,只是軍中我兄弟互爲表裡,不便遠離。”

鄧艾聞言審視曹茂,曹茂遺傳了曹操的孤高自傲,也沒拿正眼看鄧艾,那種輕鄙的眼神惹鄧艾不快……他本就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當即厭惡顯露在臉上:“秦將軍,中丘公似有不滿之意。我軍中器具貧乏,恐難招待中丘公。”

“將軍勿慮,中丘公最是能吃苦,常與軍士同甘共苦,乃傲上愛下之人。。”

秦朗聲音溫和,不徐不疾:“將軍還需知曉,待將軍接應被圍漢軍後撤時,秦某有追擊之責。然中丘公生性耿介不討人喜,乃取禍之道。此係天性,實難更易。”

秦朗說着沉吟片刻,鄧艾想問又怕問的時候結巴、停頓,白白丟了威儀、面子。

就讓秦朗停頓片刻醞釀情緒,見這位鄧艾耐心極好沉得住氣,秦朗就斟酌着說:“秦某也知將軍出征河內無意交戰,若只是接應被圍漢軍,此功勳雖然勝在平穩,可難堵悠悠之口。”

這是肯定的,沒有實際的斬首數據,總有人會藉機攻訐鄧艾的這次軍事行動。

對此鄧艾微微頷首,以示認同。

秦朗見狀露笑:“就恐將軍爲難,渡河時毀約擄走中丘公。我所慮非是將軍無信,乃中丘公秉性不容於世,在關中會取禍身死。若如此,僕無顏見武皇帝。”

鄧艾聽着微微歪頭看曹茂,這的確是個惹人厭的脾氣,站在那裡都惹人不高興。如果自己不小心把他帶回去,恐怕還真活不了幾天。

又回頭看秦朗,鄧艾準備沉聲詢問,結果秦朗又搶在他面前開口:“若如此,還望將軍體諒秦某難處。待秦某追擊時,會以我弟譙王爲前驅。將軍若是有意,可在岸邊耐心等待,使譙王與中丘公相易。”

這話說的有些悲傷,秦朗情緒顯得低落:“武皇帝於我母子有恩,陛下又託付中丘公於我,於情於理也該保全中丘公。我弟譙王性格寬厚仁善,去了關中,我也能放心,母親亦不會擔憂。”

鄧艾看看秦朗,又看看始終情緒沒有波動的中丘公曹茂,最後掃一眼秦朗身後幾名情緒低落的騎士,也算大致明白秦朗的心意。

就點着頭,擡手施禮:“將軍寬心,保中丘公健全而歸。”

秦朗也施禮:“將軍亦要珍重。”

他施禮完成,就輕拍身邊曹茂的馬屁股,馬兒長嘶載着曹茂渡河。

用曹林把曹茂換回來,如此苦肉計,起碼曹真這一關就過了,整體國家的威儀也能有迴護的餘地。

起碼,可以解釋爲中丘公曹茂率輕騎巡查,與北府精騎遭遇,力戰不屈,被俘,這很符合大家對曹茂的性格認知;然後譙王曹林擔憂曹茂的安危,又帶兵搶先追擊,見寡不敵衆,就主動把性格惡劣的曹茂換回來……那國家、帝室的面子都有了。

簡直,完美。

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三百零八章 追尾的狗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三十四章 豬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三十四章 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