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

說罷,司馬朗拉了拉身後似乎還在神遊天外似的司馬懿。

司馬懿跟着司馬朗身後,身子卻是朝着另一側站着,被司馬朗這麼一拉,司馬懿下意識將腦袋轉了180度,身子卻還停在原地不動,以至於畫面顯得有幾分詭異。

狼顧之相?!

陳羣的眉頭微微一皺,心中有些詫異。

如此之相,往往是奸詐之徒。

不過,陳羣看清了司馬懿的面相後,發現司馬懿的面相除了眼神異常銳利外,五官倒是顯得內斂老實。

司馬朗用力拍了一下司馬懿的腦袋,強行將司馬懿的腦袋和身體給同步了回來,這纔開口道。

“懿弟,發什麼愣呢?”

“在想着那沙盤,我似乎已經找到些許思路了。”司馬懿答道。

陳羣聞言,不禁發笑。

所笑的並非是司馬懿,而是李基不自量力地認爲足以稱量天下英才的沙盤。

就連如此一看似不過十一二歲的少年,也敢言找到了破解思路,難度想來便是一般。

“懿弟,那你能夠在紙上重新將那沙盤繪製出來?”司馬朗再問。

“自是可以。”司馬懿答道。

而站在原地良久的陳羣,早就有些不耐了,當即開口道。

“既然如此,那麼我等不妨先去茶樓點上一壺茶再談?”

“請。”司馬朗連忙應道。

很快,三人結伴而行,在五六個僕從的護衛下,前往着就近的一處茶樓。

而後,陳羣又派人拿來了筆墨紙硯。

司馬懿略作回憶後,提筆便在紙上繪了起來。

未及茶樓內一曲唱罷的功夫,司馬懿就憑藉着過人的記憶力以及出色的畫技,完全將沙盤的內容給繪了出來。

在陳羣接過紙張後,脫口而出便是一句。

“這麼複雜?”

然後,陳羣的臉上就浮現了幾分失禮的尷尬。

儘管陳羣認爲沙盤推演不過是小道,不甚感興趣,但陳羣同樣也是接觸過不少沙盤推演的。

只是,如這般複雜的沙盤推演,卻是陳羣聞所未聞的。

當即,爲了挽回顏面的陳羣便是聚精會神地研究了起來,坐在一旁的司馬懿也同樣放空自己,一副神遊天外的模樣,似乎也在繼續進行着思考。

一時間,反倒是自知水平有限的司馬朗在“吧唧吧唧”地品着茶,然後欣賞着下方的戲曲曲目。

一曲又一曲……

茶也是涼了一壺又一壺。

陳羣的表情是越來越難看,汗流浹背,眼睛之中也是多了幾分血絲,甚至手指不自覺間用力戳破了紙張都毫不自知。

‘怎麼……這麼難?’

陳羣自詡當世全才,少有士子能與自己相提並論,但這一番思考得腦力近乎枯竭,陳羣都根本找不到在這沙盤中完勝之法。

連一點希望都沒有的那種。

旋即,陳羣定了定心神,隱晦地擦拭了一下額頭的汗水,放下了手中的紙張,語氣故作輕鬆地開口道。

“果然有點意思,雖已有徹底破解之思路,但還需些許時候完善,待來日抽空完善後,我再告知伯達如何?”

“無妨無妨。”司馬朗連忙接話道。

雖說,司馬朗也察覺到了幾分陳羣的窘迫與狼狽,但自然不會戳穿。

然而,就在此時,在陳羣的身後驟然響起了一道聲音。

“君子當內不欺己,外不欺人。閣下何必要如此自欺欺人,不敢直面不足乎?”

被戳穿了心思的陳羣羞惱交加之下,猛然回頭,正想要發怒,卻發現站在身後的居然只是個比司馬懿似乎還小些許的少年。

這讓陳羣的怒火一時反倒是無處可發。

畢竟,陳羣還不屑於遷怒懵懂少年。

一旁的司馬朗見狀,連忙爲陳羣開口道。“汝這少年郎懂什麼?快快走開便是了。”

原本在神遊天外的司馬懿也被這動靜所吸引,回過神來一看,發現站在陳羣身後的少年雖年幼,但一言一行自有幾分從容氣度。

且其面如冠玉,目光清徹深邃,姿容可稱之美。

而面對司馬朗的驅趕,那少年不急不緩地拱手行禮道。“琅琊諸葛亮,見過諸位。”

琅琊諸葛?

陳羣迅速回憶了一下,倒是想起了相關的人物,祖上諸葛豐曾官至司隸校尉,近年卻僅有一叫諸葛珪當過泰山郡丞,然後……就沒了。

類似於這等落魄的家族,往往便能稱之爲寒門。

而對於寒門,陳羣向來都是頗爲不喜且不屑的。

堂堂世家能落魄至此,有時候便需要好好從自身找一找原因,如此多年來族人有沒有爲家族奮鬥貢獻過?有沒有繼承先祖的才能與志向?

因此,陳羣有些不善地冷聲道。

“諸葛珪可是汝族中之人?”

諸葛亮的眼眸微微一垂,答道。“諸葛珪正是亡父。”

陳羣聞言,不屑地開口道。“原來是郡丞之子,安敢言世家望族之事?”

此言一出,司馬朗的眉頭不禁微微一皺。

這一言,對一個少年而言無疑過重了。

如此一來,這少年不免要陷入難堪境地。

然而,面對陳羣的冷嘲熱諷,諸葛亮那未脫稚氣之臉未有絲毫怒色,反倒是不急不緩地開口問道。

“不知閣下比國士侯如何?”

這讓陳羣的臉色,當即便沉了下去。

毫無疑問,此句所指的便是曾爲吳郡郡丞的李基,諷刺陳羣如此傲慢,又何須應邀而來吳郡之地?

陳羣再如何自傲,也清楚自己如今的聲望遠不如李基,這讓陳羣壓根就難以反駁。

“小兒也配論天下英雄?”

一時窘迫的陳羣只能是不顧臉皮,強行以年齡壓制道。

諸葛亮沒有多言,僅僅只是開口問道。

“未請教。”

“潁川陳羣。”陳羣答道。

“今日之言,來日必報之。”

諸葛亮依然是那般平和從容的姿態,甚至還拱手行了一禮,這才轉身離開。

對此,陳羣不屑一顧,完全沒有將諸葛亮的話語放在心上。

唯獨是司馬懿一直在死死地盯着諸葛亮的背影,直至諸葛亮的背影完全消失在了轉角處。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悸動與厭惡,在司馬懿心中涌動着,讓諸葛亮出現的一瞬就完全吸引了司馬懿所有的目光。

且,司馬懿隱隱有種直覺:他們很快就會再會,很快……

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213章 料敵於先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330章 都殺了!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3章 袁氏!袁氏!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529章 驕矜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584章 平蠻第512章 僭越?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7章 毒士???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625章 調度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502章 繼續躺着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412章 策與瑜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83章 鉅富糜家第423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37章 二選一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213章 料敵於先